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少是主持人,控制节奏之类的,由他发言比较合适。
“…其实他一开嗓,我就知道是谁了,一开始没有转身是因为我想听他有没有进步,还不错,第二段副歌那个转音转的不错,有进步!”
刘还笑了笑,勉励道。
“那哈林老师呢?”
“我…我听到有人喊快点转,不转我弄死你…”
哈林一脸无辜的看着花少。
“哈林老师绝对是我们这帮学音乐的典范,有骨气!”
许辉抢在花少之前称赞了一句庾橙庆。
“…我这把年纪了,可不想因为录个节目的原因出不了电视台!”
“哈林老师,您放心,我们杭洲人一向说话算话,他说了弄死你,肯定不会食言。”
许辉笑着安慰了一句。
花少也跟着笑了笑,心里却有点芥蒂,妈蛋,我是主持人还是你是主持人?
“毛啊敏老师刚才也转身了?也听到威胁了吗?”
“这个真没有,我听道下面有人喊许辉的名字,我就立刻转身了,我特别喜欢他导演的《绣春刀》!”
毛啊敏的回答让许辉有些受宠若惊,赶忙鞠躬致谢。
“林梓祥老师,您刚才犹豫了那么长时间,在想什么呢?”
“他在高音方面有些欠缺,所以,我就没有转了…”
林梓祥一脸的公事公办。
“谢谢老师的点评。”
许辉倒没有什么不耐烦的表情,他知道自己在高音方面确实有些问题,而且当初邀请林梓祥的时候,说的很清楚,初赛选人点评的时候随便他怎么点评。
当然一旦进入到淘汰赛还有半决赛,一切就要对考虑商业方面的因素了。
简单来说就是谁给的钱多,或者谁更有背景,谁就更有机会。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许辉不可能干涉电视台的正常选择。
都是成年人,谁还在乎什么公平公正?
“许辉,你参加《中国好声音》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你对《中国好声音》的期许是什么?”
花少看着许辉,一脸的认真。
这段对话是事前讨论过,对过台本的。
“我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只欣赏我的声音,而不是我本人,音乐本身带给人的快乐远超过偶像能够承载的东西!”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好声音这档节目的创意就是来源于这段话,我们现在的选秀节目慢慢在向偶像化、工厂化靠拢,我觉得不好,所以,我们工作室联合浙省卫视打造了这一档《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我坚信我们会选出最好的声音!”
在这种时候暴露许辉是《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的创始人,对于节目的宣传作用很大。
利用许辉的人气,再加上刘还的号召力,可想而知,第一期的《中国好声音》所能创造的收视率绝对是空前的,再加上《好声音》独特的‘盲选’设置,这种新颖的设置,肯定会有不少观众感兴趣…
……
许辉跟几位导师打完招呼,大概叮嘱了导演组一些技巧,比方说可以故意让导师们为了某一个学员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之类的。
现场的乐队老师包括灯光师傅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司机,许辉并不担心会有什么问题。
乐队方面专门邀请零点乐队的王笑冬担任乐队总监,进行现场伴奏,与以往选秀节目伴奏相比,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为了追求现场视觉效果更加完美,舞台上的灯光强弱都经过严格的审核,要求光线强弱程度要和选手所唱歌曲节奏性吻合,节奏欢快的歌曲采用强光闪烁,节奏舒缓的歌曲采用弱光焦距。
在这样的舞台上唱歌,绝对是很多歌手的梦想!
拒绝了留下来看录制的邀请,许辉回到酒店。
抓紧时间休息,他的行程很赶,一个星期前得到消息,《风声》开拍了。
白小年的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剧情里有很多大家困在一起的戏份,这玩意总不能用替身吧。
第九十七章 进组
《风声》拟定10月初开机。
不仅许辉没有进组,主角之一的周讯没有时间进组。
由她主演的《画皮》卖疯了,身为主演,周讯当然要跟着剧组接着跑宣传。
2008年9月,不折不扣的周讯月,《李米的猜想》让她尽情释放自己的天赋,《画皮》又让她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女演员之一。
《画皮》定档9月26,开创了国产电影国庆档。
跟它同档期竞争的只有《保持通话》,大s依旧保持着一贯让人出戏的水准,好好地一部快节奏警匪片,愣是让她演成了苦情剧!
