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民妇有理:拐个皇帝去种田 >

第104章

民妇有理:拐个皇帝去种田-第104章

小说: 民妇有理:拐个皇帝去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知道肉包子的身份,可风岚那般神神秘秘的,想必他送来的人也不会是普通人,唐梓芊也怕肉包子有什么闪失,她会惹上麻烦。

    当然,唐梓芊也是真的心疼肉包子,也不认为身子这么好的肉包子会被过了病气。

    “真的可以吗?”肉包子面上一喜,随即想起什么,便失落的垂下头,拒绝道:“还是不要了,万一我真的得了瘟疫,再过了病气给姐姐就不好了。”说到这,肉包子忽然想起来,他可能已经得了瘟疫,急慌慌的说道:“遭了,我可能已经得了瘟疫了,可我今天还是和大家一起吃饭,也没有隔离,万一这可怎么办啊。”

    关于隔离这一点,唐梓芊也没有想到,或许是把肉包子当做自家人的缘故吧。

    不过事情已经这样了,再把肉包子送出去,也没了意义,唐梓芊也不舍得让他那么小的人儿,独自去面对这一切,便笑着道:“咱们一家人,预防措施都做的非常好,且都是身体倍棒的,不会有事的。”

    “可家里的下人,不是都被隔离了吗?”肉包子对着手指头玩,内心纠结无比。

    他真的害怕一个人住,可更怕因为他,把大家都连累了。

    “自从瘟疫蔓延开始,姐姐给你们吃了那么多的灵芝等贵重药材,可不是吃着玩的,尽管放心便是了。”拉着肉包子的手,唐梓芊带着几分倦意的说道:“姐姐这几天累了,所以肉包子今晚便不要玩了,只能一起休息了。”

    “好。”肉包子欣喜的点头,既然聪明的姐姐都说没事的,那就应该没问题。

    有些嫉妒的看着肉包子,虎头也想和他们一起去,可这个时候他若是去了,奶奶会担心的,虎头只好叹息的堆在沙发里,看上去好像白白一摊的大包子。

    虎头奶奶的确是担心的,可唐梓芊已经说了不让肉包子隔离,她又能说些什么呢?

    且不说没有唐梓芊,他们祖孙俩早就饿死了,就说这肉包子是馒头的弟弟,她也开不了那个口啊。

    “虎头,这几日你多用醋水洗洗手,预防的那个药,也要多喝一点,知道吗?”虎头奶奶叮嘱的说着,声音压得很低,不想被别人听到。

    “哦,我知道了。”没什么精气神的应了一句,虎头的目光还盯着楼梯口看呢。

    自从唐润泽在历疆出事之后,他们两个小的便搬了回来,而虎头和肉包子更是经常在一个房间里睡觉,反正地热的榻榻米,也不怕挤着,这会突然要自己睡了,感觉好孤单啊。

    “不仅仅要知道,得做到才行。”听得出虎头话语里的敷衍,虎头奶奶又交代了一遍,就当是她自私好了,真的不希望唯一的亲孙子出事,其他人再好,也不是他们童家的血脉啊。

    “我会做到的。”虎头呵呵一声,为了不让老人家在磨叨自己,便噌的一下站起身来,扶着虎头奶奶的手臂说道:“奶奶,我扶您回去歇着吧,我也想好好的睡一觉,最近都没怎么休息好呢。”

    一听孙子说要睡了,虎头奶奶哪里还坐得住,连忙说道:“那你快回去歇着,让福婶扶我回去便成。”

    因着作坊那边暂时停工,所以福婶便回来伺候老太太了。

    “福婶也难得不用监工,还是去歇着吧,我扶奶奶回房也就几步路的事。”虎头坚持,打起精神道。

第二百零六章善意的谎言() 
十天过去,几个感染了瘟疫的人,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被隔离的人并未被感染,这对于靠山屯的村民而言,无疑是一件喜讯。

    让人将灾民先送到巾帼城去,唐梓芊并未急着离去,而是让人将作坊都做了一次消毒,又重新营业,在家中等了两日后仍不见云芸那边有所行动,便押着五车水果前往巾帼城了。

    虎头自是舍不得,可又不能把家里的一大摊子事都扔下,原本想着还有肉包子陪着他,谁知肉包子竟然强烈要求和唐梓芊一起走,虽然唐梓芊不相信肉包子单纯的就是舍不得他,却也应下了。

