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娱高手-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就是宣布名次,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还好对这个名字没有人提出异议。让大家松了一口气。虽然不怕有人提出异议,但谁都不想节外生枝。然后就是几位评委一一上前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
“子清,今天诗词会你这位第一才子难道就不表示一下吗?”朱子清正在听前面点评诗词,这时秦怀安笑着说道。
朱子清还没来得及说话,杨华林就在一旁起哄道:“对呀,子清你可是当今文坛诗词第一人。这样的盛会你不来也就罢了,来了不写点什么可说不过去吧。”
“今天我们选出来的这些诗词固然不错,可离经典还差得远,吸引不了多少注意力。如果子清你能写点什么,他们将受用无穷。作为文坛大家,你要学会提携后进啊。”马魁也一副语重心长的道。
“几位老师饶命啊。我不过一后学末进,侥幸取得这一点成绩。可当不起你们这样夸奖。要是给别人听到了,我还怎么在文坛立足啊。”朱子清连连作揖求饶:“彭老师才是诗词大家,你们要找也应该找她呀。”他这是准备祸水东引,可惜效果明显不行。
“哎呦,小朱,阿姨不说话你就欺负我是不。”彭淑华笑眯眯的道:“我现在就把话撂这,写诗作词当今文坛我就服你朱子清。谁要是不服气就让他来找我。”
“……”朱子清幽怨的看着彭淑华,你还好意思当阿姨,有这样坑人的阿姨吗。
“子清,彭老师都这样说了,你就别推辞了。赶紧动笔吧。”秦怀安很干脆的把纸和笔拿了过来,根本就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这时其他评委听到动静也都围了过来,一听要让朱子清写诗顿时就来了兴趣,开始跟着起哄。
“子清别谦虚,比作学问我不虚你。但说起写诗作词,我老刘甘拜下风。”
“就是,小朱啊。别掉了你第一才子的气势。”
“小朱你这小伙子咋这么墨迹呢。我就是不会写诗,要是会写马上就把笔拿起来……”
一圈叔伯阿姨你一言我一语,把朱子清挤兑的干着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在前面解说诗词的高析也发现了后方的异常,抽空问清楚情况后也不讲解了。拿起话筒就对与会人员说道:“诸位,咱们文坛最年轻的名家朱子清也来担任评委了。现在他要现场作一首诗鼓励大家努力向学,大家鼓掌欢迎。”
“好……”霎时间,现场想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朱子清也不推辞了,高析很干脆的把他的退路全堵死了,想推辞也推不了了啊。更绝的是,高析不但把他的退路堵死,还顺便连命题一块给出来了,就是鼓励大家向学。
果然不愧是蜀中文坛旗帜,这老谋深算啊……朱子清心中吐槽不已。
在一群名家的陪同下,朱子清来到台前。看到他出现,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久久方才平息。比高析等人出现的时候动静还要大。
要知道,朱子清除了是文人,还有多重身份。现场人群里不乏他的粉丝,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还好在场的都是学问名家,修养很高,对此没有人表现出不满。
既然站到了台前,不能只是简单的写首诗,肯定要说点什么。要不然就显得太孤高了。所以从高析手里接过话筒,朱子清斟酌着说道:“大家好,我是朱子清,很高兴能来这里担任评委。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大家的作品我都看了,写的非常好。我完全没有想到蜀中的文化氛围这么浓厚,才华深厚的人如此之多……”
“……几位老师看我年轻,就抓我当壮丁来写一首诗。说实话我真的一点准备都没有……还是高析老师最狠,直接就当众宣布我要写诗……实在没有办法,我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往上冲了……”
朱子清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就结束了讲话,这样松散的聚会没人喜欢听哩吧嗦的废话。放下话筒,接过秦怀安递过来的笔,就开始装模作样的思考起来。
周围围了十几位名家,台下数百观众围观,在这种情况下写诗还是第一次。朱子清既觉得紧张,又有些新鲜。
该写什么诗他早就已经想好了。确切的说是在高析断他‘后路’的时候想到的。鼓励人努力向学的诗词,他记忆里还真有这么一首。
“论诗”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朱子清就在纸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好,实在太好了。”刚刚写完最后一个字,就听彭淑华忍不住击掌称赞。其他几位名家也都相继反应过来,纷纷叫好。
“此诗朗朗上口,立意深远,乃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首诗表现出来的心胸气魄,也只有写出《沁园春·雪》的朱子清才有啊。”
“以前只听说他才华横溢,尤其擅长现场命题写诗。但没有亲眼见到总觉得隔着一层。今天才算见识到了,什么才叫第一才子。”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他现场写诗,但再次见到依然感到惊艳。”
几位名家门纷纷围了上来,把朱子清这个原作者都挤到了一遍,围着那首诗谈论起来。
朱子清虽然觉得很无奈,但心中也暗爽不已。这首诗是前世清代文人赵翼所写,后世普遍解读为作者鼓励创新,写出属于时代的特色,不让前人专美于前。
但文学作品这种东西可以解读出无数种意思,朱子清拿来鼓励大家一心向学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在这个世界他是原作者,他说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几位老师,写的是什么啊,赶快公布出来给大家听一听啊。”
“就是啊,几位老师你们别那么小气啊。我们可都等着呢。”
“朱子清老师,几位老师都不理我们,要不你自己大声读一遍吧。”
“……”
几位名家在台上忘我的欣赏,台下的人可不愿意了。写的不好也就罢了,看几位老师的表情明显又是一篇经典,大家更加好奇了。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一个细节,对于朱子清只用了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就写了一首诗,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好像是天经地义一样。这正说明,在文坛他的名声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正在欣赏这首诗的名家们被嘈杂的声音吵醒,都恶狠狠的扫视了一圈台下。不过可惜,这会根本就没人理会他们。抗议声反而更大了。
