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生于1984 >

第251章

生于1984-第251章

小说: 生于198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对于《赵氏孤儿》这样一部不太符合主流观影群体价值观的作品,炮辉表示无能为力。

    别说蹭他热度,就算让他执导,也不可能把那电影做到5亿票房!

    毕竟电影还是需要观众理解、接受的。

    《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吹的再牛逼,观众不接受,票房还是卖不出去!

    《狮王争霸》剧组,丫丫后知后觉得到了消息。

    “你要演电影?”

    “…一言难尽!”

    炮辉点了点头,真的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演这部戏。

    丫丫眼睛一转,突然问道:“…女主角定了吗?”

    “啊…这个,我不知道,你可以问问陈虹。”

    至少到现在,《搜索》的女主角还没传出是谁。

    “…你帮我问问!”

    “我?”

    许辉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妈蛋,他接《搜索》很大程度就是想跟大美媛有更进一步的接触,比方说体验下一起起床之类的。

    可是丫丫的提问让他有点不知所措了。

    炮辉不是很会拒绝人,尤其是大美妞的要求!

    “…行吧,我帮你问问,不过,你也别抱太大期望。”

    许辉很清楚,比较起丫丫,现在的大美媛真心一点优势也没有,丫丫可是名誉全球的十三姨,大美媛有啥?周芷若吗?

    任谁都会选丫丫而不是大美媛!

    “你最近怎么没什么精神?”

    丫丫终于注意到了炮辉似乎有些身理上的不适…

    “…每天四次,换了谁也扛不住的!”

    炮辉苦笑着解释了一下。

    “…那我今晚不去找你了!”

    小姐姐有点脸红,最近她确实有点…索取无度了…

    “…只是今天吗?”

    炮辉重现陷入绝望中…

    “你是不是肾虚了?”

    “你才肾虚!”

    像是被踩中了尾巴,炮辉差点没跳起来。

    过分了,怎么能这么评价一个男人?

    “…我们布依族有一个很传统的方子专门用来给男人养身的,你要是不需要,就算了!”

    丫丫忍着笑,转身欲走。

    “…别,姐姐,你还是告诉我吧,我…我拿回去给吴景哥,他需要补身子!”

    炮辉果断选择让吴景背锅…

    “行,晚上我把方子告诉你,再给你弄一副药试试效果…”

    “好啊…不是,我不需要,我…”

第一百七十八章 今年的金马特别…

    12月13号,贺岁档依旧如火如荼。

    《我的黑色小礼服》占据大盘最优势,上映十天,拿下3亿票房,创造了一个不小的票房奇迹。

    四位小姐姐人气无敌。

    关键电影的口碑很好,小姐姐们多了一部代表作。

    而且已经有不少公司给小姐姐们发送了试镜邀请,一部电影算是彻底为她们打开了电影圈的大门。

    对了,薛小路在采访的时候表示会尽快弄一部续集出来…

    这个真的不是许辉的意思…

    人家天生就知道该怎么把一部电影的潜力榨干净!

    比如《不二情书》顶着《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续集愣是在院线卷走了接近7。8亿的票房成绩!

    当然,电影口碑消失殆尽…

    且不说她能不能整出一部不弱于《我的黑色小礼服》的续集电影,光是让四个小姐姐重新聚在一起已经不太现实了!

    后宫团vs神仙姐姐的格局始终没能打破,甚至更加剧烈…

    其他两部电影,《赵氏孤儿》上映9天,跌跌撞撞拿到了九千四百万的票房,虽然破亿已成定局,可惜电影的口碑还有陈恺哥的名声再次滑落了一筹;

    老实说,票房能将将破亿,陈虹的贡献很大,如果不是她在接受采访中‘无意间’透露了许辉即将跟陈恺哥合作的消息,估计也不会有那么多许辉的粉丝杀进电影院观摩一下陈恺哥的作品看完之后,他们很担心许辉的角色会被扭曲成什么样子…

    至于同期的《大笑江湖》在卷走4000万票房之后,直接被院线放弃…

    贺岁档,大片云集,总要有牺牲者。

    尽管有着东北两大天王赵本衫、小沈羊的加持,依旧不能改变《大笑江湖》是一部烂到骨子里的作品的事实!

