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捡漏-高架红绿灯 >

第157章

捡漏-高架红绿灯-第157章

小说: 捡漏-高架红绿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回到了童年一样,无忧无虑。

    然而,时间终究不可能倒流,很多事情还是需要面对。

    “我联络了十四位院士共同发起北京人头骨化石的世纪大寻找,我想你也能参与进来。”贾兰平知道秦小衿能量巨大,如果她能参与进来,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寻找把握会大很多,同时这也算是老人最后对秦小衿的照顾和提携。

    “好的老师,我会尽快赶回去的。”秦小衿放下了电话,对于飞歉然的一笑说:“于飞哥哥,谢谢你这两天的陪伴,看来我要赶回京都去了。”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于飞看到秦小衿的脸色不好,关切的问道:“如果方便的话不妨说给我听听,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呢。”

    这次于慕云的婚礼,秦小衿帮了于飞很多,现在她遇到事了,于飞当然不能置之不理。

    而且于飞自忖也能帮得了秦小衿:如果是瑞景集团急需资金周转,那么地下室内价值上百亿的黄金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如果需要疏通关系,于飞虽然在京都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他可以去求叶兴国呀。叶老爷子拿走了他六万斤黄金,如果不让他帮些忙,于飞的心里还觉得亏的慌呢。他却不知道秦小衿背后的关系绝对不比叶兴国差。

    看出了于飞的关心,秦小衿觉得很温暖,她甜甜的一笑说:“也没有什么大事,是关于北京人头骨化石的事情。”

    “北京人头骨化石?!”于飞一听就被吸引了。虽然这是考古方面的事情,但是北京人头骨化石在收藏界的知名度同样非常高。

    “北京人”虽然不是最早的人类,但作为从猿到人的中间环节的代表,被称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因此,“北京人头盖骨”的珍贵可想而知。

    但是让人震惊和愤慨的是这五个北京人头盖骨和一批化石,在抗日战争期间竟然奇怪地“失踪”了,成为震惊世界的失窃案,至今仍无结果。

    “怎么?于飞哥哥也有兴趣?”秦小衿好奇的问道。

    “大名鼎鼎的北京人头骨化石,谁会没有兴趣?”于飞说道。

    秦小衿露出惊喜的表情:“那于飞哥哥和我一起回京都寻找化石好吗?”

    “这……方便吗?”于飞迟疑的问。坦白的说,于飞已经心动了,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闲人一个,这两天是陪着秦小衿四处游玩,否则的话他根本就没有事情做。与其如此倒不如去寻找一下北京人头盖骨,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在日本时那种寻获宝物的喜悦感至今都让于飞念念不忘。

    简单的和父母说明之后,于飞便和秦小衿飞往京都。这才离开京都没有两天,竟然又回来了。上一次他掀起了古玩收藏界的国宝热潮,这一次他面对的又将是什么呢?(未完待续。。)

    。。。

第255章 心酸() 
ps:  第二章到!

    到达京都,于飞才知道这次的北京人头骨化石世纪寻找的规模有多么大。十四名院士发起,参与寻找的人员遍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中央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声势空前之大。但是对于本次寻找的结果,很多人并不抱很的希望。

    很简单,因为对于北京人化石的寻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二战后,中国、美国、日本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明里暗里对北京人化石进行寻找,但是至今一无所获!

    从1929年北京人头盖骨首次被发掘出来,到1936年又发现了三个成年猿人的头骨化石,再到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京都!北京人化石的的命运与当时中国的命运休戚相关!

