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325章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325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回朝了,南城守将李总兵已经在城门口迎接王驾了。

    汪兆林惊得手中的酒杯都掉地上了,陶妃吓的脸也变色了。他们当然知道,李定国可不是孙可望。但是他怎么会来?

    问清情况之后,二人赶紧收敛,汪兆林整理好衣服之后,带着亲随侍卫,出了皇城又纠集了几个幕僚,赶往南城门,为的是迎接安西王御儿干殿下李定国。

    但是他们还没出内城,街上就乱套了,人喊马嘶,喊杀声可闻。刚要派人打探怎么回事有人来报,来的李定国是个冒牌货,他们中了明军的诈城之计,大明帝王朱由崧已经带着人马杀进来了。

    汪兆麟差点被吓个半身不遂,朱由崧他们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还好他有武艺在身,别看他是丞相,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到了战场上冲锋陷阵,拉出宝剑也能杀七个宰八个的。

    因此汪丞相很快镇定下来,立即调动内城的军队抵抗,然后他带人躲进皇城去了。

    但是内城的几千人马,如何能抵得住朱由崧的虎狼之兵,只一个冲锋,朱由崧的人马便拿下了内城,然后向皇城扑来。

    现在城中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明军,这些大西军将一看大势已去,京师已经守不住了,而明军不杀俘虏和百姓,心眼灵活的大西军将有的弃械投降,有的躲进民宅脱了军装,装作老百姓,为了活命,什么样的都有。

    现在皇城外,明军兵甲森森。守城的有一万人马,这一万人也算是张献忠的御林军了。

    一万人马在右丞相汪兆麟的组织之下,打算负隅顽抗,队着冲过来的明军万箭齐发,火枪响如爆豆,冲在前面的明军将士成排成批的往下倒……

    (本章完)

650。第645章 拔取皇城() 
    皇城上的大西军凭险而守,他们半闭城门,然后居高临下射箭放枪,漫天的箭雨夹杂着枪弹,令明军将士一时伤亡惨重,靠近不得。

    明军的弓箭手也往城头上射箭,朱由崧的火枪营也放倒了不少城头的大西军,但终于因地势问题收效不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用这样硬攻,无疑于草菅人命。

    明军暂时退了下来,李全和赵甫建议朱由崧调来红衣大炮,炮轰皇城,朱由崧看了看高达两丈左右的皇城,城上没有火炮,大西军的大炮都布在外城墙和辅城上,皇城上都是些弓箭手和一部分火枪营。

    调炮攻城倒是可以,但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固若金汤的外城都攻进来了,一道小小的皇城防线能挡得住朕的万马千军吗?毕竟弹药有限,红衣大炮是用来攻坚的,非是万不得已最好不动用。

    朱由崧思忖之后,让白杆兵做好准备,其余的兵将在白杆兵后面做好准备,然后把张环召到近前,他要把这位神箭手当成狙击手用,加上他就是两个狙击手,让一支铁甲骑兵准备好盾牌掩护。

    一切就绪之后,朱由崧和张环各执一张三石的硬弓,这种弓一般人拉不开,射程在可达一百五十步,一般的弓箭手都用一石弓,射程最多一百步,大都是八十步左右,做大将的用二石弓,射程一般都不超过一百二十步,特别强悍的射箭高手才会选用三石弓,这种弓射程远,但耗力大,像张环和朱由崧现在用的都是这种弓。

    然后朱由崧和张环每人身后各背了两弧箭,一弧箭是三十支,准备好之后,这支几百的队伍再次向皇城冲来。

    看到明军又冲了上来,城头上刚停下来不久的弓箭手又忙活起来,一时间流矢如雨,遮天蔽日。

    “举盾!”盾牌手将手中的大盾牌个个相连,层层堆起,一道特殊的防御墙在朱由崧和张环马前竖立起来,密集的流矢击中盾牌,霹雳啪啦,如暴风骤雨击打窗玻,箭矢散落一地。

    但是这道防御墙的功用也是用限的,无孔不入的流矢钻过盾牌与盾牌之间的缝隙,盾牌后身面的明军士将不断有人中箭倒下,血沫子飞溅处,盾牌墙就会出现豁口,但是每倒下一个明军,后面就会有另一个明军补上来,豁口马上被填上。

    朱由崧和张环两匹马呈八字形站立,二人背对着背,两个人挽弓在手,每人取出一支箭,认扣添弦,嘎吱一声,开弓如满月。

    “射他们的弓箭手!”

