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七十年代为军嫂 >

第79章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79章

小说: 七十年代为军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闹着他,他的学校生活一点都不美好。

    后来孟旭有了厌学情绪,根本不想去学校读书。孟奶奶见孙子死活不去上学,没办法,只好在家亲自教他语文、数学。孟奶奶以前也读过女校,教孙子学习小学知识是没问题的,教初中有点难度,因为有的知识她没学过,有的她忘了,只能捡起来先弄懂再教孙子

    孟旭记忆力超好,属于那种天才型的学生。像他这种学生,放后世绝对是各校争抢要的聪明学生。因为他学起东西来很快,关于背诵的知识,他用心看一遍就能背过,现在他已经在家学完初中课程。

    孟旭今年才十二岁,像他这么大的学生,大多数才小学毕业,正准备上初中。而孟旭已经学完初中课程。因为高中课程难度更甚,孟奶奶怕教错知识点,就没有继续教。她想劝劝孙子,过两年有机会的话还是去学校读高中。

    因为孟家是知识分子家庭,即便是现在情况不好,但是孟奶奶认为,不管到什么时候,有学问的人总会有用处的。她老伴给她写信时也嘱咐过她,一定要让孙子读书。

    宁馨给孟奶奶煮面,本来孟旭要帮忙烧火的,但是卓玉航让他跟晓悦玩,他烧火就行。宁馨煮面条时,把外出时给女儿准备的白煮蛋拿出几个来热了热,准备给孟家祖孙留下。

    不过因为没到饭点时间,宁馨只煮了一碗面。现在粮食稀缺,宁馨可没打算在孟家吃东西。她和丈夫早已说好,中午找个饭馆打牙祭。

    这几年两夫妻把空间管理的很好,除了种植所需药材,还种了部分粮食蔬菜,足够一家人吃的。赶着蔬菜扎堆成熟的时候,都吃不完。他们也在空间里养了鸡,就是为了随便吃鸡蛋。

    不是有女儿吗,卓玉航可不想亏了女儿的嘴,年年养鸡。但是他没养鸭子和鹅,因为鸭和鹅吃得多,养起来需要水,叫起来还烦人,就没养。

    等宁馨把面端给孟奶奶,孟奶奶连忙感激地跟她道谢:“姑娘,今天可是麻烦你了,你看又让你给我看病拿药,还给我做饭,我们这是遇上了好心人”

    自从丈夫出了事,孟奶奶已经好几年没有遇到像宁馨一家这么好的人了,就连很多亲戚朋友都对他们家避之唯恐不及,怕受他们家牵连,已经断了往来。

    所以孟奶奶受到宁馨一家的帮助,特别感动,忍不住跟宁馨唠叨了一些琐事。孙子还小,有些事孟奶奶不敢跟他多说,生怕他听多了移了性情。这不孟奶奶见了宁馨性子好,情不自禁把家里的烦心事跟宁馨唠叨一遍。有宁馨劝慰着,孟奶奶心里舒坦了些。

    本来宁馨打算给孟奶奶煮了面就走的,但是孟奶奶不让,非得让他们在家玩会儿。宁馨见女儿跟孟旭玩得开心,想等会儿再走。反正今天已经带女儿看了电影,接下来是买东西的时间,晚会儿也没事。

    等孟奶奶吃完面,感觉胃里热乎乎的,身上终于有了力气。她去了另一间屋子,等了一会儿,她攥着一块红绸布出来了。

    “馨馨,我家现在也没啥好玩意,这是我年轻时带的红珊瑚手镯,你不嫌弃的话,拿去玩吧。我跟你投缘,要是不嫌弃的话,以后咱们当个亲戚走动。”孟奶奶是为了感谢宁馨,才不顾风险,拿出她压箱底的一些首饰。

    孟奶奶手底下确实还有些好存货,留下的首饰颜色鲜艳,大多是年轻时戴过的。以前她都藏在隐蔽的地方,抄家时没被人弄走。后来她藏得跟隐蔽些,没被人收走。

    孟奶奶之所以敢拿手镯送给宁馨,一个是宁馨一家帮了孙子帮了她;而是她觉得跟宁馨投缘,想送点东西给她。主要是宁馨性子温柔,跟孟奶奶看病说话又有耐心,还给她做饭吃,孟奶奶打心底感激她,相信送了宁馨东西,宁馨也不会到处乱说,才想送她手镯。

