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昭华 >

第213章

昭华-第213章

小说: 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皇上不能碰的逆鳞了,你要是敢在这上面不识时务,那就一定会尝一尝雷霆之怒。

    “杨先生是江西人?”张昭华没忘了正事儿。

    “是。”杨士奇道。

    张昭华就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江西清音好听啊。”

    杨士奇就道:“娘娘说的是。”

    高炽似乎觉得张昭华今天很古怪,没想到张昭华又道:“我这里有一个江西本地的小玩意,不知道先生识不识得。”

    她打开手边的一个小盒子,叫杨士奇看。

第二十四章 顺理成章() 
杨士奇低头一看,却发现锦盒之中,放了一个小巧玲珑的东西,只不过这东西出现在这里就很滑稽了,因为是个嬉游玩乐的东西——骰子。

    杨士奇不动声色,将这个东西拿了起来。他发现这是一个用竹骨做的骰子,四面镂刻‘德才功赃’四个字,是升官图专用的骰子。

    他飞速地思考着,为什么太子妃会给他这样一个东西看?

    杨士奇的确是玩升官图的行家,他几乎没有输过,年轻时候也是凭此一手,赚了许多赡养母亲的银钱来,到了京城之后,他就敛了这个爱好,再也没有露于人前了。

    太子妃是如何知道的呢,如果不是知道他以前事迹的,根本不会知道他还有这样一手。那么她是专门去查的,还是有自己的同乡,告诉过她;亦或者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一种——太子妃,是他以前见过的故人。

    “臣愚钝,”杨士奇俯身道:“只能看出这是蒙童所玩‘升官图’中的骰子,臣昔年任塾师时,乡村乏乐,与孩子们玩过。”

    杨士奇的回答叫一个滴水不漏,如果张昭华去查,那么查到的确实如此。见他如此小心谨慎,张昭华不由得好笑道:“我昔年是个蒙童的时候,也颇喜欢玩这升官图,只是很少能掷到太师,当然以太师荣归止更是千难万难,有人说太师是以德行去圆满自己的仕途,所谓风尘何扰扰,仕途险且倾。官场上很多时候一步错就是万劫不复,这就是告诉玩家,为官任事者能以令名终,才是这游戏的真意。”

    杨士奇心中大震,因为这段话就是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他还记得他是说给一位可爱的读书郎,那孩子正是永城县之人,他立刻觉悟到,这位太子妃娘娘,也是河南永城人。

    洪武十七年到洪武十九年年初,他当年在永城停留的时间大概是一年半左右,在永城认识的人并不多,这当中有一个十分玉雪可爱的女娃娃,引起了他的注意。而这女娃娃,恰好也曾问过他骰子的事情,算起来年岁,和太子妃相当。

    张昭华紧紧盯着他的神色,果然看到了一丝明悟,不由得惊喜万分,果然这个杨寓,确实是社火晚会之中认识的那一个,没想到原以为是擦肩而过的人,彼此会有这样的缘分,还能再遇!

    杨士奇心中也是波涛汹涌,但他面上一点都没有露出分毫来,两个人心知肚明,唯有高炽一个,觉得张昭华今日是失礼了,哪有赐给东宫辅臣一个骰子的道理?

    杨士奇从春和宫退下,慢慢走进了文渊阁之中。

    阁中日值的是金幼孜和黄淮,两个人正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事。杨士奇问了一声,就听黄淮道:“方才皇上下旨,让礼部迎接汉王入京——用皇太子的法驾和仪卫。”

    “解大人一听,就去谨身殿劝谏皇上了,”金幼孜忧虑道:“说这样是开启争端,决不能如此。解大人说的没错,只是皇上旨意刚刚才下发,他就去劝谏,只怕要惹得陛下不高兴啊。”

    “洪武年间,”黄淮道:“诸王与懿文太子服饰无别,也有御史劝谏,高皇帝欣然接受,从此诸王服饰衣服,都与太子有别。解大人此去,皇上就是看在这个前例上,也不会怪罪吧。”

    “皇上应该是知道这个前例的,”杨士奇慢慢道:“只是依然专门下诏,就是不想再听到劝谏的意思。当年叶伯巨极言分封之侈,才惹得高皇帝大怒,说离间亲亲。而服饰、仪卫之类,都很轻微,不动摇根本,其实也不值得犯颜一谏。”

    “如今汉王功高莫赏,若是皇上立他做储君,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杨士奇依然慢吞吞道:“可是皇上宁可特例加赏,给他与太子相同的服饰、仪卫,也不肯更动太子的储位,这分明是对太子的爱护。诸位大人,不要忧心了。”

    黄淮、金幼孜两个连连点头,汉王的到来,其实给了文臣一些显而易见的压力。因为汉王是靖难的功臣,得到武臣一致推举,几乎就要将太子之位争夺到手中了——若非解缙一句“好圣孙”,叫皇帝改了心意,谁知道今时今日,他们要侍奉的储君,会是哪个?