    朱由崧说着,这两支利箭同时破空而出,一百多步开外城头上,大西军两名弓箭手,一人被射中眉心,一个被一箭穿喉,两名兵将扔了手中的弓箭,一个后仰,一个栽倒。

    “射得的好,好箭法,继续!”朱由崧为在为张环喝彩,也是在为他自己喝彩。

    “再来,再来,射他们的将官!”

    接下来啪啪啪,左右开弓,一口气儿把身上的两壶箭全部射光,箭无虚发。

    直到把城楼上的弓箭手射得抬不起头来,还射倒了一名参将和一名偏将。

    朱由崧射得性起,他觉得从来没有今天射的这么过瘾,左右开弓,一口气把两壶箭射完,再伸手摸身后的箭壶,已经空了。

    这时张环还有将近一壶的箭没有射完,连拉60次两石硬弓,张环累得通身是汗,为了保证准确度,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朱由崧正欲命人再给他准备箭支,这是看到城头上的弓箭手死的死,伤的伤,余者被震慑得已经抬不起头来,射下来的箭矢稀稀疏疏的,觉得已经到火候了。

    因此朱由崧果断命令:“忠贞营,冲锋!”

    这次马万年留在了万县,但是忠贞营这支王牌之师,朱由崧却带在身边。

    此时朱由崧一声令下,3000白杆兵,向城墙扑来。

    城头上的大西军一看白杆兵来了,很多人都知道白杆兵的威名,顿时就怯了几分。

    再看这些白杆兵,爬城根本不用梯子,一看这城墙高有两丈,他们根本没放在眼里,一起把手中的白杆枪掷向城墙。

    一时间无数的白杆枪破空而出,带着风声,像标枪一样,纷纷击中城墙,击碎砖石,枪头插入墙体之内,当然还有一部分,由于力度不够,散落成下。

    但是这样就够了,他们以飞快的速度冲到城墙下,捡起地上的白杆枪,挂住城墙半空的白杆枪的枪环,像猴子爬干一样,噌噌噌噌,然后往上一纵就蹿上了城头。

    这是皇城,不比外城。没有护城河,相对来说城墙不那么厚,也不那么高,而且城头上没有大炮,没有滚木雷石,只有弓箭手。

    因此白杆兵才这么轻而易举的得手。

    城头上的大西军一看明军上来了,将赶紧冲过来,打算把他们赶下去。

    这些石柱的小伙子个个勇猛,既然上来了,就不会再轻易的下去。

    双方在城头上就展开了肉搏,但是随时间的推移,冲上城的白杆兵将越来越多。以白杆兵的勇猛,这些大西军将可不是对手,因此这些军将没坚持多久便四散奔逃,很快城门被打开。

    在白杆兵身后发起冲锋的是成千上万的明军将士,它们铺天盖地一般冲进城中,很快占领了皇城。

    朱由崧攻进皇城,意味着大西京师的光复,大西政权从这时起,也算是名存实亡了,接下来就剩追歼他们的残余力量了。

    明军占领成都之后,出榜安民,并宣布将大西京师改名为成都。

    修复城防,看押俘虏,救治伤员,打理战利品,明军将士忙得不亦乐乎。

    此时在成都城北城外,一支残兵败将向凤凰山飞奔而去。为首的将官浑身是血,十分狼狈,仔细一看正是大西军的右丞相汪兆麟。

    看到城破了,守不住了,汪兆林和陶娘娘在一支军队的保护开了北门出逃。

    不料中途遇到一支明军,截住了他们的去路,一场拼杀陶娘娘被射死撵中,汪兆麟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凤凰山……

第646章 明军撤退(二更)() 
    此战,朱由崧第一次发挥狙击手的作用,他亲自挽弓,和张环算是两名狙击手,打乱城头上的弓箭防御,拔取匪巢最后一道防御——皇城。

