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429章

从良种田纪事-第429章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睿儿愣了愣,“跟谁显摆啊?”

    清露说,“跟那个需要我花银子的人显摆啊,不显摆,他怎么来找我要银子呢?我的银子不花,怎么能赚回来更多的呢?”

    睿儿还在若有所思,程一针已大力点头道,“这话说得太对,论花银子的手段,清露你若是认第二,全朝就没有人敢认第一,你花出去的那银子,可都是带钩的!”从第一次在小岭村建房子买家俱起,他就见识到了,随着一件件事的发生而步步加深,直到现在,已变成了他信仰般的存在。

    清露洋洋得意,大喇喇地收下程一针的赞美,睿儿也开心地笑了。

    也不怪清露有这样的自信,皇宫中,听说了消息后的公叔瑾,感叹道,“真有钱呐!”问侍立一旁的四皇子,“你说说,这秦夫人手里到底有多少家产?”不能说他没城府,实在是他现在非常缺银子啊!

    四皇子小心翼翼地看着公叔瑾,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公叔瑾倒是笑了,“这跟你有什么关系?这是好事,想来这回你外家和母后,都不会再闹腾了。”清露和睿儿这么做,可不光是给四皇子体面,也是在向他示好啊!

    公叔瑾又说,“想来朕对睿儿,还是不够好啊,赏赐太少了!”

    表面上看,当年顺帝对公叔宁这么不好,那么不好的,结果还赏赐下来这么多的好东西,现在倒映衬得公叔瑾这个对睿儿好得不得了的皇伯父,出手不够大方了,再说,经过几百年的积累下来,公叔瑾手头不缺这些个珍宝,他缺的是国库中的现银,在这方面倒是可以大方一点儿。

    四皇子感激地说,“多谢父皇恩典了,是儿臣让父皇费心了。”这不就是睿儿的人情要公叔瑾来还了吗?简直就是拿公叔瑾的东西换王府的东西了。

    公叔瑾摆了摆手道,“忧是有的,但不是你添的……”说实话,他到现在也没完全想明白,他的这个“忧”是谁添的,不过,他却知道谁能分担,若不然,他也不会那么惦记着清露手里的银子了。

    “不急,”公叔瑾反过来安慰四皇子,“等成亲之后,你带着潘芷瑶和王府能走动得更频繁,她们女眷之间也好搭话,到时候就知道了。”关于如何解决他现在所面临的困境的方法。

    四皇子兴高采烈地回去,准备当他的新郎官儿去了。

    公叔瑾是不急了,潘凌峰一听说秦怀恩给了潘芷瑶那么多的添妆,急得眼睛都红了,提笔就写了一封信,“秦大郎,快把金子送到西北来,别在家里乱花!”不干活就算了,还连银子也不给,他都快过不下去了!

    公叔瑾在审阅这封信时,龙颜大悦,只觉得潘凌峰这个臣子既忠诚又懂事,真好把他想说而不方便说的要求提出来了。

    睿儿看到这封信时,很是惊讶,“潘伯父缺银子使吗?”顿了顿,“原来姨母说的就是潘伯父啊!”

    。。。

第915章 乱七八糟的道德标准() 
睿儿又一顿,“也不对啊,皇伯父已经答应西北军中全面采用积分制了,潘姐姐也成亲了,潘伯父为啥还缺银子啊?缺多少银子啊?”

    是的,潘凌峰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份折子,说的就是积分制的事儿,并没要求朝廷采用,而是咨询公叔瑾的意见,公叔瑾把这事儿拿到朝堂上商议来着,毕竟,大楚朝除了西北,还在很多地方有驻军,不应该待遇不公平。

    最后的结果是,大臣们一致同意在西北采取积分制,主要原因是,积分制在西北已经实际施行很多年了,范围包括西北驻军,狄人刚刚大败,西北并没完全稳定,一旦在这时取消积分制,军中很可能产生哗变。

    公叔瑾从善如流,今年秋天,也就是明年的军饷,将按照积分制的数额下发,从那时开始,无论是京城里,还是塞坎城的总兵府内,都开始统计具体数额,其实,就算是这数字没统计没出来,潘凌峰和公叔瑾,心中也大致是有数的。

    若不然,公叔瑾也不会这么缺银子。

    但不管怎么说,这对潘凌峰都是个好事儿,他和他手下军士们的待遇提高了啊,或者说洗白了,潘凌峰也无需为找银子发愁了,老老实实带他的兵就行了,正符合潘凌峰为官的风格。

    潘凌峰的这封信,睿儿没看懂,清露也懵圈了,她前阵子暗示睿儿说缺银子的人,其实是公叔瑾,不是潘凌峰啊!

