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捡漏-高架红绿灯 >

第46章

捡漏-高架红绿灯-第46章

小说: 捡漏-高架红绿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丰富、活泼。这个笔筒的画皮婴儿嬉戏图便符合这个特征!而清朝早期的青花瓷器喜爱画刀马人,这是因为清军刚入关,天下还不安定,喜庆的青花画片直到康熙的晚期才出现。而且,崇祯青花的胎体由厚重转向细腻。釉面釉青白、白中闪青、白中闪灰等多种色调,釉层却均匀稀薄,与明代中期肥厚的釉面釉很大差别。同时青花色调比较复杂多样,灰暗并有晕散,浓重的夹带黑斑,但不同于使用苏麻离青青料而出现的黑斑;瓷纹饰多用粗线条,有的涂抹如泼墨一般,少见淡描画法,便如同这个笔筒上的婴儿嬉戏图。”

    于飞胎体到青花再到纹饰一一指出崇祯青花瓷器的特点,无不与面前的青花笔筒相对应。

    很多人看向于飞的眼光都变了。他们却不知道于飞只不过是照本宣科把从书本上看来的内容说出来罢了。

    “啪,啪,啪!”专家席上的马尚都竟然率先鼓起了掌,一时间演播室中的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董老哥收了个好徒弟呀。”金德禄由衷的说。

    “马老师,你是不是从于飞的身上看到你年轻时候的影子?”单家强笑着对马尚都说。他和马尚都没有董德昌那样的交情,虽然年纪比马尚都大上不少,却也不好托大叫一声“小马”,而只能称呼他马老师。

    “于飞可比我年轻的时候强多了,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哪里有这么沉稳?我还记得有一次捡漏买了一只汉代玉蝉,竟然激动的撞到了门上。”马尚都眯起小眼睛笑着说。

    于是专家席上响起一阵笑声。

    王妍也对于飞刮目相看,笑着说:“大家觉得还有必要请专家裁定吗?”

    “不需要。”台下的观众纷纷叫道,只要眼睛不瞎就应该看到专家们的态度。何况刚才带头鼓掌的就是马尚都。

    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开局,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法眼神器竟然没有敌得过一个毛头小伙子!

    “真的是非常精彩!”王妍说:“于飞老师以他渊博的学识微微领先于鉴宝神器法眼……”

    “主持人!”王妍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脸色铁青的文轩打断了。

    “文先生有什么补充吗?”王妍也不生气,笑着问。

    “有些话我想还是需要说清楚的好。刚才我对这个青花笔筒的判断是晚明清初,从道理上并没有错,不知道这领先之说从何而来?”文轩明显是有些强词夺理了。虽然法眼的判断并没有错,可是这就好比是圆周率,他推到了小数点后七位,但是于飞却精确到了后九位,虽然说都没有错,但是高下立判。现在文轩竟然不顾事实,不由让场中的观众嗤之以鼻!

    面对众人的嘘声,文轩头上的汗都下来了!他的心中早已经将韩金财的女性亲属挨个问候了遍。

    “按照大会规定,确实不能分出高低。不过——”王妍一愣,确实,按照大会的规则,只有双方的意见相左时才会判正确者胜出,但是现在双方的意见相同,要分出高下的确不符合规矩。

    “那不就行了?”文轩打断说:“还是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请下一位藏宝人吧。”

    文轩心中暗恨!不过刚开始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信心。他曾经看到过于飞捡漏买了一个宣德青花蟋蟀罐,所以认定于飞精于瓷器,甚至只是精于明朝青花瓷器。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件藏品竟然就是一个明朝崇祯年间的青花瓷,这只能说于飞的运气超好罢了!

    只要下一个藏品不是陶瓷,我看你于飞怎么鉴定!到时候,你爬的越高摔的就越重!

    文轩眼中的光芒阴翳而凌厉。

    被文轩抢白一番,王妍暗暗的把他记恨上了。不就是个小鉴定师吗?看你那小人得志的样子!王妍又拿于飞和他做了一个对比。于飞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舒服感,显得温和、儒雅。再看文轩,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这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平复了一下心情,王妍站到了演播室的中央,“友请下一位藏进场!”

