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无悔九二 >

第203章

无悔九二-第203章

小说: 无悔九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小正还在继续给杨贵平造成更大的冲击,这也是在帮他明确思路。

    所谓小快灵,是指企业规模小,适应市场快,应变灵活。

    这样的企业,能快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能准确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快找到自己的机会,“人家吃肉我喝汤”、在生存中求发展就是这种企业的生存方式。

    而大广全,是指企业规模大、市场份额大,资源广,产品种类齐全。

    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说是行业的翘楚,是属于市场霸主级的存在。

    这样的企业,它们稍微一点变化,就能引起整个行业的波动。

    至于区域优势就更好解释了。

    比如说吴大厨食品加工厂,它在生产原料上就具备一定的区域资源优势,比如说一些大型建材厂,它们在一定地域就拥有运输成本优势……

    吴小正的这些解释,实际上就是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杨贵平听了后,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

    但他不甘心地说:“既然咱们湘水的国企规模小,那往小快灵的方向发展总可以吧?”

    “可能吗?”吴小正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身为国企,上面有这么多婆婆管着,稍微大一点的决策,又要请示又要打报告,快和灵这一点可能做到吗?”

    吴小正的理由又让杨贵平无力反驳。

    就以供销公司为例,能管它的婆婆就有国资办、企业办,再加上管人事的组织部门、劳动部门,管它的婆婆实在是太多。

    就算出售一个仓库这样的小事,也得又请示又打报告,获批后才能执行,想要做到快和灵,在现有的政策下,确实无异于天方夜谭。

    “依你看,那湘水县的这盘棋该怎么下?”

    “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国企的改革只有三条路走,一是下岗分流减负担,二是关门倒闭甩包袱,三是改制换婆家……”

    吴小正再次解释起来。

    所谓下岗分流,这是湘水县正在走的一条路,目的是为企业减轻负担,让其轻装上阵,以降低成本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根据前面的分析,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效的。

    关门倒闭就更好理解,就是让企业直接关门、倒闭,不再让其成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负担。

    这种方法比较残忍。

    所谓改制,就是把国企通过变卖、合作等方式,将其变成合营企业甚至是民企,完全改变其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再让其受体制内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从而做到快和灵,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杨贵平倒吸了一口凉气。

    按照现有的政策,下岗分流的路是他主要的选择,关门倒闭这条路他也敢尝试,但改制这条路,他暂时是绝对不敢轻易尝试的,因为没有政策,也没有先例。

    “那你的意思,我的这个计划根本就不具备可行性?”

    杨贵平已经被吴小正说得很是气馁了,可他还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丧气的事。

    “也不是,你这个计划大方向是对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吴小正的话又给杨贵平一线希望,他急切地问:“什么方式方法?”

    “九个字:甩包袱,抓重点,找机会。”

    吴小正现在越来越有体制内人的风范了,很善于提纲挈领说几字真言。

    接下来自然又是一通解释。

    在吴小正的九字真言里,最核心的就是甩包袱。

    对杨贵平来说,现在想要针对湘水县的所有国企来下一盘大棋,这是很有难度的,最大的难度不在于政策,而在于资金。

    所谓甩包袱,就算关停几家完全没了挽救必要的国企,让其不再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包袱。

    再把这些国企的资产变卖,变卖所得的资金,一部分用来安置这些企业的职工,剩下的部分则可以用来重点扶持几家还有挽救希望的企业。

    又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第399章 吴小正的大棋

    按理说,吴小正作为一个企业界人士,对于体制内的这些事情,理由不该参与。

    但吴小正有自己的考虑。

    他知道,在国内,甚至是在全世界,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想要与政府不发生关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像吴大厨食品加工厂这种做实业的更是如此。

    很多时候,政策上的一点点变动,或者是主政者的一点点小动作,往往就能让一家企业损失严重,甚至倾家荡产。

    反过来,一家与政府往来密切的企业,善于利用资源的话,往往也能受益良多。

    基于这个考虑,吴小正是主要自己的政治背景的。

    在他自己没有从政**的前提下,寻找一位可靠、有背景、有前景的合作伙伴是最好的选择。

    而按照吴小正谨慎的性格,他在挑选合作伙伴方面,也是比较挑剔的。

    比如说,以现在的职务来说,戴博艺这个县委书记应该是吴小正更好的选择,可吴小正信不过他。

    吴小正知道,体制内的人,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很多未必是长期可靠的,当他们能用上你的时候,可能会对你很好,一旦用不上了,很可能就翻脸无情。

    这就是所谓的政客。

    所以,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要看人品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交往,吴小正对杨贵平的人品还是非常认可的,再考虑到他的背景和发展潜力,杨贵平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既然是合作伙伴,那就需要相互扶持,吴小正更应该尽量帮助他尽快取得业绩,以坐上更高的位置。

    因此,帮杨贵平是吴小正义不容辞的事。

    “小正,抓机会又是什么个概念?”

    “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打个比方说,供销公司的事,因为职工分流的需要,你能通过向上面要政策,用下岗职工就业税费减免的办法来解决,这就是创造并抓住机会。”

    杨贵平一点就通:“你这里所谓的抓机会,指的是国企改制的机会?”

    吴小正点了点头。

    在现在的形势下,对于国企的改革,职工下岗分流是主流,关停倒闭这事,只要主事者胆子大一点,有魄力一点,也并不是难事。

    唯有改制这一点,在国内暂时都没有先例,因此要想采用这种办法,又只有采用试点的形式,这样的话,就一定要选择一家合适的企业来作为典型案例,向上面申请政策来当试点。

    因此,在改制这种模式上,动作不能太快,太快了的话,一有不慎,就会影响杨贵平的前程。

    但反过来说,如果杨贵平胆子大一点,采取稳打稳扎的方式,确实干出了成效的话,那就是大功一件,在全省甚至全国都会成为改革先锋,那样功劳可就大了。

    “还有一件事我弄不明白,为什么国企一定要改制才能有生存和发展机会呢?”

