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413章

从良种田纪事-第413章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是量刑过重了。

    但除了公叔瑾,谁都没发现,直到到了这个时候,懿皇妃依旧把四皇子当成了主要受害者,只有需要求情时,才把公叔睿也捎带了进来。

    公叔瑾无力的闭了下眼睛,他到今天才发现,这世间似乎无人不知他的居心:看,人人都知道,两位康乐王身上的所谓“恩宠”,其实不过如此,一旦遇到更的人,比如自己的亲生儿子啥的,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至于这父子两个曾经为皇上乃至整个朝廷付出了多少,是没人会在这个时候想起来的。

    昨天下晌遭遇了公叔睿的“冷淡”后,公叔瑾想了很久,他记得,这孩子以前对自己不是这样的,别说刚入京那阵子,就连前年,也就是去救灾的头一年,睿儿还亲亲热热地左一口“皇伯父”右一口“皇伯父”地叫着,怎么猛然间,就变成了这样子呢?!

    公叔瑾仔细地回想,才发现,原来,这种变化早就发生了,只不过是他没注意到而已。

    睿儿第一次赈灾回来,朝廷还很热情地表示了庆祝,尽管朝廷能给他的赏赐,对他的身家来说微乎其微,但毕竟脸面上的事儿是做到了。

    可能就是因为受到了这种自认为公正的对待,在第二年去赈灾之前,睿儿还是豪情万丈的,对公叔瑾的感情也非常亲密,现在想来,那是因为公叔瑾答应了睿儿的很多“条件”,调拨平价粮啊,昭告天下已决定迁都燕京啊……

    现在想来,公叔瑾做这些事,不过是睿儿办差顺利罢了,而睿儿办差是朝廷啊,朝廷这么做,是自己帮自己,睿儿本人,包括他身后的清露又能得到什么呢?银子吗?人家缺吗?名声吗?上一次的赈灾中,睿儿就已经有了。

    结果,第二年睿儿赈灾回来,明明做了比第一年还要多的事儿,解决了朝廷更大的麻烦,但所受到的褒奖却直线下降,宫中的赏赐很少,没有迎接和赐宴,公叔瑾只不过是勉励了几句而已,就连朝臣们的奉承,似乎都少了很多。

    公叔瑾明白,问题还是出在他这里——他这个从中得力最大的皇上,都觉得睿儿这样的表现和付出是应该,那么旁人又岂会不这样想?!

    可就是这样,睿儿还是没表现出来太多的不满,直到今年,赈灾尚未结束,仅仅是刚刚开始,睿儿就“私自”跑回来了。

    当时公叔瑾是发了好一顿脾气的,“你姨母怀孕生孩子,和你有什么关系?难道王府中就没有御医和稳婆了吗?为什么要你回来带表弟,王府的下人都死绝了吗?你也不小了,应该分得清,孰轻孰重,朕告诉你,公叔睿,满天下没有不为朝廷办差,只是顾着这些小事的道理!”

    完全不听睿儿已经将差事安排好了,师傅要去西北驻守,必须安抚好姨母,否则师傅不会安心等等的解释。

    确切地说,就算是睿儿的这些理由很充分,公叔瑾也不会相信就是了,一个字都不相信!

    公叔瑾记得,睿儿那天是含着眼泪走的,走之前看着他,默默的,最后什么话都没说出来,只是行了个礼。

    公叔瑾丝毫不觉得自己这件事做错了,只觉得公叔睿这个孩子太倔强了,到了这个时候,连个错都不肯认,他这个当伯父的是十分宽容大度的,只是呵斥了公叔睿两句,一点实质性的处罚都没有,这就是出于对公叔宁的感情吧,但凡换个人,他也不会这么轻轻放过的!

    却重来没从公叔睿的角度去想这件事。

    当初的赈灾,实际上是公叔瑾逼着睿儿去的,就像清露误解了公叔瑾在流言中的不作为,是更大的利用一样,公叔瑾也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清露都不可能愿意让睿儿去赈灾。

    公叔瑾并不知道,在这件事之前,清露还曾和睿儿打了一个十分残忍的“赌”,现在结果出来了,清露赢了,皇上和皇后,是舍不得四皇子冒险的,却舍得睿儿去!

    这不啻于在睿儿和公叔瑾之间的感情上,狠狠地来了一刀!

    幸好,昨天公叔睿发脾气后,公叔瑾自己想起来了,公叔瑾当时的这种薄情和利用,就算睿儿想不到,想来清露是完全清楚的,所以在出发之前,公叔瑾竟然连王府都不敢睿儿回去,直接从宫中离开了——他理亏,他知道!

