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66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66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掌柜毕竟是一家大商行的区域主事人,算是后世的大区经理,所以一听说他来,张守仁便也是闻讯而出,见这老掌柜站在堡门前发呆,便是上前笑道:“怎么样,老李头,这张家堡如今模样,可还看的过眼?”

    他和李掌柜也算是熟不拘礼了,彼此称呼起来,都很随意率性。

    “大人说笑了,岂止是看的过眼,简直是叫草民大开眼界。”

    以前李掌柜和张守仁打交道,虽是敬重佩服,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平等的姿态。

    因为卫所的从五品官,其实也就是个镇子的甲总,以李掌柜供职的商行规模,实在不必太放在心上的。

    但现在老掌柜的语气,明显就带有一种百姓对官员的那种由衷的敬佩感觉,甚至是,有那么一点畏惧和拘谨的感觉。

    不仅是老掌柜,连他身后的利丰行的大伙计们,一个个脸上也是带着敬畏的表情。

    这感觉不是因为张守仁要升官或是部下增多才带来的,是因为张守仁的大手笔修的这堡子,这寨子,还要计划要修的路,造的桥!

    这些东西,才是统治意志的直接体现,象是捞银子争权位的事,做的再多,人也未必当你是一个官!

    张守仁听着这老掌柜的话,也是一楞,因笑道:“老李,怎么这么生份了?你还是管我国华,我叫你老李头,要不然,我叫秦东主换人来。”

    他这么一说,倒是真的把老掌柜挤兑的没有办法,老人感觉无奈的同时,心里自然也是觉得十分的温馨。

    这张守仁,看样子是还要往上升的,但为人一点不骄纵狂妄,是个能长期打交道下去的人!

    进了寨子,感觉到不同之处就更加强烈了!

    以前的张家堡,堡里除了到官厅的一条主路上铺设着一些青石板外,别的路全部是土路。又没有排水沟,所有的垃圾,粪便,污水,全部就直接倒在屋门前。

    泥地上,到处都是脏东西,走在堡中,闻的味道就不必提了。

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3)

    现在看过去,往百户官厅的那条主路当然拓宽了,又加了两排青石板,在主路边上,是修的一条可以看出来的暗沟,用来排水,上面也是盖的石板,不至于把味道泄露出来。

    沿途的土地庙,马铺、小型兵营、关帝庙、城隍庙、戏台,都是重新修葺过了,焕然一新,看着十分气派。

    就是百户官厅除了把庭院扩大了一些之外,别的东西,一看就是一点没动。

    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国华!”老掌柜看到这里,不觉感慨,只道:“你何必如此自苦?我老头子自问俭朴,比起你来,还是享乐太过。你还年轻,其实不必如此的。”

    “要说钱,老头儿你是知道的,我现在手头是有几个了。”张守仁微笑着答道:“不过,我是这样想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这个时候,不瞒你说,是要做事业的时候。我得给下头人做好榜样。不然,大捧银子进来,人人都想着要享福,谁去受罪?没办法,只能是我带头吃苦,下头的人发了两个钱的小财,总不好意思过的比我还舒服?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了,李老掌柜,懂了没?”

    “懂了,懂了!”

    当掌柜的,不敢说是七窍玲珑心,好歹也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是一等的机灵人,断然到不了李掌柜现在的位置。

    所以张守仁一说,老掌柜便是懂了,当下眼神中也就只有敬服二字了。

    张守仁说的这些,为将者其实都该懂。上行下效,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当然,你可以用兵法部勒,但凡事要有相对的公平,你在那边大帐里养着几十个小妾,喝酒听戏唱曲子玩女人,却要求部下清心简欲,一心只想着打仗,还要打胜仗,天底下哪里有这种道理?