    1941年,日美关系恶化,必须将存放在京都协和医院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找一个更为安全的存放地点。

    当时有三种处理方案。第一,把化石运往抗战的后方重庆,但在战争环境下,长途运送安全难以保证;第二,在京都就地掩埋,但在沦陷区安全同样无法保证;第三,运往美国保存。从当时的情况看,第三种处理方案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在合作挖掘化石时中美签的合同规定,在周口店发掘的所有化石都是中国财产,禁止运送出境。所以当时美国公使馆的人拒绝接收。后来经过美国驻华大使同意并授权,驻北平的美国公使馆才接收这批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并准备将其安全运往美国保存。

    运走前,研究员胡成志对化石进行了精心包裹。一直到现在,年逾90岁的他都常常对别人感叹说:“大概我是最后一个见到北京人化石的中国人。以后没有中国人看见或知道它的下落了。”

    时至今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失落已经将近60年了,很多知情人相继故去,寻找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包括贾兰平、胡成志在内的老一辈学者其实是在进行最后一次努力,他们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如果在有生之年无法寻找到,要靠年轻一辈寻找到北京人化石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

    因为飞机有些晚点。所以两人从后门走进贾兰平告知的会议室的时候,关于北京人化石的研讨会已经开始了。

    主席台上,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正在讲述头盖骨可能的下落。

    “那是我的大师兄陈淳。”秦小衿拉着于飞在最后一排悄悄坐下来。小声的给她介绍说。

    陈淳是贾兰平的大弟子,也是要继承贾兰平衣钵的,虽然这次寻找活动是贾兰平发起的,但是限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恐怕大部分的工作都要陈淳来完成了。

    “关于北京人化石的下落。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观点。”陈淳一边放映幻灯片一边说道。

    “第一种观点是毁坏论。由于当时战争非常残酷、战事频繁,如果是金银珠宝书画,倒还可能保存下来,但对于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难说日军有如此高的辨别能力。事实上,日军烧杀抢掠可以说是最野蛮的军队!虽然当时制定了三种转移方案,美国公使馆也同意接收,但是由于前期的拒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日军又突然发动战争并占领医院,所以化石其实根本就没有转移出去。应该还放在协和医院地下室保险库,日军就在地下室将其毁掉了,所以找到化石的希望应该比较渺茫。”

    毁坏论的支持者大多是大多是一些年轻的学者,包括陈淳都是毁坏论的支持者。

    “第二种观点是化石埋在日坛公园。1996年初,日本老兵松本丸临死前,向中国有关部门传递消息,称化石埋在日坛公园的一棵松树下,这颗松树还做了特殊记号,后来有关人员确实找到了那棵松树。”同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电震探测组,对埋藏区域进行了两次高密度电法、面波、多道浅层地震法的探测,并很快发现了异常!在与北京日坛公园管理处达成了正式发掘的协议后,于6月开始动工挖掘。但是,一直挖到2米多深时,仍未发现有任何埋藏物,更未见有动土现象。经过商议,决定再往下挖一段,结果都是细黄砂岩。随后,再次扩大挖掘范围,仍未发现有任何埋藏物,现场专家由此判断,当时物探异常应是地表下大量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引起的,决定停止发掘寻找。我的老师贾兰平先生和胡成志先生当事也受邀参加挖掘工作,对当事的情况也了解的非常情况。而当时松本丸已死,我们也无从考证他说的话的真伪性,是记错了?还是根本就是在存心戏弄我们,又或者是有人先一步的挖走了化石,我们不得而知。”

    陈淳最后的猜测是最让人担心的,松本丸将消息反馈之后,经过多次转达才最终到了中国相关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动了心思,北京人化石就有可能丢失!

    “第三种观点是化石随着阿波丸号沉没了。“阿波丸”号是一艘日本远洋油轮。1945年3月28日,被日本军队征用,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军官和要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袭击沉没。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当年访华时,曾将美方认为的化石下落作为绝密礼物送给了中国政府,称化石可能在日本沉船“阿波丸”号上。1977年,中国曾对“阿波丸”沉船进行过一次初步打捞,但由于当时潜水技术的限制,只发现了3000吨锡锭和一些其他东西。并未找到“北京人头盖骨”。不过,打捞人员却找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和圆砚,由此推断。该船印证了携带大量中国北方宝物的猜测,也成为“阿波丸”可能装载“北京人头盖骨”的有力旁证。具体情况稍后将由李木喜教授向大家的介绍。”

