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158章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158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朱由崧传旨,“剩下的清军一个不留,全部斩尽诛绝。”

    吴三桂的两万人马遭到伏击,现在已经伤亡过半,吴三桂带两千关宁铁骑刚要扭转战局,却又遇上了克星朱由崧,主将被擒,这些清军群龙无首,骁勇的关宁铁骑现在也成了强弩之末,明军士气大振,清军被杀得狼奔豕突。

    正这时,郑鸿逵和祖克勇带着四五千人又杀回来勤王,这支明军先是吃了败仗,后来奉旨假败,现在又奉旨杀回来了,他们一个个怒火滔天,要报复这支清军,郑鸿逵和祖克勇刀钺起落处,清军残尸翻滚,血流成河。

    这支队伍的杀入,彻底宣告了吴三桂这两万人马的覆灭。

    直到日落时分,这场伏击战才降下帷幕,前后历时三个多时辰,全歼吴三桂的两万人马,除了吴三桂、吴应广和马宝三员主将被活捉外,两万清军包括那两千关宁铁骑全部被诛杀这里,连一个俘虏都没有,不是这些清军不愿意投降,而是朱由崧不允许他们投降,因为他痛恨这些罪大恶极的汉奸和鞑子。

    落日晚霞,染红了西天。

    残刀,断箭,残旗,将血,余火,构成了大战之后的场景。

    郑大木指挥着一支明军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清理战利品,处理战后事宜。

    那边炊事营开始埋锅造饭,袅袅软烟升起在荒野之中,明军没有进村,就在野外临时生火做饭、扎下简易的营帐,休整人马。

    郑鸿逵和祖克勇进了朱由崧的御帐,双双跪倒向朱由崧请罪,朱由崧高兴,赦免他们无罪反而给二将记功,二将谢恩,祖克勇面有愧色,大库岭之战虽然陛下未追究罪责,但他已经经过必改了。

    朱由崧传旨把三名俘虏押上来,很快吴三桂、吴应广和马宝绳捆索绑地被甲衣卫士带到了朱由崧近前。

    吴三桂和马宝立而不跪,只求一死,唯有吴应广少了英雄气概,满脸沮丧,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眷顾,说白了这是个怕死鬼。

    朱由崧审视三个俘虏片刻,不冷不热道:“你们三个身为汉人明臣,却出卖祖宗,干起了汉奸的勾当,践踏大明疆土,蹂躏大明子民,助纣为虐,帮着鞑子屠杀汉人,死有余辜,但朕今天却留下你们三条狗命,何也?”

    吴三桂他们三个还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两万清军全部被斩杀当场,他们亲眼目睹,却留着他们三个不用问是想劝降。

    “败军之将,有死足矣,何必多说,吴某誓死不降!”吴三桂慨然道,马宝也昂首挺胸,一副慷慨赴死的样子,吴应广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挺直了腰装大瓣蒜。

    “哼,”朱由崧冷笑了一声,“吴三桂,你太看起你自己了,那多么人要投降,朕一概不准,这可不是朕心狠,而对鞑子和汉奸恨之入骨,难道朕就在乎你一个吴三桂吗?还有你们两个,也太把自己当盘菜了吧!”

    三个人脸一红,特别是吴三桂也觉得自己有些失口,因为到目前为止,朱由崧和那些明军明将还没有一个开口劝他投降的。

    “要杀开刀,吃肉张口,啰嗦的何来?”吴三桂有点恼羞成怒了。

    “想死的也不用这么着急,朕须得把话说明白。朕今天真没打算杀你们,否则你们早就见阎王爷了。朕留着你们也决不是让你们投降,朕打算放了你们,原因嘛……要感念你们就感念祖大寿我那祖爱卿好了,这里一有封回信,你们回去后把它亲手交给祖爱卿吧,这也算朕没有白放你们一回。”

    三个俘虏听后愕然,但是吴三桂可不是好糊弄的,“昏君,你想使反间计借刀杀人,诛连吴某的舅父,简直是痴心妄想!”

    (本章完)

第313章 释放吴三桂() 
朱由崧话说得不多,但包涵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朱由崧不杀他们三个并打算放了他们,是因为他们沾祖大寿的光;二是祖大寿跟朱由崧暗中有书信往来,也就是说,祖大寿是明廷打入大清内部的奸细,他投降鞑子是诈降。

    这怎么可能?吴三桂清楚地记得,他的舅舅祖大寿降清已经好几年了,这期间,他还劝过自己投降鞑子,他怎么可能是大明的奸细?

