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兵夺鼎 >

第170章

纵兵夺鼎-第170章

小说: 纵兵夺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嗬!将军是打算和公孙氏撕破脸面?”潘棱问了一句,接着又反应过来说道:“属下明白了,将军是想让属下暗地里给他们寻些麻烦,只是属下不知道,领一支人马做这样的事,将军要给他们找多大的麻烦?”

    “他们杀了我百十个兄弟,我就要他十倍奉还,但是不要一次把他们弄狠了,要让公孙越有气撒不出。”燕北抬手挠挠鼻子旁边,索性靠着郡府院落里的大树对潘棱循循善诱道:“先在令支周围打探清楚,哪里的地是公孙氏的,还有公孙瓒那几个兄弟,他们的邬堡都在哪里,找清楚位置,之后派小股身手好的弟兄给他们使坏……你知道怎么使坏吧?”

    潘棱挠挠额头,怎么使坏?这种事情,他怎么会知道,潘棱试探着问道:“趁夜里往井里丢石头、毁掉水渠?可是现在是冬天,这些东西到春天他们再清理就没用了,还是宰掉他们的牲口吧,偷走也好,还有在他们的库府、粮仓里放火,眼下天干物燥,一把火能把他们什么都存不下去……啊,将军,属下实在是不知晓怎么使坏,请你明示。”

    明示个屁啊,你自己都说得这么清楚了!

    燕北缓缓点头,面上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对潘棱说道:“你说的这些就很好,带上六队人先潜入令支各地。你去找吴双问情况,如果刘备不能说动公孙越,你就动手给他点教训,只毁坏公孙氏的东西,记住了。再一个就是不要烧毁他们的粮食,最好毁坏他们的武器兵甲,烧了也好毁了也罢,有机会抢回来更好!注意让弟兄们保护好自己,别被发现。”

    “诺!”

    “到年前你们就回来,去吧,为死去的兄弟们出口恶气!”潘棱领命离去,燕北晃晃脖子心情大好,一路走进太守官邸,迈着大步口中喃喃道:“咱去看看公孙度又做了何等大事!”

第一百零八章 灭顶之灾() 
燕北进入太守官署时沮授并未闲着,事实上沮授已经很久都没有闲下来了。虽然他的官职为太守,但他身上所肩负的职责却并非仅仅太守之职而已。

    他是太守,也有辽东兵马的参军之责,还管辖着铁邬与燕北名下的四千七百二十五顷私田,以及辽东土地上一万五千名勇士的钱粮调度。抛开这些,也有周围鲜卑、乌桓、高句丽、扶余数个方向的外族动向需要把控。

    燕北抱着手臂靠在门廊,看着沮授写出密信差人送出,接着立在官署外的国渊再度入内与沮授商讨片刻屯田事宜,随后约定晚上再聊,与燕北打过招呼后国渊离开,接着作为郡中佐吏的赵范端着书简进入室中,向沮授上报入冬各县需要调拨的冬衣与赏赐……诸如种种,数不胜数。

    看见别人朝他打招呼,燕北便打眼色让他们不要说话,故而一个个从官室中出来的郡中官吏皆轻手轻脚地离开,倒是让沮授根本不知道燕北已经来了。

    趁着这个机会,燕北命官署中走动的仆役去取些蜜浆与清酒,端在官室外候着。

    过了一刻时间,燕北远远眺着里头沮授忙得差不多,这才在门下轻咳一声,扬着带满笑意的脸对沮授说道:“怎么样,挺辛苦?”

    “主公何时来的?”沮授揉着额头扶案起身,刚想活动两下便见燕北笑吟吟地站在门外,连忙再度跪坐下去,对燕北拱手道:“请快些进来吧。”

    燕北搓着两手,这几日大雪初停,反倒比先前下雪要更冷些,笑着招手进入室中与沮授对坐,命官署仆役将蜜浆清酒用木盘盛在旁边,探手示意道:“命人取了些温浆,且饮吧,这太守可是劳累的事情。”

    沮授笑着先为燕北碗中倒上蜜浆,后才为自己盛上,摇头说道:“这不算什么,如今郡中重要佐吏都有才学之士充任,明年就轻松些了。也就是临近年关,最劳累的时候被你碰到,不然平时每日都有闲暇能读些书卷。”

    “国渊和赵范,他们二人的才能如何?”燕北吹着蜜浆热气说道:“没有很劳累就好,你可是郡中支柱,如今天寒,有个头疼脑热,这辽东郡可就垮了一半了。”