    。。。

第881章 你在和我讲情吗?() 
可就是这样,睿儿当初也是去办王府庶务,不是去为朝廷办差的!朝廷有什么理由让一个**岁的孩子去办差?!就因为他能办得好吗?那么那些拿朝廷俸禄的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

    现在好了,睿儿出于对公叔瑾感情的不合理付出,都成了应该应分的了,办好了,没奖赏,办错了,不,还没办错呢,不过是个提前回来,都要受到斥责,这才是全天下都没有这样的道理呢!

    昨天下晌,公叔瑾想明白了这些后,曾对禄公公说,“睿儿这孩子就是太老实了,他当时若是问一句,‘皇伯父,那我用不用每日里点卯啊’,估计朕就得……”他说不下去了。

    禄公公跪倒在地,泪流满面,终于说了一句公道话,“王爷不是想不到,王爷是心疼皇上呢!”睿儿上次见了公叔瑾后,睿儿在殿外无人处哭了很久,禄公公想要劝解,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倒是睿儿嘱咐了他一句,“千万别让我姨母知道!”还因此,赏了禄公公一颗大珠子。

    这些事,禄公公也报给了公叔瑾,公叔瑾当时余怒未消,“一有点事儿,就哭哭啼啼的,哪像个男子?!”可现在想来,就是这个哭哭啼啼的孩子,反而倒是保护了他——假如那时清露要是闹起来,赈灾就会出岔子,秦怀恩也未必能这么按时去西北,更不可能这么欢欢喜喜地主动去!

    公叔瑾转瞬间收回了这些思绪,反问懿皇妃,“懿妃这是在跟我讲情吗?”竟然还微微一笑,只是那笑容冷得渗人,“那么朕就好好跟你讲一讲这个‘情’字!”

    “公叔睿在朕的心里,胜若亲子,这一点朕早就告诉过你们了,”视线扫过了大殿中的诸人,不仅有两位妃子,还有诸位大臣,他今天就要清清楚楚地将公叔睿的地位确立起来,既然说了这些人不信,那么就用实际行动和鲜血好了,“懿妃你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今天是你的儿子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你又是何种心情。会怎么做?”

    公叔瑾点了点头,“是,睿儿已没有了父母,所以你们才觉得他好欺负,可你们别忘了,他还有我这个疼他不亚于生父的嫡亲伯父!”他错了,他不仅辜负了睿儿对他的心疼,也重来没真心心疼过睿儿!

    懿皇妃到了此时,才知道这场大祸是从何而来的,立刻换了说辞,“皇上,臣妾定然亲自去王府赔罪……”

    公叔瑾体味到睿儿的伤心了,假如懿皇妃真认识到自己错了,又何必等到这个时候赔罪?!几个月啊,公叔瑾想不到睿儿如何瞒着孕中的清露,独自忍下这份伤心的,那种没有一个长辈为他做主的凄苦!

    公叔瑾打断了懿皇妃的话,“赔罪?如何赔罪?!”猛然间站起身来,“朕不管天下人如何看待朕这个帝王,是无情也好,是严苛也罢,总之若是有人以卑劣之心,恶意侮辱先皇和朕的母后,玷污整个公叔家的声望,那么朕是想方设法也要将此人碎尸万段的,不管他是不是朕的嫡亲兄,是不是朕的亲子!”这是一阵振聋发聩的咆哮,而比那声嘶力竭的声音更可怕的,是他说出的。

    “哗——”的朝臣全都跪下了,“皇上圣明,皇上仁厚”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管是不是发自真心,总之气势是挺骇人的。

    在这样的呼声中,懿皇妃面如死灰,她现在彻底明白了,公叔瑾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想要了二皇子的命,她哆嗦了半晌儿,看了一眼被堵着嘴涕泪满脸的二皇子,终于下定了决心,“是臣妾教导不力,才使得二殿下犯了如此大错,”咬了咬牙,“此事臣妾也有参与,臣妾愿以命换命!”她拼了!

    公叔瑾重新落座,努力平复着不极不稳定的气息,硬生生从唇间挤出三个字,“朕准了!”

