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攻略 >

第452章

庶女攻略-第452章

小说: 庶女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厮,只怕他一时拉不下这个脸来”

不得不说,徐令宜非常了解这个儿子。

听说长安和长顺给他做小厮,谨哥儿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待滨菊、长安、长顺走后,他在十一娘身边磨磨蹭蹭了半天,想让十一娘改变主意,又不敢开这个口。

毕竟是谨哥儿要用的人,她勉强安进去,谨哥儿要是根本不让长安近身,不仅误了长安的前程,也浪费了她的一番苦心,十一娘和细细地说了半天“知错能改”、“宽和大度”之类的话,谨哥儿听着渐渐高兴起来,觉得自己不计前嫌让长安在自己身边正应了爹爹说所的“心胸宽广”,很爽快地答应了十一娘的安排。

徐令宜听了哈哈大笑:“谨哥儿可不是一般的要面子。”说着,脸色沉凝下来,“我看,这个毛病要改一改才好”

“孩子还小。”十一娘笑着收拾手里的针线,准备歇息,“他只知道这样做父母会不高兴,那样做父母会高兴。父母高兴的,就会使着性子去做;父母不高兴的,想做也只敢偷偷摸摸地做。哪里懂那么多大道理。只能一件一件的来。要紧的是我们不能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做些自相矛盾的事,让孩子分不清楚父母的态度。”

“说的像训小狗似的。”徐令宜听着失笑,夺了她手里的藤筐,柔声道,“又在做什么?小心眼睛实在要做,不是还有谕哥儿媳妇吗?这两年身子骨刚好些了,你就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了”

“我知道了”十一娘笑着横了他一眼,没有多说。心里却腹诽着,难道你的东西我也交给谕哥儿媳妇做不成?

徐令宜却没有多想,他在想谨哥儿的事。

谨哥儿身边服侍的人本来就多,现在又加了长安和长顺,特别长顺,只怕还要两拔个丫鬟专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样跟着谨哥儿住在正房的暖阁也不是个。

“诫哥儿不是搬出去了吗?”他沉吟道,“要不,让谨哥儿住到原来诫哥儿的厢房去吧?那边好歹是间厢房,又宽敞这样黄小毛和刘二武也可以一起般过去,他们也不用每天从外院进来,晚上内院落了匙,他们也能在谨哥儿身边服侍”

这样自然好。

谨哥儿大了,的确不再符合总住在暖阁,可十一娘有点舍不得儿子。脸上由不露出几分犹豫来。

徐令宜看在眼里,觉得在这件事上十一娘太婆婆妈妈了。索性道:“这件事就这样定了。明天我就让白总管安排人把厢房重新粉一粉,该添些什么就添些什么。二月初一就让谨哥儿搬过去。”态度有些坚决。

十一娘咬着牙应了。

第二天,徐嗣谕几个给十一娘问了安就去了城南吃饭。十一娘则回避去了丽景轩,让白总管带了工匠去看西厢。

滨菊陪了婆婆进府给十一娘磕头谢恩,说好了正月二十送两个孩子进府。

太夫人也听说了。

杜妈妈笑道:“例钱由四夫人自己垫上。长安陪着六少爷读书、习武,长顺就在屋里跟着红纹学规。”

太夫人还是挺关心这件事的,吩咐杜妈妈:“两个孩子进府的进府的时候你记得提醒我一声,我要看看”

杜妈妈笑着应是。

待送走了徐嗣方谕,西厢房也焕然一新。

十一娘特意去看了看。

青石砖重新打磨了一遍,地面光鉴照人。宝蓝色的幔帐换成了明快的鹅黄色,黑漆的家具换成了梨花木,相比从前,多了几份明快,少了几分庄重。

她很满意。

带了谨哥儿去看。

谨哥儿听说这是自己的屋子,而且以后黄小毛、刘二武、长安和长顺都会陪着他住在这里,他立刻高兴起来,在屋里子跑来跑去,还要把诜哥儿叫来:“……他晚上就可以睡在这里了。五婶婶就不会说我住的地方太小了。”

五夫人哪里是嫌弃暖阁太小,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总这样跟着谨哥儿不着家有些不好吧

十一娘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

谨可儿犹豫道:“娘,我这可不是要和七弟显摆我是想他和我一起玩”

十一娘笑着抱了抱儿子。

有小厮进来:“夫人,您在多宝阁的大掌柜把您订的笔墨送过来了”

谨哥儿欢呼一声,跑过去就把黄杨木的匣子抱了过来:“娘,娘,我们去七弟那里吧”

