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屠户家的小娘子 >

第130章

屠户家的小娘子-第130章

小说: 屠户家的小娘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家同期进京,傅开朗自有傅家可回,但许家一家却是要住客栈的。

    傅开朗但是提起自己在京中有个别院,请了许清嘉住进去,但被许清嘉婉拒了。

    二人心中都清楚,恐怕此次回京,若是二人都留京,恐怕此后都是身不由已。将来如何,谁也料不准。于傅开朗来说,他就算不站队那也是太子一系的人马。而许清嘉名义上却是中书令许棠的门生,在外为官多年,回京势必要去座师门上拜谒。表面上已经分出了阵营。

    至于私人交情……那都得容后再议。

    许清嘉先去吏部报道,胡娇便让店小二唤了长安城中专做房屋卖买租赁的牙人前来,准备看情况在京中或租或卖一个宅子来住。

    云南郡的宅子只留了两个婆子看着,另留了一个灶上的婆子,前院一个长随。原本云南郡的宅子也可以卖掉,不过胡厚福一年总要往云南郡跑个一两趟,索性就将宅子留下给他,每次去云南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

    等到许清嘉从吏部回来,客栈里就只留下腊月带着儿子与丫环乳母看着许小宝了,而许小宝与许珠儿都跟着胡娇去看房子了。

    “夫人说了,一大家子都住在客栈里,每日所费不菲,索性先看个宅子尽早搬进去为好。”

    腊月的儿子是二十七年十月中生的。永寿原本姓纪,只是后来卖身为奴,改了名字而已。胡娇允了他们的儿子复回旧姓,单名一个海字。海哥儿如今已经四岁了,他娘依旧回胡娇房里当差,成了胡娇跟前的管事媳妇子,而海哥儿就陪着一岁的许小宁玩,算是从小的玩伴。

    这会儿海哥儿正拉着许小宁的小胖手在他们住的院子里玩,许小宁看到许清嘉回来,立刻松开海哥儿的手,跑着向他扑了过去。

    “慢点慢点,小心别摔了!”这孩子瞧着就是个急躁的性子,也不知是随了谁。

    许清嘉将许小宁抱在怀里,还要念叨一句:“她也不等着我回来再去瞧,怎么这么心急?”

    谁知道他们能在长安待多久。很多外官回京述职,一等就是几个月或者一年半载,也有等好几年的。说到底还是要上面有人,搭了通天的梯子,官运才能亨通。

    不过自从上次罢官一事,许清嘉倒没从前那么执著了,似乎洒脱了几分,并不再强求结果。他从内心里也觉得自己这种心境乃是胡娇的功劳,对老婆十分的感激。

    “大人略等一等,想是午饭时候,夫人就理应回来了!”

    腊月牵了儿子跟着许清嘉父子身后进了房,又吩咐丫环们打水侍候许清嘉洗漱,等到许清嘉喝过三杯茶,又陪着许小宁玩了好大一会儿,胡娇才带着俩孩子回来。

    他们母子三人各人手上都拎着东西,吃的玩的都买了一些,原来连午饭也在外面解决了,各个吃的肚圆,只余了许清嘉与许小宁饿着肚子。

    许小宁看到他娘亲提的糕点,蹭蹭蹭从床上爬了下来,立刻扑到了糕点面前,大眼睛眨巴眨巴,他也不上手去打开,只盯着胡娇看。湿漉漉的大眼睛直让胡娇的心都化了,净完了手换完衣服,将他抱在怀里,亲自打开糕点,一样一点让他尝一尝。又唤了海哥儿到身边来,也一样一样分给他吃。

    纪海是三岁以后才被腊月带到后院的,之前腊月的月钱照旧,出了月子侍候她的小丫头仍旧回正房侍候以后,孩子却是她自己带的。

    这小子也是个机灵鬼儿,自从跟着他娘出入后院之后,也瞧出来了,胡娇与许清嘉都不嫌弃孩子,老觉得孩子一定要多多的热热闹闹一起玩才好,纪海正好给许小宁做了个伴儿,因此平日纪海的衣食倒与许小宁的份例相等,直让腊月与永寿好几次都要推辞,过意不去。

    见胡娇递给他点心,他也吃的香甜。

    小寒进来说要摆饭,许清嘉还道:“你就惯着他吧,这会填一肚子点心,哪里吃得下饭?”