这样的竞争对手完全对《画皮》构不成威胁。
即使由古天、刘火华保驾护航,依旧摆脱不了口碑不咋地的局面。
话说《保持通话》算是陈木生导演那些年最有水准的作品了…
……
许辉是10月8号来到涿州影视基地的。
《风声》已经开拍五天。
剧组财大气粗直接在涿州搭建了‘裘府’!
估摸着是想磨剧组,或者让主演们感受下剧组的氛围,好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总之,这几天开拍的都是些群众演员的戏份,几个主演的戏份全都往后推迟了几天。
几个主要演员,除了周讯和王至文没有到达之外,其余的倒都来了。
在外,许辉虽然是人气小天王,可《风声》剧组,他是不折不扣的小字辈,再加上08年,小鲜肉还没被资本惯坏,大家除了口头上欢迎了一下许辉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动作。
当然,李兵兵除外。
估计是研究角色研究的太过投入,她觉得需要一点放松的时间。
缠了许辉一整晚。
许辉毕竟不是专业演员,对于自己即将扮演的角色有很多疑惑,两人除了鼓掌外,更多的时间,许辉在请教李兵兵如何快速进入角色。
李兵兵没有藏私,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
许辉的正式开拍时间是10月12号,除了进组的第一天,被李兵兵强行攻占,接下里的几天时间,他也没有到处瞎逛,大部分时间待在剧组提供的酒店里琢磨角色。
毕竟白小年这个角色还是蛮出彩的,当然,想要演出味道也有点难度。
许辉没有上过表演课,不过他是个导演,分析角色这种事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事,再加上李兵兵的经验指导,所以,他很快就分析出了白小年这个人物的性格还有他说话应该有的方式。
首先,白小年的性趣绝对是男,同性恋这种群体并不少见,许辉对这种群体的认知虽不算太深刻,但也稍微有些了解;
其次,他是唱青衣的,唱青衣的人往往会有种不自觉地媚态,比方说说话、做事的时候会翘起兰花指,或者,他会把自己的脸庞收拾的干干净净;
最后,按照剧本所说,白小年是个有靠山的人,所以,在跟几个人对话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怯场,甚至他觉得自己比这些人更有诠释,枕边人就是司令。
写写画画,当他逐渐找到白小年这个角色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天。
10月10号,许辉来到拍摄场地。
整个《风声》剧组五百多号人。
说实话,这样的一场剧情占据主导的戏份,原本是不需要这么多工作人员的。
很明显,两位导演都将自己的人马安插进了剧组。
按照陈果富和高树群商定的,大部分戏份由高树群把关,后期方面则由陈果富负责。
如果真的能那样,就好喽!
现在拍摄的是电影开头部分,也就是段亦宏被枪杀的片段。
许辉没有说话,老老实实站在人群中间,看着老段同志演戏。
段亦宏是个很好的演员,他的眼睛很有神,这是成为好演员最基本的条件,同时段亦宏有着边陲男人特有的硬朗五官,可他却没有大红大紫,一直到07年的一部《士兵突击》,段亦宏才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自己。
《士兵突击》真的捧红了不少人,老段绝对是个好演员!
也不知道将来有没有机会合作一把。
“许辉,你来啦,咦,就你一个吗?助理呢?”
正想着心事,黄小明走了过来,很热情的招呼许辉。
黄小明是个很好的人,这是真的,无论对待粉丝或者对待媒体,他的口碑都很好。
华语娱乐圈,黄小明的人品一项排在前列,这也是他能在hk混的开的原因之一。
他能在09年主演《唐伯虎点秋香2》,又在《血滴子》和《大sh》中担任主要角色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李立弛的那部电影是一坨屎,纯粹的狗尾续貂,这也不能否认。
“助理?她在睡觉,我没叫她!”
