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499章

明末强国梦-第499章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于辅助者的第一位,这是不能谦让的。

    外蒙古还有一个事物,就是扩军,第五独立骑兵团要扩充为师。原团长程立拟任师长,团教官马小六拟任师教官,扩建整编的时间为一年。

    这个师的作用重大,他是防止俄罗斯东进,维护中华北方稳定的基本力量,其主要作战地区就是西伯利亚大草原。因此,适应高寒地区的装备、训练是重点。

    该师师部的驻地是乌里雅苏台,原本一百多年后才出现的乌里雅苏台城池(清代建立的将军府),现在已经建起来了,它就是专门针对俄罗斯人的一个军事基地。他们每年夏季将出动,到阿巴坎(漠北)游弋演练。但是阿巴坎的冬季太寒冷了,所以只能季节性的出动。

    原本的历史上,就是这两年,俄罗斯有一支非常残忍的“探险队”,史料记载,他们有132人,首领叫做瓦西里…波亚尔科夫。他们越过了西伯利亚大草原一直向东,用两三年的时间到达了黑龙江流域,进行“探险活动”。这帮残忍的暴徒,依仗着火枪犀利,杀人无数,甚至吃中国人的人肉。

    但是,这个历史不再会发生了,这个瓦西里当然还会来,这是历史的必然。有可能,死在西伯利亚的俄军中就有这个瓦西里;也有可能他在今年或者明年的西伯利亚战斗中,死于阚岱巡抚的马刀之下。但是可以断定,他们再也不可能越过西伯利亚了,血腥的历史再也不会发生了。

    ………第567章完………

第568章:跨越喜马拉雅山() 
六月中旬,朱万化到了兴安省。

    崇祯十二年初的时候,滨海、兴安建省,设黑龙江巡抚阚文琪,他的治下是黑龙江、滨海、兴安三省。这一次朱万化需要巡视兴安、滨海两省,然后进入吉林,所以阚文琪要陪同视察两个省。

    滨海、兴安两省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交通。省际的主干道有了,但是支线太少。朱万化的车队路线就是沿着察哈尔、兴安省、滨海省的主干道行进的,但是要到其他地区就很困难。

    这两个省都是积极吸纳移民的省份,但是人口还是太少,人少劳动力就少。这个年代修路就是人海战术,没有什么机械,于是他们修路就难。还有一个问题,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河割断了他们的交通,夏天靠渡船,冬天冰上走,春秋两季的冰凌期就断了交通,这有点像黄河。

    这两条河水量大,河道窄,黄河那种修隧道的办法就不灵了,只能建桥。但是古代的建桥技术和资金都不能与现代比,不说技术能力,单说建一座横跨大江大河的桥梁需要的资金,动撤就是百万两白银,此时的一个省有多大的财政能力?

    朱万化是个善于凑合的人,他实际的考察了黑龙江之后,出了一个凑合的主意:选择有江心岛的地点,桥梁的跨度就小了不少。然后采用悬索桥的技术,拉起一个轻便桥梁,马车能通过即可,哪怕单行线也比没有桥梁强。桥面用木板,桥体的重量就轻了,这座桥梁的造价就很低了。

    这里是优质木材的产地,木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桥梁的主要材料都使用木材,只有关键的悬索使用多股钢绳,造价进一步降低。目前在铁路桥、栈道桥上都锻炼了不少的修建悬索桥的技术力量,调动雇佣他们也很容易,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适于建设这样的桥梁的地点很多,因此,黑龙江、乌苏里江上就可以建起数座桥梁,起码冰凌期不至于中断交通。超重的货物可以躲开冰凌期,无论冰上走还是夏季的船都可以运输。

    有了桥梁毕竟比渡船方便,应用的价值很大。

    对于修路,朱万化也给出一条建议,建议他们到中原人口密集的省份招收季节性的劳工,工钱可以优厚一点。这些劳工亲眼看到黑龙江流域的富庶也会动移民的心思,即解决了劳动力,也是吸引移民的手段。

    滨海和兴安省也是肥沃的黑土地,但是,这两个省多山地,并且北部已经到了北极圈,过于寒冷了,所以,南部可耕种的土地没有黑龙江以南三省那么多。但是,这些不多的耕地出产还是可观的,起码比中原的省份强,原因是产量高,作物以冬小麦为主,最南部有部分水稻田。

