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钢铁时代 >

第113章

钢铁时代-第113章

小说: 钢铁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棉花,虽然容易上色,但是色彩不容易附着上面,人们寻找着各种各样的染料。

    从染料诞生开始,就是一个物理染色的过程,人们寻找着自然界,容易沾染颜色的物品,从普通的矿石到植物的液体,进而,在1856年的时候,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的出现,掀起了染料化学的时代,合成染料,成为了染料的一个新的课题。

    短短的50年的时间,化学染料之中,不断的增加新的染料,各种的颜色,各种的效果,但是染料的最好效果,永远是不褪色和颜色鲜亮,特别是前者,是染色的棉布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杨元钊从上海获得了不少的东西,上海不愧是远东冒险家的乐园,在上海之中得到了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染料,甚至得到了磺胺的前身百浪多息,这是一种红色的染料的,暂时,杨元钊没有动手的研究磺胺,更没有去研究青霉素,化学药品的行业,看似简单,没有一定的基础,根本无法获得成果,这是未来的两大金矿,在后世,药品行业,依然是暴利的行业,目前的他,缺少了必要的底蕴,这两者,只能够等待以后有机会再说。

    各种各样的颜色,甚至还有这个时代,并没有确定为染料的物质,都被一体机一一的辨认出来,这是杨元钊最近才发现的一体机的作用,合金和材料领域,暂时没有什么进展,反倒是这些现有的化学合成物之中,有不少惊人的发现。

    走进实验室的,空旷的大厅,偶尔会见到有人快速跑来跑去,可是更多,则是在紧张的忙碌之中,化学实验室内的,此时,已经是色彩缤纷的,不同色彩的染料,在实验室里面,被40多个研究员进行研究,这个方面,杨元钊投入巨大,甚至连农业实验室的显微镜,都给弄出来一批了,虽然只是200倍左右的,相对于农业实验室的1200倍,差的太远了,但是这个,却让这些化学研究者们,兴奋不已。

    微观的世界之中,更容易看到染料跟纤维之间的接触,特别是一些固色的方法,之前大部分的化学家,都是依靠着经验,按照工序来,只有熟练的,掌握秘方的人,才能够完美的完成染色的过程。

    现在,借助着显微镜的帮助,能够从这个微观之中,发现一些细微的东西,这些细微的东西,又从一定的方面,促进着研究的继续。

    染料,是棉纺织厂的一个重要的一环,甚至不在之前的大幅度扩张的织布项目之下,织布项目,可以大幅度的获得织布人员,为未来的棉纺织厂的扩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是印染,从某种意义上面,可以直接的创造价值。

    这个时代的中国,印染是一门极为少见的手艺,很多色彩都是从一个家庭之中,慢慢的传下来的,其中的秘方,足以支持一个大型的染布坊了,列强们在中国倾销棉布,大部分都是最普通的坯布,可是英国等国,还是把一些成品布拿来倾销。

    就拿上海来说,一半的坯布,白布的价格,大概在6…7元左右,但是高支细布的价格,就可以达到10元左右,至于花布,哪怕是最普通的颜色,他的价格,也在15元以上,这就是现在的现状,大部分的中国人,在获得了棉布之后,往往会把布拿到印染坊去印染,根据印染坊的手艺的不同,收的钱也不等,从一匹布1…2元,到10元,甚至更高不等的,一些特殊的颜色,只有几个大型的,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才能够印染。

    从美国招募的人员之中,有一部分直接是从印染厂出来的,他们在辨别了色彩之后,开始把印染的方法给传下来了,不说别的,为了棉布的销路,印染好的,都比没有印染号的多,多了工农业生产的这个组合任务之后,一定程度之下,杨元钊觉得,直接出手成品布,在一定程度上面,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利润,而利润,也代表着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棉布都不是初级工业产品了,更何况印染之后的棉布。(未完待续。。)/p

第二百零七章 染布厂() 
杨元钊兴建的这个染布厂,不会跟旧式的染布坊一模一样,除了这些跟普通的印染坊相似的染池之外,就是十几台不同的机器,这些,都是从各方面搜集过来的,美国和德国染布的机器,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可以在各个方位,各种情况下,对布匹进行印染。

