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过关 >

第380章

过关-第380章

小说: 过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基亲自上门到死者家里做工作、并就死者的赔偿、伤者的治疗问题进行了协商,初步已经达成了一致意向。

    苗智慧见冯打完电话,过来邀请冯到五里屯去稍微休息一下,这时谢骏驰坐车到了检查站,见了冯就说,检查站事发那会自己在乡里的后山上有事下不来,那里也没有手机信号,后来在后山将手头事情处理完,在回乡里的半路上接到通知后,就直接去了木材检查站那个挨打的工作人员家里,并给那个工作人员的家属做了工作,那边这会情绪已经安定,不会再闹事了。

    周健雄一直跟在冯左右,负责安全保护,谢骏驰到场后他站在一边,视线再没往谢骏驰身上投一下。

    冯觉得,周健雄对谢骏驰的意见不是一般的大。

    谢骏驰也挽留冯,让冯到五里屯休息,说这会也晚了,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但是说话间,田永玺的电话打了过来,说中午永乐巷那个跳楼的事件闹大了。

    冯本就不想在五里屯停留,接着电话就和谢骏驰苗智慧作别,在临走的时候刻意的又看了周健雄一眼。

    田永玺在电话里说,永乐巷事件的起因,是昨晚县政府组织的十多个局委办领导的“夜巡”行动。

    昨晚城建局长史铁生在永乐巷被几个发廊的女子给搞的十分狼狈,史铁生在冯离开县府大院后就将缘由给在场的公安局副局长说了一下,言辞非常的激烈,结果县公安局那位副局长也觉的今晚很丢人,当着史铁生的面给城关派出所所长徐长军打了电话,将徐长军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徐长军心里窝火,为了尽快的给县局一个交代,算是精准出击,今早派了个公安穿着便衣,以理发按摩为名,到了拉扯史铁生的那个美容美发店,想搞个“钓鱼”行动,这个便衣到了理发店借着去上厕所,在后面小院就发现了有人正在一个小房间里做男女之间的那种事情,于是他立即用手机发了短信,早就等在不远处的城关派出所民警一窝蜂的就将这个理发店给包围了,当场抓获了两起卖yin嫖chang。

    被抓获的两名嫖客一个三十多岁,是个瘸子,叫黄光亮,是五里屯乡庙洼人,因为身体残疾娶不到媳妇,所以来城里找按摩女解决生理问题,另一个竟然是六十多少的一个老头,这老头还是个退休教师,说是自己的老婆对两口之间的事情已经彻底的没兴趣,是自己的老婆要自己来外面找女人解决人伦大事的。

    庙洼村的黄光亮对警察的抓捕表现的很无所谓,说自己身上只有二十块钱,已经给了那个按摩女,要钱没有,想拘留随便,而那个退休教师让城关派出所的民警千万不要声张,说罚多少钱自己都认了,不能将这事让其他人知道,否则老脸没地方搁,还立即的到银行取了钱交了罚款。

    事情就出在那两个按摩女身上,这两个按摩女竟然是大姑姐和兄弟媳妇的关系。

    大姑姐四十多岁,兄弟媳妇三十多,两人以及他们的丈夫都是县纺织厂的工人,因为工厂一直断断续续的停工,他们的生活没有了经济保障,而且这位兄弟媳妇的男人前不久因为在建筑工地当小工被楼上掉下来的钢筋刺穿了大腿,一直的在家卧床,加上孩子上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生活十分的困难,所以,这两人就都到这种不正规的理发店干起了这种皮肉事情。

    警察破门而入,理发店就炸开了锅,胡乱穿了衣服的两个女人趁着公安和黄光亮吵嘴的机会,顺着后面楼道一个往后街上跑,一个就上了楼,跑到后街的大姑姐很快就被抓了,可是上了楼的女人却越爬越高,在一阵鸡飞狗跳之中,就到了楼顶,往下楼下一看,永乐巷围了许多看热闹的人。

    楼下是越来越多的群众,身后面是警察,这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脑中一阵空白,顿时觉得无颜面对任何人。

