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是科技教父 >

第67章

我是科技教父-第67章

小说: 我是科技教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华为可投入了上百亿的资金。”任正飞小声提醒了一嘴。

    林锋摆摆手,不在意道:““你们生产吧!没有订单数量,生产多少,我要多少,不差你一分钱。”

    华为投入多少钱都是值得的,能进入美国市场和得到林锋的订单,算下来,华为赚的更多。

    其实,林锋得到的好处最多,不仅解决了产量问题,还把钉子插入了美国,最重要的是,离攻略华为不远了。

    任正飞感慨道:“林总,你真是我们华为的福星。”

    “福星不好听,叫我科技教父吧!”林锋低声强调。

    “科技教父?这个称呼不错,林总当得这个称呼。”任正飞哈哈大笑。

    挂了电话,林锋一挥手,派出数十人的代表团,商谈这次与华为的合作,而他则是坐车来到了东正电子厂。

    委托三颗星制造的设备,到位了。

第127章 提醒

    《新界线科技公司在美国建桥!》

    《华为正式进军美国市场!》

    腾讯网

    王绮琴把从林锋那里得到的新闻发布出去,然后静坐办公室等待新闻升温。

    “华为太伟大了,居然打进美国,强!”

    “华为迟早都能打入美国的,人家有实力!”

    “华为崛起了,林锋倒退了……”

    “林锋给美国建桥,太说不过去了吧!怎么不给华国建几座桥!”

    “警告楼上别黑林锋,小心被寄刀片。”

    “在美国建在一座桥要不少钱吧!不如做慈善惠及华国老百姓了。”

    ……

    有新闻自然有评论,人们在感叹华为强大的同时,不免对林锋的行为表示批判,给美国建桥不是惠及美国民众吗!人们一时间无法接受。

    林锋是爱国的人,人民大众都这么想,但现在是怎么回事?

    就在人们几乎要爆炸开喷的时候,一条新闻再次被报道出来。

    《林锋建桥的背后,居然是让华为能进军美国市场!》

    王绮琴发布完新闻后,收拾着行李,准备离开腾讯记者站,在这里的职业生涯结束了,她将在新界线科技旗下的“新界线头条”继续创造辉煌。

    “新界线头条”的前身便是京北报社,王绮琴将出任经理,张春梅、李学海等人,都将是她的手下,她已经等不急上任烧起这把火了。

    “我什么都听你的。”王绮琴做出的承诺没有忘,她将听从林锋的任何话,包括你懂得!

    当雷君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心中不免一惊,之后便是浓浓的羡慕,羡慕华为能攀上林锋这棵高枝,华为的崛起指日可待。

    可怜小米还在国内摸爬挣扎,而华为已经平步青云了。

    同华为一样,小米在进军国外市场也受到诸多困难,说起来,与华为相比,小米差了十万八千里。

    雷君琢磨着,是不是找林锋密谈一番,py交易什么的也能接受,他只是想把小米做的更大,赚更多的钱。

    oppo总裁陈明勇看到这条新闻,五味杂全,从林锋那里得到超大容量手机设计方案,他还在沾沾自喜,可一眨眼华为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来,不得不再次登门拜访了!”

    陈明勇严肃的表情,证明他是认真的。

    联想自然也时刻关注的新界线科技公司的新闻,杨元庆没有犹豫地给林锋打了个电话,希望能采购一批使用三颗星堆叠技术的全息闪存芯片,电脑硬盘的革命再次打响。

    魅族也坐不住了,三番两次给林锋拨打着电话,希望有进一步的合作。

    当然,最繁忙的就属华为了,仍旧是沉迷开会无法自拔,公司的老总夜以继日的制定着登陆美国的计划,以及对突发状况的应对办法。

    别人的恭贺,任正飞都不曾理会!

    林锋为公司制定了“退后一步,统观全局”的准则。

    任正飞也为华为制定了准则,“统筹兼顾,低调发展。”

    在公司低调发展的同时,任正飞也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美国市场,别忘了,小苹果还被“炸机门”所影响,此时不踩,更待何时?

