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张发奎几个也过来了,冯喆没时间解释,让张发奎几个在李雪琴家里休息,李雪琴叫自己的父母招待张发奎几个,将奇瑞车从院里开出载着冯喆,远远的跟着那辆越野车。
在车上,冯喆才给李雪琴解释了是怎么回事。
“记者暗访什么?关键咱们不知道他来半间房的目的是干嘛的呀?”
李雪琴有些小小的兴奋,这跟踪追击的事情也就是在电影电视上看过,自己也问过干刑警的老公一些破案的问题,可是那口子从不提工作上的事情,今天能和冯喆跟踪别人,李雪琴觉得很有意思。
那辆越野车到了后店子新村那里,就没有再往后面走,因为后店子村接壤的地方就是水库,车上的瘦子下来和路边一个商店门口闲坐的人说着话,李雪琴干脆的将车子驶在前面一个房子那停了车,然后自己走了下去。
李雪琴并没有往那辆越野车的地方去,好大一会的也不见人,冯喆就在车上等着。
李雪琴的车窗玻璃贴的膜是不透明的,外面很难看到里面的情况,所以冯喆也不怕万一那辆车过来会看到自己。
这样过了一会,天色有些灰暗了,可是李雪琴还是没有回来,商店的门口亮起了灯,那个瘦瘦的男人依旧的和人说个不停,还在商店里买了东西,这下他倒像是和商店的老板熟悉了,找了一个凳子坐了下去。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冯喆有些焦急的时候,李雪琴回来了,进来就说:“那人绝对是记者,问的问题涉及面很广,县里什么事他都问,重点是裘县长和文化节的事情,还问咱们镇开矿的事情。他胸口口袋别着一个录音笔。”
“你怎么知道?我没见你过去啊?”
李雪琴就笑:“这个村的人,我不认识十个也熟悉八个,这村里还有我几个老亲戚呢,想打听点事,那还不容易。”
“呀,这下这个家伙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冯喆说的李雪琴一笑,问:“咱们不能老在这呆着,回去吧?”
看到冯喆有些疑虑,李雪琴说:“你放心!看到商店门口那个老伯没有?那是我姨夫。”
李雪琴又是一阵笑,冯喆就看着李雪琴的红口白牙,李雪琴脸上莫名的一热,嗔着说:“干嘛呢你?”
李雪琴怀孕有三个多月,身体圆润了很多,这样子很有些俏丽,冯喆被问的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却毫不显露,说:“雪琴姐,你要是不当刑警,真是亏大发了。”
奇瑞车掉过头,缓缓的从越野车旁边经过,冯喆掏出手机对着车子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车子一直就到了李雪琴的娘家,张发奎何林达和张长玉在李雪琴父母的陪伴下正在看电视,见冯喆和李雪琴回来,就问怎么样了。
冯喆说了情况,张发奎就说:“这事要给领导汇报一下,不能让这家伙在咱们县胡来。”
李雪琴的父亲这时说:“你们别急,等她姨夫回了话,再决定,反正这人一时半会走不了,你们歇着。”
冯喆书:“这样,大家都累了一天,就先回去,我在这等,有什么事,咱们及时联系。”
张发奎和何林达想想,也就同意了,因为那个瘦子见过自己几个,也没法继续跟着,就带着张长玉开车离开,冯喆又交待了一下这事大家要保密的话。
冯喆李雪琴娘家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李雪琴的姨夫打电话说那个瘦子开车走了,具体都说了什么,和李雪琴刚开始了解的差不多,只是后来后店子村的支书胡德全到了商店,买东西,站了一会,不知怎么的话题就扯上了胡红伟,说杀人犯都能当矿主,这梅山县如今乱的都不是法治社会了。
冯喆一听就皱眉,让接电话的李雪琴传话问,为什么胡德全会说这样的话?
“那人不是说想在后店子投资开矿吗,胡德全就说咱们这乱的很,就说到了胡红伟,哦,还有,他还说前一段老炮台出事,说是上面将事情瞒报了,死了几个人,报上连提都没提,这不是有人在一手扰天?”
