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353章

从良种田纪事-第353章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睿儿还要开口为四皇子求情,公叔瑾冷硬地说,“朕准了,睿儿,就让你姨母在王府中备嫁吧!还有,你父王身子不好,就不要让旁人去打扰了,你也要好好地留在家中侍候,不可贪玩儿,最近可以不进宫了!”

    公叔瑾冷下来脸还是相当吓人的,别说四皇子了,就连睿儿都一哆嗦,连忙应了,急匆匆地告退回府了,不过,想到公叔瑾应了他的全部所求,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宫中,公叔瑾死死地盯着四皇子,目光冷厉。

    在这样的注视中,四皇子后知后觉地发现,他的小算计都已无处遁形了,但这种惊惧很快变成了委屈,“父皇,儿臣哪里行事不妥当了?睿儿年龄幼小,生性醇厚,叔父身体不好,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这已经是很委婉的说法了,实际情况是,就算是公叔宁身体好,也不是个会教导孩子的。

    即便是到了这种时候,良好的教养和不同一般人家孩子的沉稳,还是让四皇子出言十分谨慎,“王府内宅之中,根本就没有当家主母,清露姑娘虽然有些才华,可也太过……”四皇子此时已找不到词汇来形容了。

    清露的出身就不说了,单说方才睿儿说的那些事儿,简直是一点规矩都不懂,真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不,是连尊卑都不顾了,不过一个歌姬,竟然想让朝中堂堂正四品武将倒插门儿,还罔顾皇上的旨意,不肯入宫,这得嚣张成什么样儿啊?!

    “父皇,”四皇子亮晶晶的眼睛叔瑾,“儿臣知道秦怀恩是朝中重臣,露城军是我朝之臂膀,儿臣只想为父皇分忧啊!”撩袍给公叔瑾跪下了,可高高昂起头,却述说着心中的不甘。

    说到这里,四皇子的眼圈儿都红了,他明明是嫡子,而父皇是最讲规矩的人,假如大哥身体好,已经立于朝堂之上也就罢了,长幼有序,他该退让,或者成为大哥牢不可分的同盟军。

    可大哥不能啊,再加上丁家的力量,这才让嫡出的二哥抢了先机,父皇难道不知道他心里的苦,母后心中的焦灼吗?现在,总算是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他自问不仅没做错什么,还是当着父皇的面儿光明正大的阳谋,为何父皇就恼了呢?

    难道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父皇其实是偏爱二哥的,所以不管二哥做了什么,父皇都会包容,哪怕二哥有些事处理得并不妥当,而他,就算是做对了,只要露出了峥嵘,父皇就会不喜?!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皇还是他心目中的那个父皇吗?!

    公叔瑾前的四皇子,对四皇子心中的感触都万分理解,因为二十多年前的他,面对顺帝时,同样这种心态。

    没人知道,公叔瑾之所以如此不苟言笑,成为人人赞颂的“最讲规矩”的人,究其根源,就是他心中有怨,怨顺帝做事太不讲究“规矩”了。

    公叔瑾以为自己做得已经很好的,却没想到,在自己儿子的心目中,还是产生了他当年对顺帝如出一辙的印象。

    公叔瑾的表情因无限怅惘而变得柔和了不少,“老四啊,睿儿现在还小,但他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明白你一言一行中的深意,到了那时,好好的兄弟之情,就会变了味道,就是现在,你的叔父也心智不俗,睿儿今天回去只要将你的言行说了出来,你说说,你叔父会怎么想?”这与其说是分析和指点,还不说是经验之谈。

    四皇子愣愣地叔瑾,显然是在思索,而且公叔瑾这种发自内心的带着关切的教导,也鼓励了他,“多谢父皇指点,”四皇子带着孺慕之情叔瑾,“我往后做事一定更加小心,对睿儿也会再好一些的。”

    说到这里,四皇子不由带上了自信,兄弟几个当中,只有他和睿儿的关系最好,开始时,他是因个人修养和母后私下里的叮嘱,没有因睿儿的出身来历而表现出蔑视,没想到,到了现在,收获这么大,他是得有多傻,才会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睿儿和他离心离德呢?