    再者,现在敢主动跟孟家走动的亲戚可不多。孟奶奶看宁馨是大夫,卓玉航是军人,起了结交的心思。

第 102 章() 
孟奶奶也是吃了宁馨的药和面后;感觉身体舒服了很多;她不知是药起了作用还是吃碗面胃里舒服了;反正她挺感激热心的宁馨一家。

    反正这姑娘性子好;合她眼缘;错不了。

    这手镯吧;还是镶金的;搁在以前和后世都是值钱的好东西,反正值些钱,只是这年头没人敢戴。

    宁馨推辞:“大姨;我的药不值几个钱,可不敢收您的东西。”

    宁馨知道手镯的价值,她不过是顺手给孟奶奶治病;可不会收这么贵重的东西。如果孟奶奶像街坊邻居那样送点吃的;或许她会收下。但是手镯显然太贵重了些,超出诊金很多倍;她是不会要的。

    再说宁馨也不缺首饰带;除了妈妈留给她的首饰;丈夫也在黑市上给她换了几样;宁馨虽然喜欢首饰;但是没有到收集癖;没有见了就想拥有的想法。

    孟奶奶非得把手镯塞给宁馨,宁馨说什么都不要,两人推让好一阵子;孟奶奶到底没把手镯送回去。

    宁馨还好心劝说孟奶奶:“大姨;您有贵重物品都好好收着,说不定那天政策变了,这种首饰就成了值钱的好东西。您要是随便送人,说不定以后后悔了呢。”

    眼看离好日子越来越近了。

    孟奶奶笑着说说:“这倒是有可能。不过我送你东西可不心疼,要不我也不能拿出来。”

    见宁馨死活不收,孟奶奶打算以后送点合适的东西给宁馨。反正她已经知道宁馨坐在哪里,以后可以上面送谢礼去。

    别看孟旭穿得衣服比较破,上面还不着补丁,其实孟家还有些家底。至于孟旭衣服上的补丁,那是孟奶奶特意给孙子的衣服上补得。她就怕孙子穿得太好太显眼,让人再举报他们家。

    宁馨又说了几句客气话,眼看快到中午了,她想告辞。

    还没等宁馨提起告辞,孟旭跑到宁馨面前问:“阿姨,您不是大夫吗,我能不能跟着你学医术?我学东西很快的。”

    孟旭跟宁馨提出这样的要求,起因就是奶奶生病。这次奶奶生病他真得怕了,怕奶奶因病会离开自己。他的想法很好,如果他跟阿姨学了医术,以后他就能给奶奶治病,不怕奶奶生病了。

    孙子没有提前跟孟奶奶商量,她听孙子突兀地提出要求,下意识地想阻止:“小旭,你”

    说到半截,孟奶奶就顿住了,不知该怎么阻止。想来孙子是因为她病了一场,才起了学医的心思。原来她可没听孙子说过将来要学医。

    然后孟奶奶只好对宁馨说:“这孩子不懂事,第一次见面就想让你教他,不好意思”

    宁馨却没有责怪孟旭的意思。不管怎么说,孩子想学东西是好事。她原来真没有想收徒弟,因为她太年轻了,看上去靠不住,还真没有人提出跟她学医。

    不过宁馨早就考虑过,想把医术和研究过的空间里的药方和制药方法传下去。她早已把自己研究过的一些特殊药方和制药方法告诉了外公和舅舅。外公和舅舅只当她得到了好医书,又有天分和条件研究制药,才在这方面显现天赋。

    不管怎样,宁馨这样做是为了回报外公教她医术。外公和舅舅收到宁馨寄来的信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都喜欢研究药方。

    扯远了,宁馨并没有把所学只传给自家人的想法,毕竟她的中医还是跟外公学的。她外公并没有故步自封、传男不传女的想法,外公也收过几个徒弟的。

    只不过收徒弟是有条件,一个是有天赋,还要人品好,舒嘉年收的徒弟都是留在身边教导多年才出师的。毕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就学个大概,想要行医,还得出师了才行。

    宁馨倒是想找机会收个徒弟带在身边早早教导,如果通过考验,她可以连她的功法都教给徒弟,以方便徒弟将来利用内力行针或制药。

    既然现在孟旭提出要跟宁馨学医,她想了想,问了孟旭几个问题。

    “孟旭,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想要学好中医,一年两年是学不精的,你可能要花十年八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来学习,如果你后来发现不喜欢学医了,你会放弃吗?”