    人心是最难掌握的东西,凡事你只有往坏的方面想,把自己立在一个道德上的不败之地,然后才能无往而不利。

    身为一个现代人,张守仁心里才是十分清楚,什么是道德绑架和对自己低标准,对别人严要求,一味要求别人在道德上毫无瑕疵,要成为所谓的完人,这是中国人,或是某些中国人的传统,千百年下,一直未曾改变过。

    他的苦心,其实自己心里才真正明白,最后的这一层意思,就算是对着眼前这关系交情都还不错的老掌柜,也是万万不能说了

    “不得了,不得了。”

    老头子兴趣上来,一时竟忘了盐池的事,在堡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看到的就是自己绝然想不到的变化。

    到处是干干净净,明沟暗沟都有,排水极好,还在堡中种了不少树木和花草,看着十分漂亮。有几排屋子都是重建了,小巧精致的小院,看着就舒心畅快,到最后,老头子不觉笑道:“有这样的堡城住着,还有国华你这样的千户,老头子不如也入军籍,就来到这里住着养老得了。”

    这当然是一句顽笑话,说完就算。等到了匠人们聚集的地方,老头子见多识广,看到几处空地和准备的东西,当即便问道:“国华,你这是想建高炉吧?”

第一百零八章 叛卖(1)

    第一百零八章叛卖

    “没错,老人家虽老,眼界是很好的。”

    “但怎么停了工?”

    “这也是没有办法,缺铁。”

    提起铁,张守仁就真的发愁了。

    他钱再多,本事再大,现在是真的买不到铁。铁这玩意,在明朝还算是好,官府控制的不严重,属于可以随意买卖的物品。

    不仅是铁,对金、银、铜等贵金属,明朝的控制也很松。

    这并不是好事,其实对这些矿,国家应该大力开采,并且把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中。宋朝对这些矿产的控制和利用,效能就远在明朝之上。

    而明朝控制的松,官采的少,民采又被勒索骚扰,到明末时,各种矿业都是十分萧条,加上战乱,导致对铜和铁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就算有银子买不到矿产也是很正常的事。

    当然了,明朝只是制度有缺陷,象清朝那样,厉行矿禁,大明天子和朝堂倒也没有蠢到那种愚昧无知到无知的地步。

    眼前这几座高炉,就是预备了材料,也请了几位老匠人,有过修高炉经验,退火回风等几个技术上的要点,张守仁也是和这些人商谈过。

    现在的兵器,虽大半是精铁所打,十分精良,但张守仁心是颇有不足。

    回风加热之后,得到钢是小意思,然后再做好除碳工作,加力锻打,这样出来的武器,锋锐远过精铁所打造的武器,将算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跨代的工程。

    所以练钢对他的未来的军队十分的重要,算是他的一个小小野望。有了钢,他的军队在铠甲防备上,在攻击锐利程度上,都将会是一个跨越。

    而且,据他粗浅的铸炮知识来说,最好的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火炮,当然是钢芯铜炮,威力大,炮身可以铸的不太重,炮壁平滑,射程远,而且不象老旧的青铜炮那样,打上几发就因为炮管过热而必须等待冷却后再次击发。

    总之,这几座铜炉造价肯定不菲,但却是必须上马的工程。

    一旦储存的铁矿石充足,练钢的事就会迅速提上日程。

    张守仁希望,在今秋明冬之前,部队能够全部换装。当然,这件事能不能成功,还得看能不能找到好的生铁和铁矿石的买卖资源。

    正好,老掌柜就在,张守仁索性拱了拱手,揖了一下,起身后神情已经是十分的凝重。

    “李老掌柜,在这里就求托你了,无论如何,请利丰行帮我进一批铁矿石,还得有精铁,现有的数字,我可是实在不够用。”

    提起此事,李掌柜也唯有苦笑:“国华,大约你不知道,最近河北、山东、山西一带,好多家商行的生铁,还有铜、皮子,都被人给包圆了。”

    “包圆了?这得有几十万张皮子,还有几十万斤铁吧?谁这么大手笔?”

    “两家!”

    李掌柜竖起两根手指,先看看左右,见自己的属员伙计都是远远的在打量着堡中的情形,张守仁身边的人就更有素质,一直就是不近不前,保持着听不清谈话又能护卫,随时也能上前来听候命令的距离。

第一百零八章 叛卖(2)

    见没有人在跟前,老头子便正色道:“此事也就是一点风声,而且牵涉甚广,虽然我知道国华是什么样的人,但还是要说一句,请勿外传。”

    “老丈当我什么人?请放心就是。”

    “好,那我便直说了。”

    老李头又垫了一句,这才又接着道:“实话说吧,货全部是军需所用,大约你也明白。这些货,特别是铁和皮货,生胶、漆这些物资,还有粮食,大约有七成是运往口外的。”

    “口外?”