何晓雯荣升为许辉的经纪人,黄文又给他安排了一个新助理,也是妹子,年龄很小。
其实按照许辉的意思,进组拍戏,又不是参加什么活动,他都不想带助理的。
“你可真是高风亮节。”
“呵呵,我只是嫌麻烦!”
谁耐烦身边跟着个可人的姑娘,但你却不能动手脚?
闲聊了没几句,黄小明的助理过来通知他准备试戏了。
黄小明演武田长,既幸运又悲催,幸运的是他的大部分对手戏都是跟王至文合作,跟老戏骨搭戏可以很好的检验这些年所学,演得好的话,可以直接甩掉男花瓶的帽子;悲催的是武田长这个角色面无表情,说白了就是个面瘫,除了暴怒割喉那一段有点面部表情之外,全剧几乎一个表情。
按照导演的意思,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王至文属于京圈的中坚力量,他成名很早,九十年代就因为电视剧《过把瘾》一举成名,后来又主演了《黑冰》《手机》,更是成为全民皆知的大明星。
对了,他还是个歌手,《糊涂的爱》就是他跟江山演唱的。
也不知道王忠军许出了什么条件,居然把他请出了山,或许是因为《风声》的剧本足够出色吧。
可惜,黄小明的第一场戏并不是跟王至文搭配,他的第一场戏是跟一位不太出名的演员对戏。
挂尾中将要求武田长回到rb,武田长不答应,他觉得自己不能以一个败军之身回到rb,他请求挂尾中将给他时间,他要找到老鬼,也就是《风声》这部电影的主角,间谍老鬼。
挂尾中将当场否决,然后黄小明跪了下来…
这段对白是纯日语对白,黄小明估计练习了不短时间。
话说黄小明为了这个角色真的做足了功课,光是这段日语对白,据说他就琢磨了一个多月,但求烂记于心。
第九十八章 国庆档和好声音开播(‘书画荒’万赏加更)
黄小明面无表情的样子还是蛮帅的。
这段表演结束,许辉看到坐在监视器后面的两个导演互相讨论了一下,这一段还是过了。
看来他俩对小明哥的水准有了足够的了解。
许辉只看了一场戏,然后他就离开了剧组。
他已经明白了导演对于演员的要求只要能过关就行。
黄小明为了《风声》可谓做足了功课,也难怪,估摸着他现在贸着劲就想证明自己具备单扛票房的能力。
内地小生第一梯队,原本是黄小明、邓朝、陈昆三个不分高下,现在好了,邓朝和陈昆都有了票房大爆的作品。
黄小明虽然也有《夜宴》,可那是冯晓刚的作品,提到《夜宴》,大家想当然的也会认为这是冯晓刚的作品,而不是黄小明。
他需要证明自己。
《风声》是个很好的机会,跟这么多大腕们一起合作,如果能够脱颖而出,想必对他的人气会有不小的推动力。
不过,很难,整个剧组,除了许辉没什么表演功底,其它几个那都是有口皆碑的好演员。
武田这个角色很适合黄小明,他扮演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除了观察同剧组演员的表演,剧组的工作方式,许辉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很典型的大导演工作的剧组工作模式,剧组人员很多,但真正干活的也就那几个,闲杂人等很多,刚才开拍的时候,许辉甚至听到了有吐痰的声音!
难怪杜文泽会鄙视我们内地的剧组不专业。
mmp,这是在拍电影,现场收声,居然有人吐痰?
这得多不专业才能干的出来?
许辉工作室想要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电影工作室,首先需要一支有经验而且吃苦耐劳的拍摄团队。
《绣春刀》所使用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华艺内部的拍摄团队,就连这次的《那些年》,许辉也准备找华艺借兵,没办法,这年头专业人员真的很少。
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