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生于1984 >

第95章

生于1984-第95章

小说: 生于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确定这片子不是《那些年我们在延安互助小组学毛选的日子》么?

    还有电影的标题分明是“我们一起追”这个,有一起追吗?

    简单来说,就是一起起哄、一起聊聊女主,彼此之间既没有激烈的竞争,也没有团结的互助。

    影片里的其他几个男角只是为了衬托帅哥男主脱颖而出的的背景符号!

    没看到飞扬的青春,也没看到初恋的朦胧或细腻,这表面的青春内里其实是陈腐构架和价值观!

    就这样的烂片,我们的导演居然还想着拿下3亿票房,大概是第一部电影给了他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吧。

    真把我们的电影市场当成他予取予求的储钱罐了?”

    才回到家,王道格立刻整理自己的思绪,写了一篇短评,发送到了他一直供职的杂志社。

    然后登陆豆瓣,想看看有多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后,他差点被闪瞎了演眼。

    豆瓣评分居然是8。8分!

    卧槽!

第三十五章 首日三千四百万(1/34)

    陆串的导演生涯很…很走运。

    毕业后,第一部戏《借枪》就能找到姜温担当男主角,在戏霸姜温的调教下,陆串的导演功底着实进步了不少。

    第二部戏《可可西里》,反应的是偷猎,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故事,完全就是为了拿奖而准备的。

    效果不差,陆串依靠《可可西里》拿下了金马最佳影片,东京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包括金鸡奖最佳影片奖!

    虽然没有导演奖项,但对于当时才三十三岁的陆串,绝对是很大的褒奖了。

    当时,很多国外媒体杂志评选三十五岁以下导演,陆串都是入选的唯一一位中国籍导演!

    于是,他膨胀了,决定拍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

    陆串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于是就在题材上下功夫,他知道这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只要拍出来,肯定有人买单。

    而且评价肯定也不会太烂,这么沉重的主题,你好意思说电影烂?

    你要是说了《南京!南京》是烂片,信不信三十万亡魂找你说理!

    对了,据说陆串准备开拍《南京!南京》的时候,问过同样执导过大屠杀导演的斯皮尔伯格,后者告诉他‘等你四十岁之后再执导这样的电影,会更好。’

    绝对的金玉良言。

    四十岁的男人想事情,考虑问题的角度跟三十岁绝对不一样。

    陆串没有听从斯皮尔伯格的劝告,回国后直接立项。

    男主角找了火华社社长,女主角,大美园!

    番外消息:据说陆串在拍摄《南京!南京!》的时候跟大美园因戏生情…

    当时采访的通稿随处可见‘高媛媛坐在陆串怀里…’

    可能是觉得这类报道不利于这么悲伤主题的电影,所以,电影上映后,这些通稿消失不见了。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是4月22号全国公映的,同档期的电影全都退散,只有几部没听过的电影,《花落时节》《彼岸》,天时地利全都聚起了。

    一个星期刷下了八千万的票房。

    可惜,电影实在太烂!

    陆串估计想模仿斯皮尔伯格的手法,来透过战争来折射人性的本质和战争本身的残酷,可惜,他忘了,它所借助的题材是无数中国人难以忘记并且感同身受的南京大屠杀!还是那个到现在为止仍然被日本人否认的南京大屠杀!一场屠杀,杀的还是中国人,你有什么好拿来发挥的?

    各门户网站的评分只有六分,这还是占了题材的光芒。

    按照陆串的预测,这部《南京南京》票房破亿是肯定的!

    然后,许辉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上映了。

    陆串是知道许辉这个人的,国民偶像嘛,拍了部商业片,票房大赚了2个亿。

    说实在的,如果他继续拍动作片,陆串可能还会觉得这家伙是个威胁,可惜,这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半路改行拍起了青春片!

    那就不足为虑了。

    ……

    “都快十二点了,你怎么还不睡?”