    秦怀恩已提起笔,刷刷两下将回信写好了,“滚!朝廷采用积分制了,露城也给你了,还问我要的哪门子的银子?!”他虽然比旁人知道的多一些,但也没想到潘凌峰会手头那么紧张,就算是想到了,他也觉得潘凌峰活该!

    清露先汗了一个,觉得这两个人写信比发短信都利落,也不知道公叔瑾看着自己的两位臣子如此交流,会有什么感受。

    等秦怀恩命人将信都送出去了,清露才问,“你估摸着公叔烈这次从西北贪了多少?”她已经想明白潘凌峰的处境了。

    秦怀恩摇头道,“不好说,肯定不少就是了,不过,不管公叔烈做了什么,也都和咱们没关系,潘凌峰他自己脑子笨,讲规矩,不会找银子,凭什么用咱们家的银子去成全他的忠义两全?!”也带上了一点情绪。

    主要是清露和睿儿在四皇子的这场亲事上,送得礼品太扎眼了,京城中有些犯了“红眼病”的人,难免说几句清露的酸话,就算并不敢过份吧,秦怀恩也很不愿意听。

    清露语重心长地说,“大郎,你这么想不对。公叔烈回京都三个多月了,潘凌峰不是一直没跟你提这件事吗?他这是知道咱们给芷瑶添妆了,这才忍不住说了出来,要的也不是另外的银子,就是潘芷瑶的这份添妆!”说到底,潘凌峰还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处事作风。

    秦怀恩愣了愣,“要不然,我现在去把信追回来?”他对潘凌峰还是很有感情的。

    “为何?”这下子轮到清露奇怪了,追问道,“我就不明白了,公叔烈给你们惹了那么多的麻烦,你们为什么就不上折子参他呢?”以往也就罢了,这次大战中,公叔烈在商议战策作战过程中和战后,做了多少糊涂事儿啊,这些将领们竟然只是背后骂人,不通过正规渠道找公平,真是让她想不通。

    秦怀恩吱吱唔唔,“好歹也算是并肩作战一场,我也都能摆得平,战前要以大局为重,战后我就走了,懒得理那些闲事,反正我也没亏着!”双眼并不和清露对视。

    “呵呵,”清露笑了,看着秦怀恩,像在观赏什么珍奇的动物,“这是不是就是你们所谓的义气?”如果说战前秦怀恩找的理由还勉强能圆过去,后面的那些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所以清露才想到这么问,主要是,潘凌峰也这样啊。

    秦怀恩红着脸点头,“嗯,我知道你看不上,可我还是……”这是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代沟,还可能是品性的极致体现。

    清露对秦怀恩了解得挺透彻的,所以到了此时,并没什么过激的反应,反正她想办的事儿都办完了。

    睿儿有点沉不住气了,“不对啊,师傅,你们这样不是皇伯父不忠吗?贪官污吏合着就该被朝廷治罪!”他现在和公叔瑾的感情也挺好来着。

    秦怀恩看了睿儿一眼,“那你可以去皇上面前告密。”语气平静,因为睿儿和他的身份不同,是有这个权力的,他很理解。

    睿儿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下秦怀恩,发现秦怀恩的脸上并没什么特别的表情,是真心同意他这么去做的,可是想想“告密”这样的词汇,睿儿觉得像吞了只苍蝇般,特别难受,先是讷讷道,“公叔将军是我的叔祖父诶,”算是挺近的亲戚了,“我这样做是不是不孝啊?”求助地看向了清露。

    清露抚额,她记得,在现代时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是现代教育是有缺失的,“德育”这个部分太弱了,相比之下,古代做得比较好,读书人先立德,再增长学识。

    清露穿过来之后,发现古代在这方面的确挺,先是公叔宁,现在又来了个睿儿,就连大字不识几个的秦怀恩,也自有一番为人的准则,不过,这些乱七八糟的道德准则,清露真心有点接受不良。

    清露对上睿儿可怜兮兮的眼神,心有不忍,劝道,“这个,睿儿,不管怎么做,你都是对的!”连自己都觉得说了跟没说一样,连忙宽慰,“估计现在你师傅的信都入宫了,所以,睿儿,不管你说不说,皇上都知道了!”公叔瑾没那么傻,从秦怀恩这样的直言不讳中,还是看不出问题来。