    为了自己的大活棋计划成功,杨贵平更加虚心了。

    “打个比方说,如果吴大厨是一家国企,它能有现在这样的发展速度吗?”

    “不可能,可原因呢?”

    这一点是杨贵平不得不承认的。

    “第一点,如果吴大厨是国企,它在决策方面就不可能像我这么大胆。”

    这是吴小正的骄傲。

    在短短的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吴大厨之所以有如此飞快的发展速度,除了产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吴小正把机会利用到了极致。

    在吴大厨还是一个家庭作坊的时候,吴小正就敢胆大妄为地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签下20亩工厂用地,并租下了村小学作为临时工厂,让其完成了家庭作坊到小工厂的跃迁。

    然后他又利用了农商合作这个原本不是机会的机会,把事情弄大了,从而让吴大厨这个小工厂有了在市场上扬名的机会,并顺势扩大了市场份额。

    再接下来,他又说服了熊国平,再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签下了临时工厂的小型加工设备。

    与正德公司的这次小规模合作,最终又被吴小正玩到了极致,再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签下了新工厂的设备订单,让吴大厨食品加工厂有了从小工厂向中型工厂跃迁的机会。

    再加上供销公司的仓库事件,让吴大厨在人才上又补足了短板,并顺势推出了连锁餐饮企业。

    至此,吴小正已经为吴大厨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切,在外人看来是幸运和不可思议。

    可熟悉内情的杨贵平却知道,这完全是因为吴小正的眼光和大胆决策。

    这样的魄力和眼光,杨贵平相信在整个湘水县都很难找到第二人,而这种大胆的决策方式,放在国企绝对是不可能的。

    正如吴小正所说的那样,就算国企有吴小正这样的人才,但他的那种决策方式肯定会被众多婆婆否决。

    也许这就是吴小正所说的国企很难做到快和灵的原因。

    杨贵平又有所悟。

    “第二点,因为是国企,所以企业的管理者最先想的不是企业的发展,而是怎样不犯错误以保住自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才会稍微考虑企业的发展问题。”

    杨贵平又不得不承认,吴小正的这点也是对的。

    对大多数的体制内人来说,因为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先想的不是业绩,而是自己的乌纱帽和升迁机会。

    很多人抱着一个想法:企业发展好了,受益的是国家,而自己一旦犯错,吃亏的是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缺少主人翁精神是必然的,能真心为企业发展着想的人确实不多。

    民企就不同了,民企发展了,最终获益的还是民企所有者本人,因此他们会更加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杨贵平想明白了。

    既然想明白了,接下来他该考虑的就是吴小正的那九字真言如何去具体实施。

    “那依你看,咱们湘水县应该把其当成包袱甩掉的企业有那些?”

    杨贵平的胆子也是不小的,他决定按照吴小正的方案来往下走了。

    只不过,他这样把湘水县这些国企的命运,交给吴小正来抉择,这样真的合适吗?

第400章 忙不是白帮的

    杨贵平在下棋,吴小正也想下棋。

    刚才的那盘棋,他是在帮杨贵平在下,只是顺带用自己的思维稍稍影响了一下棋局的走势而已。

    现在他想尝试下自己的棋。

    准确地说,吴小正心中有很多盘棋想下。

    只是下棋是需要实力的,在实力不足之前,没有好的机会,还是不动为妙。

    现在其中一盘棋的机会好像来了。

    他开始回答杨贵平的问题:“如果非要我给个排名,一选印染厂,二选造纸厂,三选化工厂。”

    三家企业的生死就这样被吴小正排了出来。

    原因很简单,这三家企业都是既亏损严重还污染特严重的企业。

    其中造纸厂的效益还稍微好一点,但污染却是最严重的。

    至于印染厂,不仅污染严重,还技术和设备都严重落后,属于砸巨资也无法挽救的那种。

    杨贵平稍稍沉默了一会。

    他知道,吴小正的意见里肯定是掺杂了环保的因素在里面,但他并没有反驳。

    当然,他也不能真的因为吴小正的一句话,就将这几家企业宣布死刑,还得经过重点的摸查才行。

    当然,重点两个字表面了杨贵平自己的态度。

    “那重点要保的企业你又选那几家呢?”

    这个问题在吴小正的意料之中。

    “第一家我首选玻璃厂。”

    杨贵平大吃了一惊。

    他立即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你不是不看好玻璃厂的前景,才不愿意跟它合作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

    吴小正开始摇头晃脑地卖关子,气得杨贵平想抽他。

    “玻璃厂如果交给别人去折腾,那怎么折腾都是个死,但如果是你负责跟进,再加上我的帮手,咱兄弟联手,还整不活一个玻璃厂?”

    这话说得很牛气,也让杨贵平听得很舒坦。

    确实,依吴小正在企业运作方面的能耐,再加上自己的认真,两人联手的话,让一家玻璃厂死而复生确实应该不难。

    不过杨贵平相信还有原因:“还有呢?”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吴小正说:“玻璃厂就是我跟你说的区域优势很明显的那类企业。”

    道理真的很简单。

    玻璃制品属于重量重、均价低、易碎的产品,因此它的运输成本非常高,除非高档制品,一般很少出现跨地区销售的情况。

    因此,在市场竞争上,玻璃厂需要面对的只是相邻县市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