    想想苦难的生活,想想没有希望的前程,人生如此的黯淡,关键此时那个追上来的公安并没有看出这女人有轻生的念头,还在后面大声的呼喊叫她放弃逃逸争取宽大处理之类的话。

    于是,这女人纵身就从楼上跳了下去。

    看热闹的从来不怕事情闹得大,死了人,永乐巷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拄着拐杖匆匆赶到场的死者丈夫以及哭嚎的孩子引起了群众的愤怒,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下岗的棉纺厂职工加入到了现场中来,大家将死人的缘由归结于棉纺厂经营不善拖欠工人工资,愤怒起来的人们难以控制情绪,集合着浩浩荡荡的往棉纺厂去了。

    他们去向棉纺厂的领导要说法去了。

    “县长,如果处理不得当,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

    没事的时候平平淡淡,有事了就扎堆涌现、层出不穷。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454章狙击热情(二)

    本来冯的头发就不长,这下一大片没有了头发,看上去有些滑稽,但要是理发,搞不好就会成光头。

    一个县长以光头的形象出现,实在不雅,古方谨说要不给县长弄顶帽子戴上,冯说自己从小戴不得帽子,一戴帽子心里着急人难受,还不如就这样,等过几天头发稍微长长点,再做打算。

    回到县里已经是半夜,随即到了住处,冯让古方谨和司机也赶紧回家休息,昨夜到现在差不多二十四个小时没合眼,大家都很累了。

    在回城之前,冯给蒋道游再次打了电话,蒋道游说要尽快的查明起火原因,并说要对此次五里屯乡森林火情中涉及的有关责任人分情况做出处理意见,还要将处理意见拟上报市委、市政府,待市里研究后,按管理权限,看怎么对有关责任人决定处理。这次武陵市司法部门的人员精简分流并不是个案,而是全国全省范围内对政法系统的一次整顿,由上到下,一杆子到底,目的就是提高执法者的整体素质,去除机构臃肿,人员庞杂的弊端,就是精兵简政,提高政府工作机能。

    冯刚实习期满,才熟悉了老干部处的业务,就被分流、被挪窝,是大形势下波及到个人的影响,不能说是时运不济,只是夜里吃面条,赶(擀)上了。

    冯被下派到了梅山县半间房镇司法所。

    乍一听半间房镇这个地名,冯以为是什么深山老林偏远山沟里的小村镇,谁知到了才发现自己错了,半间房镇是梅山县几个为数不多比较富裕的镇之一,这里的支柱产业有白云岩,滑石矿,银矿和铅锌矿,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十七八家,养殖业渔业也比较发达,一条房河贯穿整个镇子,离镇区边缘的地方有一座国家二级水库,在和阳守县交界的地方,还有煤矿,现已探明的储藏量就非常可观。

    在深入的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冯觉得梁志国真是为自己的去向问题动了一番心思的,分流减政是大政策,具体到某个人往哪分流,往何处去,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就有伸缩性了。

    如今乡镇一级的基层司法所有两种性质,一种是市、县、区司法局在乡、镇或者街道办事处设立的派出机构,这种类型的派出机构有的叫直派司法所,有的叫直属司法所,还有的被称为司法行政派出所,再有一种是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内设机构,这种类型的以挂靠乡镇街道综治办形式存在,人事、经费就归乡镇街道管理,司法所工作人员也一般由乡镇街道办事处中的有关人员兼任。

    半间房镇司法所属于前一种形式,不过在半间房镇,司法所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镇直机关都在镇党委镇政府大楼里办公。

    具体一些讲,市、县、区司法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司法所,实行的是市、县区司法局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双重领导,市县区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就是司法所人员编制管理和业务指导由上级司法局负责,司法所人员的党团关系由乡、镇、街道办事处管理,人员任免调动,上级司法局须要征求镇、乡党委的意见,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至于财务上,根据事权划分的原则,司法所正常公用经费由市县区街道办事处两级财政共同负担,人员经费则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司法所人员的工资关系随编制列入县市区司法局统一管理。

    半间房镇司法所是副科建制,冯是科员,基本工资全国科员几乎一个样,从这一点来说,在哪干都没什么区别,不过待遇和补贴上,就要看工作所在地的经济实力了。

    半间房镇经济发展的不错,所以,冯觉得应该感谢梁志国。

    半间房镇镇政府主体楼四层,盖得算是气派,司法所就在一楼占了三间屋子办公,所长、副所长、矫正专职社工、专职调解员一共四个人,加上冯,正好五个。

    有些基层司法所配备有专职干警,但是半间房镇司法所没有,按照所长林晓全的说法,半间房镇公安派出所的警员,包括基层法庭的法警全都是司法所的干警,一个司法系统的,随叫随到,司法所要那么多人干嘛,人多还惹眼,打架呢?

