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民妇有理:拐个皇帝去种田 >

第191章

民妇有理:拐个皇帝去种田-第191章

小说: 民妇有理:拐个皇帝去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到达巾帼城,发现巾帼城给他们的安排,并不是最初所说的那样,也有不少人质疑,可当巾帼城的人,将那些曾危害过巾帼城的人拉出来,并说明缘由之后,这些人都彻底的沉默了。

    好在唐梓芊下令,给了他们足够的粮食和生活用品,以及盖房子的银子,所以倒是没人闹事。

    为了预防张老二的事情再度发生,赵之信还拍了一对亲兵过来管理这些人,且在十八万人中,又挑选了一些人品好的人,组建了民兵,倒是合了唐梓芊最初的用意,可以放心的让这些守护城池了。

    当然,赵之信的亲兵留在巾帼城,也是皇帝同意的,依旧属于国家的军人,名义上也归属于唐梓芊,一切用度也都由巾帼城来负责。

    对比,唐梓芊没有任何异议,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拿了她的银子,起码对她能忠心一些。

    同时,还有一支千人的队伍随行而来,这是皇帝送给唐梓芊的小军队,也算是变相的巾帼城的军事上安排了人手。

    而这名千户长兴邢,曾是赵之信带过的人,人品不必怀疑,也算是皇帝向唐梓芊示意,不会过多干涉巾帼城的事,这些军人只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对于这一千一百人多人,唐梓芊一视同仁,除了给他们银子和生活所需用品,便让他们去负责管理那些刚到的人安家落户的事情,待安置好人员之后,再另行安排。

    对比,没人有异议,身为军人,服从是天职。

    何况当兵的人,谁没吃过苦头,如今能有吃饱喝足,也不必担心没命,已经算好的了。

    “唐大人,皇上有口谕,在端午节前夕,会十万余众尚未落户的灾民来巾帼城安家。唐大人有权审查这些人的品质,并且决定是否留下。同时,也会有一支一千人的军队,会一同前来,交由唐大人安置。”当邢千户当着众人的面,向唐梓芊传达口谕,听的唐梓芊嘴角差点没抽。

    皇帝之所以传达口谕,而不写圣旨,就是想让唐梓芊自己去面对赶人的恶名,结果邢千户当着众人面前说出来,还真是

    不过,邢千户的做法,唐梓芊还是领情的,为此私下给了邢千户一千两银子的好处。

    谁知邢千户收了银票后,哈哈大笑道:“皇上与赵将军说的没错,唐大人是个阔绰的新主,只要属下不做危害巾帼城及唐大人的事,用不了几年就能成为有钱人了。唐大人放心,皇上还有圣旨,不过属下只能私下给大人,请大人接旨。”

    接了密旨之后唐梓芊简直想哭,皇帝收了她捐赠的粮种之后,安置了一部分灾民,而大多数灾民都没有着落,所以皇帝便把人都送到了巾帼城,端午节的那十多万人只是前奏,后面至少还有三批。

    当然,这些人的一应所需,皆需要唐梓芊来负责,便是这些人的搬家费用,也是唐梓芊出的,谁让唐梓芊当初给赵之信的印鉴,可以每次支取那么大一笔银子呢。

    对比,赵之信只能写了一封道歉的信,唐梓芊也是被动接受,总不能因为这件事和赵之信闹僵,而且唐梓芊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善事,能拒绝这一次吗?主要是,巾帼城也缺人。

第三百七十一章风王府密客() 
人员这件事暂且不提,毕竟过去半个月有余了,且说巾帼城的庄稼地,大部分都下了种子,只有一些油菜籽还没有种下,不过唐梓芊也不着急,打算先肥肥地。

    有一件事必须得一提,那便是皇帝因为给唐梓芊送来这么多灾民,便给了唐梓芊三个优待。

    一则,巾帼城的地界,向外扩展十里地,归唐梓芊所有,原来居住的人由唐梓芊决定如何安置。

    二则,巾帼城所有田地,十年内不纳税。

    三则,皇帝允许唐梓芊自行做纸张和油菜籽油,用以巾帼城内需,但不允许对外销售盈利。

    对比,唐梓芊并不觉得多感恩,几十万人的衣食住行,还是在灾年过后,需要多少银子才能安置妥当?

