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他的小泪痣 >

第39章

他的小泪痣-第39章

小说: 他的小泪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给过了。”陈大牛出声。

    陈宋氏听了,脸上的笑意更浓“三牛,去年你和木莲养兔子,赚了不少的钱吧?”

    “就是,看看你们一家五口穿的全是新衣,你二哥身上的棉袄还是去年做的呢。”陈李氏有些酸酸的插话道。

    陈家三牛,陈三牛夫妇的家底最薄,过的最艰难,可是没想到只是喂了一年的兔子,这陈三牛过的倒是比她家还好了,陈李氏有些羡慕,她也想养兔子。

    “也没有多少,一个月有三百文钱,一年下来攒了几两银子。”陈三牛喝了一口酒,随口答道。

    “三牛啊,你家的兔子是怎么养的?说出来听听,你和大牛是亲兄弟,你发财,不能忘了你大哥啊。”陈宋氏说着夹了一口兔肉放在嘴里,边嚼眼睛边盯着陈三牛看。

    “发不了财,只能卖点小钱。”陈三牛摇摇头,不赞同陈宋氏的话“这兔子是大壮、壮壮、乖宝在养着,大嫂你应该问他们。我和木莲平常都没有管过。”

    “嗯,兔子是我和大哥二哥养的。”陈乖宝开口道。

    “那你是怎么养的?”陈李氏问道。小米经常和大壮一起玩,陈乖宝三兄妹养兔子这事,陈李氏是知道的。

    “上山割青草,割回来之后把青草洗干净晒干再喂给兔子,兔子平常喝的水都是我烧的开水,多打扫打扫兔子窝,这样就行了。”陈乖宝一点都没有藏私,很大方的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那为啥我养不活兔子?”小米经常去找大壮玩,这些小米都知道,陈李氏按照这些做,结果兔子全死了。

    陈李氏很疑惑,陈三牛给了她四只兔子,她全养死了。过年前,陈三牛又给她送去了两只,让宰了吃肉。她没宰,试着养了两天,结果在大年二十八那天,两只兔子都冻死了。

    养了六只兔子全死了,陈李氏很是不解。

    “我养的也死了。”陈宋氏跟着开口。第一次她去陈三牛家要了两只兔子,结果当晚那两只兔子便跑了。第二次第三次她和陈李氏的经历一样,都是养了没几天便死了。

    “我不知道。”陈乖宝摇头。她也是初次接触养殖兔子,不过要真的问原因的话,只能说是人品问题了。

    她人品好,第一次养兔子便养的很好,陈宋氏陈李氏人品不行,所以养不活兔子。

    当然这个原因陈乖宝是说不出口的,她只能在心里开口。

    陈乖宝说不知道,陈李氏和陈宋氏都一致的认为,陈乖宝肯定还有诀窍没告诉她们,不然为何陈乖宝养的兔子能活,她们养的兔子老是死?

    想到此,陈宋氏开口道“三牛呐,你和大牛二牛都是亲兄弟,亲兄弟不说两家话,为啥你家养的兔子好好的,我和野菊就养不活呢?”

    “大嫂。”陈三牛还来得及再说什么,陈大牛开口了“你少说两句吧,吃你的饭。”陈大牛的脸上带着不耐。陈宋氏不相信陈三牛,他可是很相信。

    陈宋氏闻言撇撇嘴,没再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陈宋氏又突然笑着开口道“三牛,今年你卖兔子挣了不少前,有没有给娘一些?娘这些年待你们一家不错,现在你挣了些银钱,应该孝敬一下咱们爹娘。”

    “给了。娘这些年不容易,应该多孝敬她。”

    “给了就好。”陈宋氏脸上的笑掩都掩不住,她话音一转,对陈阿嬷道“娘,过了年,也该给大壮说亲了,这家里的房子,你看。。。”陈宋氏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之前陈阿嬷借口家里没有钱,所以不修房子,如今陈三牛刚承认给了陈阿嬷钱,这下子陈阿嬷找不到借口推拒了。

