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唐营养师 >

第71章

大唐营养师-第71章

小说: 大唐营养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陈惜芳花钱是为了个人的面子,所以来路不正的钱她绝不花,因为她怕事发后丢人现眼。陈惜芳容易看不起他人,在背后说人长短,但却不会在背后算计人,她没有那种心肠。至于希望高官厚禄,也不光是她一人的毛病,就拿进国子监读书的学子来说,谁不都是十年安家落户,盼着一举成名呢?

总而言之,陈惜芳这个人世俗,但不恶毒。而这样也就够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杜诚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的圣人,配他也谈不上谁更委屈。

罗莎丽亚和苏莫丽都有心帮这对夫妻缓和关系,所以在陈惜芳面前,时常无意识似的讨论一些夫妻相处之道,比如叶青总接罗莎丽亚回家,罗莎丽亚也会在空闲时去厨师学校帮忙。陈惜光忙着牙行的生意,苏莫丽也会帮他检查账簿。

过日子应该夫妻同心,丈夫的事业妻子也不能不闻不问,耳濡目染下,陈惜芳又想到杜诚每天接送自己的辛苦,终于也去杜诚义诊的医馆看了看,虽然她还是不适应这里一大堆病人的乱哄哄样,但还是留在后边的厨房,给丈夫做好中午饭。

这样已经让杜诚又惊又喜了,由于陈惜芳的厨艺的确得自母亲真传,她这一下厨,也是香飘四邻,在这儿等着诊断的病患和家人也交口称赞,都说杜太医娶了个又漂亮又能干的妻子,真是好神气。这种赞赏正对了陈惜芳的心思,所以也开始常到医馆帮忙了。

过年前,叶花花十五岁生日也到了,这天也是她及笄的日子,女子十五岁及笄,也就意味着她可以嫁人了。

所以叶花花生日的第二天,媒人就上门提亲了。这说的是太行米店二少爷何大道的亲,媒人自是把何二少爷的人品夸了个天花乱坠,不过太行米店就在京城,对方的真实情况瞒不了人,何大道其人虽不像媒人形容的那样夸张,但相貌人品是不差,而且也有些经商头脑,据说被何家老爷向来器重,更胜过其兄长。

叶松夫妻是开通明理之人,虽说婚姻大事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们最希望女儿嫁得幸福,所以还是先征求女儿自己的意见。

其实叶花花是见过何大道的,太白苑等酒店都从太行米店进货,这何家二少爷也曾亲自过来送货,叶花花对他印象颇佳。

女儿自己同意了,叶松夫妻便答应了何家,然后就开始为叶花花准备嫁妆,罗莎丽亚本是想把太白苑给小姑当陪嫁的,但叶花花说什么不肯要,她也知道,如果不是嫂子的太白酒楼等店铺在京城闯出了名声,有京城第一米店之称的太行米店也不会和叶家做姻亲。

不要店铺,罗莎丽亚只能在嫁妆上尽做嫂子的一份心意,而且在叶花花还没出嫁前,尽可能多教她些厨艺。

唐朝有诗言: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

可见新媳妇做饭,首先得到婆婆的赞许才是主要的。

有太白苑这样的女性沙龙在,各家夫人的喜好都容易打听,据说何家老夫人最喜欢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白面点心。

这样罗莎丽亚就想到了萨其马这种糕点。于是她指点叶花花做新点心,用鸡蛋和面,切成细条,放入芝麻油炸熟,再将炸好的面条捞出,拌上用蜂蜜、饴糖、桂花熬好的糖浆,放入木框中压好定型,于冷却后切成方块。

萨其马原是满语,在唐朝,罗莎丽亚选用了它的汉文名,“糖缠”。

第一百零二章 太白鸭

贞观五年,

(公元631年),

二月初一,叶花花正式嫁入何家,这天婚宴的酒菜自然又是太白酒楼包下的,叶青和罗莎丽亚亲自带人进厨房操作,算是还了小姑当初为她下厨办婚宴的人情。

不知道萨其马是否能讨得何家老夫的欢心,还来不及等叶花花回门打听消息,叶青他们又开始忙碌国子监的伙食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正是国子监入学的日子,太白酒楼在这天早上的卯时前就搬了进来,开学第一天的饭菜质量给人的印象至关重要,所以是叶青亲自党勺的。

等报到安置好的学子们中午去食堂打饭时,就看见墙上贴着今天的菜单:早饭(大米红豆粥、糖包、馒头、五香鸡蛋);午饭(米饭、焦溜鱼丸、卤猪肝、韭菜炒豆腐丝、蛋花汤);午点(桔子);晚饭(烧饼、葱油饼、冬瓜鸭块汤)。