    他们这些东宫辅导官感受最深,通过这些天和太子高炽的接触,他们已经发觉了高炽本性的仁善、温和,这对他们而言,是天赐的储君人选;只是这位储君的位置,并不是岿然不动,他有相当强大的一位竞争对手,就是汉王。

    黄淮料对了一半,而杨士奇料对了另一半。皇上虽然不高兴解缙的进谏,但是并没有降罪他,而最后解缙白费了唾沫,皇上依然命仪驾去迎接高煦。

    高煦堂而皇之地坐进了属于太子的仪驾之中,他进了大内,就看到在端门等候的高炽和张昭华两个,他不得不下来,三人一同见礼。

    “二弟,”高炽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叹道:“你总算从开平回来了,不过几天,高燧也要回来,咱们一家人,总算又能团圆了!”

    “走,”张昭华虽然心中早已经存了万般疑虑,但是却还是觉得有些高兴:“咱们先去乾清宫里见父皇,再去看母后,韦氏在母后那里,等了许久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怕是平哥儿会喊别人,都不会喊爹了!”

    正说着话,却见椿哥儿连蹦带跳地跑来了,身后跟着马骥几个喊他慢一点的人——椿哥儿见到高煦,新奇地盯着他看了半晌,“你是我二叔!我好久没见你啦!”

    高煦见到他就将他抱了起来,一大一小两张脸贴在一起,连高炽看了都惊讶:“椿哥儿真像他二叔啊!”

    张昭华道:“不是他俩像,是他俩都像皇上。”

    椿哥儿在高煦怀里不一会儿就要下来,高煦偏偏不叫他下来,任他左右挪腾,还踢着腿脚,就是把他箍住了——椿哥儿自然越发闹了起来,似乎也发了脾气,嗷嗷叫着咬住了高煦手臂上的一块肉。

    张昭华吓得一哆嗦,“高煦,你快将他放下来罢!”

    她说着又要去扒像个牛犊子似的椿哥儿:“你还不快松口,你再不松,我就打你了!”

    椿哥儿扑腾了一会儿,才慢慢松了口——但是松了口就嚎起来了,张昭华见他满口是血,吓得四肢百骸都僵硬了好一会儿,但见高煦胳膊上虽然是咬伤了,但是只留了一点点血,而血都是从椿哥儿嘴里流出来的,因为他的牙齿崩掉了一颗。

    椿哥儿咬人不成,自己的奶牙崩掉了一颗,让张昭华又气又笑,检查他的牙齿没什么问题,那乳牙本来就是松了,才放下心来。

    高煦是第一个能对付得了椿哥儿的人,这叫椿哥儿忘记了之前他是如何喜欢他这位二叔的,而是将他视作了敌人,笃笃地跑在了前面,一直喊着要皇爷爷给他报仇,跑了几步又返回来,拉住了张昭华和高炽的手,因为奉天殿的门槛太高,他要穿过去还是有些费劲。

    高炽和张昭华一人一手牵着他,将他拖过了门槛,这似乎让椿哥儿觉得快乐,又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而身后慢慢走进来的高煦看着眼前这一幕,眼里闪过了不知名的光来。

第二十五章 纪纲的暗箭() 


第二十六章 遣散() 


第二十七章 女百户() 
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燕王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

    奉天靖难推诚是军中武将,奉天翊运推诚是潜邸文臣并迎附文臣,奉天翊卫推诚是守卫北平之人。

    看着皇帝将象征百户身份的小小的从七品银牌一个个交给了娘子军,张昭华不由得咬着牙齿忍住哭泣,等到一旁的后军都督府佥书将这些人的名字一一记录完毕,写在了靖难功臣奉天翊卫推诚册之中,她才勉强道:“还记得陛下赐给你们的诗吗?”