    陈宋氏为自己的聪明洋洋得意。

    今天在饭桌上,一直都是陈宋氏在说,陈阿嬷看陈宋氏不顺眼,一直在忍受着她的聒噪,如今陈宋氏直接这样问,陈阿嬷对她更讨厌了。

    不过大麦是她的大孙子,她对大麦也想当疼爱的,如今手里有钱了,她肯定要让大麦在新房子里娶媳妇的。

    不想让陈宋氏如意,但也不能真的委屈了大麦。

    “过了年,就去找泥瓦匠修房子。”陈阿嬷不想和陈宋氏多说,直接言简意赅的道。

    陈宋氏得了陈阿嬷的话,大喜“好嘞,那大麦说亲的钱,就我和大牛掏了。”陈宋氏喜滋滋的道。

    陈阿嬷嗯了一声,没再接话。

    陈宋氏不以为意,陈阿嬷看她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她早已经习惯了。

    “娘,要盖新房子?”陈大牛有些惊讶,之前陈阿嬷可是一点口音都没有。

    “大麦要说亲了,不能让他在这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娶媳妇,怎么着也得盖新房子。”

    “娘,之前你也没有点口音。。”陈大牛嗫嚅。

    “我都记在心里呢,我和你爹商量过了,过了年,趁着地里的农活不忙,赶紧把房子盖起来。”

    “恩,娘说的对,趁着农活不忙,赶紧把房子盖起来。”陈三牛接话道。当初因为新旧房子这事吵架,如今要盖新房子,陈三牛举双手赞同。

    接下来便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倒也融洽。

第57章 识字() 
陈三牛想起过年后要送大壮和壮壮去书院读书的事,他开口道“爹,娘,过了年,我想送大壮和壮壮去镇上的书院读书。”

    陈家三代都是目不识丁的老农民,如今大壮和壮壮要去书院读书,这是个大事,他有必要和陈老汉陈阿嬷说一下。

    陈三牛这话让饭桌静下来了,大家都瞅着他,陈三牛怔愣了一下,轻声问道“怎么了?”

    “你要送大壮和壮壮去书院读书?”寂静之后,陈老汉率先开口了。陈老汉一般是不开口的,他现在开口,足以证明他对此事的重视。

    陈家三代没一个识字的,再往上数三代,同样没有读书人。

    “是,我去年去县城给人打工,见到有招收账房先生的,账房先生活轻松,拿的钱还多,那时候我便想着要是大壮和壮壮能读书便好了。”这个念头陈三牛只是一闪而过,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我也不求大壮和壮壮能考取功名,不求他们当官老爷,他们能识文断字,能给人算账就行了。只要不像我一样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三牛这话说的合情合理,陈老汉点头道“是,能考个秀才最好,考不了也没事,能识字总是好的,过年的时候给村里的人写对联,这也是个收入。”

    “听说镇上书院的束脩很贵,三牛,你银钱够吗?不够的话这二两银子你先拿着吧,我和你大嫂不急用。”陈大牛开口道。陈三牛刚才给他了二两银子,又给陈阿嬷银子,如今还要送大壮和壮壮去读书,陈大牛担心陈三牛负担太重。

    “今年的束脩费能掏出来,明年的没有。”陈三牛实话实说。家里总共有十两多的银子,给陈阿嬷二两,给陈大牛二两,大壮和壮壮的束脩一共四两。

    他们家又一朝回到分家前了。

    “明年的不够,三牛可以卖兔子再赚嘛”陈宋氏拉拉陈大牛的衣角,示意他不要开口,她笑呵呵的开口道“三牛的家底还真丰厚,看来这养兔子真是赚钱。三牛啊,到时候大麦成亲待客,你可要留几只兔子,我可是提前预定了。”

    “我记着了,会留几只兔子的。养兔子赚不了大钱,一年下来,还是能给大壮、壮壮交束脩费的。”

    “唉”陈宋氏闻言叹了一口气“想当初,我刚嫁过来时,二牛三牛都没有成亲,俗话说长嫂如母,我为二牛三牛也操了不少的心。后来有了大麦小麦,但没过两年就有了大米小米,后面还有大壮、壮壮。孩子这么多,顾不过来,我对大麦小麦也照顾的不够,一转眼,大麦都要说亲了,小麦也快了,他俩这辈子,是注定要在土地里刨食了。”陈宋氏语气很是惆怅。

    她嫁给陈大牛,是老大,下面有小的,她不能分家出去单过,这一拖累,这一蹉跎,十几年就这样过去了。

    想起大麦小麦的将来,她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得不惆怅,要是有能力的话,她也想送大麦小麦去读书。

    陈宋氏惆怅感慨,陈李氏也跟着惆怅感慨,她虽然不是大嫂,但这些年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处处帮陈三牛一家的忙“可不是,大米这辈子差不多算定下来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的命。小米年纪还小,还能去书院读书,但我和二牛没养兔子,没有钱送小米去读书啊。”