    胡娇只是瞧着孩子吃点心就跟小老鼠似的,往他嘴里填一点,他就吃的一脸享受,吃相非常讨喜,便接连喂了好几块不停手。不过点心吃再多也有点干,便让小寒将点心分出一份来给海哥儿拿回房里去吃,剩下的都收起来给孩子们晚点吃。

    腊月不肯拿,被小寒塞进了手里:“好姐姐,我倒是想拿,可惜夫人不肯赏。”

    惹的胡娇大笑:“嗯,以后有你拿的日子,等我安顿好了就给你挑个好日子!”

    结果许小宝与许珠儿的目光立刻便投到了她脸上,胡娇才省起孩子们面前她这打趣的话说错了。不过这几个月,她也觉得许小宝与许珠儿有时候瞧着她的神情似乎颇为奇怪,有几分欲言又止,只当这俩孩子也许有了什么小小少年男女的心事,总归有他们愿意开口的那一天,她倒也没注意。

    过了几日,傅开朗使人传消息给许清嘉,只道他们泰半都要留京。

    许清嘉再去了一趟吏部,自己的官职没下来,不过却得着了个熟人的消息。

    “阿娇你不知道,韩府君守教期满之后,如今也在京中任职呢。他如今是京兆尹,真是没想到!”

    胡娇这几日都在看房子,她想着尽早把家里安定下来,不再住客栈了,就可以想办法见见小贝了,万一能得通,说不定小贝还可以来陪她住两天呢。

    许清嘉回京述职,还没开始拜访。他自己这些日子跑了好几次吏部,因知道京中人事繁杂,不肯轻易走错了路,倒也十分谨慎,没敢去宁王府拜访宁王。只满耳朵灌了些宁王如今势盛,今上极为看重这个长子,常召至宫中伴驾,以及圣宠远远凌驾于东宫之上云云。

    这些事情他也就是想一想,天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哪里就跟普通人家的父子关系一样了呢

    因为常听到宁王之事,便对小贝格外挂心,总想着等职缺下来了,才好向宁王府投贴子见见小贝,若是现在投帖子上去,倒好似要巴着宁王求官一般。

    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傲骨。

    因此武小贝在宁王府里扳着指头数日子,却不知许家一家人已经进了京,也数着日子盼见面。

    许小宝好几次都想带着人直闯宁王府,只是如今身份有别,到底宁王府也不是小贝说了算的。别的不说,此事报到后院宁王妃处,谁知道又是什么态度。

    他思考再三,悄悄儿往宁王府投了一封信给小贝,只道全家业已进京,不久之后自有相见之期。

    武小贝拿到信,总算松了一口气。

    从云南往长安他已经走过两回了,算来算去路上所用的时间都是有限,怎么着按着许家人的脚程,也应该到京了。却左右等不来消息,由不得他着急。

    他特意跟宁王禀过了,只道自己要去见许家人。

    宁王整日在宫里,回来也是忙的团团转,压根不知道许清嘉已经回京述职,听得此话便留了心,改日进宫,见到吏部尚书,便似无意般问了一句:“听说云南郡的官员回京述职了?”

    那吏部尚书原就是个骑墙派,如今也还没明确要站在那一边。似他一般在各派系的夹缝之中生存,每次官员委派,除了品级太低的,品级略高一点的必定要几方人马争执,因此他做官做的十分油滑谨慎,回去便问下面的侍郎,“云南郡可有官员回京述职?”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更。

第130章() 
第一百三十章

    宁王殿下既然问起云南郡的官员回京述职,那这官员多半就与他有些交情了。

    哪知道待得下面侍郎将云南郡守及通判皆回京述职报上来;吏部尚书拿着官员名录研究了半日;最后却犹豫了。

    很显然,云南郡守与通判这两人其中必然有一位能够引起宁王殿下的关注。

    傅开朗乃是国舅嫡次子;而皇后一系历来与宁王殿下不和;傅开朗回京;他在圣上面前向来是个受器重的;这却是于宁王不利了。

    而通判许清嘉说来说去就是个寒门官员,而且并没什么背景,唯一的靠山乃是座师许棠,可惜这一位从许清嘉高中之后发现他没背景之后就不太待见这一位。外界传闻;许棠待这位门生十分冷淡,当年许清嘉被冤枉罢官,他都不曾伸出援手。

    这样一位毫无背景的官员;想也同宁王殿下扯不上关系吧?!