    。。。

第78章 鉴宝大会(六)() 
接下来的几件藏品除了一张赵子云的山水画还算不错之外,其他都是仿品,虽然算得上高仿,但也没有瞒过双方的眼睛。甚至恒兴典当行以鉴定时间短的优势稍稍胜出。

    并不是于飞不想快,实在是不敢快!这些藏品门类众多,有些对于董德昌来说都不是很熟悉,他这个徒弟如果在很短的时间里分辨出真伪,那就太让人怀疑了!要是曝光了右手混沌之气的秘密,他就有可能被当成小白鼠被送上手术台,这可不是于飞想要的。

    即便是这样,他的表现也让董德昌暗暗称奇,但是又说不出什么,最后只能归功于于飞超好的运气了。须知在收藏界,运道是很被看重的。比如说,你鉴定的水平非常高,但是运气不好,总是遇不到好的藏品,那也是白搭。

    对于赵子云的山水画更是让于飞暗擦冷汗。虽然他能够凭借画卷中淡淡的混沌之气判断这是一幅近代的艺术品,但是对赵子云却不是很熟悉,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说一句:“这是真迹。”而不给出原因的话,那肯定是要被人笑的。好在他记得赵子云是吴昌硕的学生,而吴昌硕曾经评价赵子云说:“子云作画信笔疾书,如素师作草,如公孙大娘舞剑器,一本xìng情,不加修饰。”便推测说:“这幅山水画运笔洒脱、浑厚苍劲,应该是子云先生晚年的作品。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我对书画不是很jīng通,不对之处还要麻烦单老师指正。”

    于飞并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坦言自己对书画方面并不jīng通。这不但没有让人觉得他浅薄,反而让现场的观众对他的好感大增!毕竟收藏的门类众多,就是马尚都都不敢说自己全部jīng通!那些自诩门门jīng通的人,一般来说都是门门稀松。

    后台的董德昌脸上却露出苦笑,这样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对书画不jīng通的人,竟然在到达宁都的第二天便用两百块钱买下了王维的伏生授经图!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面对于飞的直言请教,单家强却微笑不语。于飞这才想起,文轩还没有给出自己的判断。

    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文轩的身上,想听听他的补充。

    文轩的心中暗暗叫苦,虽然于飞说自己对书画并不jīng通,但是还是说出了赵子云画作的一些特点!但是他却对赵子云一点印象都没有!法眼虽然能分辨真假,却绝对不会知道赵子云是何许人也的。

    看着文轩在台上发愣,台下的韩金财真恨不得上去抽他两巴掌,自己怎么就派出他这样一个废物上去呢?跟随董德昌八年的时间,竟然还是这样的水平!脸都让他丢尽了!

    气归气,韩金财依然稳稳的坐在位置上。在书画方面没有研究?哼,你说的是真的也好,是假的也罢!我这可是为董德昌准备的,对付于飞这个小屁孩可真是高shè炮大蚊子,大材小用了。

    “我同意于飞的判断。”最终文轩一咬牙,干巴巴的说。

    一时间嘘声四起,文轩只能充耳不闻了。

    “既然文先生不能给予有价值的补充,只能麻烦专家组的几位老师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王妍显然还记恨着文轩,说出来的话毫不客气,几乎是指着文轩的鼻子在骂了。

    四位专家中,单家强是书画鉴定专家,介绍赵子云的责任自然落在他的头上。单家强呵呵一笑,说:“于飞不愧为董老的学生,虽然说对书画方面不jīng通,却也说的仈jiǔ不离十了。”

    单家强的话表面上不含褒贬,但是台上文轩和于飞都是董德昌的学生,单家强却说于飞不愧是董老的学生,言下之意自然是说文轩是要差上一些的了。

    “赵老先生祖籍苏州,号泉梅老人,初学李兰如、任立凡、顾若波,后来尽弃前学,专师吴昌硕先生,一举成名。他善绘花卉、山水,兼擅篆刻,亦能草书,出自吴昌硕而又有发展。赵老先生留世画作甚多,目前的行情也看涨,有条件的藏友可以收藏。这幅画确实是老先生晚年的作品,非常的难得。”

    单家强的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仅是给予单家强的,也是给予于飞的。

    “下面即将走上藏宝台又是怎样的藏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随着王妍的话,演播室的大门再次打开,从中走进来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年人。

    老人留着长髯,虽然已经花白,但是梳得一丝不乱,颇有气度,一看就知道是个很有修养的人。

    坐在台下的韩金财见到此人,目光一凝!

