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382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382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九日到洛阳地界,因为士气有些低落,这一日提前一个时辰扎营,冬天虽是日短,此时阳光也还好,立好营后,除了留下轮值人员,允许士兵自由外出。

    适才过来的时候看的清楚,沿着官道两侧近城池的地方有两个集镇,相隔不过五六里,看来这里靠近许昌和洛阳,背倚开封,是商路密稠,十分繁富的好地方,不然的话,不会形成这么多的镇子出来。

    连续多日行军,不要说城市,连市集村镇都不知道是什么模样,个个闷出鸟来,放假两个时辰的命令一下来,全营上下都是一片欢腾。

    “伏虎,走,陪俺走走去。”

    曲瑞这个参将营官也没有什么架子,浮山也不曾讲什么正兵营奇兵营援兵营游兵营的那一套,反正每个营都是直属张守仁指挥,只管训练和打仗,别的事一概不管,众将官倒也不觉得权柄被削,反而乐得省事。

    这一次出征,大家都是争的鸡毛鸭血,曲瑞倒是一直很淡定。他的营还是叫浮山营,正经的老牌子,里头的队官到哨官全部是当初甲队带出来的,练兵带兵都很有一手,各营选精锐,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和他的部下给拉了,结果挑了浮山营甲队和丙队的一哨火铳手出来,人数是各营之冠,孙良栋虽不服气,但选锋营尚不及浮山,他也嘴强不得。

    扎营之后,曲瑞花了点时间把营务料理一下,然后换了一身轻便的平民服饰……在招远扎营时,他就时常如此。

    杜伏虎则是在登州事变后归建,并且因为表现优异被调入浮山营甲队。

    对一个加入浮山不到一年的新军将士来说,实在是一个难得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他也是异常珍惜,事变之后,杜伏虎等新军将士的心志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锤炼,对浮山的忠诚感也是上升了不少。

    营将相召,在别人来说是一件喜出望外的事,杜伏虎却只是很沉稳的点了一点头,微微一笑,答应道:“中,俺到训导官那领一些银子去。”

    “带我的腰牌去,帮我也领二十两。”

    训导官是军务处派出的军官,负责帮助还不识字的士兵写家书,定期召开会议,内容是讲解国事和近期形势,述苦大会,讲述登莱民变的实际意义,当然最核心的教育内容是提振士气,提高士兵对张守仁的忠诚度和对浮山的归属感。

    因为事先做过功课,训导效果极佳,而且训导都是挑的老成厚道人,军务处杂事很多,帮士兵保管财货并理财就是其中一件,因为做的工作扎实,连不少将领都是存了不少钱在各营训导官手中,曲瑞就是其中一个。

    “是,参将!”

    答应一声后,杜伏虎就是带着自己两个一起从鄣德府过来的伙伴,向着训导军官所在的营帐跑过去。

    杜伏虎现在是长枪队的战兵,并且是排正目,月饷是八两银子,粮食鞋子棉花布匹另算,日子比起当流民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上去,他的家人也是全不在世上了,所以用银子也不必太俭省,到了训导那边,除了给曲瑞领了二十两银子外,他给自己也领了二十两。

    “伏虎哥,你领这么多银子做甚?”

    两个伙伴都只是普通的战兵,虽然待遇提高了不少,一个月也只是四两银子,杜伏虎取出来的,等于是他们小半年的俸禄了。

    “俺看那些被带着一起走的小娃娃,前几天还有鲜肉吃,这两天光是和俺们一起喝咸肉汤,瞧着心疼,俺去多买一些肉馒头,有煮好的牛肉也买一些。”

    “杜哥就是心善。”

    “也别太惯着了伏虎哥,他们有现在的日子都得多谢咱们大人心善,娃儿们吃过苦,一下子过的太好了,容易出事。”

    伙伴们的劝解杜伏虎都是听着,不过听完就是笑笑,他心中自有打算。

    看到那天张守仁将一个小童揽在怀中,当时他的心就是酸的厉害,不知怎地,想起自己饿死兄长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儿,如果不死,也被大人遇上,那该有多好。

    “能帮就帮一些,不少都是咱鄣德过来的,他们之前身子亏的厉害,咱们营伙食虽好,到底不比在浮山时候,俺花上几个,不算啥。”