    “休言女子非英物,凭将箕帚作蝥弧。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娘子军齐刷刷地诵道。

    连皇帝都有些感慨了:“好,好!朕之所以能百战百胜,万死一生,绥定大难,弘济艰难,尔等宣力甚多,辅成大功,朕不会忘了你们的。”

    等皇帝走后,张昭华才道:“你们的名字已经书于金册之中,与国同休。我当初答应你们封百户,也全都做到了。想当初守北平、战开平,艰难险阻,皆共担当,我永志不忘。如今赐你们荣归故土,不必服侍于人身前,子孙后代,可袭百户之职,以作报答。好好去享受天伦之乐吧,将来我过六十寿辰的时候,还召你们来见我!”

    张昭华涕下沾襟,娘子军都哭起来,道:“我们只愿侍奉娘子膝下!”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乎?”张昭华叹道:“你们之中,大都是有父母的人,将来你们还会有孩子,子孙满堂!且想一想,回家乡之后,没有庙堂之高的忧患,没有宫闱纷争的侵扰,一家人晨夕置酒食为乐,每天带着儿孙们,去跟父母请安——享尽天伦之乐,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啊。”

    张昭华愿意她们过上这样的日子,如果可能的话,她自己也想过上这样的日子,只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永远也不可能有这样梦想中的情景能活。

    过了一些日子,张昭华终于等到工部的工匠们来坤宁宫挖炉坑,这种地暖需要弄个好长的炉膛,在砖地下砌好烟道,开一个烟窗。

    只要一个专门负责司炉的人蹲下来点燃柴炭,整个屋子都暖和起来了,地上热乎乎的,满屋子都热气腾腾的,铺上毯子,都可以打赤脚了。

    张昭华却闻到了一股烟味,她问别人,似乎都没有闻到,但是她觉得自己的鼻子没有问题,确实是有若有若无的炭味儿的。她干脆跪趴在地上,一寸寸闻过去,果然发现一块地砖下面,跑出丝丝的味道来。工部的人只好重新打开烟道,重新改装了。

    这样就蹭地她一身灰了,徐皇后从柔仪殿中回来,就看到她拍打灰尘的一幕,不由得感动道:“你叫人弄就行了,何必亲自跪在地上呢!”

    张昭华不以为意:“他们都没闻出来,我想我的鼻子应该更敏感些,反正不能叫一丝的气味透出来。”

    徐皇后拉着她的手,半天说不出来一个字,张昭华心中也有些感动:“只要母亲住得舒服一点,病赶紧好了,儿就是天天跪在地上来一遍,也心甘情愿呀。”

    她又害怕徐皇后伤感,赶紧茬过去了,道:“母亲,咱们在柔仪殿也装上地暖罢,那边坐着也冷呐。”

    “柔仪殿不过是受贺的地方,”徐皇后道:“坐一会儿罢了,并不冷。”

    张昭华面上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想着要偷偷去装——忽然听到徐皇后问道:“徐氏今儿进宫了吗?”

    徐氏就是赵王妃,半个月刚刚嫁进来,如今夫妇两个住在诸王馆中,和高煦一样,所以韦氏和徐氏两个,也不能天天进宫。

    “刚来了,”张昭华就道:“见我在这里装地暖,就走了。”

    徐皇后微微顿了一下:“没跟你说话吗?”

    “说了几句,”张昭华道:“刚才这边烟大,灰尘也大,我没太听清楚。”

    等张昭华离开了之后,徐皇后才问道:“赵王妃是怎么回事?”

    值殿的宫人就道:“刚才赵王妃娘娘来了,但是见着坤宁宫里面,烟灰漫天的样子,殿门也没进来,捂着嘴巴匆匆离开了。”

    徐皇后没有说话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才自顾自说了一句:“到底是官小姐,人和人不能比啊。”

    很快在春和宫的张昭华就听到了这一句话,她不由得微微笑了几声,因为是她遣人先给徐氏送了一条帕子,提前对她说:“坤宁宫里正在改修,烟尘大得很,到时候娘娘就把嘴鼻遮上,也不必进来了,就在门口跟太子妃说一声就行。”

    徐氏以为是她的意思,全都照做了。

    坤宁宫的烟尘其实并不大,不需要捂住嘴鼻的。

    徐氏其实是个好姑娘,但是没有办法,张昭华厌恶她,就凭她舅舅是何福,再没有其他理由。

    高炽很快也从前殿回来了,他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