    睿儿恍然,“所以姨母才等师傅把信送出去后,再说出实情!”明明是有些钦佩的,却突然间话锋一转,“姨母,你挺坏的啊!”眼睁睁地看着秦怀恩的忠义两全,就这么完蛋了。

    。。。

第916章 这一笔糊涂帐() 
秦怀恩竟然连连点头。

    清露深刻地意识到,她真是穿来的,有时这道德水准完全不和古人在同一水平线上。

    让清露大跌眼镜的是,公叔瑾在审阅了秦怀恩给潘凌峰的回信后,一点反应都没有,而且潘凌峰的回信很快就到了。

    “难道是我想错了?皇上是真不想治公叔烈的罪,”清露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也是啊,按照你们的道德标准,公叔烈也是皇上的长辈来着,应该孝顺哈!”

    睿儿很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自豪,“就是啊,姨母,想当初二哥和三哥虽然是犯了错,但是就因为四哥没有给他们求情,我还是觉得四哥不够仁义!”

    清露反问道,“那皇上呢?皇上也认为你是对的,四殿下是错的吗?”

    睿儿哑巴了,“那个……后来皇伯父也没再说什么。”没过份指责他的错,也没夸奖四皇子,不过,其实公叔瑾认为谁对谁错,表示得还是很明确的,所以睿儿此时有点心虚。

    王府中的诸人所不知道的是,公叔瑾在看了秦怀恩的回信后,就把户部尚书等人叫道了一处,询问关于西北军中账目的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西北采用积分制后的军费已经全算出来了,主要是西北军中,因为王府能干小厮和东北清露培养出来的那些人才,账目一直很清楚,根本就不需要现整理。

    当然了,这个清楚指得是关于积分制的那一块儿,公叔烈所管的那些账目,不仅混乱不堪,还缺少了很多,根本就没人看得懂,尽管送到朝廷来了,也不好干什么,索性,大家就不看了,反正没有这些账目,积分制该怎么发放,需要多少银钱,也能弄清楚明白。

    “露城每月的利税是五千两银子……”这一点是当初秦怀恩订下来的,就算公叔烈觉得相当“不合理”,也不敢私下里更改,毕竟,秦怀恩重来不说谎的名声太盛了,不过,公叔烈自有旁的办法贪墨。

    户部尚书愁眉苦脸的说,“这一年下来,就是六万两,如果不打仗,只是正常积累的话,足够填补西北采用积分制后,和以往军饷的差额了……”对一座城池来说,这个税收数量是惊人的,可以说,除了露城,全朝再没有一座城的利税银子能有这么高了,就连繁华锦绣的京城都是不行的。

    “若是增兵的话,就不够了,但这六万两银子是不包括露城附近田产税收的,”户部尚书偷觑着公叔瑾的脸色,“因为朝廷一直没说,露城的田产是不是也归塞坎府台管,所以就暂时没统计。”

    公叔瑾的脸色的确是很难看,但也没有发脾气的理由,只是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打发户部尚书等人下去了。

    为什么露城能收这么高的税,户部尚书还是愁眉苦脸,公叔瑾还是脸色难看呢?这和西北下一步的安排有关。

    将狄人驱逐出去了,领土大面积的收回了,那么下一步该做什么呢?答案是:建城!

    如果不建城,就无法这些好不容易得到的国土,不能在上面耕种,创造价值,而且狄人逐草而居,他们现在是被打残了,暂时不敢过来,可等到过上一阵子,不用太长时间,也就是两三年吧,估计那些牧民们就会偷偷地来放牧了,大楚兵士根本就看不过来,再接下来,狄人得到更长时间的休养生息,骑兵就又积攒起来,说不定,再次有了抢掠大楚的野心……

    所以说,如果不建城,西北胜仗就白打了!

    可是建城的话,银子从哪里来?!

    公叔瑾悄悄地调查过了,当年清露一次性就给秦怀恩送来了六十万两银子,秦怀恩在松源府城还赚了二十来万两,不仅如此,清露除了银子,还给秦怀恩了的东北特产,秦怀恩银子到手后,先在秦家村开荒,又在秦家庄种土豆,接着便是押注豪赌,倒卖药材……让钱不断地生钱。

    这夫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