他一直没跟诜哥儿说自己得了套有趣的笔墨之事,感觉憋得有点慌。

“好啊”十一娘笑着应了,和谨哥儿一起去给诜哥儿送东西。

五夫人看着有些意外,笑着向十一娘道谢。诜哥儿则和谨哥儿到一旁去交头接耳去了。

没几日,滨菊把长安和长顺送了过来。

十一娘特意陪着滨菊和孩子们去给太夫人磕头。

太夫人看这两个孩子眼神都十分清明,很满意,渐渐放下心来,两个孩子也就安心地住进了谨哥儿的东厢房。

谨哥儿对长安的到来还是有点讪讪然,长安进府后很相信祖母和爹娘,情绪也有点低落。长顺却恰恰相反,他很喜欢跟在谨哥儿屁股后面跑。谨哥儿因此常常拿了点心给长顺吃,长顺就跟着他跑得更欢了。以至于谨哥儿向徐令宜求情,让长顺也跟着他们一起去习武堂:“……人多了,好玩”

徐令宜自然应了,只是嘱咐庞师傅:“年纪还小,不用勉强,等大一些了再好好地学。”

诜哥儿知道了很是羡慕道:“可惜八弟什么点心也不缺。要是他像长顺一样的的该多少啊”语气很遗憾的样子。

丫鬟们听了直笑。

五夫人听了气得够呛,又听说徐令宜还准备让黄小毛和刘二武、长安等小厮也跟着庞师傅习武,五夫人不由找了徐令宽嘀咕:“这样有点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适合的”徐令宽笑道,“既然要习武,身边自己要有几个陪着过招的人。要不然,学些花拳绣腿有什么用啊”

五夫人不好反驳,过了几天,偷偷去看孩子都在干什么。

庞师傅住在离双芙院不远的秀木院。

秀木院原是个武堂,为了让孩子们习武,徐令宜特意在一旁盖了个小小的三间瓦房安置庞师,还特意拔了小厮给庞师傅用。

五夫人扶着丫鬟的肩膀,站在墙院上的青石条凳里透过花墙朝里望。

谨哥儿、诜哥儿、黄小毛、刘二武、长安,五个人一字排开,正在院子中央蹲马呢春寒微峭的时候,几个孩子额头上都有汗。

庞师傅四十来岁,身材高大魁梧,脸庞方正,沉着脸坐在屋檐下的太师椅上,显得很威严。喝斥在几个中间穿行的长顺:“你给我老实待在一旁。不然,你也跟着去蹲马步去。”

长顺一听,立刻学着谨哥儿的样子蹲了个马脚。可不过几息的功夫,他就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同:“六少爷,大哥……”

长安有些担忧地回过头去,刚想劝慰弟弟两句,就看见庞师傅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像拎小鸡似的把长顺拎到了太师椅旁,然后拿着茶几上放着的戒尺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划过空气的戒尺发出“叭叭”几声响,这才神色冷竣地重新坐到了太师椅上。

长顺乖乖地立在庞师傅的身后,再也不敢动了。

五夫人看着眉头微蹙,然后看见自己的儿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五夫人不由脸色铁青,低低地轻呼了一声。

只感觉那庞师的目光像箭一样射过来,又随着庞师傅扭头突然消失在空中。

五夫人心一颤,正想看个明白,诜哥儿已大声呻吟道:“庞师傅,我,我不行了,要歇会”他气喘吁吁的,语不成句。

只是还没有等庞师傅说话,五夫人就看见谨哥和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庞师傅,我,我也要歇会”

庞师傅的眉头就紧紧地锁成了个“川”字。

他看了看虽然手脚发颤却依旧在那里蹲马脚的长安,想了想,沉声道:“六少爷,七少爷,一柱香的功夫还没有动呢”

两个孩子就苦着脸爬了起来,重新沉腰蹲下。

庞师傅就拿着戒尺戒轻轻地打着两人的身体,只到两人蹲姿适合他的标准,他这才转身在太师上坐下。

五夫人看着心里有点起火。

诜哥儿不过是来玩玩,用得着这样认真吗?

她抿着脚往内院去,迎面碰见十一娘。

“四嫂这是去哪里?”想到儿还蹲在那里,五夫人的笑容有点勉强——她要尽快找到徐令宽把儿子领回去

“我去看看谨哥儿”十一娘笑道,“第一天去上课,也不知道顽皮不顽皮?”

