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357章

从良种田纪事-第357章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怀恩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了一步,不怕别的,就怕对方的唾沫星子喷到他身上,怪恶心人的。

    公叔瑾是个事儿,也追问了一句。

    秦怀恩这才慢悠悠地回答,“回皇上,这位大人说话确实好听,”他重来不撒谎的啊,“可臣没听懂,更不知道这位大人在问我什么。”他也很委屈好不好,那么仔细地听了半天诶!

    朝堂上变得静可闻针,别说那位问问题的大人了,就连公叔瑾的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两下,公叔宁只觉得自己的额头上掉下了几根黑线,亏他还以为秦怀恩有什么妙计,原来是装傻啊,不对,秦怀恩真的是“装”傻吗?

    公叔宁灵机一动,张口问道,“秦怀恩,你读过几年私塾?”

    秦怀恩老老实实地回答,“回王爷,下官一日的书都不曾读过,只是跟身边人学过认字,能兵法书,写得了折子,还写好对联,认真练过字。”他一直因在山上输给程一针那次而耿耿于怀,这些年来练字比习武都刻苦,好吧,主要是他现在没啥武可练了。

    公叔瑾和那位大臣,齐齐无语,没人怀疑秦怀恩的话,公叔瑾不仅对秦怀恩的履历很了解,这种情况在武将中还很普遍,大字一个不识的也不乏其人呐!

    这回换成公叔宁嘴角抽抽,在他的记忆中,秦怀恩认字是清露的教的,幸好秦怀恩说的“身边人”而不是“枕边人”,不然的话,这笑话可就闹大了。

    其实公叔宁误会了,秦怀恩认字是前世跟军中袍泽学的,就是清露没来之前,采药跟程一针也学了些,清露并没教秦怀恩多少字,不过是为他打了掩护罢了。

    秦怀恩只是实话实说,根本就不怕闹什么笑话。

    可还是有些大臣很不厚道地笑了,并不是笑话秦怀恩,而是笑话那位掉书袋子的大臣。

    有了这番教训,这位大臣也不显摆了,简短地说,“秦将军为何告假?”

    假如秦怀恩聪明的话,就会含糊地回答,“京中有些许家事。”旁人自然不好再问了。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761。第761章 雨露均沾是什么意思() 
假如秦怀恩真是个冷傲的人,就会说,“已启奏过皇上。请大家品%书¥¥网!更新最快的”言外之意是,你问不着。

    就连问秦怀恩的那位大臣都没想得到什么准确的答案,他只不过是给自己的下一个问题做铺垫而已。

    却没想到,秦怀恩直接就来了一句,“我是回来娶媳妇的,我都二十六了……”即便是男子,这个年龄成亲也的确是有点晚了,不仅如此,接下来,秦怀恩还建议那些家眷在京城的西北中低级将领们轮休,回京探亲。

    这个其实是清露的意思,清露觉得这些军嫂们太苦了,连生孩子时,身边都没家人陪着,更可恶的是,男人们还在西北纳妾,而最可怜的,并不是这些有孩子的军嫂,而恰恰是那些尚无子嗣的人,这不是眼睁睁妾坐大庶子横行的节奏吗?!

    这些话,露城军家眷昨晚都对秦怀恩说了,当时秦怀恩没啥表示,事后觉得清露说得太对了,好吧,在他心里,清露就没有不对的时候,所以现在就把些话直接说了出来。

    问问题的大臣傻了,这样的回答,根本就他的预计之中啊,他哪里能想到会遇到秦怀恩这么个奇葩,将个人私事就这么当众说了出来,还没一点丢人的感觉,难道他接下来要和秦怀恩讨论一下内宅之事吗?

    公叔宁默默捂脸,已经对秦怀恩不报什么希望了,他是管不了了,秦怀恩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公叔瑾见头一个人被问倒了,连忙示意第二个人上。

    “前段时间,京城流传了一些有关秦将军身世的传言,不知是不是真的?秦将军此番不顾西北安危地告假,可和此事有关?”第二位大臣的问题,十分恶毒

    如果秦怀恩说“是的”,偏生方才秦怀恩没提这件事儿,可见是在撒谎,如果秦怀恩说“不是”,那么一顶大不孝的罪名就会压下来,秦怀恩就会变得声名狼藉,就算秦怀恩避而不答,也无法解释他“不顾西北安危”的过份行为,可以说,不管怎样都是错。