挂了电话,冯喆独自走到了院子里,他有些不明白胡德全身为基层组织的书记,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说这些没有dang纪的话。
“胡德全肯定是故意的。”
李雪琴走了出来,看着月色中的冯喆说:“我爹说了,胡德全在后店子村几十年,心眼很小,得罪他的人,他都会变着法的对付。”
那么,胡德全是想针对胡红伟?
“老而不死是为贼,胡德全贼精贼精的,他能看不出那个瘦子是记者?就是看不出是记者,有人在村里一坐几个小时,问这问那的,胡德全能没有一点的觉悟?就凭这一点,他也是老糊涂了。”
“雪琴姐,你送我到镇上去。”
冯喆觉得这个瘦子要是记者,那么针对的目标绝对是裘樟清,但是胡德全为什么要说那一番话,还提到了老炮台的事情,无非就是想让这个人加深对梅山的误解,想将事情搞大,让上面来查梅山县,然后好让胡红伟承包不成滑石矿,就是随后上面来人查,胡德全也能死不认账。
胡德全因为一己之私竟然胡说八道,可惜他没想到李雪琴的姨夫将这一切转告给了冯喆。
两人到了半间房镇,估摸着时间,果然一会那辆越野车就到了镇上,住进了一家宾馆。
半间房经济比较发达,宾馆也建造的有些规模,冯喆想了想,问李雪琴认识这家宾馆的人不认识。
李雪琴点头说:“你在这等着。”
一会李雪琴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那两个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我要去县里,雪琴姐你回去吧。”
“你怎么走?打的?”
冯喆就点头,李雪琴生气的说:“我没事!再说,我家还在县里呢。”
李雪琴启动了车,冯喆说:“麻烦雪琴姐,不好意思。”
“你呀,这人总是那么多客气,你有什么客气的?”
到了县里,冯喆看看时间不到十点,就谢过了李雪琴,等李雪琴走了,想好了措辞,他给裘樟清发了条短信:“有重要事情向你汇报!”
但是裘樟清一直的就没有回短信。
冯喆想了想,到了办公室上网,看看能不能查出那两人的资料。
没想到这一查,冯喆还真的看到了一些信息。
冯喆对着电脑屏幕呆坐了一会,心说自己这会该怎么办?
裘樟清如果在梅山遭遇了什么,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实在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短信发出了有二十多分钟了,裘樟清却一直没有回信,冯喆看着窗外黑暗中萧瑟的景象,猛然想起了一件事:这两人在半间房会不会暗访嫖ji?
这一想不要紧,冯喆觉得很有可能,如果他们真的是有备而来,存心想掌握梅山的各种情况,在半间房那间宾馆里招小姐,只招而不嫖,将这个过程内容要是录了下来,这下梅山可就真的要臭了!
半间房经济发达,那里的人龙蛇混杂,南来北往的什么人都有,有小姐是公开的秘密,查也查不完。
怎么办?
给唐经天打电话让他派人蹲点?在这两个人和小姐办事的时候抓个现行?
行不通。
自己和唐经天其实不熟,在一起喝酒归喝酒,唐经天为什么会听自己的?要是唐经天真听了自己的,可兴师动众之后却没有发现异常情况,那不是难以自圆其说,还会打草惊蛇。
再说,这两人来梅山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让裘樟清调遣公安局的人去排查?
可裘樟清到梅山的时间不长,公安局那边是不是都能听她的指挥,这个也是未知的,如果有人就是希望梅山出事,唯恐天下不乱,想让裘樟清离开呢?
裘樟清怎么还不回话?
