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捡漏-高架红绿灯 >

第268章

捡漏-高架红绿灯-第268章

小说: 捡漏-高架红绿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瞩目中,“和氏璧”放在一个小推车上,被两名司仪小心翼翼的推进了拍卖大厅的前台,在它的上面还盖着一块金黄色的丝绸。让人愈发的好奇。

    玉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其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做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关于“和氏璧”,希斯特拍卖行在拍卖册上并没有印制它的图像,而是印制了“和氏璧”历史典故的故事,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厅中的众人中除了敬关等寥寥几人外,其他人都还没有见到和氏璧的真容。

    偌大的拍卖大厅一下子陷入了沉寂,所有人都被眼前发生的一切震惊了。

    如果当黄色的丝绸揭开,下面放置的确实就是失传已久的和氏璧,那么对于中国历史考古学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发现,当然,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耻辱!因为这样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竟然出现在了日本!而且这也代表了,中国两千年口口相传的和氏璧被制作成了传国玉玺的传说根本就不真实的!

    而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一个人忍不住现行鉴定了,这个人就是于飞!

    在“和氏璧”被小心的推进大厅的时候,于飞便忍不住的引动混沌之气进行探查了,这几乎是出自好奇的本能!和氏璧的珍贵程度一点都不比《洛神赋图》差,甚至在历史价值上更是远远过之!对于这样的国宝,于飞又怎么能放过呢?

    他本来以为,这块和氏璧只是一块普通的,块头较大的玉石呢。但是当混沌之气包裹住这块玉石的时候,于飞愣住了。

    在混沌之气的观测下,于飞发现:这块“和氏璧”直径大概在二十厘米左右,中间“好”(就是玉璧中间的孔洞)的直径大概在十厘米左右,而厚度大概在七八厘米左右,在玉璧中算是比较大的了。同时,这又是一块典型的素璧。所谓素璧,就是上面没有任何纹饰的玉璧。

    在古代,人们喜欢在玉璧上雕刻各种各样的纹饰,以象征各种各样吉祥的寓意,比如汉代比较多的象征丰收的“谷纹壁”,象征安居的“蒲纹璧”等等。

    素璧倒是符合“和氏璧”的传说的。毕竟和氏璧被发现之后,没有任何记载说上面被雕刻了纹路的。

    而从材质来说,“和氏璧”属于白玉,这种白玉并不同于顶尖的羊脂白玉,但是这么大的一块玉,而且如此的通透也是非常难得了。

    最重要的是,这块玉中含有大量的混沌之气,于飞可以推断出这块玉确实属于春秋战国时期,从时间上来说倒是与和氏璧相吻合的!

    难道说,这块玉就是传说中的和氏璧?不过光是从时间上来推断,并不准确。但是于飞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马尚都他们了。

    “三位,请上手。”敬关退后一步说道。

    马尚都和董德昌等人对视了一眼,最终三人决定一起揭开黄色的丝绸。

    当黄色丝绸被揭开的时候,现场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凝滞了起来。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第一个看到究竟。

    但是距离这么远,哪里能够看得清楚?他们这么做不过是徒劳的努力罢了。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怎么样?对吗?”一个被挤在后面的买家焦急的问道。

    “真的是玉璧,而且看包浆和沁色似乎已经很久远了,像是个老物件。”一个人说道。

    “像是和氏璧!nnd这个宝贝竟然真的在日本!”另外一个人比较武断的说道。

    马上就有人反驳说:“瞎吵吵什么?三位专家不是还没有说话吗?”

    “对哟,听听专家怎么说。”所有人都将注意力转向了台上距离“和氏璧”最近的三人。

    三人谦让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一起观摩。

    因为事关重大,即便马尚都和董德昌这样的老把式都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不过于飞还是清晰的看到马尚都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难道说马尚都已经发现了不对?不过他并没有沉不住气立刻说出来,而是继续观摩,似乎是想多发现一些问题似的。

    终于,十多分钟后,就在现场的人等得开始焦躁的时候,三位专家一同直起身来!众人的精神一震。(未完待续。。)

    ps:  红绿灯拜求支持!!!