    秦怀恩却一点感觉都没有,“传言是真的!”他原本是想用身世秘密为借口,借着回京告御状来告假的,却没想到,不用他回来,清露就将事情处理得这么好,主要是秦怀仁死了,根据上一世的记忆,从今而后对清露产生最大威胁的就是秦怀仁,最后直接导致了清露的自尽。

    本来秦怀恩都不想回京了,是公叔宁写的那五个字把他叫回来的,幸好他回来了,昨天晚上他一见到公叔宁,知道马上就能和清露成亲了,简直乐疯了,也难怪他见到清露时是那副傻样子了。

    秦怀恩觉得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不过,有再大的仇,人死如灯灭,过去就过去了,至于秦大川,好歹他养了我**年呢!”

    这不是秦怀恩一下子变得宽容起来了,主要是他觉得秦大川现在这样没啥危害了,而且公叔宁还劝他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大度一点,毕竟,皇上也被蒙蔽了,是挺丢人的一件事儿,紧紧抓住不放,真是不太好。

    第二位大臣也惊讶了,“难道秦将军就没想到为秦老将军报仇?”这个说的就是秦建业了,而他现在这么问,已纯属好奇了。

    不得不说,秦怀恩就是有这么一种本领,无论谁和他想正常交流下去,就免不了被他牵着鼻子走,只有清露除外。

    秦怀恩更惊讶,“我爹是狄人杀的啊,这也算是仇吗?”他是真的不懂,当初他就只想着保护清霜清露来着,后来清露又想弄秦家的银子,但不管什么事儿,清露一个人全都搞定了。

    “呃……”第二位大臣沉吟起来,这话虽然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却一时想不出话来反驳。

    恰在此时,秦怀恩又问,“西北安危和我告假又有什么关系?”他是真的不懂。

    第二位大臣马上说,“秦将军勇猛过人,战功显赫,又身受皇恩,难道西北有战事时,秦将军不该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吗?”他接受了教训,话说得简单明了。

    这一回秦怀恩可听得再明白没有,再加上潘凌峰的缘故,他尤其对“尽忠报国”这样的字眼儿极其敏|感,立马反驳道,“大人此话怎样讲啊?镇国将军公叔烈的爵位和潘副将等将士们正在西北为国尽忠,皇上何忧之有?大人也说在下深受皇恩了,岂可每场战事都去抢功,阻了袍泽们升官发财的路?!”恐怕这世间,再没有哪个臣子敢在金銮殿上,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儿,将“升官发财”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了。

    秦怀恩这个人还……还真是透明的啊,那是什么话都敢说!

    显然,大家还是低估了秦怀恩的透明程度,见第二位大臣不语了,秦怀恩又去求皇上,“皇上,您对西北的将士们,一定要……”想了半天,才想出来一个词,“雨露均沾啊!”因恳切声音十分洪亮。

    秦怀恩话音未落,公叔宁就“啪”地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脸上,丢人啊,真是丢人啊!“雨露均沾”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吗?!

    公叔宁偷眼去瞧,果然见公叔瑾虽面上无异,身体却在微微颤抖,也不知道是被秦怀恩气的,还是也像很多大臣一样想笑不敢笑,忍得太辛苦,哦,对了,还有可能是想到西北那些粗狂的大老爷们儿,被呕的……公叔宁忽然觉得自家皇兄遇到了秦怀恩这么个臣子,真的很悲催啊!

    公叔宁很好心地对秦怀恩说,“秦将军,你有空闲时,还是多读几本书吧,哦,也别光了,旁的书也要”连这样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得吗?!

    短短的时间内,公叔瑾就缓了过来,先是训斥公叔宁,“阿宁也该多读几本书了,尤其是要多读史书,少七八糟的。”语气并不严厉,还带着几分宠溺和无奈。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762。第762章 一个不一般的人() 
公叔宁秒懂,“雨露均沾”这个词汇出自于汉朝的“推恩令”,原意是用来削弱诸侯国的一个有效办法,这一点在史书中记载得很清楚,后来不知道怎么的,用来用去就变了味道,其实吧,人家秦怀恩还真没用错,就是……用清露的话来讲,脑回路和正常人,尤其是正常男人,完全不同。请大家!更新最快的

