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末日在途 >

第3章

末日在途-第3章

小说: 末日在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赋一:双武。可以铸造出两把灵武,并可同时使用。天赋等级:高级。

    天赋二:饕餮之牙。百分之七十的概率抽出灵武所击杀拥有灵力生命体的剩余灵力化为己用。天赋等级:高级。

    天赋三:合体。两把灵武在二十四小时内可以合体使用三个小时,耗费一把武器的灵力。时间不可累计。(倒计时23:59:01,使用时间:0)天赋等级:高级

    这些天赋的出现,让唐栀安倍感惊喜的同时开始重新考虑之前的打算。如果灵武全都是短兵的话就有些浪费了,她或许可以弄个远程灵武出来。远程攻击无非是那几种,法杖被她优先排除,那东西无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可以把灵武者榨干的存在,不仅需要保护,攻击间隔时间也太久,对她不是好选择。弓弩什么的她不喜欢,枪械中重型的那些太耗费灵力思来想去,唐栀安最终决定先把短剑锻造出来,另外一把以后再做决定。

    至于前世今生为什么都选择短兵,唐栀安也有自己的考量。前世她的灵武是拳套,习惯了近身攻击,给她中长的武器她反而不习惯。而这种不习惯在战斗中是致命的。她不能丢掉自己的优势。

    唐栀安右手按在左手灵纹上,静心宁神,将精神力向灵纹输送而去。随着精神力的注入,灵纹一圈圈从外圈向里圈亮起,等到最中心的圆点亮起后,唐栀安的意识便被拉入灵纹。唐栀安抬头四下环顾,在这个似乎没有尽头的黑色空间里,到处都是发着光的武器轮廓,存在于世间及文化作品中每一种合理的武器都有,没有重复。

    唐栀安找到短剑轮廓,做了选择。随着唐栀安做下选择,她的精神力迅速而持续的在被灵纹抽走。灵纹抽走精神力用以凝聚天地灵气锻造出灵武。也就是说,一把灵武的好坏直接与主人的精神力强弱挂钩。到后期,这先天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就是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唐栀安看着眼前的短剑越来越清晰,而她的精神力流失的也越来越快,感觉快到极限的时候——短剑成形!零级形态的灵武很朴素,银色的剑刃,棕色的剑柄,就是一把看上去很锋利的剑的模样。但二级以后,灵武就会出现变化,然后越来越华丽。七级以后则会出现光纹,可以看出灵武的颜色等级。

    短剑成型后便安静的漂浮在灵纹空间中。唐栀安松了口气,意识退出了左手的灵纹空间。灵纹空间除了收纳灵武,还有储存其他物资的功用,这一点是灵武者意外发现的,一开始没多少人知道。里面的空间会随着灵武的成长而变大。灵武者死亡时,灵纹空间会扭曲碎裂,里面的东西一部分会掉出来,一部分则会被空间之力吞噬。

    随着灵武的锻造成功,唐栀安体内开始有了若有似无的灵力,只要她使用信息提到的方法就能开始修练灵力了。光点提供的方法是最稳妥最缓慢的一种,事实上,修炼内力才是快速提升灵力的方法。灵力与内力是不同的,就能量强度而言,灵力比内力强。内力容易练出,灵力却难增长。但内力的增长可以带动灵力的增长,虽然不是立杆见效,但也是水滴石穿。两者相辅相成,到后期,强大的灵武者甚至可以以灵力使出武功,造成极强的破坏效果。

    所以可见古武在末世人的心中有多么重要,多少人就算倾家荡产也要学上一门哪怕最低级的内功心法。

    唐栀安看了眼右手,用精神力将灵纹空间激活就先放着不管了。

    唐栀安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小茧身上,她掏出小茧捧起来细细打量。发现这茧的颜色和她的胎记颜色一样!她捏了捏,手感很q。看了半天,小茧也没什么变化,她就把小茧放回了口袋里。灵纹空间不能放活物。

    唐栀安走下楼打开储藏间,里面都是些小栀安囤积的易于保存的米面,酱料,腌肉,罐头等。小栀安平时都是家,学校两点一线。为了避免被人发现家里就她一个人,也因为不喜欢和人相处,她有着囤积食物的习惯。每次都买很多,然后几个月不再出去购买。她有一辆小三轮车,就是用于搬运这些东西的。