    再说,睿儿是个非常好相处的孩子:心软宽容憨厚单纯……

    这样的孩子,在皇家这复杂的圈子里,是不容易活下来的,不,就连在大户人家的内宅中,这样的性子也着实堪忧,好在,睿儿运气好,不仅有个离经叛道独宠其母的爹,还有个厉害无比的师傅,就连那个不起眼的姨母,现在也入了父皇母后的法言,使得睿儿身上犹如埋藏了宝藏般,带上了层层的光环。

    四皇子觉得,这样的睿儿如果不被人利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所以他利用起来毫无愧疚,这不,就连父皇也只说他是利用的方式不对,而没说他不该这么做。

    “至于叔父嘛……”四皇子沉吟道,“就连母后都说,满天下再没有一个,比叔父对父皇更忠心的人了,只要是真心为父皇着想,儿臣即使做错了,叔父也不会因此责怪儿臣的,况且,儿臣方才只是言语不当而已。”又连忙添上一句,“儿臣往后一定会改的,还望父皇多多指点。”他认错的态度十分真诚,因为指点便意味着并不知道,他的这句话,犹如一支中靶心的利箭,瞬间让公叔瑾的心头鲜血四溅。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753。第753章 这世间最亲近的那个人() 
到了此时,公叔瑾不知道皇后对公叔宁被毒杀的真相,到底知道多少,不管多少,皇后依旧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连带着四皇子也这样认同了,那么还有谁呢?或许很多很多人,都这一点。  。  。

    可只有享受着这种忠诚,本该和公叔宁最亲近的自己,反而是对公叔宁处处防备,公叔瑾很想问问四皇子,问问的这些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这般笃定,公叔宁他这个皇兄,在付出过生命失去了健康献上了宠姬后,就连唯一的亲子被利用,都会毫意呢?!

    这真真是太可笑了,更可笑的是,公叔瑾意识到,这些人,是对的!以至于,他连问都不用问了,或者说,是没脸问!

    公叔瑾张了张嘴,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你母后是何时对你说的这个话啊?”语气挺起来很平常。

    四皇子没有防备,“母后说过很多次的,”所以一见到睿儿时,他才会立刻对睿儿那么好,“最后一次就是母后出宫探望叔父之后。”皇后清露,或者说是公叔宁,跪求公叔瑾的事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根本没什么好隐瞒的,四皇子觉得,他现在这么说,也算是帮母后求情了,尽管现在形势已经变了,当得知公叔宁已自动说将清露献给父皇后,母后求的已变成亲自教导清露了。

    “好,好,好!”一连说了这三个字后,公叔瑾似乎已用尽了力气,不再开口,只是疲倦地朝四皇子挥了挥手。

    四皇子便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脸上带着些许迷惑。

    公叔瑾软软地靠在椅子里,无力地闭上了眼睛。

    不过是几个月前,皇后还因清露,而恨不得处置而后快,哪怕这件事不是皇后主导的,但皇后面对凤婉茹的撺掇,也是没抵触的。

    可是现在,皇后对清露的拉拢简直是不遗余力,先是跪求,再是想法设法地要将清露放在身边儿,明知相处不了多长时间,也要殚精竭虑。

    公叔瑾早已调查清楚了,其实皇后那天去探望公叔宁时,公叔宁并没说什么,只是随口提了一提清露照顾他的辛苦罢了。

    现在想来,公叔宁早已决定将清露献给皇上了,还怎么会再求皇后做什么?

    不仅不会求,公叔宁一定还会避免这些,因为公叔宁明白,像秦怀恩这样的“利器”,对朝廷或者说是皇上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交到公叔瑾手中,人都不可信。

    公叔宁拖上一拖,不过是将清露调|教得顺服一点罢了,而顾全公叔瑾的面子,对这一点,公叔宁只能是提醒,而没有明说。

    是皇后,自己或者说她嫡亲的两位皇子,才借着这个机会在公叔宁和清露面前卖好,才自作聪明地采取那样的手段。

    不,也不能这么说,假如不是公叔宁昨天的当机立断,皇后就算这一次没有得逞,那么在清露进宫后,也还是有机会的,再加上四皇子,所以说,皇后是真聪明。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性,一路走来,已登上帝王之位的公叔瑾,对此心知肚明,若不是获得私利,谁还会跟从他?他以为早已习惯,只要这些人不过份,他便可以宽容大度地谅解。

    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为何公叔瑾的心里会这么难过?那是他的皇后诶,他的发妻,不管他有多少女人,都会注定陪伴他一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女子,此外,她还是他的表妹,他的初恋他终生难忘的解语花般柔情似水的女子……