    杜伏虎微笑着解释,理由也是合情合理,两个伙伴终于理解,默不出声的点了点头。

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

    和曲瑞会合后,一行十余人出了营门。

    整座大营,到处都是穿着军服或是便装的军官和士兵们。大家或是按官阶,要么是乡党,或是平时相处的亲疏远近,志趣是否相投,自然而然的就是一个个小圈子。

    大大小小的团体,向着营门外鱼贯而出。

    在众人看到大队的骑兵过来时,都是赶紧让开道路。

    铁骑疾速掠过,向着不远处洛阳城的方向赶过去。

    “大人又去洛阳拜会文武官员去了。”

    “顺道儿也看看城防。”

    “最近参谋处的人传说,大人坚信一两年之内,河南会出大乱子,可能是会如当初陕北那样闹起来,最终闹到势大难制的地步。”

    “这不太可能吧,朝廷现在在湖广可是有重兵,杨嗣昌都上前线督师去了,俺们浮山再去,陕寇还能闹出什么花样来?”

    “大人的话你也敢质疑?”

    “呃……大人也说过,他不是神仙,下军令大家就得执行,平时说话倒不一定全听,他也会说错讲错。”

    “那是大人和参谋处的人说的,而且只限会议,你这混球要讨打了吧,你能和参谋处的人相提并论?”

    “嘿嘿,俺还真想考参谋,俺就喜欢看地图,学算学,还喜欢看炮兵玩那些大鼻子教的东西……瞧,快瞧,炮兵就在训练试炮了。”

    这个士兵一指,众人的眼光果然转过去了,曲瑞在人群中也是笑了一笑,眼光从张守仁一行那里收回来,转头去看炮兵那边。

    果然,是车炮营在营外头找了一处空旷地方,离三百步左右立好标靶,对面正在挥动红旗,示意这边可以发炮了。

    炮兵的训练是有条件就要展开,不能休息,今天扎营早,太阳当空,正好用来演练试炮。只是炮兵们就苦了,只能眼巴巴看别人去闲逛休息。

    在炮组预备时,一群炮兵军官也是站在一边看着手下们动作,并且在指指点点的指挥着。

    “参将大人,他们手里头拿的都是什么啊?”

    一个副目武官十分好奇,他看到有几个炮兵军官,手中拿着的东西真是千奇百怪。

    一个手中是拿着铜质的板子,上面画着许多刻度,下面是吊着一个坠子,两手举的高该的,正在眼前摇晃着,另外一个,便是长长的圆筒,一头装着玻璃,正在闪闪发光。还有一个是卡尺模样的东西,也有一个坠子吊在下头,最后一种就象是普通的铜尺,炮军军官正在拿着测量着炮身上的什么东西。

    “这是度板,望远镜,统规还有铳尺。”

    曲瑞身为参将,当然是知道这些玩意是什么……对普通的将士来说,这还真是高精尖的东西,尽管在制造之初,张守仁拿起来时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但很快,炮营和车炮营,不论是大炮还是小炮,所有炮兵军官和炮手们都是对这一套工具膜拜的五体投地。

    原本就是有张守仁和炮营编写的炮兵操典,现在加上这一套工具,更加事半功倍。

    有了这些,从瞄准到调校,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基本上都能做到首炮命中大致范围,第二炮就能调准,接着就是弹无虚发。

    也就是浮山的炮兵能有这个水平,大炮的普通炮营,一百个炮手也出不了这么一个瞄准精度的炮手。

    “轰,轰,轰!”

    连续几声炮弹,可以看到,几百步外的靶子被几门小炮打的粉碎,操作的炮组成员站的笔直,军官们则是大声夸赞,同时对面的标靶开始移动距离,向后又退了二十步左右。

    接着命令声响起,炮组开始迅速调校炮位,一串串专业数语,喷薄而出。

    “走吧,你们这些家伙不想干长枪手了?真要这样,我做主调你们过去。”

    大伙儿瞧的入神,一时都簇拥在一起站着不动,曲瑞等的有些不耐烦,便是催促起来。

    “嘿嘿,打仗站在后头有啥意思。”

    “俺舍不得参将。”

    “就是,俺也舍不得。”

    “一群混球,就知道卖嘴。”几个亲军簇拥在曲瑞身边,只有队官以上的军官内卫队才统一配给亲兵,这也是高级军官和普通军官及士兵的区别,但曲瑞很喜欢和士兵没有高低上下的说上几句,有一个理论是军官要在士兵面前保持威严,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但在曲瑞这里,明显这个理论是不配套的。

    “就去近的镇子吧,往东五里地不到。”

    “俺看看有没有鞋子,军靴白天穿着一天,晚间换了布鞋在帐篷里走动舒服些。”

    “你小子,赚了几个银子就摆谱了……俺打算买点特产,叫军邮的人寄回去。”

    “你老爹老娘搬到浮山没?”