    原时空,没得选择,矮子里面挑高个,《赵氏孤儿》拿下了接近2亿的票房成绩,《大笑江湖》也拿下了1。5亿的票房。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我的黑色小礼服》,那《大笑江湖》这样的烂片也就没了市场…

    ……

    12月15号,第47届台弯电影金马奖板奖典礼在台北举办。

    结果出来后,舆论哗然!

    众所周知,金马喜欢玩小众,尤其是侯晓贤上台担任主委会主席之后,他就拼了命的往小众方向带,因为他自己的电影就足够小众!

    不过今年的评选结果也忒小众了一点,四个重要奖项,《当爱来的时候》拿了最佳影片奖,钟孟宏凭借《第四张画》拿下了最佳导演奖,最新出炉的影帝是阮惊天,影后是吕莉萍。

    影帝居然颁给了28岁的阮惊天!

    理由是‘阮惊天在《艋》里的表现让人看到了他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跟他同时获得提名是王俊恺、吴一凡、鹿含、黄子滔四位,那你把金马影帝颁给阮惊天,咱们没话说,搞不好还会夸一句金马有逼格,能够不惧粉丝的热情,公正合理的颁发奖项。

    可跟他同时入围的是谁呢?

    “王雪圻《十月围城》”

    “倪大宏《透析》”

    “秦浩《春风沉醉的夜晚》”

    呼声最高的是王雪圻,得亏了他没来现场,否则不定得气成什么样。

    结果出来后,就连一向喜欢自吹自擂的台弯当地的媒体都哑口无言了,估摸着他们也心虚的很…

    许辉没有去参加金马奖,不出他所料《黄飞鸿》象征性的刷下了几个技术类奖项,演员类奖项一个没拿。

    邓朝蛮憋屈的,他的咖位,竞争的还是最佳男配角,居然也被台湾本地的演员吴鹏奉截了胡…

    至于丫丫,她自己都没想过能拿奖,所以全程就当看热闹。

    当然,这一切的新闻都被一个叫冯晓刚的男人抢走了!

    话说徐凡凭借《唐山大地震》的精彩演绎提名最佳女主角,原本以为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结果,主委会偏偏未能如冯导的意愿,最佳女主角的获得者是吕莉萍。

    冯晓刚怒了,直接在微博公开炮轰金马奖,“电影大卖已经铸成了今天的结果,卖了6。5亿还把奖给你,人家恨你还来不及呢!这就是路*线斗争的牺牲品!我不怕得罪人,因为别人从来不怕得罪我。”

    后面那句就是暗指,隔空艾特了一下孙海鹰。

    孙海鹰何许人也?吕莉萍丈夫!

    早在吕莉萍参加金马之前,孙海鹰就说了‘如果吕莉萍没有得奖,那就说明金马奖不真实…’

    情商低到爆表的一演员,最熟知的角色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

    按说老艺术家就应该被人捧着,他偏不,有了微博之后,隔三差五各种抨击娱乐圈之怪现状。

    言辞很有愤青的味道!

    今年五月,在某话剧节上,他直接放话:“中国总有那么两三个人在蹦,冯晓刚他装什么洋蒜当然了,他不是艺术片导演,是导娱乐片的,而中国已经是娱乐片的沙漠了!”

    冯晓刚倒也挺大度,或者是觉得孙海鹰毕竟是成名已久的老戏骨,还是不要这么正面撕逼的好,咱又不是小花旦…

    “孙海鹰同志很可爱,不喜欢我直接说出来很好嘛,比心里恨我阴着不说、见面还夸我的人强多了。”

    孙海鹰顺着杆子继续往上爬,“我看得上你,觉得你确实应该出好作品,我才指责你一下。”

    卧槽,这就不能忍了,你丫有什么资格这么装逼?真当我冯晓刚还是当年的‘冯裤子’,直怼了回去:“真把自己当石光荣了,走哪都敬礼。不打仗难受是吧?太平盛世容不下你是吧?不看中国电影你当什么中国演员呀?好莱坞演戏去呀。看不起商业片,真清高你演戏别收钱呀。别冒充道德良心了。”

    直接抢占了圈子里的各种目光。

    只能说好在这时候不需要明星站队表态,否则,就尴尬了。

    金马这么大风波,冯晓刚炮轰,按说这时候,斗士孙海鹰应该起身回应两句,人家却好像学乖了,一声不吭…

    总之,今年的金马注定了喧嚣尘上。

    ……

    作为华语电影票房保持着,许辉肯定也被一堆记者问到了有关金马的事情。

    去年的《那些年》没有拿到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提名,可以理解,毕竟那是一部青春片,可是《黄飞鸿》呢?