    而皇帝赠送的地皮,在唐梓芊把地养肥了之后,定会变相索要,这是等于让唐梓芊替他打白工,而唐梓芊也根本不能拒绝。

    “大人,再过两日,便是端午节了,不知大人可是有什么事要示下。”青霞前来请示,打断了唐梓芊的思绪。

    自从皇帝把人丢进巾帼城之后,唐梓芊的情绪便不大好,总是会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每日都会在心里给皇帝请安,顺便问候赵之信。

    而这个时空的端午节,并非是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而是纯粹的节日,日子则是在农历的五月末。

    “让城主府的下人,暂时停下别的活计,专心包粽子。多准备些南方的口味,十个粽子一文钱的工钱,算是给她们添彩。至于这活计怎么分工,让她们自己组队安排。”唐梓芊不是很在意的说道。

    端午节,没有亲人在身边,唐梓芊也不觉得自己过着有什么意思。

    见唐梓芊有心事,青霞也不问太多,福了身便告辞离去。

    青霞走后,唐梓芊不愿意再想那些乱心的事,便闪身入了空间,开始一个人寂寥的劳作,不由得在心里想,什么时候能有人帮她在空间里干干农活,至少以后都不用一个人这么辛苦,守着这么个秘密,也是很累的。

    话说在京都的风岚,面色沉重,根本见不到半点的愉悦之气,想象不到他当时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写信给唐梓芊的。

    自从唐梓芊离开京都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风岚的日子便过的十分糟心。

    离家出走的母亲,被人囚禁,目的便是要威胁风岚,让他转投阵营,而风岚的母亲明知道那人的用心,竟还和那人一起,并且用孝道压着风岚,逼他就范。

    为此事,风岚一直心情不好,火气能把整个风王府都燃烧了,下人无不是见着风岚就想躲开。

    “小王爷,老王爷请您去书房。”下人在门外恭请道。

    风岚手中的毛笔,被攥成了两截,啪的扔在地上后,便起身朝书房而去。

    不用见到风老王爷,风岚便知道定是他的好母亲又来信了,说不定还做了些什么,否则风老王爷绝不会让风岚去书房谈话。

    果然,当风岚进入书房之后,便见风老王爷面色凝重,待风岚将书房的门关上之后,风老王爷便语气沉重的说道:“岚儿,那人又来信了,说你若是再不选择阵营,他便将你母亲卖到烟花之地,让你从此抬不起头来做人。”

    “我母亲已经病逝,难道爷爷忘了吗?”风岚语气冰冷的问道。

    风老王爷皱皱眉头,说道:“岚儿,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她都是你的母亲。这一点,永远也无法改变。”

    “不,我的母亲,心里只能由我父亲一个人,也只能忠于我父亲一个人。而那个人所说的女人,只不过是他无名的妾室,是他不敢明目张胆带回府中的女人罢了,与我无关。”风岚说着,落座在风老王爷下首,又道:“从她决定要和那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便注定我们不再是母子。风王府的存在,是为效忠朝廷,效忠皇帝,而非是效忠乱臣贼子。”

    “岚儿,你真的不顾及她的性命吗?别忘了,你是她十月怀胎所生,若是她真的有什么事,你的良心这辈子都休想安宁。”风老王爷再次劝说道。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我身为风王府唯一的子嗣,我的责任便是继承风王府的精髓,我的使命则是代替我父亲尽忠职守。那个女人,抛夫弃子,选择了一个不懂得尊重她,也不在乎她的男人,所有的苦果,也只能她自己咽下,这便是命运。”风岚的语气不曾有一点改变,冷笑道:“不过,身为人子,若她真的被卖到那种地方,并且自甘堕落,我会将她赎出来,送到庵堂去了此残生。若她性子刚强,选择结束生命,我则会为她安葬,并且为她报仇,让那个男人去地下向她赔罪。”

    “岚儿”风老王爷不赞同的皱起眉头。

    “爷爷不必再说了,不管再说多少遍,我都不会改变主意。比起风王府的存亡和名誉,一个宁愿毁了风王府,毁了我父亲唯一血脉的女人,不值得爷爷如此费心。以后再有这样的消息传来爷爷只管当做不知情,莫要再为此事烦忧。”风岚说着,便站起身来,朝风老王爷行了一礼,随即转身离去。