    唐栀安清点了下东西,记忆中小栀安是前几天前刚刚去采购过,所以食物很充足,光她一个人吃至少可以撑上半年。她打开冰箱,将冷藏里面的肉,水饺馄饨,棒冰等需要冷藏的东西丢进了灵纹空间保存。唐栀安看着上面冰箱里的冷饭冷菜,水果以及甜点,取了些出来当晚饭,剩下的全收起来。

    唐栀安拿出刚刚从床头柜找出来的男士怀表看时间,虽然电子表不能用了,但机械表还是会走的。她发现时间已经差不多六点了,就去灶台那点火热下饭菜,将就着吃了。小栀安习惯自己带饭菜去学校当中饭,她不愿意去食堂被人围观。她消失的父兄差不多每年都会汇给她十来万,她开销不大,记忆里那数字差不多有七位了。

    小栀安平日里最高兴的时候,就是银行短信响起的时候。因为那证明着,她的亲人还惦记着她,至少汇钱这一刻是想着她的。

    吃完晚饭,唐栀安将一楼能收的全都收起来,然后堵上门窗并将通往二楼的楼道口堵上。做好这一切,唐栀安便上楼坐在床上开始轻车熟路的运转内功心法,尝试练出气感。或许是因为有过一次经验,唐栀安很快就练出了气感,并成功运转了一周天。因为金光改造成功,她的经脉畅通无阻且还隐隐有着未被消化的金光,那丝气感随着运转越来越壮大,最终她在黎明到来前,达到了心法第一层。

第六章() 
唐栀安长吐一口气后收功起身,从空间中掏出饼干凑合着填饱肚子。现在她体内已经有了内力,已经不需要专门入定修炼了,平时就能分出点心神让内力在体内运转。她站在窗前拉开一些窗帘往外看去,只见天虽然亮了,但依旧昏昏暗暗的让人不舒服。往日还算热闹的小区里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多是行色匆匆,神色或多或少都带着些愁绪与不安。

    “唉,这些没道德的商贩,刚出事就把价格抬得这么高!一根蜡烛居然要十块!”一个老妇人提着东西向另外一个老人大声抱怨道。那老人打开手中的塑料袋指着里面的青菜问那老妇人:“别提了,菜价更夸张,你猜这叶子有些蔫巴巴的几根陈菜多少钱?”

    老妇人迟疑片刻回答:“十块?”

    “没有那么便宜,十五!”老人加重语气,难以置信道,“好的更贵,一大早就卖完了。大伙都抢着买呢!这阵子我还是吃梅干菜吧,新鲜的根本吃不起。”老妇人闻言叹息:“唉现在电视不能用,收音机也没反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电。我这心里啊,惦记着在外地的儿子他们呢。”

    “可不是吗,刚刚去银行看过了,大老远就很多人排队呢这大街上还有好些没被收起来的我都不敢走过去。”老人摇头道。大街上的惨景想起来就让人两腿发颤。

    “老徐家的孙子在快到家的路口被车压断了腿,现在正在医院呢。据说时间太久腿已经废了。”

    “唉造孽啊”

    唐栀安看着两个老人消失在拐角,她知道从今天开始物价就开始猛涨,第三天商贩会意识到不对劲,开始限购。而原本严重的传染病开始加速扩散。没几天以后就出现了第一波暴动,胆子大的开始打砸抢那些商店。而这期间,入室抢劫时有发生。那时候的小栀安早早的把东西都收拾到了楼上,将一楼门窗堵好,楼梯口也堵得彻彻底底,倒也从来没人能闯进来。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小栀安虽然没有做到万无一失,但是已经做到很好了。

    唐栀安拉上窗帘,到四楼找来一堆大塑料桶。这些都是小栀安买的,本来小栀安打算在楼顶种菜,后来不了了之,这些桶就留在这生灰了。

    唐栀安在楼顶洗好桶,将它们全部带到楼下,开始装水。水的供应从今天开始只会坚持三天,而且只有第一天情况稍好,之后就算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也只会出一滴一滴的水。她前世就吃过没水的亏。那时候她见水龙头还会出水就放下心来,结果

    趁着接水的功夫,唐栀安将家里所有能装水的东西都找了出来接满水,到时候先用小物件上的,再用水桶里的。这么一番折腾下来一个早上就过去了,她接的水只供吃的话,差不多能坚持两三个月。

    唐栀安将昨天吃剩下的饭菜直接从空间中端出来吃,昨天她剩下了一部分出来当做今天的中饭,还有点温度呢。她一开始以为那点还不够吃,却忘记自己已经不是那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女壮士了,现在的自己饭量很小。