    李木喜参与了1977年的打捞,很有发言权。

    “第四种观点是化石在哈里逊总统号上。1941年12月5日,带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乘坐专用列车前往秦皇岛,准备在那里把化石送上一艘由上海开来的美国定期航轮——“哈里逊总统”号。当时,这艘船预定在12月8日到达秦皇岛码头。所以有人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应该丢失在从北平到秦皇岛的运送船只“哈里逊总统”号上。但是应该注意到当时“哈里逊总统”号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航以后。一直被一艘日本军舰追逐,最后,搁浅在上海以东长江口附近。随后被日军击沉。一直没有驶到目的地秦皇岛港去接应美国海军陆战队。所以化石在哈里逊总统号上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陈淳的反对论据非常有力,北京人头骨化石在哈里逊总统号上的可能微乎其微。

    “第五种观点是化石在“里斯本丸”号上。据有关资料记载,1942年10月2日凌晨,装载着700多名日军官兵。以及1800多名英国被俘人员和财物的“里斯本丸”号运输船。途经舟山附近海域时被鱼雷击沉,船上所载大量文物和奇珍异宝随之葬身海底。后来,附近渔民救起英军官兵384人,而据获救的英国战俘回忆,船上载有大批被日军掠夺的黄金财宝和文物,还可能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但是这种观点缺少相应的史料记载,仅仅靠几名日过战俘的猜测可靠性不大。”

    说到这里,陈淳微微停下来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第六中观点是化石在天津美兵营。美国人类学家夏皮罗在《北京人》一书中说,一位原海军陆战队军人曾告诉他。化石曾辗转到了驻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1971年10月21日,据护送北京猿人化石出国转移任务的执行人、美国医生费利说,装有北京猿人化石的箱子放在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兵营大院里的6号楼地下室木板层下面,而并没有被送往秦皇岛!旧时兵营已是几经易主,现属天津卫生学校,6号楼也在1976年大地震中震塌,后夷为平地改作了操场,在修大楼时连地基都挖开了,结果什么也没有。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化石确实运到了该兵营,只是我们无处寻找。”

    “最后一种观点是化石在原美驻京都的领事馆。等会周家兴教授将会详细解释原因。不过贾兰平老师考证过,化石后来运到了天津的美海军陆战队兵营,并从那里运到秦皇岛,但半路该部队被日军俘虏,化石从此不知下落。由此看来,化石还在美领事馆的可能性并不大。以上就是化石下落的七种观点,我们将在论证之后再研讨制定寻找的方案。”

    陈淳放下了手中的翻页器,微微有些疲倦的说。

    因为是阶梯教室,坐在最后排的于飞位置是最高的,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到前排就座的每一个人。他们之中大部分的头发都已经斑白,特别是在第一排就座的老人大多是年逾姑息,有的更是耄耋之年,甚至,在这些座位中还空着两个,上面并没有坐人,而是放置了两个相框。

    秦小衿解释说他们是裴文中、杨中坚,本次寻找活动发起人之一,裴文中更是发现北京人化石的第一人。但是很不幸的是,在活动开始前夕,他们相继过世了。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贾兰平将他们的照片带来,就好像他们在天之灵也在参与本次寻找一样。

    听到这里,再看到那一簇簇花白的头发,于飞有一种很心酸的感觉。(未完待续。。)

    。。。

第256章 又生枝节() 
ps:  第一章到!在这一章中出现了“京都人化石”的字样,请不要奇怪,因为那三个字是非法的。实在传不上去。

    感谢所有书友的大力支持!红绿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敢写的太快。一天两更。诸位书友投的月票加更和催更,红绿灯会在周末补上!!再次感谢!!

    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让红绿灯high起来!

    让于飞感到亲切的是,他还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些熟悉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