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七十年代为军嫂 >

第78章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78章

小说: 七十年代为军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三人很快追过来,一定有人看到男孩跑这边了,所以卓玉航不好说谎。万一他说谎被人怀疑,说不定他们一家会被牵连,到时候连男孩的包袱都保不住。他多问一句,也是想拖延一下时间,让男孩跑远点,别被这三人抓住。

    “那小子可能投机倒把了,我们得逮住他问问情况。”这人说完又追上去。

    果然如卓玉航所料的一样,男孩遇到了麻烦,而不是做了坏事。如果男孩做了坏事,比如偷了东西,卓玉航也不会让他跑掉的。以他的能力,很快就能追上男孩。

第 100 章() 
等外人清场了;聪明懂事的晓悦才好奇地问:“爸爸;刚才那个大哥哥为啥把东西给你啊;你认识他吗?”

    卓玉航不好给女儿解释投机倒把的行为;他只好回答:“现在认识了;他让我替他保管一下包袱。等会儿咱在巷子口等他;等他来了;把东西还给他。”

    不只卓玉航明白男孩奇怪的行为,宁馨也明白了。毕竟她是从这个年代生活过的,作为城里人的她也听说过一些关于黑市的事。

    夫妻二人都没打算贪墨男孩的东西;他们想在巷子口等男孩来拿包袱。

    宁馨想到男孩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担心地说:“也不知道那孩子能跑掉吗?不知道他家大人在哪里,竟然让一个孩子到黑市买东西?”

    卓玉航说:“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家里急需买东西;才跑去黑市,也许他爸妈都不在身边吧。等会问问他有什么难处;咱们能帮的就帮帮。”

    “嗯。”

    卓晓悦好奇了;她抬头看向卓玉航:“爸爸;那些为什么追大哥哥?”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这牵扯到时下的政策;就算卓玉航给女儿解释;她也不太懂。

    卓玉航只好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晓悦嘟嘟嘴说:“哼,爸爸,每次你回答不了我的问题;都会这样告诉我。”

    小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有时大人都不知该怎么回答。

    卓玉航听了哈哈大笑:“晓悦,以后你多读点书,就不用问我那么多问题了。”

    于是卓晓悦提出要求:“爸爸,那你再给我买基本小人书吧。”

    卓晓悦记性好,有时会缠着妈妈给她讲小人书上的故事,然后她再讲给别的小朋友听。她已经认识一些字,可离自己阅读小人书还有些差距。但是这也阻挡不了卓晓悦看小人书的热情,她非常喜欢小人书中的故事。

    “好,等会儿咱去转转,看有没有卖小人书的?”卓玉航打算等会儿去废品收购站看看,有没有旧小人书卖。

    因为现在很多大图书馆都被封了,大伙儿想买故事书都没处去买。学生用书都是统一发的,其他人也不敢看乱七八糟的书,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举报,那样就惹麻烦了。

    一家三口出了巷子口,就在路边的大树下等男孩。他们大概等了十多分钟,男孩就跑了过来。

    宁馨看男孩跑了满头大汗,忙说:“你不用着急,我们等着你回来拿东西呢。”

    男孩喘了口气说:“谢谢姨,谢谢叔叔,你们真是好人。”

    但是男孩敢把东西随便递给卓玉航拿着,因为卓玉航今天穿的军装起了作用。因为军人在民众心中是最可爱的人,同样,在男孩看来,这世上除了家人,解放军叔叔嘴可靠了,所以在他快跑不动时,把换来的面条递给卓玉航,让他帮忙拿着。

    因为他觉得自己再抱着东西跑下去,说不定就会被抓住,因为这里离他们家还有一点距离。

    宁馨给把包袱还给男孩,又递给他一块手帕,温柔地说:“快擦擦汗,别感冒了。”

    卓晓悦在一旁感兴趣地盯着大哥哥看。

    男孩看着阿姨递来的干净手帕,心里非常感动。奶奶说得对,世上还是好人多,今天他就幸运地遇到了好心人。

    “姨,谢谢你。我不用你的帕子擦汗,看给你弄脏了。”男孩没有用宁馨的手帕,他自己从兜里掏出一块明显旧了的方格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

    卓玉航插话问:“你叫什么,怎么是你去黑市买东西,你爸妈呢?”

