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从良种田纪事 >

第299章

从良种田纪事-第299章

小说: 从良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露赏了云袖不少的首饰和绸缎,云袖乐坏了,

    相比之下,他们在塞坎受到的待遇就截然不同了。

    大家刚刚饱餐了一顿惦记许久的莜面拷佬佬,连公叔宁都吃了小小的一块儿,丁志成就来了,公叔宁和对待其他官员一样,照例不见,却没想到,丁志成直接就冲了进来,潦草地行了个礼后大声说,“现在已经入秋了,西北不太平王爷速速离开此地!”说完了,还恶狠狠地盯了清露一眼。

    原来丁志成不是来巴结送礼的,而是来公开撵人的,这实在是相当出乎公叔宁等人的预料,而自从公叔宁当上王爷后,他们还是头一次受到这样的“待遇”,可比公叔瑾严厉多了。

    尤其是丁志成露的这一眼,那是相当有功力的,里面饱含了厌恶戒备恼怒憋屈等诸多情绪。

    寿公公听了丁志成的话后,刚要去劝,公叔宁已一挥手道,“立刻启程!”同时观察着清露的神色——他对塞坎城无感,主要是怕清露不高兴。

    清露的脸色淡淡的,不辨喜怒,更没一点儿因丁志成的怒目而视而产生的惊慌,只对公叔宁莞尔一笑,“好的,阿宁!”

    尽管清露也希望秦怀恩收到他们在塞坎的消息后,能偷偷跑过来和她相见,可面对这样的形势,她绝不会让公叔宁为难的,再说,她也想了,一旦被公叔瑾知道了这件事,对秦怀恩也很不好,到现在,清露还是不清楚,公叔瑾单独给她下一道圣旨的用意——到底是因公叔宁呢,还是因秦怀恩呢?!

    但不管怎么样,无论是公叔宁和清露这两位主子,还是以寿公公为首的下人们,都集体对丁志成无视了,仿佛这个堂堂的正二品将军只是一团空气,完全够不上他们正眼儿眼的。

    可这又怪得了谁呢?从身份地位上来说,在公叔宁这位超品亲王面前,丁志成的官阶还真就不够他依仗的无非就是公叔瑾对他的重用懿贵妃的地位,或许还有他的那位受宠的外甥,二皇子而已。

    丁志成本是好意,也可以说是职责所在,他也有这个权力,但他就不能采取更温和的方式吗?比如,写个帖子,细细阐述原因等,用得着以如此过激的手段,来展示他的“威严”吗?

    丁志成既然如此跋扈,那么也就怪不得公叔宁对他的冷漠了。

    就这样,他们在塞坎城停留了不过两个时辰的功夫儿,唯一的收获就是顺手买了几袋子莜面,留着在路上吃。

    但清露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收获,那就是见到了丁志成这位秦怀恩的顶头上司。

    由于丁志成堪称另类的表现,事后,大家难免不对他谈论一番。

    公叔宁很客观地说,“纵然有些跋扈,但那也是他现在的职责所在。”所以他才一言不发地离开,但这句话的关键在于,“现在”两个字上,如此专横的外戚,别说二皇子尚未继承大统,就是得偿所愿坐上那把龙椅了,想来丁志成,乃至整个丁家的下场,也不会好就是了。

    寿公公十分欣慰地点头说,“王爷所言极是,皇上圣明!”

    只要公叔宁的言行无可指摘,那么倒霉的必然是丁志成,要知道,丁志成这么做,打得可不仅是公叔宁的脸,还是整个皇家的脸,现在的寿公公好自己的心态后,只要公叔宁没事儿,他就巴不得事情闹得大一些,因为他自己也挺生气的。

    清露先问,“他为啥这么生我的气?!”

    公叔宁和寿公公都默了默。

    清露和丁志成这可是头一次见面,而且连句话都没说上,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同样的,无论是公叔宁还是公叔睿,都和清露一样。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丁志成对于清露的恼火,来自于秦怀恩。而且,丁志成完全了解清露秦怀恩和公叔宁之间,那种说不清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恐怕就连睿儿和秦怀恩之间的关系也是知道的,使得这个关系就更乱了,毕竟,随着康乐王的现身和睿儿的“行走江湖”,这些并不是什么难以打听的事儿。

    想到了这一层关系,清露轻笑,“他越不高兴,我就越高兴!”这绝对是实话。

    假如丁志成不是在秦怀恩那里吃了憋,丁志成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怨气,而丁志成这么直接了当地赶人,谁又能说,他不是害怕公叔宁和清露的到来让秦怀恩越发有了依仗呢?

