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七十年代为军嫂 >

第39章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39章

小说: 七十年代为军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文华关心地问了一句,“玉航喜欢哪个姑娘,什么时候上门提亲?”

    现在小年轻不都是喜欢自由恋爱吗,卓文华以为玉航跟附近村子里的姑娘互相有了好感,才会这么问。

    卓文华年轻时有那么一遭,虽然是他的过错,但他反省过,觉得他年轻时不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早早娶了个乡下媳妇。那样他就不会干出抛弃妻子的事。

    因此,卓文华不打算干涉几个孩子的婚事,只要他们看中了对方,而对方人品没有多大问题,他就不会干涉儿女婚事。他能想到这点,卓玉航兄妹几个不用担心会被父母棒打鸳鸯。

    杨秋菊还卖了个关子,“文华,你绝对想不到玉航喜欢谁?”

    “你告诉我,我不就知道了吗?”卓文华在家呆的时间少,确实不够了解留在家里的三个儿女。

    “他啊,喜欢上一个新来的女知青。”杨秋菊边铺床,边跟丈夫唠叨:“我见过那个女知青,模样长得挺好,看着文绉绉的,人家还会医术呢。那天二虎妈肚子疼”

    卓文华说:“这么说,这姑娘条件还不错。”

    “可不是,知青们来的时候,玉航正好跟着队上的拖拉机去镇上买东西,他可能一眼就看上那个姑娘。就是不知道那个姑娘喜不喜欢他?人家可是城里来的,能看上咱家玉航吗”杨秋菊就担心这事。

    卓文华思考一下说:“说起来玉航条件也不差,如果女知青短时间内不回城,玉航对女知青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对象。”

    反正当下的情况大多是这样,农村人都希望找个城里的对象,很少有城里人愿意嫁到农村的。

    卓文华猜得倒是没差,前世宁馨就是看短时间回城无望,才嫁给卓玉航。卓玉航可是追求宁馨的男人中条件非常不错的一个,再加上宁馨对军人有好感,两人逐渐产生感情,她最终选择了卓玉航。

    “我倒是希望那姑娘能看上玉航,早点给他们办婚事。”杨秋菊看宁馨会给人治病,再说人家姑娘确实长得也不差,绝对配得上她儿子,她希望两人早点好上,早点给他们办婚事。

    接着,杨秋菊又操心闺女的婚事,“既然你给玉婷在城里找了工作,最好让她嫁个城里人。咱玉婷从小没受过多少罪,下地干活的时候不多,让她嫁到农村,她不一定受得了那些苦,还是嫁到城里好一些。”

    卓文华爽快地答应了,“等玉婷的工作落实了,我会让人帮忙给玉婷介绍对象的。”

    第二天,因为卓文华和卓玉川一家回来,卓玉航便没有去城里处理那些狼肉,只能等他们走了再说。他爸和二哥一家刚回来,久违的他当然不能到处乱跑,一整天都不着家。

    卓玉航只希望空间里的狼肉不会一天就变臭,那样的话那些肉就浪费了,太可惜了。要知道,这年月好多人家吃不上肉呢。

    卓玉航没抽出时间去找宁馨,直到下午送走他爸和二哥一家。因为明天一早就得上班,卓文华他们必须周末下午就得赶回去。如果周一早晨往回赶,他们根本来不及在上班之前到单位。

    对了,卓玉婷马上就要去城里上班,这次当然跟卓文华一起走。杨秋菊给闺女收拾好带的被褥,卓文婷自己收拾了几件体面点的衣服。好在卓文婷是家里的独女,杨秋菊疼她,自从闺女知道要好,就年年给她做新衣服穿。现在,卓玉婷要出门,穿得还算体面。

    杨秋菊和卓玉航把他们送出家门,卓文华说:“行了,你们不用送了。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走,不用你们送。”

    去镇上坐车才三里路,这三里路在农村人来说就不算路,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真不用送。

    杨秋菊嘱咐:“那你们路上赶紧走吧,别耽误时间,看天黑了。”现在才初春,天黑得早点。不是夏天,到八天来钟才擦黑。

    卓玉航说:“爸,那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卓文华几人在路上遇到几个没上工的老头老太太,有人好奇地问:“文华,怎么这次玉婷也跟着,这是要去城里住几天?”