五夫人一听,忙诉苦道:“那庞师傅实在是粗暴,竟然用戒尺打孩子”

十一娘吓了一大跳,忙过去看。

见几个孩子都瘫在地上,庞师傅蹲在一旁道:“你们休息一下,过一柱香的功夫我们再蹲马步。”

孩子们发出一阵呻吟声。却没有谁哭闹

十一娘笑着回了正屋。



身体突然有点不适,去了医院,下午六点多钟才回来,来不及跟大家说一声,还请见谅

因为明天还要去医院做个比较详细的检查,时间太晚,来不及写文,欠大家的两更只好抽个时间还了。

O(∩_∩)O~

PS:先贴个草稿

第六百二十九章成长(下)

待谨哥儿回屋,十一娘见他满头是汗,忙给他擦身子、换衣,笑着问他:“师傅好不好?”

“好”谨哥儿大声道,两眼发光,“他的箭能从铜钱的洞里穿过去射在大树上。还能一掌把三块叠在一起的砖打碎。很厉害的”

崇拜是最好的老师。

十一娘笑着亲了亲儿子的面颊:“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谨哥儿摇头,笑嘻嘻地道:“我蹲了三柱香的马步。七弟只蹲了两柱香的马步。”很自豪的样子。却不说长安和黄小毛、刘二武蹲了多长的时间。

十一娘失笑。

想到她去时孩子们都在休息。谨哥儿这三柱香的功夫应该是分三次蹲的。

看样子,庞师傅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

十一娘对庞师傅的第一印象很好。

她适时表扬儿子:“谨哥儿可真行”又轻声道,“诜哥儿年纪比你小,自然没你蹲得时间长”一面说,一面领着他到西次间临窗的大炕上坐下,剥了个桔子他吃。

谨哥儿听了情绪略有些低落,但见母亲笑盈盈地喂桔子他吃,他又高兴起来:“娘,师傅说,让我们每人制一把小弓箭,师傅以后还要教我们学射箭。还要做短褐,这样练拳、蹲马脚的时候很方便。他还让人在院子里做了梅花桩,不是一个哦,是两个。”他兴致勃勃地比划着,“比我还要高。连在一起。说我们要是马步蹲好了,就可以走梅花桩了……”

正说着,徐令宜回来了。

“怎么早?”十一娘有些诧异。

谨哥儿已溜下炕扑到了徐令宜的怀里,“爹爹,爹爹,我今天蹲马步了。蹲了三柱香师傅说我比诜哥儿蹲得好。”

今天是谨哥儿第一次去习武堂,徐令宜嘴上不说,心里惦记着。见谨哥儿兴冲冲的,他眉宇间也有了一丝飞扬。

“不错,不错”徐令宜把谨哥儿抱放到了炕上,“你跟着庞师傅好好说,等你能上梅花桩了……”他沉吟道,“爹爹奖你一把宝剑好了”

“不行”十一娘接过小丫鬟奉的上的茶放在了徐令宜面前,沉声道,“奖什么不好,要奖宝剑”

“好啊好啊”谨哥儿兴奋极了,无视母亲的反对,笑得眉眼弯弯,像个小狐狸似地道,“我要爹爹书房里悬着八宝琉璃剑穗的那柄宝剑”

徐令宜一愣,继而大笑。

“这可是你说的”他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儿子,豪爽地道,“只要你能站梅花桩了,我就把那宝剑送给你。”

谨哥儿本能地感觉不对劲:“我……我……”他看了蹙眉看着他的母亲一眼,又看了笑得十分开怀的父亲一眼,犹豫了半晌,然后露出副毅然决然的模样儿:“娘说了,不让奖宝剑。我,我不要宝剑了”

徐令宜夫妻很是意外,徐令宜更是道:“怎么又改变主意了?那你要什么?”

“爹爹分明一副看我笑话的样子”谨哥儿嘟呶道,“我才不上当呢”说着,他歪了脑袋思忖道,“我,我要把弓箭,要把漂亮的弓箭。”

徐令宜哈哈地笑着,回头对十一娘道:“我们儿子可不得了,学会察颜观色了。”然后很是感慨地笑着问儿子,“你为什么想要爹爹的那把宝剑?”

“它好看啊”谨哥儿想也不想地道,“那个剑鞘是金镶玉的,还缀了三颗红宝石,比娘花钗上的还要大呢”

徐令宜笑容渐敛,直起腰,喊丫鬟去把那宝剑拿进来。

十一娘望着徐令宜敛去笑容后不怒自威的脸,露出淡淡的笑容。

丫鬟很快就拿了剑过来。

徐令宜把剑递给谨哥儿:“拔出来”

谨哥儿狐疑地接过剑,按了剑鞘,使劲把剑拔了出来。

剑身明亮照人。

徐令宜指了炕桌:“你试试”

这可是娘亲的桌子。

谨哥儿不禁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笑坐在好里,表情带着几分鼓励。

谨哥儿不再犹豫,双手握着剑柄,使劲朝炕桌劈去。

黑漆炕桌,连个痕迹也没有。

他惊讶地望着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