    显然,对这一点,公叔宁也想到了,所以他才在丁志成这个外人面前,那般温柔地宠爱着清露人都清露这个“枕头风”在康乐王面前有多么的,换言之,公叔宁就是在告诉的人——不管是因为什么,秦怀恩,是他罩着的!

    这是公叔宁对秦怀恩的一种回馈,也是对清露的一种示好。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638。第638章 有官儿一起做有饭一起吃() 
对丁志成印象最好的是公叔睿,丁志成本来长的就不错,尽管和秦怀恩公叔宁有相当的距离,但也可称得上是一表人才了,当时又顶盔挂甲的,真是威风凛凛啊!

    所以在公叔睿的眼中,丁志成这样,就是真正的大将军形象。。

    对自家小孩儿这种善恶不分的危险苗头,做为家长,公叔宁和清露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对他进行了教导和提醒。

    公叔宁的说法儿是,沉稳不仅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和修养,还是一个统率千军的大将军的素质,不然的话,容易出大事儿。

    清露比较直接,“他越是张牙舞爪的,说明他胆子越小,底气越不足,难道谁声音大,就说明谁的武功更高,能力更强吗?”丁志成之所以有如此过激的表现,急不可待地赶公叔宁走,还不是因为害怕吗?怕秦怀恩,怕秦怀恩的能力和背后的势力。

    睿儿听了先是点头,随后又说,“或许是我师傅太吓人了。”他现在对此深有感触。

    公叔宁清露和寿公公俱是一阵轻笑,不得不说,睿儿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

    清露憧憬道,“但愿他们都有和各自的名气相适应的能力吧!”

    “我师傅是一定的,至于丁将军……说吧!”睿儿的说法儿,客观且成熟公叔宁和清露有种孺子可教也的欣慰。

    所以这天晚上,他们被赶出塞坎城后,倒也休息得非常好。

    但“得胜”的丁志成,感觉却是一点都不好的,他也知道军师们对他的规劝是对的,平白无故地惹恼了正得圣宠的康乐王,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且这件事的本身,怎么他的不对。

    偏生他当时就是没忍住,事已至此,丁志成后悔也没用了。

    不过几天,丁志成赶人的事儿,就传回了京城,公叔瑾倒是没说什么,但越是这样,丁志成的压力就越大,想立功表现自己的欲|望就越强烈,以至于在明明有机会的情况下,再次错过了今生的活命机会,当然了,秦怀恩因为听说了这件事,也顺手“帮”了他一把。

    倒是丁志成的母亲写了封家信,严厉地斥责了他一番,就连一向疼爱的他长姐懿贵妃,也写了信来,可见这件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就算是这样,丁志成也没按照母亲的叮嘱去给康乐王上请罪折子,因为他知道,那样的话,是于事无补的。

    因天气转冷了,公叔宁和清露他们便转道向南,也就是本朝西南区域,在这里,清露除了游玩之外,还有大事要办。

    原来西南小国境内不久,公叔宁就像以往一样,收到了很多的拜帖和礼物,这其中他有些犹豫的,是安平侯的。

    “安平侯,我要不要见一下?”公叔宁问忙碌不休的清露。

    清露连头都没抬,前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你随便!”

    公叔宁再次提醒道,“安平侯姓潘!”也就是秦怀恩的副将,潘凌峰家。

    “以你现在的身份,还是少跟有兵权的将领们打交道的好,”清露不想让公叔宁受委屈,再引来公叔瑾的猜忌就不好了,也不想让公叔宁对秦怀恩的帮助太过明显,怕秦怀恩因此有心理负担,“再说,我还没准备好,你见了他们也没用的。”她还是打算先靠自己。

    公叔宁点头,但神色有些黯然——难道公叔瑾对他的防备,已明显到让清露都有感觉了吗?!