    “他们平时替咱养着人,天下劳苦大众是一家,关键时候,咱不费一粒粮食也能召唤到雄兵百万。”

    林晓全一说就朝着冯笑:“你所长我就是这脾气,说话直,我可不是嫌弃你来了,咱这本来是四*人*帮,这会就成了五指山,攥成拳头打出去,那得多有力啊,五指山,连孙悟空都能降服,还怕区区半间房的宵小之辈?”

    “再说了,要人就要小冯你这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咱又不是一线办案,只说服帮教,靠的是嘴上功夫,养个警察干嘛?激化矛盾逮人的事,不利于司法所和社会共同建造和谐局面。”

    冯正在想这半间房镇司法所的人员组成,两男两女的,和自己去五陵市司法局老干部处的模式一模一样,自己的到来倒是打破了男女比例的均衡,林晓全就说了孙悟空,冯心里更有想法了:这和当初牛阑珊说自己的话几乎同出一辙,某些程度上讲,这个半间房镇司法所,就是五陵市司法局老干部处的缩小版。

    新的工作,新的岗位,这一切就像是一个轮回。

    林晓全四十多,副科级别,长得平平常常,说话却很麻溜,副所长赵曼,女的,三十出头,脸有些圆,但是眼睛更圆,不过五官比例很好,猛一看让人觉得是一个中年版的女洋娃娃,是副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是非领导职务,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相当于副科级,但还不是副科长。

    还有矫正专职社工胡端,男,快奔三十的人,浓眉大眼,看起来十分的精神,科员一个,再有的就是司法所专职调解员李雪琴,也是科员,一头黑亮的长发,看起来十分文静,但是很快的,冯就知道自己错了,这些默默不语的同事们立即颠覆了给自己的第一印象。

    冯到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了,林晓全就让胡端带着给冯先安排了住的地方,胡端在路上给冯解释,本来所里就没有独立办公的场所,至于住宿,原来的成员包括他自己四个人都成了家,除了李雪琴外全在半间房镇落了户,而李雪琴虽然嫁到了梅山县城里,可她娘家就是半间房的,因此,按照司法所的传统,冯这个单身贵族就得,也只有住到老镇政府的院子里。

    胡端就是半间房镇土生土长的人,他开着一辆面包车,很快的将冯带到了半间房以前老镇政府大院里。

    这老镇政府主体建筑看上去果然有些年月了,两层的砖瓦结构房屋,一顺溜的有二十多间,屋顶的泥瓦上长了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还隐隐约约有一个奇形怪状的高音喇叭,也不知是哪年的的东西,还能不能用。

    由于早就知道冯来,房间是预备好的,靠东第三间,胡端拿了钥匙一边开门一边说住东边好,这叫紫气东来。

    冯进到屋里一看,条件比五陵市差远了,屋里自然是没有洗手间的,就一个二十平左右的单间,地面水泥铺的,墙角的地方略微有些发潮,房顶的角落还挂着一张破碎的蜘蛛网,蜘蛛倒是不知哪里去了,一面墙壁上贴着一张浓妆艳抹的女人头像画,好像是以前的哪位女电影明星,不过年代久远,冯叫不上她的名字。

    屋里面的床和桌椅用品倒是齐全,胡端推开窗说先换换气,冯就从窗户看到后面一只母鸡蹲在后墙角的草窝里咯哒咯哒的叫,想来是刚下了蛋在向主人邀功请赏,还有一只锦毛大公鸡在墙头丛生的仙人掌中间展翅欲飞。

    “咱们镇新办公楼建成了后,这里就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居住地,这院子你看见了,也不小,那边那个大操场就是一个对外临时的停车场,看门的老刘就是停车场收费员,他负责院子的清洁卫生和安保工作,所以,收的钱也就归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