冯喆开始有些烦躁。
这时手机猛然的震动,一看却是张发奎打过来的,问冯喆情况怎么样。
冯喆不想和张发奎吐露太多,说自己已经回来休息了,就挂了电话。
又等了十多分钟,裘樟清的短信终于回复过来了:“我在县宾馆五一九房。”
冯喆关了电脑锁门就走。
梅山县宾馆是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接待窗口和会议中心,也是梅山涉外接待的定点单位和省级园林式单位,县里的领导在县宾馆是长期包有房间的,冯喆从半间房刚到县里的时候,就在这里住过几天。
尽管心里很急,到了宾馆后冯喆表现的还是很轻松的,在去往五一九房间的过程中有个女服务员询问冯喆的身份,冯喆拿出了工作证,她也没多问什么,就放行了。
五一九房间是个套间,除了客厅和卧房,似乎还有会议室和一个小餐厅,裘樟清应该刚才在洗澡,所以一直没有回复冯喆的短信,她头发还没有完全的干,红色红润,皮肤很白,穿着很休闲的衣服,和平时整齐的样子有很大出入,她给冯喆开的门,冯喆进去也没有详细的看,就简略的说了半间房的事情,裘樟清沉默了一下,让冯喆坐,她想了想,拨通了一个电话。
裘樟清的这个电话打给的是县委宣传bu的bu长乔本昌,乔本昌也是梅山县县委常委,电话通了之后,裘樟清说:“乔部zhang,文化节筹备工作进展怎么样?”
乔本昌在电话那头回答着,等那边说完,裘樟清说:“乡镇这一块反响还不错,机关单位呢?……哦。”
裘樟清打电话并没有避开冯喆,她和冯喆都坐在沙发上,冯喆想了想,起身给裘樟清到了杯水,在放水杯的时候裘樟清看着他,示意他给自己也来一杯。
“如果这次成功,就可以作为一种模式保留、发扬,是不是适时可以请有关媒体介入,也算是为我们县做一个宣传?”
裘樟清和乔本昌绕了一个圈,才说到了记者的事情上。
乔本昌在里面不知说了什么,裘樟清手里拿着冯喆刚刚交给自己的那张纸条看着,嘴里答应着:“刘局长已经着手?接待了两个记者?哦?哪个报社的?晚报?住在县宾馆?(未完待续。)
第243章坑(二)
有人将半间房镇委书记和镇长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夫妻关系。即为夫妻,就共同为半间房这个大家的家长,搭配着操持家务,不过镇长和书记两者谁是丈夫谁是妻子,或者说谁是公的谁是母的,谁为主谁为辅,就很有商榷的空间,按照年龄,杨树明比冯喆大了二十岁,在半间房呆的久,工作经验自然比冯喆多,但按照职务,冯喆当仁不让是一把手,而且是从县委办下来,含金量很高。
杨树明的老母亲去世了,冯喆本来作为搭档是要前去吊唁一下的,但是县里通知开会,又走不开了,于是让焦一恩代表自己去了一趟,焦一恩回来后专程去了县里,给冯喆简短的汇报了一下到杨树明那里凭吊的经过,重点是说:“杨镇长崴了脚,比较严重,走不了路了。”
焦一恩是在冯喆开会的间隙给他做的汇报,寥寥几句话,冯喆又进到会场里继续开会,到了稍晚一些的时候,刘奋斗给冯喆说了杨树明崴脚的详细经过。
杨树明是镇长,不管视为上司还是人情来往,刘奋斗到杨树明那里祭奠都顺理成章:“杨镇是在坟上崴的脚,当时抬棺才下葬,有人说墓道位置不正,跪着正哭丧的杨镇捧着老母亲的遗像就去看,结果从坟土上滑到了墓坑里面,墓道有三米深浅,杨镇土头土脸的,脚吃重,就崴了。”
冯喆一听就看着刘奋斗,刘奋斗知道冯喆在询问自己什么:“县上落实市里政策,提倡并推广火葬,不过入土为安的观念伴随了国人几千年,很难一时半会扭转过来。”
时下半间房就屡屡有拒不火葬的事情发生,有的闹得还十分不可开交,村民对抗情绪十分严重,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偷偷将逝者埋葬的事情,难以杜绝,除了上级检查或者有哪位领导特别指出,镇上火化管委会的工作大体上是紧一阵松一阵,没人管风声过去,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有悄悄的给一些人开后门的,往往是只要没人举报,非不得已,不会十分认真,这些情况冯喆在做水利所所长那会都知道。
杨树明是镇长,他将自己的母亲土葬,事情必然做的隐秘,起码在半间房没人去查,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被揪住了,就是顶风作案,背一个处分是轻的,但是冯喆没在意这一点,政策是一回事,孝心是另外一回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这方面冯喆甚至是欣赏杨树明的,这不存在原则不原则的问题,换了是自己,只怕也会和杨树明一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