    老太太说着,脸上还带着羡慕的神色。有的老太太很少出远门,就算市里离着只有几十里路,有的可能很多年都没有去过。问这话肯定是羡慕卓家有在城里上班的人,亲人也能跟着沾光住几天。

    要是城里没个亲戚,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农村人不敢随便去城里,怕乱花钱。

    卓文华笑着跟老太太说话,“嗯,婶子,让玉婷跟着去城里住几天。”

    另一个老太太笑着打趣:“玉婷可真有福气,能随便去城里住。回头让你爸给你找个城里的对象,就能一辈子住城里了。”

    大庭广众之下提到她的婚事,卓玉婷羞得脸红,往二嫂身边靠了靠。

    卓文华笑笑说:“婶子,大妈,我们先走了,要不晚了,就赶不上坐车了。”

    “行,你们赶紧走,可别耽误坐车。”

    等卓文华一行人走后,老头老太太开始说起卓家的闲话。

    有人唏嘘:“谁能想到文华和秋菊离了婚还能走到一起?看看现在一家子多好,在城里上班的上班,老三还当兵,就是老大也有一座砖瓦房,咱村里属卓家日子过得好。”

    “可不是,谁让人家家里有几个能月月领工资的人呢?”有人满脸羡慕地叹气,“咱就没那个命,一辈子只能在土里刨食。”

    “说起来,还是文华他爸有主意,一心供儿子念书,文华上学好,后来才在城里有了工作。”

    村里人说起卓家的事,除了卓文华年轻时犯的那点错误,多数人羡慕嫉妒他家过得好。

    家里只剩杨秋菊和卓玉航两个,突然变得非常清净。杨秋菊除了担心闺女上班的事,早已习惯这样的离别,她转身就去做自己的事。

    卓玉航送走家人,除了想怎么处理空间的狼肉,就是想傍晚能不能找机会跟媳妇见个面。这天傍晚,两人到底没见上面。

    因为傍晚吃饭的那个点,有个媳妇生孩子,生了一天还没生下来,可是刚刚羊水已经破了。接生婆怕出事,想让他们找个大夫给瞧瞧,要么赶紧送产妇去医院。

    不知谁惊慌之下提起宁馨,有人觉得她会治病,医术应该不错,就跑去把她叫到孕妇家。

    宁馨给孕妇查看情况,发现孕妇的胎位有点不正,而且孕妇费了一天精神,现在已经没多少力气,如果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就出两条人命。

    人命关天的大事,宁馨也不敢马虎,马上动手给孕妇推拿肚子,转变胎位,让人给孕妇灌红糖水喝,希望孕妇能撑下去。

    宁馨推拿的手法比接生婆可是强了多少倍,孕妇虽然感觉到疼痛,但是不如接生婆给她弄得那么疼,还在她的忍受范围内。

    宁馨给产妇转变好胎位,又给产妇施针,“用力,再用力”宁馨盯着产妇安她的心,“你放心,我肯定会让你和孩子好好的。”

    产妇的婆婆说:“红梅,加把劲,回头生个大胖小子,我给你煮鸡蛋吃。”

    宁馨没心思管一听就重男轻女的婆婆,一个劲给产妇打气,“再加把劲”

    也许宁馨来后给了产妇勇气,也许是宁馨施针效果好,再加上孕妇自身的努力,很快就把孩子生下来。

    “哇哇哇”

    宁馨给刚出生的婴儿检查后,“你放心吧,是个男孩,孩子没有任何问题。”

    累得筋疲力倦的产妇这才安心闭上眼睛歇着。

    接生婆帮宁馨给孩子收拾身上的秽物后,赶紧把孩子包裹起来。孩子的奶奶很快把孩子接过去,都没管累极了的孕妇。接生婆倒是有心思开始跟宁馨聊天。

    “你这闺女年纪不大,医术倒是不错,我还真怕红梅和孩子会出事。”接生婆对宁馨很是佩服。

    这姑娘应该还没结婚,就敢给产妇接生,胆子够大的。

    其实,这个接生婆也是跟很有经验的人,已经干这行好三十年。但是接生婆遇到的产妇不同,有的她能顺利帮产妇接生,有时候也会遇到难以抉择的时刻,要么保大人,要么保孩子。而且他们这里距离最近的医院好几十里路,如果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没法及时送到医院,有可能在路上一尸两命。

    宁馨笑着回答:“婶子,我从小跟外公学习医术,治病救人是应该的。”说完她给产妇把脉,看产妇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现在农村医疗条件差,既然她有能力帮人治病,当然会尽心尽力。

    接生婆抱过孩子说:“你还学过给产妇接生,我看你挺厉害的,有空能教教我不?”