    刘思思发现今晚的许辉有点心不在焉,自己都百般暗示了,他还是坐在电脑前或者不停的打电话。

    “你先睡吧,我等提前场的票房数据出炉!”

    许辉头也没回。

    “…不能明天再看吗?”

    “明天看的话,我怕我晚上睡不踏实。”

    别看许辉在媒体面前表现的很嚣张,动不动就3个亿、5个亿,其实他也没什么底气。

    毕竟《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台弯电影,虽然许辉已经尽力将它改编的接地气,可是有些台词听起来还是有点别扭。

    万一遭遇了滑铁卢,那就惨喽。

    搞不好正在前期筹备的《黄飞鸿》都得暂停歇业!

    “那我陪你吧!”

    刘思思穿好衣服,把原本诱惑力十足的那套内衣掩盖住了。

    “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

    刘思思才坐下来,才知道许辉原来在看综艺节目。

    “还有半小时吧。”

    许辉看了看时间,回答道。

    “半小时?”

    “嗯。”

    “半个小时可以做好多事情的!”

    “…比如呢?”

    “我们可以…”

    说着话,思思解开了自己的腰带…

    “你是想让我把寂寞射入你的体内吗?”

    ……

    这些人都是傻逼吗?

    智商呢?怎么会觉得这样的电影可以达到8。8分?

    肯定是有人雇佣水军!

    王道格看了眼评分人数,四千多人。

    “我倒要看看这些打标签的都是些什么人!”

    直接点开第一项评论,内容是‘最后婚礼开头部分竟然哭了。…’

    点击看看他的资料,居然不是水军,是一位资深豆友,注册时间是2005年,比王道格还要资深,看了看他喜欢的电影类型,好莱坞大片还有…《鬼子来了》!

    我去,这两完全没有共同点好吗?

    这样的分裂型人格的观众喜欢《那些年》,可以理解,本身,那部电影就挺分裂的。

    垃圾观众看垃圾电影,天作之合!

    继续往下看,‘青春就是手牵手,坐上一去不回头的火车…’

    ‘谢谢你,喜欢过我…’

    ‘为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

    肯定是水军!

    王道格再次点开查看这些人的个人资料,都是清一色的资深豆友,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甘当水军的迹象。

    卧槽!这些人难道被洗脑了吗?

    这样一部平庸之作,居然有这么多人点赞?

    王道格不信邪的点开了时光网,然后他彻底闭嘴了,时光网的评分居然比豆瓣还高,达到了9。2分!

    这个世界怎么了?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些年》不怎么样吗?

    这时,他的电话响了,是一直供职的那家杂志社的责编。

    “老王,这篇影评暂时不太适合公开刊印,希望你能理解一下。”

    第一句话就让王道格心里一沉。

    挂断电话,王道格彻底明白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谚语。

    居然收买了杂志社!

    可惜,你还是低估了我王道格的坚持。

    想了想,王道格注册了一枚小号,把刚才那篇被退回来的稿子重新整理然后上传到了豆瓣评论…

    就让我来做这捅破天的第一人吧!

    ……

    电影上映了,不代表宣传可以停止。

    许辉再次开启了路演副本。

    从沪上的活动退场,已经是夜里两点,许辉赶忙接通陈法蓉的电话。

    然后迎着众人期待的眼神,他笑着宣布:“首日票房三千四百万,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

第三十六章 疯狂(2/34)

    迎着众人关心的目光,许辉笑的很开怀:“三千四百万!”

    “三…三千四百万?”

    保姆车里的刘思思、赵莉颖还有乔山三人瞪大眼睛看了看对方。

    他们已经不是当初那几位啥也不懂的小白了。

    跟着许辉跑了好几趟路演,光是闲聊的干货都足够让这几个人拿出去好好显摆显摆。

    目前,国内电影的首日票房纪录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创造的首日3300万,这个记录很不好破,冯晓刚的《非诚勿扰》差一点达到了这个成就。

    吴白鸽的《赤壁(上)》差了一大截,首日将将拿了两万多万的票房。

    许辉却办到了,《那些年》上映第一天就创下了新纪录!