挺丰富,居然还有水果,而且给的饭多,菜里肉也不少,最重要的是管饱,从数量到质量,就是官家子弟也挑不出毛病,更别说平民家的孩子了。

这一天,学子们对伙食都表示满意。

然后第二天,菜单又换了:早饭(豆浆、芝麻酱甜花卷、炸油条); 午饭(猪肉小白菜馅饺子、猪肉萝卜馅饺子、韭菜鸡蛋馅饺子);午点(山楂糕);晚饭(肉末鸡蛋炒饭、海带氽丸子汤)。

第三天:早饭(虾米鸡蛋面片汤、银丝卷);午饭(米饭,油豆腐炒肉、红烧鱼块、黄瓜炒鸡蛋、素炒小白菜、冬瓜汤);午点(冰糖红豆沙);晚饭(三鲜锅贴、南瓜八宝饭、大骨头炖海带汤)。

第四天、第五天……天天花样翻新。今天吃什么?这成了学子们除了学业以外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外行们吃的满意,谈论得热闹,可当菜谱流传出去,长安居等老字号却不大服气,这些菜他们也能做,甚至可以让学子们吃的更好,为什么进行偏偏把伙食指给太白酒楼负责,是不是这常去太白苑的官夫人起了作用?

“你知道为什么进行把国子监的伙食交给太白酒楼吗?”太白苑里,卢夫人也在问罗莎丽亚这个问题。

罗莎丽亚摇摇头,她也不知道太白酒楼赢在什么地方。

“其实长安居他们的食谱比你这儿的丰盛多了,几乎顿顿都是大鱼大肉。”裴夫人说道。

人家的食谱这么好,罗莎丽亚更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了?

“是预算。”卢夫人给出答案,“我家老爷和魏大人都亲自算过,按长安居他们三家的食谱做饭,每家所花的钱都要远远超过朝廷给的工钱,这岂不是赔本做生意,哪个商人会这么干?”

“我家老爷嫌他们不实在,怕最后这些商人为了回本,会从学子身上克扣。”裴夫人接口说道。

“所以算来算去,只有太白酒楼的食谱有些簿利可赚,这样反而让人放心。”卢夫人微笑,商人不赚钱干吗经商,所以也不需要把自己标榜成不计回报的大善人,只要赚的不是暴利,大家也都能理解。

因为实在,才赢得信任,罗莎丽亚这才明白自家竞争成功的原因,看来在哪个时代做生意,诚信都是最重要的。

国子监培养的是国之未来栋梁,所以不光是房玄龄、魏征这样的朝廷重臣关心学子的吃住,连当今天子李世民也在开学后的第六天早饭时亲自到食堂看看,这些学子空间能不能吃好吃饱。

近距离得见天子的龙颜,不少学子,尤其是平民学子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李世民亲手将跪在最前面的几个扶起来,问他们的籍贯、年龄、学的课程、在学校吃住是否习惯。

学子们边擦泪边回答,李世民看到桌上的饭菜,也动手拿了块点心,他要亲自尝尝这儿的伙食质量。

尝了一口,李世民不由得点心,这点心味道不差,甚至更胜过宫中御厨的手艺。

“这是桂花糕。”旁边一个寒门学子趁机介绍道,能和圣上这么近距离的说话,是不是也意味着自己离蟾宫折桂的日子不远了?

“桂花糕?”李世民挺喜欢这点心的,就是不好意思一个劲吃。

殿中监宇文士及在旁建议:“不如陛下就在这儿用早餐,和众学子边吃边谈,您不坐下吃点东西,大家都只能站着陪着,这豆浆可要凉了。”陛下一早就过来国子监,还没在宫中进过早膳,这么长时间也该饿了。

能和皇帝一起吃早饭,岂不是相当于提前赴琼林宴,兴奋的学子们赶紧跪下请求,有机灵点的更马上收拾桌子,又去厨房捧出热乎的新点心。

盛情难却之

李世民一手拉着魏征,一手拉着宇文士及,再示意随行一干上下,“那我们今天都在这儿吃早饭吧。”

吃饱喝足的贞观天子对这儿的伙食很满意:“这是哪家厨子的手艺?”应该让皇后她们也尝尝,宫里还没有这样的点心呢。

“这里的伙食都是由民间的太白酒楼负责的。”魏征小声说道。

“太白酒楼?”李世民听这名字耳熟。

“就是原来的太白居,老板娘是名胡女。”魏征提醒他。

原来就是徐茂公当初看上的那个胡女,李世民恍然大悟。

“那个老板娘已经在去年嫁人了,她的丈夫是原来长安居的主厨,不过现在自己办了个学堂,教人厨艺,因为妻子最近有了身孕,所以国子监的伙食都是他负责的。”魏征这些消息可都是通过自己妻子知道的。

她嫁人了?这么说那个胡女没有等徐茂公,李世民有些意外,以徐茂公的相貌和地位居然还能被人甩了?