    而风岚才走,书房暗道的门便打开,只见穿着便服的皇帝走了出来,面色有些复杂。

    坐在原处,风老王爷并没有起身的意思,却是语气悲凉的说道:“岚儿自小吃了太多的苦,却没有一个好母亲,注定他这辈子,都会缺少亲情。也正是因为如此,岚儿的性子才会有些怪异,甚至是不近人情。还好,有唐家那个丫头的出现,让岚儿的心活了起来,否则老夫真怕岚儿这辈子都不打算娶妻,那风王府就真的要绝后了。”

    “风老王爷莫要如此,岚儿这孩子,虽然看上去冷情,实则却是个有担当的儿郎。有岚儿在,风王府必定会发扬光大。”皇帝劝说了风老王爷一句,其实是有些不懂风老王爷为何要将风王妃送走,允许她再嫁的事情。

    “风王府是否能发扬光大,老夫并不在乎。老夫唯一希望的是,岚儿能够过的快乐,至少他脸上的笑容能真诚一些。”说这句话的时候,风老王爷望向皇帝,满是沧桑的眼睛里,充满了哀求之色,道:“皇上,老夫这一生,从未求过任何人,更是没有向皇室提过任何请求。这一次,老夫想要求皇上,若是岚儿想要和唐家丫头在一起,皇上能够成全。岚儿可以不继承王位,便是风王府,亦可从此消失。”

    “风老王爷是不相信朕会善待岚儿吗?”皇帝挑眉问道。

    “老夫并非是不相信皇上,而是不知风王府还能走多远。”

第三百七十二章城中城() 
风老王爷感叹的开口,语气沧桑而又无奈,“虽然皇上是仁君,太子亦是仁厚,可皇太孙又是如何的心胸?便是风王府,岚儿是个不争权势的好孩子,可岚儿的孩子,或是岚儿的孙子,谁又能预料他们的心性?”

    “风王府教育出来的子嗣,朕信得过,皇室亦信得过。”皇帝半是赞赏,半是肯定的说道。

    不过,皇帝会信,风老王爷却不相信。

    摇头,风老王爷苦笑道:“民间有句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同样的,也没有哪个权势之家,能够平稳三代。老夫这辈子,经历过腥风血雨,也经历过人世间太多的险恶,深知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到老了,却只希望儿孙平安。可老夫这辈子,有着无尽的风光,却唯独遗憾于膝下单薄。若是可以,老夫真希望这辈子都能在家中好生的养着,可以儿孙绕膝,即便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风老王爷的话,让皇帝沉默了。身为上位者,皇帝虽不觉得风老王爷所说的泥腿子生活是幸福的,却深知权臣最后的下场。

    “风王府子嗣一向单薄,老夫年岁大了,不求子孙后代能够荣华富贵,只求能够将这一脉延续下去。”风老王爷似是下定了决心,想要离开整治的深渊,又道:“皇上,风王府一直在为朝廷效力。而如今的朝廷,已经根基稳固,就算风王府不复存在,也不会影响朝局。”

    “风老王爷莫要再说此事,只要朕在位一日,风王府便会存在一日,荣耀不减于先皇在位。”皇帝承诺性的开了金口,尤其是在风岚刚才的表态下,皇帝更加坚定了这样的想法。

    见皇帝执意,风老王爷叹息一声,不愿再开口。

    风王府的存在,在奉天王朝却是有特殊意义,任何一代君王,都不愿意在自己在位之际,将风王府从朝廷上抹去,这是仁君的表现。

    可风王府没有兵权在,游走在朝廷,并非是易事。可有了兵权,又会成为皇帝心中的隐患。

    且不说风王府这边的事情,在端午节的前一日,巾帼城终于迎来了皇帝所说的一批未安置的灾民,而数量也的确是十万有余。

    可十万出头,可十九万出头,相差的何止万千之数?

    迎接这批人的到来,刑千户是陪同的,因为负责送这批人前来的,乃是刑千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好兄弟,谭千户。

    兄弟俩一见面,便给了对方一拳,用男人的方式无声问好着。

    刑千户侧身让路,谭千户则是上前给唐梓芊行礼,不过行的是军礼,“属下姓谭,是千户长,奉皇命带人前来巾帼城安置,请唐大人收纳。”

    唐梓芊抬头看了一眼浩浩荡荡的人群,根本就不知道最后一个人站在哪里,心里不由得在想,皇帝后面送来的两匹人,又有多少,她的巾帼城虽然向外扩展了十里地,可又能安置多少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