    别说两名狙击手,关键时刻,一名狙击手能抵得上一支军队。这话并不夸张,历史上有真实的记载。如宋时的王舜臣,金人郭虾膜,都是关键时刻一人用弓箭退敌的神射手。

    朱由崧的箭术现在跟神箭手张环已经相差无几了,在这一战中,两个人第一次发挥了狙击手的特殊作用。

    这一仗共歼灭大西军三万四千余人,其中俘虏一万二千余人,伤亡九千余众,汪兆林带着四五千残余逃往凤凰山,余者下落不明,城中的四万大西军就这样交代了。

    朱由崧仅用微小的代价便拿下了大西京师,明军只伤亡了一千多人马,连红衣大炮等重火器都没用,时间只用了半天,对这样一座坚城来说,可谓是闪电般的速度。

    这也是朱由崧帝王生涯中最为经典的战役之一。

    拿下成都之后,朱由崧传旨,善待大西军将的家小,成都是张献忠的老窝,包括张献忠老婆女儿三宫六院宫女太监等等,以及文武百官的家小都在城中,如果没有朱由崧这道明确而及时的旨意,这些人肯定惨遭屠戮了,现在只是派明军把他们看起来,只要他们不跑就成。

    但是朱由崧知道,关键的一战是在凤凰山,端了大西军的老窝只是出其不意,张献忠的主力尚未被消灭,凤凰山一带还有大西军二十多万,大战恶战还在后面,如果接下来的凤凰山这一战失利了,成都肯定会得而复失,灭亡大西的计划就会破产,这些天的运筹的努力就白费了。

    因此朱由崧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仅在城中休整了一天人马,第二天天不亮,朱由崧就带着两万人马开拨了,方向是往东赶往凤凰山。

    出奇兵刚刚占领这样一座大城,战后事宜自然很多,朱由崧留下小将张环镇守成都,处理战后事宜,给他三万大军,朱由崧仅带了两万人马开赴凤凰山。

    朱由崧之所以给张环留大半兵马,是因为战后事宜繁杂,要安抚城中百姓,看押俘虏及张献忠高层将领的家小,救治伤号,掩埋尸体,打理战利品,坚守城池,这些都需要军队。

    特别是坚守城池,是重中之重。朱由崧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成都,只是采用了以假乱真的诈城之计,算是侥幸成功,而成都南部西部的广大地区包括云贵一带现在还是大西军的天下,他们要来了勤王之师,复夺了成都就前功前嫌了。

    因此,朱由崧才留下重兵强将镇守成都。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三万人马也不算什么重兵,要守住这样一座大城,兵力并不充足。但是成都是张献忠的老窝,这一战城防(主要指外城)并未受到破坏,城高池深,城厚坚如磐石,六座城门均有吊桥和千斤闸,还有辅城,城头上大西军的红衣大炮赫然尚存,连弹药都是完好无损的。

    因此,守这样一座固若金汤之城,只要把三万人马用好了,短期内也是万无一失的。

    朱由崧临行之时还叮嘱张环,“如有贼兵来复夺城池,不管来多少人马,只需坚守,万不可出城浪战,此城事关重大,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千斤重担啊。”

    现在这座城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朱由崧走后,成都再被大西军复夺回去,丢一座城事小,凤凰山下的这一场关键性的战斗就会化主动为被动,明军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地,大有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危险。

    张环当然知道眼前成都的战略地位,因此他牢牢记下,并对朱由崧立下了军令状:“微臣记下了,请陛下放心,城在人在。”

    安排妥帖城中后绪事宜之后,朱由崧亲率两万大军,包括三千白杆兵,两万大军不算多,但也不算太少,浩浩荡荡,迎着晨星,向着朝阳升起的方向而来……

    平东王孙可望奉了张献忠的旨意,率六万大西军出成都向东急匆匆开往凤凰山,二百余里的路程,孙可望只两天便开到了凤凰山南麓,有探马来报,这里离凤凰山下的明军大营不足六十里了。

    孙可望让队伍停下,立即命令人骑快马上凤凰奏报陛下张献忠,说自己已经到达指定位置,什么时候开始围歼明军大营全凭陛下的旨意了。

    当天午后,张献忠在凤凰山插旗岭便接到了孙可望的奏折,喜出望外,立即传旨今晚定更定天,两路大军齐出联动,算上孙可望的六万人马,除了张献忠的御营之外,全山动员,出动二十五万人马打算一举将山下的明军大营端掉,然后挥师东进,在万县一带与李定国部完成对朱由崧的围歼。

    旨意传出,有人骑快马又回来晓谕南山下的孙可望,凤凰山上二十万大军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几十万军队磨刀霍霍,虎视眈眈,就等着天黑了。

    张献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