    风岚既然得皇帝重用,那么这个孩子将来也不可能是普通人,让他体会一下民间疾苦也是好的。

    此时唐梓芊还不知道,她带走的是当朝太子,若是知道的话,不知又会做何种选择。

    当唐梓芊回到巾帼城的时候,瘟疫不再似之前那般蔓延,前来的灾民数量也开始减少,可总人数却已经将近五万,还好唐梓芊让蔡师傅挖了土窑,否则盖房子的速度绝对赶不上灾民涌来的速度。

    “城主大人好,包子少爷好。”每日里,唐梓芊都会带着肉包子去巡视一番,或是医馆,或是灾民居住的地方,也会带着他去感受一下开荒的辛苦,灾民们自然都认识肉包子了。

    虽然很多人觉得肉包子这样的名字,实在不该是城主大人的弟弟应该有的,可民间什么狗蛋、狗剩、饭勺子、菜团之类的名字都有,肉包子这样的小名倒也不奇怪了,应该是为了好养活吧。

    “城主大人,这是我刚刚挖的野菜,送给你。”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娃,拎着一小筐的野菜跑到唐梓芊面前,甜美的说道。

    “谢谢小妹妹,辛苦了。”唐梓芊笑着收下。

    “请你吃糖。”肉包子很好爽的抓了两颗糖给小女娃。

    自从唐梓芊亲自挖了一回野菜之后,灾民们都知道唐梓芊喜欢吃野菜,于是每天都有人挖来送去城主府,可唐梓芊也吃不了这些,且城主府的人自己也会挖,怎好抢了灾民的口粮?

    灾民们的这份心意,唐梓芊又不好不收,于是便想出这个法子,一天只要个两三斤的野菜就好。

    可问题又来了,该谁送呢?

    大家伙都愁着不知该如何表达对城主大人的恩德,所以便有人提议,那就轮流来,按照各家所住的门牌号,从零零一开始,一天换一家。

    而且每天送野菜的,都是各家的孩子,除非是没有小孩子的家庭,才会是妇人来送,肉包子便每天都会给送野菜的人两颗糖果,算是用行动诠释了唐梓芊所说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城主大人,这是我们采的野花,可新鲜了。”又是一群孩子过来,将一篮子的野花送给唐梓芊,只是这送花的人,依旧是一天换一个,就是为了能和他们心目中的恩人说上一句话。

    当然,这也是因为唐梓芊曾说过一句,要是家里每天都摆上一些新鲜的野花,心情也会舒畅许多的缘故。

    “今天的花真好看。”唐梓芊也笑着接下了,闻了闻之后,交给身后的侍卫。

    对于灾民们这种热情,唐梓芊还是很受用的,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安心,所以唐梓芊才没有拒绝这番好意。

    “请你吃糖。”肉包子又递过去两颗糖果。

    在姐弟俩朝前走着的时候,听到后面的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起话来。

    “城主大人夸今天的花好看呢,一定是我用心摘的关系,明儿个,你们也要好好的找,千万不能糊弄。”

    “那是一定的,给城主采花,一定要选最好的。”一群小孩子附议着。

    “呜呜呜”送野菜的小女娃哭了起来,抽抽噎噎的说道:“城主大人没说我的野菜好,一定是不喜欢,呜呜”

    听着身后孩子们的话,唐梓芊有些无语,明日开始要说几句好听的话才成了。

    肉包子捏了捏唐梓芊的手,让她在这里等一下,便见他迈开小短腿,蹭蹭蹭的跑了回去,拉起那小女娃的手,又塞了两颗糖给她,笑着说道:“姐姐说,今天的野菜很新鲜,一会回去就会让人做了,明天让你再给挖一次呢。”

    “城主大人真的这么说了?”小女娃止住哭声,说话还带着鼻音,很是可爱。

    “我可是城主大人的弟弟,会说谎吗?”肉包子挺了挺小身板,脸蛋却泛红了起来。

    “好,我明天一定会认真挖野菜的,要把最好最嫩的野菜挖来给城主大人。”小女娃认真的说着,双眼晶亮。

    肉包子一时看的有些呆了,还是其他小孩子兴奋的议论声,让他回过神来,忙跑回到唐梓芊身边,有些不安的问道:“姐姐,我说谎了,鼻子会变长吗?”

    得空的时候,唐梓芊会给家里几个小的讲一些童话故事,这个说谎会鼻子变长的人自然是木偶奇遇记里的主人公,匹诺曹。

    “善意的谎言,在不会伤害到无辜的时候,不算是谎言。”唐梓芊浅笑,摸了摸肉包子的头。

    虽然唐梓芊不希望弟弟妹妹都是谎话精,可这世道便是如此,太过刚直了,难以在尘世中立足。

    人生在世,有几个没有说过谎话呢?