    想到皇后私利而不管不顾,公叔瑾的心就会一阵阵地抽痛。

    “一个女人最辉煌的顶点,不是做皇后,而是做太后!”这句话,是已故的生母对公叔瑾说的,那一天是顺帝刚刚登基她被封后的日子。

    那时公叔瑾已经十五岁了,他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把它当成对自己的激励和期望,而显然,现在的皇后也是这么想的。

    这有什么错?人的位置变了,想法也就变了,就像同样的话由自己的母后说出来,公叔瑾会认为是金科玉律,可当他登基为帝后,只觉得这是一种嘲讽。

    公叔瑾无法因此责怪皇后,只觉得心很冷很冷,想来从今往后,他对皇后的鹣鲽情深,也必然维持不下去了。

    夜已深,但因接连两天发生的事儿,公叔瑾辗转难眠,他独自一人站在寝宫的阁楼上,只觉得夜风送来的不是阵阵的清凉,而是无限孤寂,那种即使脚下踩了无尽繁华也无法消除的孤寂,越繁华越孤寂。

    公叔瑾有一霎那的冲动,想在皇宫和王府之间修一条密道,这样,只要他想,就能随时随地去叔宁,个他刚刚意识到的,在这世间和他最亲近的人。

    但是,当太阳高高升起,照亮这辉煌的一切时,公叔瑾一时间的感情冲动就消失不见了,他又变成了那个聪明睿智以大局为重的英明帝王。

    公叔瑾在这一天下的第一道旨意是,准了秦怀恩为期三年的假期。

    然后,公叔瑾又让人给公叔宁送去一些珍贵的药材,并殷殷地叮嘱公叔宁务必要好好将养身体,那口谕浓情的口气,简直都不像他一贯的作风了。

    睿儿听了很感动,旁人知道了,很羡慕,公叔宁神情平静,清露嗤之以鼻。

    六月,骄阳如火,越往江南越是酷热,山窜子下浩荡的江水,强忍着不跳下去的冲动,就算是曾在京城住过一段时间,他还是忍受不了这江南的气候,尤其是夏天他有种待在西北就比这里好的感觉。

    漕帮的汉子们好奇地问,“这马上就要到京城了,秦爷为何一直躲在船舱里不出来?!”

    山窜子很不厚道地犯了白眼儿,“还能为什么?咱们那位爷,一准儿还在梳妆打扮!”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754。第754章 很是炫目的出场方式() 
漕帮的汉子们好奇地问,“这马上就要到京城了,秦爷为何一直躲在船舱里不出来?!”

    山窜子很不厚道地翻了个白眼儿,“还能为什么?咱们那位爷,一准儿还在梳妆打扮!”幸好带的衣裳不多,若不然,可能到船靠岸了,也拿不定主意穿什么。请大家品#书……网!更新最快的

    汉子们轰然而笑,这没见面还真不知道,声名赫赫杀人如麻的秦爷,竟然是个容貌如此出众的人,还对自己的外貌在意到这种程度,简直让人有种梦碎的感觉。

    夕阳一寸一寸地沉了下去,京城外的扬子江码头,已隐约可见,秦怀恩终于从船舱中走了出来,他身穿褚红色四品武官常服,箭袖,及膝短衣,长裤,足蹬雪白的鹿皮短靴,腰间一条玉带。

    衣服上面掐金嵌银地绣着代表品级的猛虎图案,这还是训练时穿的常服,不然的话,图案会更加复杂和华美,也难怪很多人那么喜欢当官当大官儿了。

    但衣裳再好比不过穿衣裳的那个人,薄丝料子舒适贴身,甚至无需江风的帮助,就勾勒出那个堪称完美的身躯:宽厚的肩膀结实的胸膛有力的臂膀劲瘦的腰修长结实的一双腿……

    秦怀恩只是站在船头,便吸引了整个江面上人的视线,连熟悉无比的山窜子都忍不住咕咚咚咽了口口水,感叹道,“幸好秦爷还带着斗笠呢,不然的话,还不得让这京中的闺秀们再疯上一回啊!”上一次发疯,是秦怀恩当了状元游街时,到了现在,亲眼见到当时情景的汉子们,都还忍不住回味。

    防止被晒黑,秦怀恩整张面孔都被斗笠遮没了,可这丝毫不影响他抬起手,准确地敲在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