    而对于国内市场,任正飞这样说道:“低调行事,留给不能出国门的公司玩吧!”

    当然不是放弃国内市场,而是重心的转移。

    ……

    这条新闻,极大树立了林锋的光辉形象,在人们潜意识层中,认为,没有林锋的这座大桥,华为就无法登陆美国市场。

    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一切都在按林锋的计划开展着。

    “不说了,激动之心溢于言表,林锋为国内企业做了太多好事。”

    “我们永远也不要忘了林锋每年100亿的慈善。”

    “铁杆粉丝算什么?我是林锋的菊花粉,可以奉献一切。”

    “别bb了,支持林锋的话,就多购买他公司的产品。”

    “非洲民众还处在水深火热当中,林锋能不能拯救一下,让国内的单身狗一人领两个大黑妞。”

    “楼上滚粗,大黑妞也能要?想女的想疯了吧!”

    ……

    林锋的形象再一次变得高大尚起来。

    不过,林锋本人并没在意,他把新闻丢给王绮琴后,便直奔东正电子厂,路上无聊,他打开了政要新闻。

    关注国家大事,也是老板必备的素质。

    《新世纪爆炸物竞赛:华国的n2爆弹vs美国金属氢弹头》

    这是2017年比较流行的新闻,据悉美国哈佛大学实验室成功制造出金属氢,并在《科学》杂志报道。

    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受到了美国总统特姆普的慰问……

    “很牛逼吗?”

    林锋耸耸肩。

    同样的金属氢,在不同制取手段下,会有不同的效果。

    美国制造的金属氢,多半介于金属氢和固态氢之间,制作成弹头的话,考虑到引爆手段、氧气贮存等等,用在战争中,还差的远,短时间研究不出来。

    而真正能被称作金属氢的,只有林锋能制造出来。

    这也给林锋提了个醒,金属氢是一种可以和国家谈判的宝贝。

    “马耳他缺水……”

    剩下的新闻匆匆一扫而过,林锋的眼睛看向窗外。

    万丈高楼平地起,东正电子厂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这笔钱没白花,工程队建造的速度绝对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质量也没问题,在材料上,严格把关,混凝土用得是高号混凝土,为此林锋还特意建造了一个混凝土搅拌站,自用,不差钱,时间就是金钱。

    在东正电子厂最中央,有一栋32层的大楼,这便是实验室,以后所有的科技将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林锋会雇佣一大批研究人员,为自己工作。

    正在林锋凝望大楼的时候,打远处过来一个短粗胖的男子。

    “林总,你好!你好!”

    说着伸出胖乎乎的咸猪手。

    “呃!您是?”林锋皱起眉,并没有伸手。

    “我是施工方的老板,久闻林总大名,在下佩服的紧,哈哈!”这男子也是自来熟,好像和林锋是多年的老友一般。

    这时,陈志超也带着东正电子厂的众员工走了过来。

    “林总,施工进度我抓的很紧,建造、装修、维护等等,全部无缝衔接,没浪费一分一秒。”陈志超上来就是一顿汇报。

    “嗯!”林锋点点头,并没说什么。

    “林总您有所不知,这还是那群崽子不争气,要不还能建的更快。”男子脑袋昂得老高,装逼的机会不多,要抓紧。

    “行吧!带我去实验室吧,我看看设备组装的怎么样了?”林锋看了眼胖乎乎男子,实在没共同语言,主要是对包工头这个行业,林锋比较排斥。

    “记得别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向实验楼走去的林锋,不忘提醒了一嘴。

第128章 制取金属氢

    目前,在金钱的攻势下,实验室的装修工作都完成了,就等各类仪器和研究人员入场,到时候,实验室就算正式成立了。

    “组装工作采用分批次人员组装的方法,每批人只组装一部分零件,而用过一次的人就不再让他参与组装工作。”

    成志超小心翼翼的汇报道。

    林锋交代过,眼前这堆大型装置,一定要当绝密来对待,他也是这么做的,小心再小心,保证不泄露出来。

    林锋站在原地,看着眼前各式样蜿蜒的管子和中心的操作台,他精神一震,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可以制取金属氢了。