    懿皇妃霍然抬头,仿佛想到了什么,二皇子更是拼命地往玉阶上爬,一边爬一边磕头。

    公叔瑾先命众臣起身,又让人拔下了二皇子口中的布,二皇子语无伦次地说,“父皇不能杀母妃,母妃陪伴了父皇二十多年,丁家曾为朝廷立下大功……”

    懿皇妃的脸上也现出了冷笑,她认为,公叔瑾这么作态,不过就是想除掉她罢了,或许这背后,还有王府的影子,毕竟,丁家已经没用了,无论是皇上想用这个向秦怀恩卖好,还是清露记恨着丁府的得罪,理由都是很充分的。

    这么想的人,少数,要知道,秦怀恩太惹眼了,又身在西北驻守,脾气还是那个样子……

    “……父皇就不怕天下的将士们寒心吗?……”二皇子还在说着,在生死之际,他的口才也算是超长发挥了。

    公叔瑾等二皇子说完了,才来了一句,“你应清楚,你的母妃是替你去死的!”也就是说,他为懿皇妃求的这些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二皇子噎住,讷讷不成语。

    公叔瑾看着懿皇妃说,“这就是你教导出来的儿子,到了此时,连承受自己罪责的勇气都没有,不敢说不用你去替死,亏你还想着把小五托付给他,”虽然懿皇妃没说,但公叔瑾想得到,“这样的儿子,你敢留着,敢托付,朕可不敢,今日他脱罪你这个母妃替死,明日他惹了麻烦,谁又知道,他会不会让朕这个父皇替死呢?!”

    懿皇妃就算是跪在地上,身体也不由晃了晃,她看向二皇子,心情复杂极了,恰在此时,公叔瑾又说了一句,“老二,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可就是这样,二皇子依旧没说不用懿皇妃替死了,只是瑟缩着躲在一旁,不仅不敢为懿皇妃求情了,还连看都不敢看懿皇妃一眼了。

    懿皇妃委顿了下去,从她不断颤抖的身影上,公叔瑾读出了四个字,“心如死灰”。

    公叔瑾悠悠地叹息了一声,“懿妃,你放心,老五也是朕的亲子,朕定会看护他的!”

    。。。

第882章 你要和我论功绩吗?() 
懿皇妃抬起头,诚意诚意地说了一声,“臣妾谢过皇上!”她到底还是明白了,她错在哪里,她就不该去惹公叔睿,或者还有四皇子,不该动那些不切实际的小心思,她的儿子,或者说是她,乃至整个丁家,都是成不了事的,老老实实地待着,还能保个平安富贵,一旦肖想不该得的,就难逃一死了!

    懿皇妃话音未落,那边三皇子已“砰砰”地磕起头来,公叔瑾示意将三皇子空中的布也拿了出来,与此同时,莲嫔立刻出声儿,“臣妾也原代三殿下去死……”哭得梨花带雨,十分娇美。

    三皇子则说,“儿臣岂敢,母妃要好好活下去,陪伴父王……”母子二人配合得相当默契,倒也有几分真情在里面的。

    只可惜,公叔瑾立刻打断了他们,“朕不准!”

    母子二人齐齐住声,莲嫔很快又哭诉道,“臣妾虽然位分低微,没有丁家诺大的功绩,可臣妾对皇上……”

    “说得好!”公叔瑾再次出声打断了莲嫔,“你的确是位分不够,出身也不如懿妃,所以你不能替死!”

    “呃……”莲嫔和三皇子这回齐齐噎住。

    公叔瑾指了指懿皇妃,“她跟朕讲情,那么朕就讲情,”又指了指莲嫔,“你现在来跟朕讲功绩,朕就好好地跟你讲讲!”

    公叔瑾顿了顿,硬生生将公叔宁的事压了下去,直到现在,公叔宁的功绩也是不能提起的,这让他越发觉得亏欠了这父子两个,于是他从睿儿的开始说起,“康乐王,以八岁稚龄连续三年为朝廷赈灾,不仅未出过差错,还将差事办得极为漂亮,不知救了多少黎民百姓的性命,为朕的江山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都没夸张。

    “可你们却一己私利去诬蔑他的名声,这是动摇国之根基,民生之本,其心可诛,其情难悯!”清露的才能有多高,他们的罪过就有多大,“倘若今日犯错的是康乐王,朕倒是可以功过相抵的,可你……”公叔瑾看向三皇子,“又为朕,为朝廷做过什么?!”

    三皇子颓然无语,莲嫔还想说什么,公叔瑾已道,“还有秦怀恩,他虽毫发无伤,军功却不小,不,应该说是本朝自开国以来,也没人能比得上的,今日他若是肯为你脱罪,朕亦可功过相抵不再追究!”

    三皇子和莲嫔的脸色越发灰败,还脱罪?等秦怀恩回来若是听说了此事,不把他们碎尸万段就不错了,而且人家根本就不怕承担杀了他们的罪名,皇上这不是说了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