    严寒地区出产的粮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质量上乘,特别的好吃。出产多,质量好,这是一个大优势,只要标明面粉、大米的产地是黑龙江、兴安、滨海,那就是高档食品的代名词,它的价格必然高。

    更有甚者,贸易公司使出了市场手段,利用黑龙江流域的粮食,搞出来“贡品”的名堂。朱万化不摆帝王的谱,但是,供给督军府、大都督府、中京(曲阜)皇宫的粮食,都是出产于黑龙江流域的,被打上贡品的标签。其实粮食是贸易公司花银子买来的,并非地方政府的进贡。但是贸易公司就是要这个效果,这几个府邸能吃多少粮食?贸易公司送的起。可是这“贡品”二字就值钱了,不但价格高,而且热销,任是谁能吃上“贡品”粮食,其心理也是沾沾自喜,骄傲无比。

    古人也不笨,也知道品牌效果!

    黑龙江流域农业高产的秘诀就是深翻土地,原理是保持地温,对抗严寒。这个深翻土地别的地方是不能学习的,黑土地深翻一尺多绝对没问题,就是深翻三尺,翻上来的还是富含腐殖质的黑土。其他地区,比如华北平原,深翻一尺,下面的生土、盐碱土就翻上来了,土地就废了。

    朱万化还过问了第五师(驻黑龙江流域)的军务,第五师的师长是李三省,他也是国防军内的老资格了。

    朱万化关心的是库页岛上的战略部署,库页岛的南端距离北满岛(北海道)只有几十里宽的海峡。第五师在库页岛的南端建有一个较大的军事基地,平时驻军一个连,但是基地可以容纳一个团的驻军,它是牵制清国的重要军事设施。与北洋舰队(驻海参崴和元山)配合,形成对清国的军事威慑,一旦需要,这支力量可以在清国的屁股后面狠狠的踹一脚。他们能够迅速地占领北满岛,从北面威胁清国腹地。

    。。。。。。

    七月初,朱万化从海参崴南下到茂山,也就进入了吉林省,开始对吉林、辽宁的考察,这也是朱万化巡视北方的最后一站。

    辽吉巡抚孙传庭,率领两省官员到边界迎接。

    从海参崴通过茂山到达安东的公路,是国防军最早修建的公路,山中的道路极为艰难,他们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现在这条路已经有了多个分支,从茂山到吉林城就是一条线路。朱万化巡视茂山之后,他的车队将沿着这条公路到达吉林省的首府吉林城。

    辽宁、吉林是重工业基地,这里有三个大型的钢铁基地:茂山、安东、鞍山,目前都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全国七成以上的生铁、铁轨、轧制型钢都出产于此。

    茂山、鞍山都是在矿山旁边修建的冶炼厂,但是安东的铁矿石、煤炭都是通过贸易从朝鲜取得的,茂山的铁矿石品位最高。

    沈阳城已经逐步的成为了中国第一的金属加工基地,当然军火除外,军火工业都集中在台湾。军火生产是国家的命脉,不能轻易的扩散。

    其他的省由于钢铁产量的制约,修铁路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辽宁、吉林却宽松的多,因为他们生产了大量的钢轨,自身的需求就受到了关照,因此,东北的铁路进展很快。

    从金州(大连)向北到了沈阳,并经过抚顺、通化到达吉林城(吉林省府),这一段线路已经完工。现在从吉林继续向东修建,目标是茂山,并且最终到达海参崴。鞍山到安东的支线也已经建设了一半,还有一条线路也很重要,那就是从沈阳到锦州的铁路也在筹划之中。

    在现代,沈阳到锦州的线路就是北京到达东北的重要线路的一部分,但是现在,锦州属于热河,而热河省是自治省,北京还是特区,他们都是不能修建铁路的,这是宪法的规定,因此,现在的这条线路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辽宁的铁路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沈阳城南,铁路跨过浑河,修建了一座铁路桥。这是目前全国铁路建设中修建的第一座大型铁路桥,锻炼了建桥的工程技术队伍,为以后修建大型桥梁打下了基础。