    。。。

第428章 玉璧、玉环() 
三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希斯特拍卖行有些异想天开了,或者说太无耻了。

    因为这快玉璧除了时间上和和氏璧相近,其他的与和氏璧根本扯不上半点关系!真不知道日本人把它说成和氏璧到底是哪来的底气!

    董德昌叹息一生,要是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它打死都不会来日本的。它也决定以后无论日本人再放出怎么样的风声,它都不会再相信了。

    ‘怎么样?怎么样?‘众人见三位专家鉴定结束,忍不住纷纷问道。

    ‘董老,您跟大家说说?‘马尚都提议道。三人中他的年龄最轻,当然要谦让一番。虽然他也听说过卢姓老人,但终久是不熟,对他眼力也不甚了解,自然也就不会请他出马。

    董德昌挥了挥手说道:‘小马呀,你也别谦虚了,你的水平早已经超过我们这些老头子了。一劳不烦二主。这个事呀还得你来。‘

    董德昌说完目视卢姓老人,老人会意说道:

    ‘是呀,马老师还要麻烦您呀。‘

    他和马尚都不熟,虽然年龄比较大,但还是尊称来一声‘马老师。‘

    ‘好吧,我要是说错来,两位老师可要纠正补充哦。‘

    三人在这里谦让,早把台下的买家给急坏了,心说这事谁来不一样啊?谦让来谦让去干什么啊。

    最终,马尚都站起身来说道:‘敬关社长,我们一致认定。这个所谓的和氏璧不对。充其量是一块比较好的玉而已。‘

    马尚都一锤定音,顿时现场很多人面露喜色。

    ‘听到了吗,马老师说这个和氏璧是假的!‘马尚都说话很有分寸。但是台下的人可就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把‘假‘字说出来了。

    敬关的脸色很难看,但是因为涵养,却也没有立刻发火。

    ‘马老师,您说这个话有什么依据吗?‘

    ‘依据自然有。‘马尚都说道:‘首先,和氏璧是一块璞玉,从它后来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传说可以推测出。它和一般的玉璧并非是一样的。‘

    ‘马老师!‘马尚都还没有说完便被敬关打断了:‘您基于和氏璧被加工成传国玉玺来推测和氏璧的形状。可是您也说了,和氏璧被制作成传国玉玺只是传说,并没有确实的证据。您基于假设推断出来的结论,试问有说服力吗?‘

    不得不说敬关的反驳确实很有力度。虽然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认为和氏璧被制作成来传国玉玺,但是苦于没有证据。马尚都也是习惯使然,说出这样的话。没有想到立刻被敬关抓住了破绽。

    马尚都微微一笑说说:‘好。如敬关先生所愿,我们先不谈和氏璧是什么样的模样。先说说眼前这块玉环吧。‘

    ‘玉环?‘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也被很多人立刻就发现了。

    ‘不错!正是玉环。‘马尚都斩钉截铁的说道:‘根据记载,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而孔洞比玉肉大的,叫玉瑗,而玉肉和孔洞均大的,叫玉环。但是后世进行了简化,玉瑗的概念逐步被取代消失。现在统一将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把孔洞和玉肉一样大或者比玉肉大的叫玉环。大家看这块玉。我们粗略量了一下,这块玉的孔洞和玉肉一样大,所以应该叫玉环而并非是玉璧。而和氏璧被口口相传至今是玉璧而非玉环,因此这块玉环根本就不可能是和氏璧!‘

    马尚都的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立刻赢得了一片掌声。

    敬关的脸一片青紫,他们推出和氏璧不过是一个噱头,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和买家。玉环和玉璧的简单区别,以敬关和希斯特鉴定师队伍的水平肯定不会鉴定不出来,如此视而不见不过是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说白了就是糊弄买家的。特别是中国的买家中土豪那么多,一旦涉及国宝回归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头脑发热,也不管东西是不是真的,都会花大价钱买下来,最是容易糊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炒作太过真实,而和氏璧的影响力又太大,竟然马尚都这样的古玩鉴定专家也会来到这里,这个玉环又哪里禁得起他这样细致而缜密的推敲?