    吏部尚书房衍之被自己的猜测给弄的心里不安稳,只觉七上八下,一夜未曾好睡。

    他记得自己在宁王殿下面前十分恭敬,但未曾投诚啊。如今可不愿意做个先锋,在傅开朗的职位上做什么手脚。说句不好听的话,傅开朗的职位还真轮不到他这位吏部尚书来操心,自有傅国舅在上面压着。

    宁王殿下话里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改日他再次在宫里碰上宁王,颇有几分心虚,“殿下早!”

    宁王依旧是昨日那副模样,似乎压根没瞧见房衍之眼底的黑青之色,又问了一句:“云南郡述职的官员都回京了吧?”

    直问的房尚书除了点头,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话。

    同样的话题,宁王殿下问一句,那还可以装傻蒙混过去,再问一句……那就是意有所指了。

    他要再装傻就说不过去了。

    等到下朝之后,房尚书急忙赶往吏部,在自己公事房里静坐半晌,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宁王殿下既然暗示他要在云南郡官员的身上动手脚,那多半是冲着傅开朗去的,而傅开朗头上有国舅傅温这尊大佛保着,他不好动,那索性就朝云南通判许清嘉身上动一动主意。

    到时候就当他领会错了宁王的意思,却不是没有行动。就算宁王怪也不好怪到他身上,只能怨自己的指示太过含蓄委婉了。

    改日他就将许清嘉述职之事上奏,只道自御史中丞蒋文生从正四品被贬为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后来的御史中丞一年里倒是有八个月都告病,最近正好致仕,倒可以让云南通判前来出任。

    此道折子上去,经过三省,最后直抵天子案前,竟然顺利的批了下来。

    房衍之的意思就是在宁王殿下的暗示下有所行动,表明自己是个有眼色的官员 ,但是具体批下来批不下来,他这个吏部尚书就不在意了。说到底许清嘉没有背景,一切全看气运。

    哪知道竟然真的批下来了,比之傅开朗的官职都早了一步。

    许清嘉得到吏部通知,半月之后上任御史中丞,都有几分傻了。

    他还真没想到自己能留任京官。况且京官与外官如果是同级的,那么京官定然是要比外官高半级的。他此次出任御史中丞,说虽然听着跟通判同级,但其实是升官了。

    当日房衍之的折子递到天子案前,今上看到这折子顿时一笑:“房衍之倒是个促狭的,当初蒋文生因为构陷许清嘉而被贬,没想到今日却让许清嘉去坐当初蒋文生坐过的位子。”

    宁王见今上似乎心情不错,也笑道:“父皇可记得,许清嘉在云南最后一任的前任又是哪一位?”

    今上一想,更是笑了出来:“这位许清嘉倒是……”倒是什么,今上未再说,只是提起朱笔批复。

    御史中丞说起来只是个言官,并无实权,这在几方权利较量下,倒没那么引人注目了。不少官员如今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傅开朗身上,都想瞧一瞧温国舅要将这个嫡次子放在哪个位子上。

    就连今上,也对此极有兴趣。

    因太过隆重注目,反是许清嘉比之早了一步先走马上任了。

    许家这里,一听到许清嘉留任京官,胡娇立刻就买下了一座二进的宅子,举家搬了进去。

    京中房价比之边陲自然要高上许多,她们家如今能买得起二进的宅子,也还多是因着胡厚福在外做生意,对妹夫一家多有关照,每年都拿些分红,而胡娇这些年手里又积攒了一笔银子,也算过的宽裕。真有那两袖清风品品级不高的官员在京中日子过的还是十分拮据的。

    许家新买了宅子,住进去之后就开始收拾,胡娇的审美向来都比较务实,若是不碍着旁人笑话,说不定她都要将后院里种满了蔬菜了。只不过想着万一许清嘉有同僚前来拜访,看到许家过的这寒酸日子,令他面上无关,这才作罢。

    换了新家,孩子们都各分得了一间房子。

    许小宝与许珠儿年纪都不小了,胡娇索性让他们住在了主院两旁的小跨院里,而许小宁则搬进了主院的厢房,由乳娘丫环照看。

    她这里风风火火收拾房子,只想着收拾好了便将小贝请了家里来玩,而武小贝却从宁王那里第一时间得知了许清嘉留京。

    “这么说,我以后可以常去看小宝跟珠儿他们了?”

    宁王想起这小子五岁来长安之后哭的惊天动地的架势,后来到底是大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