    “到啦,登字第五。”

    “喝!就是上回大人呆的那庄子?”

    “可不,俺爹农活手艺好,这才进的去,不然的话,那庄上人早满了。”

    人群是往着回头路走,刚刚过来时,隔着镇子有里把路,外围的房屋都是感觉空荡荡的,想来也不奇怪,这年头,一般情形下,官兵是比流贼还可怕的存在,老百姓躲着官兵,这事儿一点不奇怪。

    不过等大伙儿赤手空拳过去,平买平卖,只要有一笔买卖做成了,相信人就会都出来了。

    士兵们信心满满的走着,商量着要买什么东西,军邮系统很发达,一路过来就一路建立驿传系统,留下马匹人员,最远三十里一个,从浮山一路到开封,洛阳,犹如撒下了一串串的珍珠一样。

    抵达镇子外围时,仍然是寂寂无人的样子,这里是河南腹心所在,开封在后不远,许昌和洛阳就在前方,这条东西相向的官道,向北不远就是黄河,四周俱是名城大邑,所以商业发达,镇子特别的庞大。

    虽然现在看不到什么人影,但一眼看过去,满街都是高大的房舍,几层几层的楼房,招牌和幌子迎风摇晃,明显能看出商业发达,人烟稠密的影子。

    这样的镇子,是长期物资流传和商业贸易发达形成的结果,说起来是比一般的县城还要大的繁荣,不过此时哪怕深入镇子中心,也是没有几家商铺开门揽生意。

    中心地带,也不过三三两两的镇民,个个面黄肌瘦的模样,看到官兵过来,也是一脸漠然,根本就无所谓的样子。

    有个营兵想买点杂粮给自己的战马加料,看着半口袋杂粮问卖粮的中年人:“老哥,这黑豆多少银子一升?”

    “二两一升。”

    “老哥,你咋不去抢咧?黑豆哪有这么个贵法!”

    卖黑豆的镇民惨笑一声,看看还价的浮山兵,摇头不语,根本不搭理了。

    众人转来转去,但见镇上几乎家家都关门闭户,原本的各色铺子就没有开张的,大伙儿逛镇子,原本指望买东西,或是看看热闹,要是有卖把式的玩杂耍的就更好了,看这情形,镇子已经成了鬼镇,不觉都是失望起来。

    “参将大人,只有这杂粮粮铺开业,其余各行各业,都已经关门闭户了。”

    曲瑞是打算买一些特产,原本是打算在开封买,毕竟是省城地方,东西想必正宗。但在开封不得空闲,心绪也不佳,打算落空,不过想想在洛阳也是富裕地方,但万没有想到,洛阳近郊地方居然已经是这般光景了。

    “没有就罢了,有空到洛阳城中看看。”

    这里距离洛阳城不过几里地,城外如此,城中想必也高明不到哪去。河南灾害如此,曲瑞一时又是觉得心烦意乱起来。

    他看看卖黑豆的老板,模样神色十分愁苦,便对杜伏虎道:“这老乡价格有点杀人,跟他说说,咱们包圆了买,叫他说个实诚价格卖给咱们,省得在这里挨冷受冻。”

    “是,俺去说。”

    杜伏虎知道曲瑞是好心,于是上前劝说,怎料不论怎么个说法,那汉子只是不肯,到最后杜伏伏虑大怒道:“你这汉子好生不知好歹,若是寻常官兵你这点杂粮还想留下?早就抢了你的,俺们又不叫你吃亏,平时一石杂粮不过两钱两钱五,现在就算河南大灾,一石给你二两也够了,你这一升就是二两,叫人怎么买?若是给你,岂不是冤大头。”

    听他这么说,那汉子脸上反是露出诡异的笑容,他身后就是一扇门,此时转过身去,推开门户,对杜伏虎道:“听你口音是鄣德的,你过来看看。”

    “看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