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屠户家的小娘子 >

第129章

屠户家的小娘子-第129章

小说: 屠户家的小娘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珠儿贼头贼脑瞧瞧身后跟着的丫环小厮,见他们都在十步开外,便小心与许小宝通消息:“哥哥你还不知道吧?娘不让咱们看,不定是替你相看的小娘子呢?”

    许小宝立刻露出震惊的表情,“不……不会吧?”他才多大啊?他家娘亲未免也太着急了一点!

    许珠儿更得意了:“你不知道呢,小宁抓周的时候,听说傅夫人以及段夫人,还有几家夫人都在暗底里议论,要给孩子议亲。当晚娘亲就盯着我默写了好几张此次前来的小娘子们,从年纪到相貌到性情。哥哥我觉得有两家的小娘子真不错哦……”

    小小少年许东鸿再次提笔给武小贝写信,带着些自己也说不清的矛盾心理。

    “……小贝你知道吗?娘亲她竟然已经开始给我相亲了……据珠儿这丫头说,是要及早观察……我怎么觉得娘亲这么不靠谱呢?先不说小娘子们现在怎么样,也有小时候漂亮长大了变丑的啊!都是这次小宁的抓周宴闹的,前来吃酒的夫人们都怀着各种目的,我都怀疑傅夫人说不定已经有了目标。毕竟傅大哥的岁数也到了可以订亲的年纪了……”

    原本还在为着弟弟太粘人而烦恼的武小贝接到许小宝这封信,顿时吓了一大跳。

    本来大家都在起跑线上,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忽然进入这么成熟的话题,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信才好。

    是要安慰大哥,娘亲的眼光一向很靠谱呢,还是要教唆他极力反抗这种盲目的婚姻呢?

    武小贝心里顿时升起了淡淡的惆怅,被类似于“你怎么能比我还要及早进入人生大事呢说好了什么事情都一起呢?”这种古怪的情绪所左右,总觉得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

    他决定先停一个月的回复,静观其变。

    万一他这里写了信教唆哥哥反抗婚姻,娘亲那边已经瞧中了人家,给小宝订了亲事,他岂不是拆了娘亲的台?

    这里胡娇还不知道儿女背后的小动作,她与通判大人最近玩情趣玩上了瘾,动辙二人晚上关起房门来过二人世界,或准备了酒菜把酒同欢,或准备了笔墨互写情诗,不过……胡娇写诗的水平仅到打油诗的地步,只写了两首就被通判大人叫停了。

    ——就算是情诗,通判大人也是有品味的!

    不过收情诗的胡娇就十分幸福圆满了。

    她总觉得,最近似乎找回了点恋爱的感觉,而且是热度一直在上涨,也许很快就到了热恋时期也说不定了呢。

    只是每次写完了诗,第二天儿子闺女起床来正房,看到书案上堆着的字纸,在被娘亲紧急叫停之后,都互相交换个诡异的眼神。

    许珠儿:哥哥我帮不了你了!

    许小宝:……

    娘亲的眼光应该不会太诡异吧?!

    不过想到他那彪悍的娘亲,万一给他相个泼妇回来,许小宝就觉得忧心忡忡。

    他心事重重的出门会友,却听说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傅大郎订亲了!

    原本这不关他的事,可惜傅大郎订亲,乃是他们这个小圏子里第一个订亲的少年,给这帮小郎君们内心的震憾无与伦比。大家都当自己还小,只管读书憨玩就行,结果现在忽然之间发现,有人已经订了亲,马上就要承担一个大人所要承担的责任了,再扳着指头算算自己的年龄,顿时生出了仓促之感。

    果然没几年好玩了!

    他回来见许清嘉今日正好在书房看书,便蹭过去请安,还顺便将傅大郎的亲事跟许清嘉讲了一遍。此事许清嘉恰巧知道,傅大郎订的小娘子不是云南郡人氏,而是京城人氏,乃是上次前来传旨的孟安潜家的长女。

    傅夫人在云南郡看了一圈,除了年纪小的,便是家世不登对的,长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虽然长儿媳不是族中宗妇,但也要拿得出手,最后还是与傅开朗商议,在京中订了一门亲。

    许清嘉见儿子忽然之间对傅大郎订亲之事感兴趣,还当他小孩子好奇,也没当一回事,只随口讲了一句:“傅大郎这亲已经订的不早了。想当年——”忽想起这是儿子,自然不好闲话当年,只能将后半句咽下去了。

    许小宝原本就等着他爹讲后半句,没想到后半句被他吃下去了,立刻做出懵懂之态,紧追不舍:“想当年怎么啦?”