    关键昨天是周四,工作日。

    周末三天肯定还得涨,

    如果真按这个趋势,《那些年》这部电影可能真的要创造票房新纪录了。

    “哎…担心了这么多天,总算放心了,我先睡会,到了酒店,你们叫我!”

    许辉安心的闭上了眼。

    午夜场票房是600万,这个没什么比较性,许辉也摸不准午夜场600万代表什么,毕竟午夜场这个项目还是最近两年才弄到内地市场试运营的,具体也还没几部电影尝试过。

    没什么可以横向对比的数据,只知道午夜场票房高的话,代表总票房肯定不差。

    所以,许辉一直紧绷的弦一直没能放松,即使有着妹子的安抚,也没卵用,况且对付妹子,即使许辉只用五成的功力也足够了!

    赵莉颖有点心疼的看着靠着椅子直接睡着的许辉。

    一直以来,她对许辉有点偏见,最开始见他只是觉得是一个长了一副好皮囊的男人,等到了《那些年》拍摄,一起演戏,她才知道原来许辉真的是有演技的。

    再后来,发生了许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跟章紫怡撕了起来。

    赵莉颖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许辉才会跟章紫怡正面起了冲突!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她就对许辉分外上心。

    这次的路演,她也有份参加。

    相处的时间多了,赵莉颖突然觉得许辉真的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当然,如果他没有那么花心就更好了…

    四月伊始,许辉马不停蹄配合剧组各种宣传,从他那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就能看出。

    按照陈小宇说的,我哥简直是个超人,一个星期只睡了不到二十个小时!

    “晓雯姐,明天的行程不能推后吗?你看看导演,脸上的黑眼圈都快遮不住了。”

    赵莉颖正想着心事,冷不丁的刘思思开口了。

    莉颖妹子突然泛起了一丝厌恶的情绪,‘小婊砸,你是他什么人,敢这么…’

    至少人家已经合过体了!

    “你以为我不想啊,我这几天跟着他飞遍了全中国,我也很累的好嘛!”

    何晓雯抬头,有气无力的发了一通火,然后继续保持躺在椅子上的姿势。

    “哎,真没想到电影宣传居然这么累,看来没有好体力还真干不了这事!”

    乔山感慨了一句,可惜没人接茬。

    修瑞还有崔志家已经进入睡眠模式,两个妹子则痴痴看着闭上眼的盛世美颜。

    盛世美颜指得是许辉…

    ……

    五月一号,王常田没有休班,跟往常一样开车来到了公司。

    公司有不少人正窃窃私语聊着什么。

    见到王常田的瞬间,这些人不说话了。

    “晓萍,怎么了?我怎么看他们好像在讨论我?”

    李晓萍,光线传媒影视制作、发行部门的二把手,她有点诧异的看了眼王常田。

    “您真不知道?”

    “知道什么?”

    “我们投资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昨天的票房出炉了!”

    “真的吗?有多少票房?”

    “三千四百万,不加午夜场!”

    听到这个数据,王常田一直平淡的表情总算维持不住了。

    “什么!我要是没记错,午夜场好像是600万,加上3400…第一天就拿了4千万?”

    “没错!公司好多人都在佩服您的先见之明,说您真的是太英明了,怎么就跟许辉搭上线了!”

    李晓萍笑着捧了王常田几句。

    “可惜,他有自己的公司,以后也不见得会继续合作…”

    王常田先是大笑几声,然后有点苦恼的坐了下来。

    华艺兄弟再怎么不识货,人家手里握着扛鼎的导演冯晓刚。

    光线有什么?

    李晓萍有点无语的翻了翻白眼,现在有多少人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光线?

    能跟许辉扯上关系,简直就是白赚钱啊!

    《中国好声音》光线赚了接近两千万,纯利润;

    这次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样子又会引发新一轮的观影狂潮,能赚多少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