    张守仁迷茫道:“是找蒙古人换皮子去?”

    “唉,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往口外,是从草原绕道一圈,然后送到辽东去的。”

    “辽东?送给辽镇,从山海关就走,何必打草原……不对,是送给东虏的?”

    “对喽!”

    “我不相信!”

    张守仁气的面色铁青,气息也粗重了很多。李掌柜还是头一回见到他如此失态,也是吓了一跳,一时间话也不敢说,想劝两句,竟是不敢开口。

    毕竟张守仁的脸色实在是太难看了一些。

    “都是晋商卖给东虏的吗?他们不知道这是资敌养盗,将来东虏侵我华夏,靠的就是他们的供养吗?”

    “他们说,在商言商,有价就有市,人家出钱,他们办事,这就是生意。”

    “放狗屁!”

    张守仁怒不可遏,骂道:“若是在我面前,一刀劈了他。”

    “唉,我等亦是不以此话为然。商人虽然是要言利,好歹要分清敌国,这东虏杀我汉人,掠我华夏子民到辽东为奴,百般虐待,商人还与共勾通,实在是敌我不分了。”

    “该死,真的该死。”

    以张守仁粗浅的历史知道是真的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么一出。

    清军此时已经两度入关,每一次都杀伤数十万人,抢掠数十万人,给明朝北方的百姓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加上在辽东屠杀的六百万汉人,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和整个满族对汉人是欠着血债,鲜血未干,本民族内就有这种败类,为了赚钱,不顾民族的斗争与仇恨,居然与异族合作,吸自己民族的血来供养异族,这样的败类,用在商言商岂能掩盖其罪行?

    在这一刻,张守仁暗下决心,除非自己不能秉政执国,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把这几家晋商,满门杀光,除非是六岁以下的幼童,否则的话,一个也不要想活命!

    这样的家族,就不该留在世上!

    李掌柜也是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解释生意而爆出来的内幕也是叫张守仁坚定了发展壮大的决心,而几家和后金有联络的晋商果然惹下了灭族之祸,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适才说六七成送到口外,还有三四成呢?”

    良久之后,张守仁才恢复冷静,突然想起数字还没有交待清楚,便又当即发问。

    “还有的,便是送到关中给李闯了。”

    “噗……”

    张守仁真的是忍不住笑喷了!

    明帝国有两个生死之敌,一个是关外的“大清”,另外一个,就是未来的“大顺”,这清和顺,就是两个小鬼,一个在外,一个在里,彼此虽然没有联络过,但配合的极好,彼此都是把对方照顾的无微不至。

    东虏有麻烦了,流贼就闹开了。

    农民起义进入低潮了,眼看全完了,大清就想办法入关了,烧杀抢掠,吸引明军主力来打,帮着流贼减轻了压力,重新再整旗鼓。

    在历史记录上,无数次记录了这种情形,这个麻烦就是崇祯最大的死弯,死局,一直到这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吊死在煤山,他也没能解开这个局,破掉这个死循环。

    现在可好,大量的军需物资被人囤积购买,然后一个送到口外给大清,一个流到关中给闯贼。明朝这个大帝国,真的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看来,只要给钱,便是崇祯的龙内裤,李自成也能买一条去穿穿。而皇太极在沈阳的宫殿,也能享受一下乾清宫卖出来的铜香炉。

    天下之事,试问还有比这个更荒唐的吗?

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1)

    第一百零九章仁心

    听了老掌柜的话,张守仁是又怒又笑,李老掌柜满是皱纹的脸上也是哭笑不得的模样。

    这大明天下,比这更加稀奇古怪和说不得的事情也是多了去了,在李老掌柜看来,张守仁现在的反应,到底还是因为年纪轻了,见识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