    陈李氏真的想让小米去读书的话,她是有能力供小米读书的,但陈李氏一介村姑,目光不长远,虽然陈三牛刚才把话说的很明白,但在陈李氏看来,读书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投入太多,效果倒是没有多少。

    与其花那么多银子送小米去读书,她宁愿让小米去学手艺。读书是有钱人的事,太虚,还是手艺实在。

    陈宋氏和陈李氏的一通感慨冷了场,陈三牛闻言张张嘴,想说点什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钱也不多。

    再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说什么也于事无补了,以后他尽可能的多补偿几个侄子吧。

    陈宋氏见没有人开口,她转头对着大壮、壮壮道“大壮,壮壮,以后你俩要是发达了,可不能忘记你们大麦哥小麦哥啊,这些年他们两个待你们两个很不错,你们可要记着他俩的好。”

    大壮、壮壮齐齐点头“知道了。”

    “这秀才可不好考,天下的读书人那么多,能考上秀才的也没有几个,大壮、壮壮你们两个可要好好读书,别辜负了你爹娘。”陈李氏开口道。

    “知道了。”大壮、壮壮又齐齐点头。

    陈李氏见此感慨道“我就算是有那个闲钱,也不想让大米小米去读书,读书读了十几年,到头来一事无成,这样的人有很多,浪费银子浪费时间。要是我有那闲钱,我宁愿送大米小米去学个手艺。”

    “手艺好,读书也好,既然现在能送他们俩去读书,那就送过去吧。”一直默不作声的陈杨氏开口了。

    “不管怎么说,从今往后,咱们老陈家是出了读书人了,这总是好的。咱村里除了杨猎户家的四郎小子,也只有咱们老陈家有读书人了。”陈老汉满脸喜滋滋的,喝了口小酒,整个人有些飘飘然。

    “嗯,不管大壮和壮壮以后读成什么样,但总归是读书人了。”陈三牛接话道。

    “大壮、壮壮,你俩到了书院可要听夫子的话,好好读书,将来考个秀才,给咱老陈家长脸!”陈老汉满脸微笑的叮嘱道。

    “知道了,爷爷。”大壮、壮壮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书院的事情,说完书院的事情又说起了生姜,说完生姜又说起了其他闲事。这顿饭陈家人吃了一个多时辰,最后陈家的男人都有些醉醺醺了。

    陈家贫穷了几十年,今后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大年初二,山河村的风俗是去姥姥家走亲戚,陈杨氏是山河村的姑娘,但陈杨氏的父母已经双亡,陈杨氏又是独女,于是陈杨氏的娘家只剩下了几家不亲近的叔伯,陈杨氏不必过去走动。

    陈杨氏不回娘家,大年初二这天陈乖宝自然是要待在家里,大壮和壮壮也是待在家里,旁的小孩子都去姥姥家走亲戚去了,只剩下他们三个。

    陈乖宝无事可做,大壮和壮壮马上要去书院读书了,陈乖宝决定找人给他俩开开小灶。陈乖宝能找的人只有杨四郎。

    杨张氏不待见杨四郎,今天回娘家,她带着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去了,留下杨四郎在家,理由是照顾生病的杨清德。

    陈乖宝让大壮把杨四郎喊了过来,大壮去的时候,杨四郎正坐在屋子里温习功课,大壮说明了来意,杨四郎看向杨清德。

    杨清德的身子时好时坏,如今他病的卧床不起,见到大壮过来找杨四郎玩,他招呼着杨四郎去玩,大过年的,旁的小孩子都走亲戚去了,只有杨四郎在家乖乖的温习功课,小孩子就应该有小孩子的样子,杨清德让杨四郎去跑着玩。

    于是杨四郎跟着大壮来到了陈乖宝家。

    陈三牛和陈杨氏都出去串门去了,家里只剩下三个小孩子。见到杨四郎过来,陈乖宝自然是要拿零食招待他。

    见杨四郎身上穿的衣服不是新衣,陈乖宝有些心疼,小正太受虐她却帮不上忙,好着急。

    不过困境让人进步,陈乖宝语重心长的教育杨四郎道“四郎哥,你如果想要改变现在的日子话,除了好好读书,你别无选择。知道了吗?”

    “我知道。”杨四郎点头“我知道现在过的不好,我不会让你跟着我受苦的,我会好好读书,考上状元,到时候让你跟着我享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