高析等人倒不是真的生气,而是被打乱了思绪觉得不爽而已。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不合适,所以很快就一致决定让彭淑华这位蜀中诗词大家来给大家解读这首诗。
至于朱子清这个原作者……嗯,大家很自觉的把他忽略了。
好吧,以上是在开玩笑。之所以不让朱子清解读这首诗是有原因的。原作者解读不容易把握一个度,夸的太厉害就给人孤高自傲的感觉;太谦虚又削弱了诗的原意。这时候让第三方来解读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彭淑华是蜀中诗词大家,在诗词的研究上现场所有人无出其右者,由她来解读最合适不过。
亲眼见到这么优秀的诗篇诞生,彭淑华情绪也有些激动,以至于朗读的声音有些高亢激昂。巧合的是,这种语调恰好契合了诗意和现场氛围,让这首诗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
所以当她朗诵完后,现场响起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
等掌声平息,彭淑华又声情并茂的对这首诗进行了解读。大家就是大家,很快就抓住了这首诗的深层含义。把重点放在了:古人的成绩固然辉煌但都已经属于过去,当下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要勇于学习,勇于创新,争取开创属于我们的辉煌。
她的这一番解说也引来阵阵掌声。(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赠诗()
诗词会结束,众人相继散去。但评委们却不能散,会后要有聚餐这是国情,读书人也不能例外。所以高析等十几位名家在神龙峡某农家乐包了个房间。
排座位也是有讲究的。高析作为蜀中文学界的旗帜地位最高,自然坐在了主位,彭淑华坐在他的旁边。
在场十几位名家,彭淑华的地位以及成就是很靠后的。之所以能坐在这个位置,一是因为她是女的,二是因为今天是诗词会。彭淑华是专门研究诗词的,在这方面的成就上在场所有人都比不上她。所以对她坐在这个位置,没有人有异议。
“彭老师,恭喜恭喜啊。”
“这次诗词会有二十多篇优秀作品,再加上子清的《诗论》足以让杂志社出一期专刊了。”
坐下之后,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话题的中心自然是诗词会,和彭淑华。
“还是要感谢大家的支持,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诗词会,更不会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了。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彭淑华喜形于色的道。
在场的诸位真正对诗词热爱的只有她一个人,对诗词的现状最忧心的也是她。这个诗词会最早是她创办的,前几期效果都不理想。后来高析等人相继出面支持,才有了今天的盛会。
“同为学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现在文学式微,正统文学越来越不受人关注。任何能够提高文学影响力的事情我们都要去做,还要用心去做。如果诗词会的模式能在全国普及开来,何愁文学不受关注。”高析慷慨激昂的道。
“是啊,文学式微。不过不管文学再不受关注,正统学术研究永远都不会过时,早晚有重现辉煌的一天。子清的《文化苦旅》和《论语别裁》就在全国备受关注。诗歌不一样啊,现在诗歌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少。再不发生改变,我真害怕有一天诗歌真的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哪知道,听过这一番话之后彭淑华反而变得沮丧起来。
闻言,其他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正如彭淑华所说,即便学术再怎么不受关注。可往大了说,它是一个民族传承发展延续的核心力量。
世界历史上有数不清的民族消亡,就说中国历史。当年强横一时的匈奴、突厥不都灭亡了。阿拉提代领的匈奴号称上帝之鞭,抽的整个西方世界都瑟瑟发抖,后来不也是在极短的时间消失了吗。
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文明。纯靠血统凝聚在一起,强横的时候如烈火烹油,一旦走了逆风部族被打散很快就被别的部族同化。中国历史上因为此类原因消失的民族多不胜数。
汉民族历史上经历多少次灭族边缘,最后都撑了下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为什么?文明。
我们是因为文明在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民族。哪怕我们骨肉分离,只要心中文明的火种不断绝,终有重聚的一天,终有崛起的一天。
学术研究就是在研究文明,让我们的文明始终保持先进,最终得以延续。所以不管学术如何的不受欢迎,国家和民族都离不开它。
但诗歌不一样,它只不过是一种文体罢了并非不可取代。如果大家都不喜欢这种文体,还真有可能会被其他文体所取代。
当然,现在大家要担忧的不是会不会有一种新文题出现取而代之,而是对整个文学体系都不感兴趣,在诗歌上表现的尤为严重。所以彭淑华才会这么忧心忡忡。
“淑华不要太担心,不被重视也只是一时的,总有一天人们会重新拾起对文学的热爱。再说现在诗歌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新人不断涌现。”高析劝慰道。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又想起了朱子清:
“喏,眼前不就出了一位诗词大家吗。而且古诗词和现代诗歌都非常擅长。完全没必要担心诗歌的未来吗。”
“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小朱上午才说过的话,你怎么就忘了呢。”秦怀安也跟着说道。
“哪天你要是觉得诗歌不受关注了就找子清,让他再来十首八首《沁园春·雪》,一准全国纸贵。”
“……”
朱子清能说啥,只能在心底默默吐槽。你们一群老不休的,安慰别人就安慰吧,干嘛把我扯上。还十首八首沁园春·雪,你以为这是大白菜想有就有啊。这样大气魄的词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也就这么一首,你让我再去哪整一首去。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只有在一旁默默赔笑。
“小朱固然有才,诗写得也好。可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写诗只是业余爱好……哎,要是诗歌界能出现一个这样的人才就好了。”彭淑华惋惜的说道。
这个……其他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总不能说让朱子清不搞学术研究,而专门写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