    西南气候总体说来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多山,物产丰富,最南部和东南一样,农作物能达到一年三熟……

    当然了,这里蚊虫和瘴气什么的也多,所以尽管风景秀丽,但清露也是不敢让公叔宁在此多待的,偏生,清露两辈子都没在这个地区生活过,对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她因此才变得特别忙碌。

    幸好,清露的目标明确,就是研究各种特色吃食,再加上程一针这个吃货的帮助,以及西南和京城都大致属于南方的优势,倒也忙得过来。

    “木耳黄花菜笋干泡菜干蕨菜刺梨干饵块糌粑粑粑……”清露念念有词,睿儿忍不住吸了吸口水。

    清露停下话头,问程一针和随身带来的厨子,“怎么样,我还有落下的没?”

    众人皆摇头。

    清露又问,“那咱们新近研究出来的那些烹饪之法,还有没有需要添补的?!”

    厨子再次浏览了一下手中的单子,摇头道,“没有!”

    “好吧!”清露坐下来,开始给潘凌峰的正妻写信。

    这封信相当长,与其说是一封信,还不如说是一份食谱总汇,都是西北需要,西南特产,又便于长期保存和运输的东西。

    同时,在这封信中,清露还强烈建议潘家组织商队和西北互通有无,因过于急切,语气中已隐隐带上了一丝威胁的意味。

    灾民的出现,在有利于秦家村长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困难,那就是今年秋收,东北能运到西北的粮食,不如预计的那么多了,今年灾民到达,明年开荒,要等到后年,才能在粮食产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那么,今年和明年这两年,秦怀恩怎么办?

    清露的意思是,“有官儿大家一起做,那么有困难大家也该一起解决!”现在潘凌峰乃至整个潘家的命运,都和秦怀恩绑到同一条战船上了,那么潘家绝对有义务帮助秦怀恩。

    况且,无论是秦怀恩还是清露,也需要安平侯府的力量,这是清露的私心,也是现实的无奈!

    这封信,很快被潘夫人交到了潘凌峰母亲的手上,接着又到了安平侯也就是潘家现任的当家人,潘凌峰的父亲手上。

    对潘家来说,这是个艰难的选择,这意味着,潘家要不要放弃他们奉行了几十年的低调做人的原则,也代表着,他们将承受做出相反决定,带来的种种风险,不是一个人的风险,而是整个家族的风险。

    本书来自  html/30/30103/iml

639。第639章 大家族的责权利() 
“这有什么可犹豫的,从潘凌峰去参加恩科的那一刻起,他们不是就做出了选择吗?!”清露对潘家这种首鼠两端的表现,很是不屑。请大家!更新最快的

    清露就不信,潘凌峰在秦怀恩收到那么多东北特产后,会想不到向家里求援,要知道,西南到西北的距离,可一点儿不比东北远,同样也有些水路可以利用。

    最的是,潘家在西南经营数百年,那庞大的势力,可不是秦怀恩和清露这样白手起家骤然乍富的小草根能比的,能量大得很呐!

    公叔宁摇头,“和整个家族的利益相比,一个嫡出子女的命运乃至性命都不算什么的,哪怕潘凌峰是潘家这一代中最优秀的也一样。”语气和表情都很平静。

    清露激灵灵打了个冷战,“潘家这样,潘凌峰知道吗?”这也太残忍了吧?!

    公叔宁轻笑,“潘凌峰都年过三十了,他只要不傻,就该知道,不仅他知道,他还会如此教导他的儿孙们!”说完后,静静地脸懵懂的公叔睿。

    清露先是大叫着扑到睿儿身上,“不——,不要——”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有相同的命运,继而又讪讪地放开了双臂。

    清露明白,她没有这个权力,不仅她没有,哪怕清霜在世也同样没有,睿儿是姓“公叔”的,在他继承了这个姓氏荣耀的同时,也继承了来自家族的责任,不仅是“公叔”,现在,这不连“潘”这个姓也是一样的吗?!

    清露咬着牙对睿儿说,“你父王说得对!”随后,眼珠子转了转。

    清露可以让睿儿去承担应尽的义务,但同时,她也不允许旁人损害睿儿应得的权力,她要的重来不是占便宜,而是公平,假如公叔瑾不给睿儿这份公平……清露外长长吐出一口气,她总能想法子找回场子的,哪怕对方是皇上。

    清露身后,公叔宁还在对睿儿低语,讲着有关家族和责任的道理,就算睿儿现在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