    这其中由经过了工程师和杨元钊的改装,进入到这个时代之后,杨元钊对于机械的了解更加的深入,他的改装,主要是动力上面的和蒸汽上面的,借助蒸汽印染和熨烫,是杨元钊提出来的新的方法,德国和美国的机器,还停留在动力运动和提升温度上面,杨元钊直接更进一步,用蒸汽跟染料混合,提升温度,在这样的蒸汽染料之中,避免了布匹浸湿之后的不均衡,在一些高端棉布上面,是最佳的方法。

    这些印染的方法,某种程度上面来说,高于这个时代的,蒸汽印染法,多是在实验室之中,更多的应用,真正的应用到印染之中,还需要大量专门机器的出现,杨元钊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个出色的机器专家,特别对于蒸汽机和发动机领域之中,伴随着这段时间,对于蒸汽机等的一系列的改进,渐渐的形成了基于自己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之下,对于机器的改进,一个500马力的蒸汽机,对于这个提供足够的动力之外,另外一方面,还提供大量的蒸汽,在特殊的腔体之中,蒸汽跟染色剂相互的融合之下。形成了一层比较稳固的结构,在酸性环境之中。或者是碱性环境之中,对于布匹进行染色。

    酸碱性环境。这对于染色来说,非常的关键,染色剂,大部分都不溶于水,毕竟,溶于水的染色剂,都是会褪色,即便有固化剂固话,但是在光照和日常的使用之中。固化剂会渐渐的丧失作用,这样的染料染出来的布料,刚开始会很好,然后就会逐步的褪色。

    不溶于水的材料,却会溶于其他的液体,比如说汽油,不过,最多的,还是溶于酸性或者碱性液体。这两种物质,几乎可以让大部分的染料都融入其中,染料的均匀与否,很大程度上。是染料在一个地方堆砌的多少问题,只有完全溶于某种液体,才会染色的更加均匀。

    只要是对化学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这个方法,但是却无法实施。原因无他,一般情况下。特别强大的酸性和碱性,对于布匹都有相当大的损伤,强氧化剂的强酸和碱性大的强碱,很容易腐蚀布料,染色不成,反倒消耗的原料,这制约了染布的效果。

    有时候,明知道,在相当高的酸性或者是碱性环境之中,可以对于布匹的印染效果更好,因为酸性或者碱性,对于布匹本身的一种伤害,这种印染就无法接续下去,只能够采用其他的方法,这是染色上面的一个最大的难关。

    蒸汽混合物,加入适量的酸碱的,会让染色剂混合的效果很好,又有了相当高的酸性和碱性幻境,最关键的是,一旦染色完成,这个环境就可以立刻的拿掉,大量的水蒸气,会让这个环境迅速的稀释,然后类似于高温的烫染过程,这个染布的过程完成下来之后,染色的效果会很好。

    这其中,混合物的效果和比率,需要经过的无数次的实验,慢慢的确定结果,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计算机的良好控制,所以在确定机器之前,实验室里面,关于类似的实验,已经进行了上百次了,就算是现在,还有人专门在这个领域之中继续的研究。机器的性能,几乎永无止境的,比如良好的控制性,更少的时间的染色,更快的效率,要知道,现在的蒸汽染色,大部分都是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之中,减少染色的时间,不但提升染色效率,也会减少布匹的损坏,再怎么也是强酸和强碱,时间短,且是蒸汽状态,会减少对于布匹的损伤,可这个时间能够再缩短一些,对于布匹而言,受到的损坏会减少很多。

    机器加上染池,构成了这个新的印染厂,染池跟机器,是两个不同的厂房,中间用厚墙隔开的,甚至将来,印染厂投产之后,也会分成两个体系,大宗的,比较平常的颜色,还是用染池,最多用机器加工一些,增加染色的效果,真正高端的,价值比较高,比较大的,还是依靠蒸汽印染。