    这一座桥梁是被逼出来的,非建设桥梁不能解决问题。

    浑河是辽河的支流,在沈阳这个位置,它的河道很宽。但是由于地形落差大,正常时,河道中水量很少,无法行船,如果想行船,就要建拦水坝蓄水。但是这条河流在汛期时洪水流量很大,拦水坝妨碍泄洪,并且由于落差大,奔腾汹涌的河水中也无法行船。因此,不能使用轮渡接续铁路,建桥梁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否则,铁路将就此中断。

    顺便说一句,浑河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条河流,在现代,辽宁核心地带的几个大城市都是靠浑河的一座水库供水,这个水库名叫大伙房水库,位置在抚顺以东二十里。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的古战场就被淹没在这个水库之下。

    在青岛至西安的铁路建设中,由于建桥梁的技术还不到位,所以铁路线路都是躲着需要建设桥梁的位置走,绕了很多弯路。但是过浑河的这一次躲不过去了,无奈之下,修建了这个大型的桥梁。

    修建此桥时,悬索桥的经验尚未总结出来,因此,这是一座桁架桥梁。为了减小跨度,接近两百米的桥梁用了二十个水泥桥墩,跨度减少到了十米以下。由于钢材的紧缺,也是为了降低造价,桁架是钢木混合结构,并且铁路是单行线。

    这一座桥建设工期差不多用了一年半,造价合白银约一百万两,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大型工程了。

    这条铁路还有一个突破,那就是从抚顺到通化,以及邻近吉林城的局部是通过山区的,这也是青西铁路所没有的。并且从吉林到茂山,再到海参崴是更艰难的山路。

    所以说,辽宁的这条铁路,与青西铁路比较,线路并不长,但是技术难度大。

    朱万化特别的视察了这一段铁路,并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

    “还有一条铁路,它的战略意义最大,但是修建十分困难,这就是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连通康南与四川的铁路。我们只要不断的努力,我相信再有三十年、五十年,到了我们的儿子或者孙子那一代,铁路一定能够修到康南省。它的重大意义是划时代的,因为这条铁路,中国就算是真正的印度洋沿岸的国家了,那里的粮食和石油这两大资源就摆在了我们中国的炉灶上,是我们的盘中餐!所以,要激励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加重赏赐,让他们更快更好的解决铁路建设的难题,力争早日跨越喜马拉雅山!”

    对于圣宪王爷的这段话,孙传庭等官员们不是特别的明白,他们现在能懂得一点,那就是粮食,他们都知道粮食的重要。至于“石油”、“印度洋沿岸”的意义,他们都不懂,这个年代的人,还没有海洋的意识。

    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个大陆国家,或者叫做内陆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海洋的意识。明清两代都长时间的禁海,“片板不得下海”、“闭关锁国”的命令,在明清两代都被长时间的执行,跟不上世界进步的脚步,尚不自觉。

    只能到若干年之后,历史学家们才能翻出当年圣宪王爷的语录,到那时人们才能赞叹王爷的睿智英明。

    七月底,朱万化结束了北方的巡视,暂时回到开封,并且准备下一步的行程。

    南半部的巡视路线是:台湾、福建、琼州(海南岛,它是广东省的一部分,但是在国防军的控制之下,不属于明王国管辖,按现代的区划,这里还是要建省的)、广东、三金、新加坡、安岛、康南、锡金府、波斯湾、苏伊士地区。都是航海为主的线路。

    南半部的巡视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568章完………

    我的另一部书——啊!东北军,已经签约,欢迎读者光顾。

第569章:疯狂的橡胶园() 
朱万化在开封暂短的休息了二十多天,处理一些重要的公务,过问了一下江西围剿左良玉的军务,就准备新的巡视行程了。对于他的行程,内阁又一次的干预了,不允许督军大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理由当然是安全。最后协商妥协的办法是在沿海港口接见当地官员,并且督军大人不得下船,接见就在船上的会议室进行。

    纪元2191年,崇祯十三年八月下旬,朱万化启程巡视南方几省。这一次没有车队了,只有督军大人的防弹马车装在船上随行。由于人员装备不多,船只也就少了。出巡的船队有朱万化的专用客轮金华号,朱万化及其随员、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