    吃过中饭,唐栀安上到楼顶,准备去看看那小房子里的东西。上一世,把她赶出房子,抢走所有食物的人正是从楼顶来的。

    一打开房门,扑面而来都是灰尘,唐栀安皱着眉头避开几步,便用手挥散空气中的浮尘四下查看,发现门边有个老式油灯,便弯腰拿起来用打火机点燃。她举着油灯靠近小房子,发现里面一如她的记忆,四周漆黑的墙体上用银色的颜料勾画着奇怪的纹路,墙上还钉着红色的线,上面挂满铃铛。外面的气流一进来,有几个铃铛就开始响,清脆的声音在幽暗的小房间中回响

    唐栀安走进小房子,发现除了那些诡异的墙体装饰,这里只堆了些不同材质的箱子,有些箱子贴着泛黄的纸张。她以为是封条,但凑近看了看,似乎是符纸。唐栀安凝神感受了下,并没有觉得这里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她随便选了个箱子,撕掉符纸,解开红绳打开一看,里面都是瓷器。她打开另外一个箱子,里面也是一些瓶瓶罐罐。

    唐栀安继续往里走,越里面的箱子上面的束缚越夸张,有一个甚至被锁链绑的看不见箱子。而她在最里面找到了一个像是办公用的角落。这几张木桌子上放满了东西,有不认识的工具,各类书籍卷轴唐栀安点亮了桌子上的几盏油灯,开始翻看这些纸质的东西。

    唐栀安首先翻开一个a4大小的羊皮纸卷轴,只见上面写着一大堆看不懂的文字,不是繁体字也不是简体字,看着像是天书。卷轴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的似乎是这篇羊皮纸的译文。好像是关于一个周朝贵族坟墓的事,有些地方圈了出来,连在一起看似乎是指向了什么地方。

    唐栀安放下这张羊皮卷轴,翻开桌正中间放着的一本又厚又破的大书,因为书实在是破,她的动作很是小心翼翼,只是再小心也还是被书籍上的灰蒙了一脸。她抹了把脸,快速浏览着书上的内容,翻完后大致明白了些。

    这本书最开始是她的一个名叫唐向儒的祖辈写的,时间是在前朝覆灭前。因为水灾淹了良田,唐家颗粒无收,生活顿时困苦起来。年纪尚幼但已经成亲的唐向儒找不到谋生的活,走投无路之下机缘巧合的被拉着加入了一个营生——倒斗。带领他们的人祖上据说是摸金校尉,经验丰富。或许是因为报应,那个领头人家道中落,家族人丁凋零,不得已才向外招人来干这票大活。

    唐向儒虽然知道倒斗是要遭报应的,但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他咬咬牙,就决定干了。他们一行人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后就被领头人带着前往现在的滇云省,去找一个祖传下来的大墓的位置。也正是这个墓,改变了唐向儒和他的后代们的一生。

    唐向儒一行人虽然成功发了财,但都感染了怪病,几年间纷纷暴毙。唯有唐向儒活了下来。因为吃了甜头又大难不死,唐向儒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倒斗生涯,明面上他则是个成功的古董商人。直到他发现自己的孩子一个个暴毙,活下来的也是残疾时他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第七章() 
唐向儒做了个决定,他把生意交给了一直跟着他学习的四儿子唐鸣金打理,自己选择回到滇云,用大量钱财请人将他介绍给一个老蛊师,受下万蛊噬心的考验做了老蛊师的奴隶,每日负责照料比他的命金贵的多的蛊虫。

    这些蛊虫都不是温顺的种,时不时就会攻击他这个喂食者,虽然都得到及时治疗,但对身体的伤害却是不可逆转的。

    唐向儒在老蛊师手下活了十几年,是他最忠实最长命最沉默的奴隶,在这样卑躬屈膝的日子中他偷师了很多蛊虫的秘法,直到最后,他控制住了老蛊师,榨干了他的所有价值,带着他的秘籍与蛊虫们拖着将死之躯回到了家中。

    唐向儒从人丁越发稀少的家族中挑选出他的第三个孙子教授蛊术。这个名为唐晓贯的孩子因为蛊虫而瞎了一只眼,另外一只也不大看得清了,但他比自己那几个出生就夭折的兄弟姐妹幸运的多。他是第三代中唯二活下来的。

    唐向儒在回家后第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