    提到父母,男孩的脸色有点黯然,他说:“我叫孟旭,我父母现在在很远很远的农村,我们很久才能见一面。”

    难怪了,孟旭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谁家敢让这么大的孩子自个去黑市买东西,家里大人太不走心了。

    不过这孩子长得真俊,皮肤又白,容貌隽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到了长个的年龄,营养又跟不上,这孩子看上去很瘦,下巴尖尖的,如果戴上帽子或留个长发,没准被人会以为他是女孩。

    虽然孟旭长得好,但他的衣服上补了两三个补丁,看上去家里条件不好的样子。可是他又能从黑市换来东西,应该没到吃不上饭的地步。

    卓玉航问:“那你家还有谁,有人照顾你吗?”

    既然遇到了,好事做到底,他们打算帮帮孟旭。

    “我奶奶在家,不过我奶奶病了,下不来床,她吃不下饭,我才来黑市给奶奶换面条吃”孟旭认为卓玉航和宁馨是好人,毫无保留地回话。

    “那你家里没有别人了吗,就你和你奶奶在家?”

    孟旭点头,“嗯。我爷爷也在很远的地方,我都好久没见他了。”

    宁馨早已动了恻隐之心,她说:“我是大夫,要不我跟你回去看看你奶奶?”

    “真的吗?太好了,谢谢你们。”孟旭神色略激动地跟宁馨他们道谢。

    他奶奶感冒一二十天了,也去医院抓药吃了,可是一直没好。孟旭见奶奶胃口一直不好,家里却没有细粮做给奶奶吃,他才动了去黑市换东西的想法。

    至于怎么去黑市买东西,孟旭原来见过两次。他记忆力好,大概知道怎么回事,就偷偷拿了奶奶藏起来的银元去黑市换面条。他打算先斩后奏,因为奶奶知道了,一定不会让孙子去黑市冒险。

    孟旭倒是幸运,他找到一个年轻人用银元换了面条。只是后来倒霉了,刚跟人换好东西,就被纠察人员发现了,然后就有了你追我赶的那一幕。

    去孟旭家的路,正好跟去百货大楼是同一个方向,因为孟旭说走小路不算远,卓玉航和宁馨就放弃做公共汽车,跟着孟旭穿插巷子去了孟家。

    一路上,通过卓玉航和宁馨跟孟旭对话,夫妻俩基本了解了孟家的家庭情况。

    孟旭的爷爷是本市的一个大学中文系教授,因为政治原因被下放到偏远农村改造,情况和宁馨姥爷差不多。只是孟爷爷去的地方较远,都好几年没有见面了。好在他还经常和家里通信联系,再苦再累,都要等和家人团聚的那一天。

    孟旭的爸妈也受到牵连,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离的近点,但是回家也不方便,一年回不来一趟两趟,照顾不了孟旭。主要是乡下条件太苦,当父母的不想儿子跟着去受累,才把儿子托付给奶奶照顾。

    因此,现在家里就孟旭和奶奶两人。

    晓悦这丫头精力旺盛,走远路也不嫌累,不会吵着让爸爸抱着走,她一边听爸妈和新认识的哥哥说话,一边蹦蹦跳跳走路,很是无忧无虑。

    他们一路聊着天,左转右转,走了一段时间才到孟家。

    孟家原先的房子让别人占了,现在祖孙俩住在街道上安排的两间破旧屋子里。屋子外面简单搭了个棚子是做饭的地方,看上去特别简陋,估计下雨天都没法烧火。

    不过等宁馨三口人跟着孟旭进了屋子之后,发现屋里收拾的干净利索,角落里还有一个煤球炉可以做饭,条件没那么艰苦。

    屋里静悄悄的,孟旭推门进去后,轻声叫:“奶奶,你睡了吗?”

第 101 章() 
孟奶奶最近一直在床上养病;哪里睡得着。她在琢磨孙子去哪里了;怕孙子被人欺负;正想起床出去找人。

    孟奶奶转过头看到陌生人跟孙子回来了;惊讶地问:“你们是谁;怎么跟小旭家来了?”她说这话;赶紧掀开被子想下床。

    孟奶奶在心里琢磨:难道这是夫家那边的亲戚?可是她真对这一家三口没有印象。再说家里的亲戚怕受到牵连;大白天来家里找人的并不多。

    这一家子是哪里来的,难道孙子在外面惹了什么事?看到卓玉航的一身绿军装,孟奶奶心里有点发虚;生怕孙子惹了事,她护不住孙子。

    宁馨看孟奶奶脸色蜡黄,拖着病体还要下床;连忙说:“大姨;我听孟旭说您病了,过来看看你;您不用下床。”