“茂公知道吗?”李世民也小声问魏征。

魏征点头:“他知道,也不在乎这个,其实茂公当初想把人家带回并州,看中的也是人家的厨艺。”徐茂公其实是用罗莎丽亚当借口挡伊香公主,不过这事还是不用告诉李世民了。

看中人家的厨艺?李世民记得程知节当初也这么说过,现在亲自尝尝,这厨艺的确让人很难放下……

“你说现在主厨的是她丈夫,叫什么?”李世民又问道。

“他叫叶青,就在厨房。”魏征的意思是问李世民是否要见见这个人。

李世民是好奇,但他今天主要是来看学子们的,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厨子身上,岂不是给人留下贪吃的印象,所以还是笑笑免了。

身为殿中监,负责李世民主食住行的宇文士及可是最懂天子心意的,所以在走后,他又吩咐底下人专门找到叶青,要他专门给天子做道御膳。

能给皇帝做菜,可是一般人求也求不来的,但给皇家掌勺,偏也是世间最危险的职业之一,这点叶青的父亲叶松就是最好的例子。

皇帝要你做菜,也是不能拒绝的,也不能敷衍了事。可该选择什么散工呢?叶青回去后就和妻子商量。

“就做太白鸭吧。”罗莎丽亚寻思道。史书对这个贞观天子从不吝啬笔墨,从贞观之治到血溅玄武门,或褒或贬洋洋洒洒写了又写,唯独没有记载李世民喜欢吃什么,她选择太白鸭,还是李白亲自烹饪,得到唐玄宗好评的菜肴。

唐太宗,唐玄宗,太爷爷和重孙子,希望这血缘关系真的有用,让他们的口味都一样吧。

太白鸭,是精选肥鸭加上百年陈酿花雕、枸杞、三七等辅料,再放入葱、姜等调料,最后放入瓦罐中,用皮纸封口而焖蒸的鸭子。

叶青在妻子的指点下做好太白鸭,然后送入宫中。

提前一百年尝到太白鸭的唐太宗,的确像他的后代唐玄宗那样,对这道菜赞赏有加,还亲自招见了叶青。

“这太白鸭是草民妻子的家传厨艺,只是她有孕在身,不能亲自下厨烹饪,才由草民做了呈给陛下。”就算是妻子的功劳,叶青也不会贪。

又是那个胡女的厨艺?李世民有些明白徐茂公的心情了,这样的美食的确让人想天天吃到,不过幸好太白酒楼就在京城。

“每隔十天你们太白酒楼就做道新菜送到宫中。”李世民吩咐道。

皇帝没有让他们进宫当御厨,叶青松口气:“是。”

连皇帝都说太白酒楼的菜好吃,满朝文臣、达官贵人的视线还不都聚中在了太白酒楼,一时间酒楼的门口都成了车如流水马如龙。

皇帝称赞,皇宫的娘娘们也对太白酒楼好奇了,长孙皇后中宫中也常听闻众大臣的夫人常去太白苑,卢夫人等也为她带去过太白苑的糕点,确实口味不错。如今又见李世民也喜欢那儿的点心,便做主将原属于三和斋的宫廷供奉改成了太白苑。

这个消息传出来,最高兴的人却是陈惜光,他终于等到太白居打倒三和斋的日子了!相比陈惜光的兴奋,罗莎丽亚倒有些不好意思,她现在和陈惜芳是朋友了,可这又成了竞争对手。

陈惜芳是不大高兴,但也没有罗莎丽亚想象的那样生气,因为她也明白,如今就陈夫人一个人在支撑三和斋,自然已无力与人竞争。

哥哥当了牙商,自己嫁了人,三和斋以后会如何呢?陈惜芳有些茫然。

第一百零三章 粽子

感谢大家相赠的粉红票。〃^…^〃

贞观五年,正是唐朝盛世进行时,如今可说是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一斗米才卖三、四文钱。

日子富足了,首先就表现在吃上,这里的酒楼茶肆开了一家又一家,几乎家家生意都那么好。罗莎丽亚看在眼里,不由感叹,这儿还真是厨师的天堂。

吃的好,人们的腰围就开始放宽,唐朝以胖为美,君子不“重”不威的审美观也开始出现了。从营养学来说,体形要求饮食,喜吃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