    许清嘉想想,似乎告诉儿子也没什么,便道:“想当年你娘才生下来,就被我订走了!”他莫名觉得得意。

    自己的老婆模样好人品好,还给他生了俩儿子一闺女,敌人杀上门来还能保护家人……当真是打着灯笼也难寻!搁一般的后宅妇人,早哭哭啼啼吓晕过去了。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每想至此,通判大人都要在心里盛赞他那过世的亲爹一句:父亲大人英明!

    许小宝一时间心有戚戚焉,原来爹娘的婚事竟然这么早。他这些日子尽琢磨此事了,忍不住多了一句嘴:“爹你以前没见过娘的时候,也不怕她长成个丑八怪?”这种从来没见过面就订亲的,怎么听怎么让人幻灭!

    被许清嘉在脑门上拍了一记:“臭小子你说什么呢?”左右看看,才想起来胡娇不在身边,这才告诫:“小心让你娘听见揍你!”然后想一想,他当年……还真没有过这些风花雪月的绮思,只顾着填饱肚子,照顾弱母,外加想要读书了,至于老婆生的什么模样……屠户家的膀大腰圆也有可能吧?

    对于一个身无分文,上无片瓦的穷小子来说,能娶上老婆就已经不容易了,还要挑三捡四吗?!通判大人一向觉得他是个务实的人。大概不管老婆生成什么样子,他似乎……都能接受的样子!

    不过后来发现,事实远超出他的想象,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从那之后,许清嘉奇怪的发现,儿子读书似乎更刻苦了。以前也不是不刻苦,只是先生布置多少功课,他做完就算了,可是自从那日问过他订亲之后,这小子就忽然之间手不释卷了。就连先生也在他面前夸许小宝最近在学习上化被动为主动了。

    他与胡娇还暗底里议论:“这小子是不是听得傅大郎订了亲,自己也动了心思了?”

    胡娇这些日子正愁儿子,生怕儿子长成人书呆。有期待就好,虽然这期待早了点儿,她是不可能这么早给儿子订亲的,但是……懂得憧憬总比一把年纪还傻乎乎的强吧?

    话说哪个女孩子小时候没梦想过自己穿婚纱?

    她家小子这才算是正常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嗯,前段时间剧情严肃,这两天来点轻松的剧情让大家喘口气儿,嘿嘿!

    大家晚安!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显德三十一年的秋天,武小贝接到许小宝的信就喜的合不拢嘴;永喜在旁看的奇怪;追问他原因;身形已经拔高了一个头的十二岁小少年拍了拍他的肩:“小宝要来长安了!”

    永喜不信,“小宝也才十二岁,大人跟夫人放心他一个人走这么长的路?”

    武小贝实在看不下去他的不开窍,只能跟他说明白:“爹爹任期已满,回京述职了。可不是要带着全家来长安吗?”

    永喜听了自然也是喜不自胜。

    这宁王府是建的气派恢宏,内里也是画中仙境一般;没进来之前他简直没办法想象,可是真正住进王府过日子;他觉得……还是不如在许家自在舒心。

    王府规矩大;而他又身份卑微;这两年在王府里不知道遭了多少体面丫环婆子的白眼。那些得脸的奴才惯会看人下菜碟,就算是宁王妃不会克扣小郡王的份例;但是眼瞧着王妃不喜小郡王,而宁王在后院之事上向不留心;见小贝每次都精精神神的,还当宁王妃待他不错。

    宁王妃是不错,不会打不会骂,只远着就够了。但她掌着府中中馈,而她面前得脸的奴才却有无数种可以让他们主仆堵心的事情发生,只不过小贝从来一笑置之,懒的计较。

    现在听到许家一家人要回京,武小贝早早就开始准备礼物,还一边念叨着:珠儿也有八岁了吧?八岁的小姑娘喜欢什么?宁哥儿应该已经在学走路了,买个什么给他做见面礼呢?