    宁馨过去阻止孟奶奶下床。

    但是孟奶奶挣扎着下床;她猜测问:“难道你是老孟的学生?你看家里来了客人;我怎么能在床上躺着;多没礼貌。”

    她平时是个很板正的人;家里收拾的很利落。如果不是最近病的时间长;这个点绝对不会在床上躺着。

    宁馨让孟奶奶靠在床头坐着。

    孟旭赶紧说:“奶奶,我刚才出去买东西,叔叔和阿姨帮了我。阿姨是大夫;听说您病了;我让她过来帮您看病。”

    他已经把面条买了回来,不打算瞒着奶奶了。因为就算他瞒着,花掉的银元也凑不上数,奶奶早晚会知道。

    有孙子作证,孟奶奶一听这两人帮了孙子忙,立马朝宁馨和卓玉航道谢。不过宁馨特别年轻,她以为宁馨是医院里刚工作的西医医生。既然人家怀着好意都到家来了,孟奶奶打算让这姑娘帮她看看。

    孟奶奶还盼着和老伴团聚,想看孙子长大成人,可没有消极不想看病的想法。

    宁馨谦虚地说:“大姨,我从小跟外公学中医,看些小病小痛是没问题的,要不让我给您看看?”

    孟奶奶一听宁馨学得中医,忙把手伸出来,“姑娘,那麻烦你帮我看看。”

    虽然孟奶奶知道宁馨有个女儿,但是她看上去太年轻了,跟未出嫁的姑娘似的,孟奶奶出口就习惯性地喊姑娘。

    过了一会儿,宁馨给孟奶奶把完脉,又问了她的病症表现,才说:“大姨,你这是得了风寒,病情反复,才加重了病情。不过不是大问题,正好我随身带着药,吃了我给您的药,您很快就能好了。”

    刚才宁馨从孟旭口中了解了他奶奶的病情,已经把空间中的存药放到包里两瓶。因为时常有人求药,这种常用药宁馨准备了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按说他们这才头一次见面,孟奶奶不应该乱吃陌生人的药。但是她觉得自家落魄了,没什么让别人可图的,略做考虑后,接受了宁馨的好意。

    卓晓悦天真地说:“奶奶,我妈的药可管用了,邻居家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吃了妈妈的药很快就能好哦。”

    这几年,家属院的军属有点小病小痛,经常会找宁馨要几丸药吃。当然,大部分人都不会白吃宁馨的药,事后会送些东西给宁馨,以示感谢。

    宁馨从包里拿出药瓶,给孟奶奶倒出一粒药丸,“大姨,您吃了这粒药,过了今晚应该好些了,我再给您留下两粒药,您每天一粒,吃完应该很快就能好了。”

    卓玉航早已眼疾手快倒了一杯水过来。

    孟奶奶接过水杯吃上药问:“姑娘,这是你自己制的药啊?”

    她刚感冒时已经找老中医看了,人家给她开的药都是一包包的中药,让她自己回家熬了喝。

    宁馨保证:“嗯,大姨,您放心,药很有效的。我听孟旭说您最近吃不上饭,趁我在这里,给您下点面吃吧?”

    老人家本来就体虚,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再加上孟奶奶思虑过多,没按照医嘱吃药,病情才一直反复。现在她吃了宁馨的药,只要按时吃剩下的药,吃几顿好的,应该很快就能好。

    宁馨看祖孙俩现在情况有点可怜,还特意给孟奶奶留了一颗养生药丸。对于孟奶奶这类受到时代冲击的家庭,宁馨希望他们过得好好的,最好活到好日子来临,以后能享受幸福安逸的生活。

    因为明年这场政治风波就要结束了,接着高考就要恢复,等改革开放,大家伙会逐渐过上奔小康的好日子。

    孟奶奶当然不想麻烦宁馨给她做饭吃,可是宁馨觉得孟旭还小,不一定会做饭,她主动把活揽过来。

    在宁馨下面条的时候,卓晓悦主动跟小哥哥说话,两人很快熟悉起来。

    因为晓悦的父母帮助了孟旭,朋友很少的孟旭对晓悦也有好感,对她很是照顾。孟旭跟晓悦相处起来,觉得她不像一般的小姑娘,说话像个小大人;她虽然年纪小,但是知道的故事很多,讲起故事来非常流利。

    孟旭和晓悦相处起来非常轻松,因为她不会用有色眼光看自己。因为孟旭现在被划分为黑五类子女,上学时经常被同学们欺负,还闹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