    沮授点头对燕北的关心表示感谢,随后才说道:“赵范的才学不错,算筹与经学都有根基,是不错的文士,年纪轻轻便有一县之才;国子尼是一位真正的大才啊……这不,这是国子尼方才交与我关于屯田的想法,属下以为其中对于编制乡里、医匠等进言十分有用。”

    燕北点着头将书简打开,缓缓地看着,其间不禁点头。这个国渊国子尼,他打算将辽东的田卒与家眷编制为二十个分布在郡中各地的乡,以曲军侯为长吏,在明年起各自开垦荒田,除燕北名下四千七百余顷地外,新开垦的荒田归属田卒,向郡府缴纳赋税。

    粗略看来,便叫燕北骤起眉头。今年他们开出四千顷荒田,明年至少还能开出三千顷,并且随着辽东大兴土木,空出更多的荒地,燕北名下的土地很有可能达到万顷,成为幽州乃至整个帝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到时候一年所产之粮便可足够辽东郡三年五载之需。

    如果按照国渊的这个建议,那么燕北名下的土地可能就只有这么不到五千顷,这等于硬生生地将燕北可能获得的利益砍去,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但是接着看下去,燕北的眉头慢慢展开,乃至脸上露出笑意。

    国渊书简的后半部分,似乎就是为了说服燕北而写。其上陈明厉害,首先这些田卒依然为燕北服务,他们的家眷便足够耕田所需的劳力,这些参与过战事的勇士将会继续在军侯的带领下成乡而练兵习阵,在明年,他们将开垦出超过五千顷土地,这些土地可以先拿出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鼓励那些在操练与开荒中表现较好的两千到三千人,到后年便能够将这一万田卒完全消化,每个田卒都将拥有五十大亩的土地,成为半农半兵的田户。

    好处显而易见,燕北不再需要为这一万田卒继续提供粮草与钱财,单此一项,每年可为他省下二十三万石粮食,换成大钱,便是四千三百余万。还有超过两千万钱用于士卒的衣物、兵俸,这一部分钱财也会被节省下来。

    因为他们所拥有田地,使得生活所需的粮食与衣物,甚至一部分人用于战斗的环刀铠甲,他们都能在两年之内自己购置。

    而那些赏赐下去的田地,可以征收更高的税金,比如头一年十倍于寻常百姓的三税一;这将同样是郡中每年极大的进项,并且这些军户要比寻常百姓更容易管理,因为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叫某某乡的营寨与妻儿父老生活在一起而已。

    除此之外,他们的钱财最终将花销在郡中商市当中,而且如今辽东郡的商市完全控制在燕北手中……这些钱财最终还是会回到燕北手里。

    皆大欢喜。

    “这个国子尼……好!好!太好了!”燕北合上书简,重重地将拳头磕在案几上对沮授说道:“若真如他所言,明年赏赐一半田卒拥有五十亩田地,后年一万田卒人人都有五十亩土地,郡中可每年剩下二十万石粮食与数千万钱的开支,有这些钱在,我们便能够招募更多的田卒,迁入更多的百姓!”

    这次轮到沮授惊讶了,他当时仅仅是想到郡中开源节流之后能够充实库府,却没想到燕北看到的与他截然不同,不禁问道:“主公还要募兵?募田卒?”

    “不单单田卒,如果将这批田卒变为田户,我打算先从田卒中抽出六千精兵,再征募一万青壮充入田卒。”燕北将蜜浆饮尽,倒上清酒,盘起腿来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叹了口气对沮授说道:“这次去冀州平叛,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中原越来越乱了……值此朝不保夕的乱世,我们手中若没有兵便是砧板上的鱼肉,可是我不想做鱼肉。”

    中原的混乱,沮授在与燕北的书信交流中早有耳闻,他眯着眼睛对燕北问道:“那主公打算如何?”

    “回来时在蓟县,我向刘公进言想要先下手为强,趁我兵强,关东诸士人后发待起之机,于来年春引兵南下,先横扫冀州再渡河取青、徐、兖、豫四州,合六州之势拱卫刘公,到时不说别的,我等也总能与董卓分庭抗礼。”

    “吸……”说实话,沮授被燕北的话惊到,他不像太史慈与张颌,那两个人对天下没有太过精准的判断,因而根本就没有去想这件事的可能性便直接认为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虽然他们确实没有如此能力,但如今天下之西为董卓之地,天下之东为士人之地,董卓兵势强,士人声望高,所以任谁都不会想到燕北能有夺取六州的能力。但是沮授并不这样想,他向前倾斜身子,目光直视燕北甚至有些热切,问道:“刘公如何回答?”