    公叔宁后来才知道,对秦怀恩这样一个奉行“守身如玉”,绝对够得上立贞洁牌坊的男人来说,用错这样的词汇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此时,公叔宁听了公叔瑾的话后,立刻起身深施一礼,“皇兄见教得极是,是臣弟想歪了!”换言之,凡是觉得秦怀恩可笑的人,全都是因思想不纯洁而想歪了,应该自己回家面壁去,根本没立场指责秦怀恩。

    公叔瑾微笑着点头,对公叔宁的配合相当满意,还不忘记夸奖秦怀恩一句,“秦……卿,真是个生性淳厚之人呐!”他本来想叫“秦爱卿”来着,可想起方才秦怀恩说的雨露均沾,那个“爱”字是无论如何都出不了口了,所以说吧,其实能不想歪的男人,恐怕也就是秦怀恩这朵奇葩了。

    公叔瑾了,秦怀恩这个人绝对不能以常理度之,所以也不敢让那些安排好的臣子来问了,直接自己来了,“秦怀恩,你是说,西北近来还有大战?”这一点很,真到了那时,不管秦怀恩愿不愿意都得马上回去,“我朝真的有必胜的把握吗?”这又是个陷阱,别说没人能对这种事有把握,就是有,也不可能在皇上面前乱说,一旦有个闪失,办你个欺君之罪蒙蔽圣听,绝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但秦怀恩不是一般人。

    “大战近来是不会有的,小战必然会有,”秦怀恩十分笃定地说,“以前的可汗已经完蛋了,狄人正打着呢,各个大部落的损失都不小,等秋收过后,他们就会来抢粮食了。”尽管今年开春时,异族人已经吃了两次大亏,但大楚人孱弱的观点不是那么容易扭转过来的,所以一旦物资不够用了,异族人首先想到的还是到大楚朝来抢。

    秦怀恩话音未落,“呵,啊,哇——”高高低低的惊叹声,就在大殿中响起来,秦怀恩没办法,只得略略提高了声音,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这样正好便于咱们把他们抢了,不然的话,狄人的速度极快,跑了便抓不到了。”说来说去,还是大楚的战马不行,嗯,骑兵们的骑术也不行,命苦的潘凌峰正在努力训练中。

    众人都有点发呆,尽管秦怀恩的话简单直白,他们却怎么都听不懂,实在是大楚朝从民到官儿都被异族人给打怕了,最想法也就是自保和逃跑了,完全没有去抢对方的概念。

    “岂有此理?!”兵部尚书最先反应过来,“秦怀恩,你岂可一已之私便临阵脱逃?脱罪,而当众大放厥词?!”这或许是很多人的想法儿,但没一个人敢这么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毕竟,这只是猜测,并没有证据啊,哪能把这么大的罪名就凭空扣上?!这很容易被认为是嫉贤妒能。

    其实兵部尚书就是嫉贤妒能,真要说起来,秦怀恩还是他的属下,可秦怀恩不仅比他出名,还能得到皇上的诸多偏爱,最的是,秦怀恩从来没给他送过礼,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中,他早就对秦怀恩满是嫉恨了。

    无论前生还是今世,秦怀恩对兵部尚书这个人的印象都很不好,这人是个文人出身,打仗不行,排兵布阵不会,对西北的各个方面都不了解,偏生有事没事就指手画脚叽叽歪歪的,说实话,恐怕不仅是秦怀恩,就连丁志成和公叔烈等正经出身的武将,都是很不喜欢他的。

    有了这样的情绪做铺垫,秦怀恩对兵部尚书说话就很不客气了,“大人,你上过战场吗?知道‘临阵脱逃’这四个字的意思吗?请大人一定要说清楚,下官何罪之有?我又怎么大放厥词了?是今年秋天异族人不会来攻打吗?还是我朝不会取胜?!”想起来这都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儿,顿了顿,“若不然这样吧,下官和大人一起立下军令状,若是今年秋天异族人不来或是我朝不胜,下官媳妇儿不娶了,立刻返回西北,把丢的粮食和失去的领土再抢回来,否则的话,就换做大人去镇守西北,并保证三年西北不败,如何?!”

    说实话,公叔瑾对秦怀恩提出的这个赌约,十分感兴趣,只可惜,兵部尚书不给力,在秦怀恩的句句逼问下,他早失了气势,此时外强中干地反驳,“秦怀恩,你大胆!你不敬上官!朝廷命官的调遣是皇上说了算的,你这样是僭越!”这读书人就是聪明,说话还是挺能占住道理的。

    秦怀恩哑了,退后几步,站在那里默不作声,兵部尚书正要发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