    孟旭重重点头说:“阿姨,我不会放弃的。我想学好中医,将来家人生病时,我可以照顾他们。我会好好学习,我背东西可快了,看书看一遍就能记住,不信你可以检查。”

    学中医可不是只会背书那么简单,不过宁馨看孟旭挺机灵的,胆子也大,记忆力又好,也许是个学医的好苗子。不过,如果真收了他当徒弟,就看他能不能坚持下去了。

    正好多收个徒弟,可以跟女儿作伴一起学中医。

    是的,宁馨已经打算把所学教给女儿了。以前她也是这个年纪就开始跟着外公学医的。

    “真的吗?那我考考你。”宁馨竟然又从包里拿出一本医书来。

    孟旭看着宁馨的包发呆:阿姨的包可真能装东西,有吃的,还有书

    宁馨找到书中的任意一页,看其中一段没有太生僻的字,问孟旭是不是都认识这段的字,看孟旭点头后,她让孟旭看过后再背诵。

    按说孟旭第一次接触中医医术,应该没那么快背过。但是凭借他超强的记忆力,他认真看了两遍后,竟然全都流利地背了下来。

    孟旭之所以会多看一遍,是怕自己不小心出错,给阿姨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了稳妥点,他多记了一遍。其实他认真读一遍就能记住的。

    宁馨看到孟旭读了两遍,对他慎重的态度颇有好感。学医可不能马虎,有时一字之差也许会出现很大的差错。

    凭孟旭的孝心,还有他的超清记忆力,宁馨打算暂时收下孟旭当徒弟,如果孟旭能坚持下去,就是她的第一个徒弟。

    “你的记性确实很好,但是要戒骄戒躁,好好学习,以后你就跟着我学医吧。但是文化知识也不能落下,以后有机会还是要上学的。”宁馨刚刚在跟孟奶奶聊天时,已经了解为什么孟旭没有去上学。

    未来有张大学文凭还是很重要的,宁馨可不会耽误孩子的前程。

    孟奶奶见宁馨真得答应教孙子学医,一时间惊喜有,发愁也有。她感激地说:“馨馨,太麻烦你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

    宁馨笑着说:“能说到孟旭这样聪明的学生,也是我的运气。”

    接下来,两家开始商量孟旭什么时候可以跟宁馨学中医。

    卓玉航虽然诧异媳妇半路收了个徒弟,但是既然媳妇想收徒那就收徒,他一点没有反对的意思。只是多年以后,他后悔了。

    宁馨收了孟旭当徒弟,自然会好好教。只是今天他们一家是出来玩的,没法马上教孟旭学中医。宁馨给孟旭留了一本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的书,让孟旭先了解一下。等过两天,宁馨会过来接孟旭到家里学习。

    等一家人跟孟奶奶告别,出了孟家的大门,没等卓玉航跟媳妇说话,晓悦就缠着妈妈问:“妈妈,以后小哥哥要来我们家学习吗?”

    “嗯,他会跟你一起学习中医,你要好好学,不要差小哥哥太多哦。”

    卓晓悦皱皱鼻子说:“我这么聪明,怎么会比不过小哥哥,妈妈,你等着瞧!”

第 103 章() 
宁馨收了孟旭当徒弟后;开始接他到家里先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当然;孟旭也不是每天都到宁馨家里学习;如果是背医书的话;他只需要在自家背过;等去见师傅的时候背给宁馨听就可以。可是如果学习识别药材;就得呆在宁馨身边学习;因为宁馨家里有很多药材供他学习。

    自从家里有了小哥哥孟旭,卓晓悦多了个玩伴,她终于不用天天出去找别的小朋友玩了。可是;自从有个小哥哥之后,妈妈也要求她跟着学习中医。

    对只有五岁的卓晓悦来说,学习中医是比较枯燥的。因为以前她小日子过得太过欢快;整天到处撒欢玩;现在妈妈拘着她一起跟小哥哥学习,日子显然不太好过。

    虽然以往宁馨摆弄药材时;晓悦因为好奇问过妈妈很多药材的名字;但是这不代表晓悦喜欢背医书;还得认识且记住各种药材的药性等等。

    所以晓悦学了几天后;就不想跟小哥哥一起学习中医了。她还想跟以前一样跟院里的小伙伴到处探险玩各种游戏;可是显然宁馨不会依着她的性子来。

    这天宁馨检查完孟旭要背的医书后;轮到女儿背,虽然最后晓悦都背下来了,但她背的磕磕巴巴;一听就没用心背。

    宁馨正想板起脸教训女儿;让女儿不要偷懒应付自己。

    可是晓悦根本不怕宁馨,她还没等妈妈开口,就拉着妈妈的衣角撒娇:“妈妈,我不想背书了,没意思,我想出去玩。”

    宁馨也知道对女儿这个年龄来说,学中医枯燥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