    肉包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这个解释太深奥了,他不能完全理解,只是知道自己刚才那么做,并不是错的。

    要是皇帝知道自己儿子内心的想法,一定会惆怅不已,他把太子保护的太好了,让他仁善到说一个小谎都会不安,将来如何玩弄帝王之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站在迎风口的位置,有尘土迎面扑来,吹得唐梓芊眯起了眼睛,好在戴着口罩,否则她真的不想开口说话,“肉包子,这一年多,你也和我们一起做过农活,可你还不知道,开垦荒地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以后要更加的尊重农民,更加珍惜粮食,懂了吗?”

    默默的将唐梓芊所说的诗句念了一遍,肉包子重重点头道:“肉包子记住了,农民好辛苦的,粮食得来不易,不该浪费一粒米粮。”

    想起过去每顿饭都至少几十个菜,都吃不了几口就撤下去了,肉包子觉得自己很可耻,在心里默默的想着,一会回去就给父皇写封信,让他削减后宫的用度,最好也让朝臣不要再那么浪费了。

    唐家有钱,肉包子是知道的,虽然吃的不错,很多东西都是他曾经没吃过的,但每顿的菜式都不会超过四菜一汤,若是一家人都在,也就是分量足而已,只有特殊的日子或是有客人的情况下才会加菜。

    唐梓芊满意的点点头,在教育弟弟妹妹方面,唐梓芊一向有自己的底线,不希望他们因为银钱而失了本性。

第二百零七章他,终于回来了() 
北塞的十月,天气已经转冷,人们出行的时候都会穿上薄薄的棉衣,地里的野菜也都枯萎了,更不会有什么野花可以采。

    开荒的进度,也因天短了的缘故而慢了下来,倒是打干草的活计火热进行中。

    男人们负责将草割下来,孩子们帮忙放在一堆,妇人自是将干草捆绑好了,晾晒十天半月之后,再由壮汉装车,年纪大一点的人赶车,多半往城主府送去,一部分直接由林千户和退伍兵押送到北塞城,算是唐梓芊又一次的捐赠。

    自然的,天气转凉了,唐梓芊让林千户押送了干草之后,再去靠山屯找老管家,将粮食、家禽和御寒之物等分批送过去。

    似乎朝廷已经习惯了北塞城这边的粮草由唐梓芊捐赠,这两年来竟是一点粮草什么的都没送过来,但是给将士们的俸禄倒是有所提高,所以唐梓芊也就认了。

    谁让北塞城出事,巾帼城也保不住呢,花点银子算是消灾,只要皇帝能记着她的这点好就成了。

    至于灾民们,在夏末的时候,唐梓芊便将棉絮和厚实的棉布都分发了下去,大约够每个人做薄厚各一套的棉衣棉裤,以及三双棉鞋和棉帽子棉手套之类的。

    因着棉被是新的,倒也不用再派发一次。

    灾民们手里有了银钱,都不愿再让唐梓芊破费,唐梓芊便道:“在明年粮食收获之前,本城主依旧会资助大家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看大夫也不会让大家花一文钱。挣了的银子,留作你们日后安排生活之用,怕是来的晚的或不够勤快的人,手里的银子不一定够安家乐业。”

    唐梓芊的话,让很多人都沉默了,在心里开始想着以后的生活该如何安排,是走是留,都是难题。

    而有些原本不是很勤快的人,有些后悔当初不卖力,明年秋收以后吃穿住都不再免费,日子可怎么过啊。

    等干草收割完之后,很多人家便开始准备过冬的腌菜和咸菜。

    因着大多数人都是夏天过来的,唐梓芊给了菜种子,所以他们不需要为这事犯愁,再说他们最初晾晒了不少的野菜干,还有唐梓芊让人发下去的一些可以储存到冬天的萝卜白菜等,足够一冬天的嚼用还有余。

    而后来的人,或那些当初没对种菜上心的人,则是开始犯愁,这一个冬季怕是不好过,分发的冬菜是不够用的,可野菜干并不是家家都晒制那么多的。

    腌咸菜,各地的口味不同,不少村民都相互借鉴,希望这个冬天能多点口味。

    渍酸菜,则是唐梓芊让人教给村民的,毕竟唐梓芊现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