    至于小宝,那就是个书虫,只要王府的藏书找人誊抄一遍给他,保管他高高兴兴的。

    武小贝这里欢欢喜喜准备迎接许家人进京,信是六月份收到的,许家人七月份才与傅家一路同行进京。

    傅开朗与许清嘉任期都满,其实已经延期了,只是朝中迟迟派不下来继任官员,二人只好继续留在云南。

    五月份忽有旨意,继任官员已经从京里出发,待交接完毕,他们就可以回京述职了。云南郡这几年因为傅开朗与许清嘉的联手治理,又无人辖制,再加上天公作美,百姓们除了种植粮食以及蓄牧,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药材种植。

    每年总有一大批商人风闻而来收购药材,而当年胡娇与胡厚福的权益之计,外加许清嘉的想法,最终演变成了现实,“将云南郡建成了个大型药材供应基地。

    因为有官府监督,商人与药农之间的关系倒也融洽,市场价格也不至于离谱。

    离任之前,傅开朗与许清嘉相携前往各县巡视,看到已经过上了温饱富裕日子的夷民百姓,见到他们都用官话打招呼,除了他们身上的衣衫还是夷民服色之外,这丰饶富裕的云南郡似乎与大周朝任何一个寻常郡县并不无同,谁能想象得到这曾经是朝廷一直防备的南诏亡国子民?

    “说起来,云南郡百姓能过上如今富裕的日子,还是要感谢许贤弟的!若不是你当初打破成见,积极推广汉话,又让夷民百姓过上好日子,哪得如今这般安稳情形?!”

    许清嘉一笑:“若无府君的提携之恩,哪得下官今日?!”当初傅开朗替他洗冤,这却是大恩了。

    傅开朗似嫌他啰嗦:“这本是份内之事,你就是不爽快!”又好奇道:“愚兄好奇的是,当初贤弟是如何想到在州府推广种植药材的?这主意当真妙极!〃

    许清嘉背着手站在山野田埂边,看着远处农人弯腰在田里忙碌,面上浮起温柔笑意:“说起来这事还是内子的主意。当初乃是为了替下官解困,最后却造福了百姓!”将当初九县灾民之事略讲了一遍。

    在傅开朗的印象之中,许清嘉娶的老婆是个十分凶悍的妒妇,在整个州府官眷里都出了名的。没想到这么凶悍的妒妇竟然能有这么绝妙的主意,当真是意料之外。

    “这……”

    许清嘉见他神色复杂,眼里还有对自己的同情,顿时笑出声来:“府君不必同情下官,下官其实也没那么可怜了,家中内子若不是对我全心全意,又何来的同甘共苦,跟着下官这么些年风风雨雨,毫无怨言呢?!”

    傅开朗似乎隐隐有些明白,许通判原来并非外面所传的惧内,而是……心甘情愿的惧内!

    这两者的区别大了去了。

    他与许清嘉并肩则行,身后只跟着两三名长随,二人都作商人打扮,这两年外地药商极多,倒也不引人注目,但坏就坏在许清嘉这张脸上,太让夷民百姓印象深刻,好几次都被夷民百姓认出来,热情邀请他们去家里作客。

    傅开朗到底是高门出身,上任云南郡守之后,唯一的一次还是在高正与段功曹的陪同下前往九县为许清嘉洗冤那次,换个没去过的县乡,夷民百姓就不认识他了。

    因此,半道上好多次被百姓拦住了,都是请许清嘉带着朋友前去作客,倒将这位郡守给忽略了。

    不过傅开朗心胸宽阔,惟有感叹:“愚兄现在才知道当初贤弟在云南郡下了多大功夫。”哪怕暂代郡守治理州府,但一个同知能够深入田间地头百姓之地,却是极为不易的。

    其实傅开朗从心里讲更愿意留在云南郡,天高皇帝远,离京里那些事儿远远的。他算是看得明白的,傅家已经在太子这条船上,原本也算是稳妥的,只要安安稳稳等着到时候继位就好。但是太子病弱,皇后却强势,似有母代子职之嫌,更笼络后族与一帮大臣,在朝中替只在东宫闭门读书的太子拉大旗作势。

    朋党之争,历来就有。只要拿捏好度,不要引起今上的反感就好。但是坏就坏在让今上感觉到了后族对于皇权的威胁,这就不好办了。

    而傅家至所以要想办法将他调往京中,就是因为宁王回京至今,多在宫中伴驾,而太子后在东宫养病,令得皇后十分不安,恨不得将傅家的人一股脑儿都扔进朝堂里去与各方势力博弈。

    因为预感到了自己此后在长安城中的水深火热,傅开朗一路之上心事重重,反羡慕许清嘉无党无派,落得轻松。

    两家同期进京,傅开朗自有傅家可回,但许家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