    “行了,你出去吧!”林锋摆摆手。

    在陈志超退出去的一刻,整栋大楼内再无一人,楼门口,张龙带着几名保安,严阵以待,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实验室内,林锋拿出电脑,向设备上载入运行程序。

    就算一个人组装也无妨,如此复杂的设备,普通人是不可能弄明白的,让三颗星生产,林锋也不怕泄露出去,当然,三颗星生产的只是零散的零件,并非组装完成的。

    而这套复杂的设备真正的核心是运行程序,系统给的是智能化设备,并非传统的自动化设备,不是一个等级的。

    在系统写入的时候,林锋打量起这套“庞大的设备”。

    大小不一的管子,透着金属光泽,密密麻麻地,最终管子汇聚在眼前的容压炉中,这“炉子”有些像核反应堆,不过只是小了很多,有水缸那么大。

    钛合金容压炉,价值不菲。

    三星重工有很有实力,不愧是韩国不计成本培养出的企业,生产的器件都有着军工品质,不用怕炸炉的危险。

    这也是林锋不敢用国产生产的原因,质量开不得玩笑。

    “程序写入成功!

    加压炉正常!

    箍缩装置正常!

    鼓气测试管道密封,加压100pa,加压200pa……管道密封程度良好!

    测试炉壁强度,减压100pa,减压200pa……加压100pa,加压200pa……炉壁正常……”

    不需要林锋去操作,程序已经在对整套设备进行检测。

    智能管理程序类似于智能管家,非常接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划分为四类: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

    而此管理程序就有着理性地思考的功能,他为林锋开发人工智能提供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嗤!”几声放气的声音,设备停止了工作。

    “现在是否可以生产?”林锋对着智能程序问道。

    “检测氢气储存,检测金刚石对顶砧,检测……”又是一系列复杂的检测,之后程序汇报道:“可以开展生产工作,请操作人员安放金刚石压砧。”

    “很好!”

    林锋精神一震,转身从背包中拿出一个小盒,里面放的是金刚石(钻石),它可以承受1220gpa的压力,相当于一千万大气压,足可以保证在制取金属氢的时候不碎裂。

    其实,金属氢就是在金刚石中间挤压出来的。

    林锋把两枚几克拉的金刚石放在容压炉中的指定位置,然后对容压炉做好密封工作,他向后退了一步。

    “是否开始制取?”

    智能程序询问着林锋。

    “是!”

    在林锋下命令的同时,只听管道中开始出现气体流动的声音。

    “唰唰!”声音越来越大,有些像鼓风机一样的声音。

    林锋两眼死死的盯着容压炉,脸色有些发红,露出的额头和脖子上的皮肤也都冒出了些许的小汗珠,仿佛做了什么体力运动一样,周身上下都弄的潮乎乎的。

    紧张!

    往常只做些无害的电子实验,而此次则是制取金属氢,内心的紧张无法言喻,毕竟,金属氢可是能让人灰飞烟灭的物质。

    虽然知道此套设备在制取过程中很安全,但林锋心中有着抹不去的担忧,万一炸炉了咋办?岂不是飞上了天?

    好在并没有任何情况发生。

    片刻之后,容压炉开始发出“咯嘣咯嘣”的声响,像是金属被压缩的声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响声越来越大。

    就在林锋承受不住这人声响的时候,容压炉却突然平静下来,没有一丝的反应,像是关闭了运行一样,不过林锋知道,此时应该是加压到位了,正等待金属氢的慢慢形成。

    比较遗憾的是看不到金属氢是如何形成的,只能脑补了。

    由于系统给的知识都是固定的数值和操作步骤,所以不需要林锋对每项数据进行记录,按照系统给的知识来做就好,这也省却了不少麻烦。

    可是,刚松了一口气的林锋,心又揪了起来。

    “负压出现异常,是否终止对金属氢的制取。”智能程序发出警告的声音,屏幕上标示出设备某处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