    吴三桂的脑子太不简单了,这是政治家、军事家的头脑,瞬间便明白了朱由崧的用意,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朱由崧在用反间计,好让朱由崧死心,现在吴三桂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像他这种人早就不怕死了。

    计谋当场被对手揭穿,这是很尴尬很无趣的事,看来陛下这一计失败了,干脆把这三个汉奸杀了算了,别再枉费心机了……营帐之中的贺宣娇、郑鸿逵、祖克勇、李全、柳春红等都这么想,一齐看向朱由崧。

    但是朱由崧一点也不失意和沮丧,原因是朱由崧准备得很充分,他知道这个吴三桂是一个强大的对手,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不然的话历史上的他能坐上帝王的宝座吗?想忽悠他不是简单的事情,因此朱由崧并没有轻易放弃这一计策,继续给他下套。

    “吴三桂,你自作聪明,但你对你这个舅舅了解多少?朕不妨就直说了吧,五十年前的国本之争,你可知晓?”

    吴三桂今年才三十多岁,对五十年前的事当然不太清楚,但是大明的国本之争是当时大明最大的政治事件,影响之大,涉及官员之多,世所罕见,他身为大明重臣,早就耳闻,今天朱由崧突然提到这件事,吴三桂不知朱由崧是何用意。

    朱由崧便把当年的国本之争抬出来了,当然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他说他这个便宜的、从未谋过面的老爹老福王朱常洵当年差一点就当皇上了,万历帝已经有意立朱常洵为皇太子了,因为朱由崧的便宜奶奶是万历帝宠爱郑贵妃,然而百官之中很多人不同意,因为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子,他有长子朱常洛,废长立幼不合乎大明祖制,按照祖制应该立朱常洛为皇太子。

    万历帝不高兴了,不是他讨厌皇长子朱常洛,主要是这是他和一宫女所生,因此便坚持立三皇子朱常洵,而一部分文武大臣则坚决反对,主要是东林党人,于是君臣之争便开始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国本之争。当然支持皇上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也不少,身为总兵官的祖承训,也就是祖大寿的父亲,便是老福王朱常洵最忠实的拥护者之一。祖承训当时是一位守边的总兵官,手绾重兵。

    国本之争长达十五年,先后有四位内阁首辅被免官,中央和地方官受牵连的更多,有文官也有武官,多达好几百人,万历帝因此长时间不上朝,后来万历迫于百官和祖制的压力终于立了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封朱由常洵为福王,世袭罔替。

    老福王虽然没坐上帝王,但不忘这些国本之争中的那些铁粉,曾拟下一份名单,与辽东祖家一直暗中保持着来往,祖大寿隆清只是表面,现在朱由崧当上了帝王,他秉承父训,当然也不忘当年国本之争那些功臣宿将,因此也与祖大寿暗中保持着书信来往。

    祖大寿子承父志,对老福王和小福王一直是忠心不二,袁崇焕被处了凌迟之罪,为什么没追究辽东祖大的罪责,主要是老福王朱常洵的庇佑,祖大寿在辽东屡打胜仗,但战败的时候也不少,鞑子数次劝降,都遭到拒绝,后来被鞑子困住为什么就投降了?

    这断不是因为祖大寿贪生怕死,而是老福王和崇祯帝早就看出鞑子进图大明之心不死,老福王为崇祯帝献上一计,故意让祖大寿假意降清,打入大清内部,等待时机成熟之时里应外合,给这些关外的野猪皮以毁灭性的打击,以除去大明长期以来的边患。

    可惜的是老福王和崇祯帝王出身未捷身先死,老福王被李自成抓住给煮吃了,崇祯帝失去这样一个顶梁柱悲恸欲绝,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剿灭李自成,然而苍天无眼,李自成屡剿不灭后来攻进北京,崇祯帝绝望之中悬梁自尽。

    祖大寿听闻噩耗在清营中长跪不起,遥望南都多少次泣血而拜,朱由崧继位后他们君臣暗中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说白了,祖大寿是奉旨投降清,至于祖大寿投降之后劝吴三桂降清,则是因为鞑子实力雄厚,他这个奸细需要助手。

    要不然为何祖大寿宁远大捷、大凌河之战皆为忠勇显功之臣,清廷屡劝祖大寿皆誓死不降,后来廷松锦之战中祖大寿弹尽粮绝,无有援兵,却被迫降清,这是只是表面现象,实乃旨意使然。

    吴三桂、吴应广和马宝听得半信半疑,因为朱由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进行加工改编,说得有理有据,声情并茂,足以以假乱真,他们三个听着这绝对不是朱由崧能编出来的,这肯定是大明的机密,不由得也细细品味起朱由崧这段话来,难道祖大寿真是个大海蟹?