    关于印染厂的人员招募,已经开始了,在山西,陕西,河南等诸多的省份,大大小小的染布作坊,给印染厂提供了足够的人手,不同于三酸两碱,所需要的是以现代化学为主的,染料虽然使用了化学的合成,可是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中国有印染的历史,可以追诉到几千年前,即便是混合染色,也可以在古书之中见到。

    普通的人员,是招募的重点,这个印染厂最起码会用到500人以上,远比几十个人的作坊来的大的多,八大晋商的渠道,还请来了一些大师傅,当然了,会利用到他们的经验,可是更多的,还是讲究科学,用固定的标准和制度化标准化,降低随意性带来的损失,可能出现精品和极品少了很多,但是却代表着工业化的效率。

    后世出现的不少古董,瓷器,甚至连后世的科技水平,都无法重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些精品的瓷器,一定程度上,是意外产生的,也是一个根本方向,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那个意外,所产生的浪费,远远比不上大量良品来的好,标准化和体系化,就是来做这个的,

    印染池子弄好了之后,一些储存在仓库之中的棉布,就可以进行印染了,这些都是杨元钊专门留下来的质量比较好的棉布。

    八大晋商。终于明白,杨元钊留下的布匹。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印染厂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他们是很清楚的,山西,从来都不是棉纺织业的主要地区,甚至连印染,也不是技术最发的,江浙一带这方面极为发达,甚至一些县,以印染为主要营生,大型的印染作坊。遍布整个县城。

    之前说服他们,杨元钊就拿出了基于后世的衣料,鲜亮的颜色,直接的说服了他们,在知道了杨元钊的目的之后,当然是大力支持,谁都知道,成品,带颜色的花布。远比普通的布匹价值高的多。

    可惜八大晋商的资金,都被纺织厂所占据了,要知道,纺织厂几千万的投入。晋商和侯家等大股东,占去了快2000万,这已经是他们能够抽调的大部分流动资金了。哪怕明知道因燃放比较的赚钱,也抽不出资金。除非销售固定的产业,这对于大家族来说。绝对是不可能的。

    印染厂,目前是一个一个大架子,包括的几个大型的车间和水泥的池子,在旁边,还有专门的温度计,这是杨元钊带来的另外一个大的改变。

    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简单的温度计,可是这种简单的温度计,精确度不高,后世带来的,只是摄氏温度计,从零下到的100度左右的,好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印染,都不会超过100度,只要隔绝了部分的酸碱,就可以了,玻璃隔绝酸碱,一部分不被酸碱腐蚀的合金,作为温度的接触点,也是相得益彰的,合金和玻璃,都是一体机制作出来的,一个温度计,哪怕大一点,长一点,也不占多少的看空间,更没有多少的重量,随便可以做出来的。

    经过了实验室的精确计算,印染的适宜温度可以精确到5度之内,一般的情况下,都在20…30度之间,这也是以往大师傅们,借助着经验和肉眼可以判断的关键,现在,实验室标准化了体系,每一步,每一次浸泡,甚至是翻来覆去,都有一套标准,任何人只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就可以做到以前大师傅能够做到的事情,甚至更强,毕竟,肉眼和经验,在某种情况之下,也会骗人的,再强悍的大师傅,偶尔也会失手,也会因为错误染错了布,甚至是造成巨大的损失。

    科学却不会,保持一定的温度,在固定,经过了多方面实验,最终得到一套成熟的方法的帮助之下,严格的按照规定,就可以合格的染出质量极高的布匹,这本就是现代工业所倡导的,实验室对于染布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所能够达到的极致,印染的效果,当然会不停的上升的。

    号子声,在刚刚搭建了房顶的印染池响起,宽大的印染池之中,已经注入了不同颜色的燃料,几个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的确认,测量p值,测量溶液比例,测量温度,这些,都会记录在旁边的记录本上,这些记录,未来会提供给实验室,作为实验的基础资料。

    几个从各地重金请来的大师傅,表情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眼神之中,更多的是嘲弄,在他们看来,这些外国人太古怪了,难不成,记录一些东西,凭借着仪器,就可以完成染布了,要他们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