    “老先生你好呀。”王妍也看出老人身份不凡,主动迎上去。

    “主持人好。”老人点了点头,温和的说。

    “老先生怎么称呼呀?”

    “老朽免贵姓高。”面对台下上千观众,老人一点都不紧张,应对自如,一看就知道是见过大场面的。

    “您老今年高寿呀。”

    “老朽已经忝活七十六载了。”老人的说话方式有些怪异,但是在他的嘴里却又让人觉得非常的自然。

    “哟,那您老这身子骨可是够硬朗的。”王妍说:“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宝贝呀?”

    “今天想请专家帮我看看家传的一幅画。”老人说着揭开了藏品上的绸缎,露出里面的卷轴。

    “又是一幅字画藏品。”王妍说:“看来今天我们字画的藏品确实非常的多。”

    于飞看到高老先生手中的画轴,心中暗暗叫苦,从古至今传世的画作太多,而且多有师徒关系,因此在风格方面相近者甚多,于飞不jīng通此道,看什么都似是而非。更何况,很多画师还喜欢临摹古画,比如近代有名的张大千就是临摹古画出名的,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他临摹的作品有的比原画更值钱!

    所以鉴定字画需要非常深厚的底蕴,绝对不是于飞短短十天突击所能积淀的。

    “按照顺序,还是先请宁都典当行的于老师先鉴定。”

    于飞走到藏宝台钱,虽然有混沌之气相助,但是他还是想凭着自己的眼力先观察一下,这次鉴宝大会对于飞来说不仅仅是输赢,更是一次难得的长见识的机会,他自然不愿轻易放过。

    整幅画保存的十分完好,看来老人家传直说非虚。

    左上角的题识有几行小字:“倚篷人影出菰芦仓硕先生仁兄拈句嘱图寒夜京烛为拟梅道人法而乏烟波浩渺之趣一笑甲辰暮冬弟蒲华。”下有钤印:蒲作英。图中草木扶疏,荻芦满港,一船缓出,有人倚蓬窗向外眺望,点出倚篷人影出菰芦诗意。整幅画除空白处,均以淡墨晕染,画面苍润、浑厚。虽然于飞不太懂画,却也知道这幅画非常的不凡,价值更在刚才那幅赵子云的山水画之上!

    应该是真迹无疑。于飞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引导混沌之气检测了一下。

    果然,他清晰的感应到了画卷中蕴含着淡淡的混沌之气!

    于飞微微一笑,刚要说话,却突然“咦”一声。

    ;

    。。。

第79章 鉴宝大会(七)() 
含泪感谢:火风狐、老猪2011、五千年文明、霸王团集、书友140103、河南小李、书友100124、神坑帝、145124、小叶小草、无情也无毁、饿了就要吃、北方的终点、千年古石的支持!!

    ----------------------------------------------------------------

    于飞已经在画前研究了十多分钟了,虽然十多分钟对鉴定古玩来说并不算长,但是台下的观众可不愿意等。你于飞又不是美女,看你一个人在台上低着头晃来晃去,谁不烦呀?

    就有人在台下叫了:“我说于老师,你行不行呀,不行就别墨迹了。”

    “就是!”立马有人附和。

    “请大家稍安勿躁,再给于老师一些时间。”王妍安抚说。她抬头看了看悬挂在演播室zhōng yāng的时钟,眼见着十五分钟的时限就要到了。

    难道于飞要输了吗?

    “对不起主持人,我鉴定好了。”就在王妍愣神的时候,却听到于飞歉意的说。

    “没有关系。”王妍说:“时间还没到,于老师还可以再鉴定一下。”

    她担心于飞是迫于观众的压力而中断了鉴定,这样对于他做出正确的判断非常不利。

    于飞冲她感激的点了点头,说了句不用,便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文轩傲然的看了于飞一眼,心中窃喜。他是心中藏不住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