    对,《黄飞鸿》是一部商业片,可是扒开了看,里面也有人性的描写啊,更别提它还拿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结果,也特么没有提名!

    事实上,金马提名颁布的时候,就有不少粉丝私信许辉,问他的想法。

    他能有什么想法?

    憋屈呗…

    当然,回答记者的时候,他显得特别谦虚,毕竟已经在电影圈混了快三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很懂:‘金马奖毕竟是台弯电影金马奖,我在电影圈完全就是新人,连金鸡奖都没拿过…’

    嗯,很谦虚…

第一百七十八章 姜闻

    从08年到10年,炮辉已经从刚入行的菜鸟导演成了华语电影圈最大的bug!

    华语电影影史票房榜单,前五名,他的电影占了其中三项!

    作为导演,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很想有奖项的肯定。

    炮辉毕竟只是普通人。

    连烂片女王都想做表演艺术家,炮辉畅想一下金鸡、金马怎么了?

    华语电影圈三大奖项,金马、金像、金鸡,炮辉从来没说过他不在乎奖项之类的论调,只是很少有人关心这些罢了…

    从电影诞生之初,奖项和票房,就被默认为两种评价系统,野生在电影史的暗处。

    奖项通常都自带有艺术的光环,圈养了和票房看似截然不同的态度。它对仪式感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红地毯、晚礼服、红酒、闪光灯、眼泪、获奖感言等等,构成了另一种更加威严的电影评论标准。

    这些许辉看似跟许辉的电影没有关系。

    因为他拍的是商业片!

    很多人坚定不移的认为拿了奖的电影才是好电影,或者说,有了奖项支撑的导演、演员才是好导演、好演员,某种程度来说确实如此,但这帮人明显选择性忽略了电影的另一项因素,观众口碑!

    到目前为止,炮辉还没有拍过烂片。

    这在整个华语电影届都很稀奇。

    难道这样的导演不值得给个奖项鼓励一下?

    当然,他之所以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不满,除了因为内心深处确实觉得这一届的金马确实让人失望,更主要的,《男儿当自强》还有一个月就要上了…

    提前打打嘴炮,宣传一下…

    媒体们显然get到了他的想法。

    于是一堆的通稿出现在各大网站上。

    “许辉炮轰金马奖,认为其太过本土化…”

    “奖项和观众,许辉认为电影奖项应该适当的考虑观众的意见…”

    热闹得很,可惜,这些新闻很快就被压制住了,因为一部足矣改变大众对华语电影固定认知的电影,《让子弹飞》上映了…

    ……

    《让子弹飞》很吊。

    被称之为两千年之后华语电影最牛逼的一部。

    很多观众坚定不移的认为《让子弹飞》就是最好的华语电影!

    抄一段白白大人对于姜闻的评价:“桉叔说:电影有几个要素,思想,感情,运气,技术,最后是个性。而姜闻的电影,全特么的是个性!

    这种个性,强势到让人不能不在他的逻辑中去理解作品,在他的方式中谅解了《让子弹飞》的不合理硬伤。

    因为他信奉的东西,久远而经典,有枪有酒,有英雄有美人,有快意有恩仇,悠悠荡荡豪豪壮壮。这些,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过,以为是天经地义。”

    冯晓很了解姜闻,两人93年就认识了,《北京人在纽约》,姜闻是演员,冯晓刚是导演,冯晓刚在《淤出来的聪明》里说姜闻: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标准,姜老师则不然,他的问题是如何能够节制他的才华。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淤出来的聪明。

    所以,姜闻拍商业片,冯晓刚很喜欢,甚至还客串了一把…

    冯晓刚的眼光有多毒?

    瞅瞅有他出场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