    敬关脸色青紫,说道:‘马先生,您也说了,玉璧、玉环、玉瑗的概念在不断的变化,甚至连玉瑗的概念都消失了,那么以此来作为推断的依据,还合适吗?‘

    敬关还想故技重施,用马尚都的推断的过程来反驳他的结论。。

    但是这一次他失算了。

    马尚都呵呵一笑说道:‘敬关社长此言有一些问题。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玉璧的顶峰期,玉璧是六瑞之一,所以其标准是非常的严格的,甚至于,不同用途的玉璧颜色都是不同的,比如礼天的玉璧,就必须使用苍青色,而不是白色,因为苍青色代表者苍天。一直到秦汉以后,对于玉璧的讲究才逐渐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敬关社长还认为这不能作为证据吗?‘

    马尚都的话让敬关无言以对。

    谁也没有想到马尚都的切入角度竟然会是如此简单。而效果却又如此的好。

    ‘敬关社长,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马尚都说道。

    敬关咳嗽了一声,他现在真有些后悔听信助手的话,举办了这样一场拍卖会,而且还用和氏璧做诱饵。

    本来,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没有想到的是被马尚都从一个乾隆斗彩鸡缸杯抓住了破绽,然后穷追猛打,不依不饶。

    紧接着,村上直彦这个蠢货又调包失手,让这一丑行暴露于天下。非常成功的让希斯特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成为了众矢之的!

    如果没有之前接连两次的失误,自己又何至于被逼的答应让马尚都等人观摩和氏璧?

    敬关的心中暗恨,但是也完全没有办法。

    ‘马先生说这块不是和氏璧,那您认为这是什么玉璧呢?又是什么时候的呢?‘

    敬关退而求其次,这块玉环体积很大,而且材质也属于上乘,即便只是素璧也应该价值不菲,以马尚都的目光不应该看不出来,只要从他的口中说出这块玉璧不简单之类的话,也能为希斯特挽回一点颜面。

    他认为马尚都应该和中国许多老学者一样,性格端正,有一说一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马尚都腹黑的很,他一眼就看穿敬关的意图。

    微微一笑说道:‘这我还真看不准。‘

    一句看不准,已经将敬关推向了深渊,毕竟很多时候,看不准就是不对的意思。难道是这块玉连古玉都算不上吗?当然不是,这块玉确确实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玉。

    但不论如何,马尚都这话说的没有错,至于别人怎么想,那他管不着了。

    敬关心中暗恨,这个马尚都根本就是个腹黑的老油条呀。他的声名在外,再加上刚刚揭穿了希斯特的乾隆斗彩鸡缸杯的造假,在座的所有人对他相信到了崇拜的程度。他们怎么会相信马尚都看不出呢?只会认为马尚都是在委婉的表达这个玉环并非老物件了。

    这个可恶的马尚都!

    但是,虽然敬关恨的牙齿痒痒,却拿马尚都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且,马尚都还嫌不够,继续说道:‘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玉璧、玉环在春秋战国达到顶峰,相应的数量也就非常多,物以稀为贵,数量一多,价格自然会下降。‘

    马尚都一边说话一边摇了摇头,配合他那惋惜的表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敬关手里拿着的是一块一文不值的顽石呢!

    在春秋战国时玉璧常见?你倒是去找一块这么大的玉环给我看看呀?

    但是敬关毕竟有错在先,现在即便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也时于事无补。只能时气的翻白眼。(未完待续。。)

    。。。

第429章 再逛展销会() 
敬关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但是对于他的打击还远远不止于此。

    正在这时,于飞突然站起深来,紧接着,董德昌也站来起来,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很快,整个拍卖大厅中,除了个别的日本买家或者托,其他的包括金黄头发的老外在内的几乎所有买家都站了起来,那种沉默的抗议让敬关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终于,于飞默默的放下手中的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