    沮授觉得燕北的计划能成,真的能成!士人读的书让他们更骄傲,给他们一种偏新声望的假象。可是即使如今沮授看得清楚,董卓凭什么把他们像流放一样从洛阳赶出来?靠的不就是手上的兵马!燕北一行人又凭什么成为辽东霸主,靠的还不也是手上的兵马!

    整个天下的观念都在改变,兵马变得无比重要。或许现在兵马还没那么重要,因为偏信武力的只有董卓、马腾、韩遂、燕北等等这么一小撮人,但是如今士人们还不也是大肆募兵……董卓这一小撮再加上士人,那不就是整个天下了。

    燕北要南下六州,打得便是他们无从防备,釜底抽薪。到时候董卓掌并、凉、司隶,刘虞掌东、北六州,那不正是燕北所说的分庭抗礼之局面?

    他们这些人,也就摇身一变成为距离天下大权最近的男人们了。

    燕北端着酒碗想与沮授碰碰,却不料沮授没动,只是追问道:“主公,刘公怎么说?”

    燕北抿着嘴看向别处,挤着眼睛道:“还能如何,刘公没同意,否则现在我早开始整备兵马了。”

    呼!

    听到燕北这么说,沮授悬着的心垂下,无可奈何地看着燕北,十分自觉端起盛着蜜浆的碗与燕北相碰,一饮而尽,问道:“那主公打算如何?”

    “还能如何,没那个命?说到这,我想起来今天刘备走之前和我说,他说玄德命窘!”燕北脸上带着苦笑,“我觉得刘公并非是不信我的,恰恰相反,我倒是认为他是相信这件事,却不愿意去做。”

    “中原的事情先不必去管他们,虽然我们势力还很弱小,却也并不是那些庞然大物们可以忽视的,这次在冀州,董卓接受我的谏言让黑山受降,袁绍则派人给我送去郭大贤之首级,韩馥又把咱们视作救命稻草……无论他们谁取胜,我们都不会少了好处。现在我担心的,是西面和北面的邻居,公孙度又做什么事了,我听人报信说他把扶余人的的使节私自扣下了?”

    “正是如此,公孙度之不臣之心久已。现在看来,公孙度想要得到扶余人的拥戴,但如果我等奋力,稍加引导,或许就能成为公孙度的灭顶之灾。”沮授脸上没有笑意,微微抿着嘴在酒盘上划出一副地图,对燕北道:“主公请看……”

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 
灭顶之灾?

    燕北不懂,公孙度扣下扶余使节,便能将他的意思借扶余使节之口传回扶余……扶余国可是不亚于高句丽的强大国度,比之汉其自然小,然比之辽东或玄菟?乃无比之大国。

    若公孙度得扶余国兵力相助,恐怕明年便会拥有击败燕北争夺辽东的实力,到时候他这辽东霸主又该如何自处呢?

    燕北皱着眉头看沮授将酒盘做四分,西北玄菟、西南辽东,东北扶余,东南高句丽,他面带不解地对沮授问道:“难道公与的意思,是要我与高句丽联合,击败扶余、公孙度,吞玄菟郡?”

    “是了。”燕北说罢便自言自语着点头说道:“扶余虽强,高句丽亦不弱,而我等却比公孙度强,若两相联合必可大破公孙度!”

    燕北还来不及高兴,正想夸赞沮授,却听沮授冷着脸不见一丝喜色,说出四个字道:“此为下策!”

    “辽东联外族灭汉臣,且不说无力管辖辽东的朝廷,单单使君刘公那边,主公打算如何自处?此举与二张叛乱又何不同?”

    “退一步讲,即便刘公并不责罚,主公也并未因此背负恶名,若高句丽不敌扶余当如何?即便主公击败公孙度,仍旧无法遥制玄菟,反倒大伤元气。”

    “再者,就算此战胜了,州府不责怪,名声不见恶,主公驻军玄菟郡。高句丽亦能吞并扶余,一举成为东部势力远胜公孙度的强邻,高句丽野心膨胀难道不会引兵辽东吗?这样的战事,有汉以来,共有四次。”沮授抬出四根手指,对燕北说道:“高句丽四次扩张,皆向西与辽东、玄菟郡作战,四次战争开始都以汉郡太守被杀,土地被夺而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