    朱由崧一看吴三桂这三个俘虏惊愕之中面面相觑,知道自己把他们忽悠得差不多了,还得继续努力,于是开始痛斥吴三桂。

    因朱由崧突然把龙案一拍,“吴三桂,你这个逆子,亏你还是祖爱卿的亲外甥!你舅舅和你爹爹世代忠良,为我大明忠心耿耿,不惜马革裹尸,立下不朽的功勋,而你同样身为大明的倚重之臣,手绾重兵,先崇祯待你不薄,恩封你侯爵,你而却为了一个伎女变节投敌,认贼作父,开门揖盗将鞑子放入关内,还助纣为虐,帮着鞑子屠杀汉人,蹂躏大明的江山社稷,因你刚刚降清你舅舅不敢和你过多接触,怕引起鞑子的怀疑。若非看在祖爱卿的面子上,朕早就把尔等千刀万剐了,你回去把这封你捎给祖爱卿,你们是死是活皆由我那祖爱卿来决定,来人把他们给朕轰出去!”

    朱由崧说完,把那封那就写好的信往吴三桂的脸上一扔拂袖而去,吴三桂、马宝和吴应广这次彻底懵了。

    这时甲衣卫士过来给三个俘虏松了绑绳,吴三桂还真是弯下腰来把那封信捡起揣入怀中,到了帐外,有人把他们的战马刀枪器械也一并还给他们,三个俘虏一看朱由崧真放他们,飞身上马出了明营,消失在刚刚降临的夜幕中。

    (本章完)

第314章 此计还没完() 
吴三桂三个俘虏刚离开大营,朱由崧便从御帐后又转了出来。

    “陛下,这一招有用吗?吴三桂会相信吗?鞑子们会上当吗?万一不成,岂不是放虎归山,再想抓吴三桂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众将不无担忧。

    朱由崧一笑,“众卿不必担心,此计还没有完,回头朕要设法让那个英亲王阿济格怀疑吴三桂和祖大寿,阿济格何许人也?这是个粗暴少谋之人,大计必成。”

    “陛下真乃神人也!”文武众将这才转忧为喜。

    朱由崧认为放了吴三桂三个俘虏远比就这么杀了有意义,这等于在清廷内部放了个定时炸弹,阿济格如果上当,吴三桂肯定难活,多尔衮如果上当,祖大寿就得倒霉,朱由崧这一计挂连的吴三桂,侧重的当然祖大寿。

    因为朱由崧知道,这个祖大寿投降鞑子几年了,根深蒂固,手绾重兵,他的队伍现在已经编入汉人八旗,关宁铁骑是基础,将来必然是大明的劲敌,如果这一计能够成功,不但除去了两个大汉奸,还势必削弱鞑子的实力。

    现在饭已经做好了,朱由崧和众文武军将一起用晚饭,战地野营,还有侠女贺宣娇伺候着,朱由崧这顿饭吃得别有一番风味儿。

    然后朱由崧传旨御营和忠贞营可以全歼鳌拜的残部了。

    夜幕下,三匹战马离开朱由崧的大营沿着起伏山道一路疾驰,也不知跑出多远,看看身后没有追兵,吴三桂、马宝和吴应广勒住了战马,三个人长出了一口气。

    两万人马,一天时间就剩下他们三个光杆司令了,但他们并不沮丧,因为死中得活,只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可以卷土重来,可以报今日之仇,这就是古人说的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现在他们心里想的全是祖大寿的问题。

    “王叔,昏君难道说是的真的?”吴应广仗着胆子问吴三桂。

    “绝无可能,这是昏君的奸计。”吴三桂嘴上这么说,朱由崧给他的那封却舍不得拿出来撕个粉碎,其实他心里跟吴应广一样的疑惑,他打算悄悄地把这件事弄水落石出,这件事事关重大,关系到舅父的名声和身家性命,吴三桂当然不能草率行事。

    马宝和吴应广还要说什么,吴三桂怒了,拉出宝剑要杀吴应广,“畜牲,若非你这个不肖子胡作非为非要去洗劫什么村子,本王焉有今日之败,两万人马全军覆没,你让本王如何向英亲王和摄政王交代,非宰了你不可!”

    说着,怒不可遏的吴三桂挥剑就砍。

    吴应广这才知道,叔叔找他算账来了,吃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