    看来还是个喜欢跟人学习经验的主儿。接生婆也是看宁馨面嫩,觉得她好说话,这才提这种要求。要知道,当下农村很多赤脚大夫都是男人,哪会教给接生婆怎么接生孩子。

    宁馨给产妇把脉后说:“婶子,如果我有时间,倒是愿意教给你。”

    宁馨欣然应允,她还希望接生婆能懂得多点,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也能顺利给产妇接生。

    “婶子先谢谢你了,有时间就跟你讨教。”

    可惜她们平时都得上工,能学东西的时间不多。

    然后,接生婆跟这家的婆婆说:“根生嫂子,咋样,你儿媳妇可是给你生了大胖小子,这下高兴了吧。”

    婆婆高兴地挤了满脸褶子说:“高兴,再多生几个小子我更高兴!”

    “人多力量大”。在农村,人丁兴旺的家族不会受欺负。生个小子长大能下力干活,闺女养大嫁到别人家。因此,很多人都希望多生儿子。

    接生婆满口夸赞刚出生的孩子,“这孩子是有福气的,正好碰到这姑娘来到咱们村。”她决口不提自己没本事帮产妇接生的事。

    接生婆觉得:就算今天不是她给顺利接生的,也不能白忙活一天。接生婆想多夸孩子几句,回头孩子奶奶一高兴,说不定多给她俩鸡蛋呢。

    接生婆接生是门技术,每次给产妇接生之后,生了孩子的人家会给接生婆谢礼,也许是一二十个鸡蛋,也许是块儿八毛的钱。

    宁馨倒是对这些没感觉,专心给产妇把脉后说:大人孩子都平安,让产妇好好休息,多给她喝点红糖水下恶露,让产妇多喝点小米粥,多吃点鸡蛋,炖点猪蹄汤和鲫鱼汤下奶,有了奶水好给孩子喂奶。大人吃好喝好,孩子才养得好。”

    宁馨只能拐着弯给产妇争取好点的伙食。因为她知道,好多农村婆婆只对孙子好,拿儿媳妇不当人,有的产妇生完孩子接着就下地干活,料理家务,根本不会让产妇坐月子。

    宁馨又嘱咐一句:“现在还冷,要注意给小孩子好好保暖。”

    婆婆笑着说:“知道,肯定亏不着我孙子。”只字不提刚生完孩子的儿媳妇。

    宁馨交待完,肯定要走。婆婆这才把孙子放到儿媳妇身边,去送宁馨和接生婆。

    本来这家婆婆给接生婆准备的谢礼是十个鸡蛋,可是宁馨也来帮忙给儿媳妇接生,她总不能让宁馨空手回去。再说这姑娘可是会看病的大夫,说不定啥时候就用着人家,于是她只好肉痛地多拿出俩鸡蛋,分给宁馨和接生婆每人六个鸡蛋。

    接生婆结果六个鸡蛋,有点嫌少。可这次对亏宁馨帮忙,要不她可能一个鸡蛋都拿不到。这样想着,接生婆倒是没觉得宁馨分了她那份东西,只是觉得根生嫂子有点小气。

    宁馨拒绝接鸡蛋:“婶子,这鸡蛋还是留着给产妇吃,让她吃了好早点给孩子喂奶。孩子小,得好好照顾才是。”

    宁馨拐弯抹角又提了一回。

    这婆婆不知有没有听懂宁馨的意思,马上回答:“亏不着我孙子,回头就给她住鸡蛋吃。”接着她把鸡蛋往宁馨衣兜里塞:“你别嫌鸡蛋少,拿着。”

    宁馨知道农村养几只鸡,攒下来的鸡蛋舍不得吃,她还是没要鸡蛋,“婶子,你还是把鸡蛋留给产妇吃,这样孩子早点吃上奶,身子才健康。这样吧,你要是非得送我东西,不如送我点蘑菇木耳这样的干货,我们那里正好缺菜吃。”

    宁馨这话一说,婆婆马上塞鸡蛋的手缩回去,“你等着,家里有的是蘑菇木耳,我多给你装点回去。”

    每年秋天村里都会组织村民去山上采摘山货,农村人只要不懒,一般家里不会却蘑菇木耳这类东西。这时又是缺油少盐的年代,蘑菇木耳白煮也不好吃,农村人不太会摆弄精致的菜肴,攒下的干货一般都吃不完。有人会给城里的亲戚送点山货去,亲戚家回礼的话,说不定送点农村人需要的东西。

    婆婆找了个空竹篮,给宁馨装了大半篮子蘑菇木耳。

    “你拿着这些,我家小云跟着你去,让她把篮子拿回来就行。”婆婆亮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