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258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58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虽然是长子次子,但洛洛欢沉稳有致,颇有乃父之风,所以很得皇太极的喜欢。大清的宗室可不是人人有爵位的,很多宗室屁也不是,就算将来入关,分了黄带子红带子,很多黄带子能巴结上一个入八分的辅国公,能成为“王公”的一员,就是祖宗有灵,烧了高香。更多的,也就是个闲散宗室,领禄米吃闲饭,没几十年功夫,就成了到处讹诈弄两顿酒钱的无赖混混了。

    现在这种时候,多罗贝子的爵位更值钱,罗洛浑这个长子有,洛洛欢这个次子也是被皇太极赐了爵,这令得罗洛浑十分不满和不安。

    “哼,洛洛欢,一会阵上厮杀,看谁的功劳大吧。”

    出了帐门,这会子的满洲人十分直爽,罗洛浑是个粗人,干脆直接便是挑衅。

    “大哥,走着瞧吧。”

    洛洛欢微笑以应,反是把罗洛浑气的直挥手中的马鞭。

    两人一起上马,开始叫自己的亲军挑选人手。清军都是按牛录来统驭辅兵,先挑了十几个牛录,把那些身体健壮,骑术和射术都合格的旗丁挑了个七七八八,整个营地,很快就是尘土飞扬起来。

    好在军纪森严,虽忙不乱,而与此同时,各牛录下的马甲和步甲脱离本牛录,开始在甲喇章京的带领下,汇聚到两个贝子的大纛之下。

    听到动静后,各人都是匆忙披甲,但有旗丁和汉人杂役帮忙,虽然十分紧张,但并不混乱。

    就在此时,有人叫道:“汉狗出来的全是骑队,开始列队了。”

    罗洛浑浑身一震,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向城门方向。

    果然,他看到城门已经打开,先是几面大旗,然后是旗帜之下,鱼贯涌出的大股大股的汉人骑队。

    浮山骑兵少量披甲,有不少干脆就直接穿着军服,但仗着兵器锐利,马匹也是良驹,所以胆子很大,十天下来,和清兵小规模打了不知道有多少次,对于骑兵的门道,很多浮山骑队的军官甚至是普通的士兵都渐渐摸了进去,而时间越久,对清兵的交手也是越来越不吃亏,很多与浮山骑兵交过手的八旗兵已经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而对方这还是没有甲胃的情况下,要是有坚甲在身,那还了得?

    其实这倒是有点误会,浮山的骑队训练是张守仁按西式办法来的,拿破仑的龙骑兵,论个人技术不如列强,论马匹,法**马也很普通,但法军骑兵在当时却横扫欧洲,除了步炮配合的学问外,就是骑兵的列阵对冲而战的训练十分厉害,现在的骑战还是讲个人武勇为主,而如果能练出数千讲究阵列队形的骑兵,威力就比现在几百人要大的多。

    当然,这是张守仁的打算,也是贯彻在骑队之中,小规模的战事,这种战阵之法还没有尽显威力,要在数年之后,才真正的结结实实的给了对手一个真正的教训。

    此时罗洛浑却只觉得全身热血沸腾……他也在沙场上不少年了,打过几次象样的战事,在大凌河一战时,也是曾经披坚执锐,冲杀在前。

    哪曾想过,绵羊一般的汉人,居然敢出城邀战?

    这种诧异和意想不到的感觉在心里立刻发酵,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羞辱感。罗洛浑振臂一挥,厉声喝道:“正红旗的儿郎们,你们就看着这么一群汉狗在我们面前居然敢耀武扬威?传到家里,我们还怎么抬起头来走路看人?不要说我们的披甲人都不在,八旗儿郎,能骑马射箭的,便是战兵。现在,随我一起出战,给这些汉狗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贝子爷,他们一会就是死人了,还怎么难忘?”

    “杀吧,杀吧,我浑身都在痒痒了!”

    “已经多日不曾真的厮杀过了,两位贝子爷,下令吧!”

    所有人都是准备停当,连那些胆气和勇力还不够资格披甲的无甲旗兵们也是如此,罗洛浑振臂一挥,大声令道:“吹角,进攻!”

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骑兵(1)

    很快,在城池下方刚刚开始整队的浮山骑队就发现了对面骑兵出寨的身影。

    远远的,就能看到他们的黑盔红甲,他们与浮山骑队相隔不过三里多,出寨之后,又是略略整队,然后便是毫无犹豫的向着骑队所立的方向呼啸着冲了过来。

    马蹄声,人的呐喊和啸叫声,加上呜咽吹起的号角声声,整个战场,立刻就是鲜活了起来!

    今日此时,注定会有一场血腥的厮杀!

    朱王礼浑身都燥热起来,今日的他反而没有穿甲,以往他会穿着镶铁叶的棉甲出战,而今日此时,自己已经是贴队,而麾下儿郎们大多不曾披甲,是以他也坚持不穿甲胃,只是一身漂亮的队官军常服穿在身上。

    此时但觉全身热血沸腾,那些在几天前受的创伤也是在蠕动一般,变的十分的痒痒。

    他看向正前方,但见无数只马蹄飞驰过来,而马身之上,就是那些面色凶恶,根本不似人类的野蛮对手。

    对这些异族士兵,无需当成是对手,只要把对方当成是兽群便是!

    他身边的另一个贴队李勇新“呸”了一声,骂道:“奴骑两千上下,就这些人,就敢冲到城下来,以为能稳吃我们?”

    朱王礼道:“不必多说了,我们现在有三百三十个弟兄,结阵与他们对冲吧。”

    “也好,弟兄们,生死有命,但莫要丢了大人和浮山的脸面。”

    李勇新森然一语,骑队众人却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所有人都不出一语,但眼神中的炽热与决心,却也是显而易见。

    这些汉子,都已经算是百战余生,眼看着不少生死交托的兄弟死在敌人的刀下,生死之事,还有什么看不穿的?

    而浮山的军功赏赐十分丰厚,只要能活到战后,军职,赐田,赐物,俸禄,勋章荣誉,哪一项都会叫人觉得十分值得!

    既然如此,大丈夫又有何惧?

    生当尽欢,死亦成雄!

    “杀!”

    最后时刻,骑队最前头的执旗军官一挥旗帜,大旗倾而向前,三百三十七骑,如同箭矢破空,又如同闪电霹雳,顿时就是向着敌人前来的方向,猛然疾冲过去!

    浮山骑队,用的是矢锋阵形,犹如一根尖锐的三角尖刺,也象一柄长铁矛,快疾如电,勇气十足的插进了清军骑队之中!

    站在城头的人们,仿佛就是看到一块红蓝相交的大石块,恶狠狠的砸进了黑红为主的深潭之中!

    砰然一声,两边便是恶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几乎就是在同时,喊杀声高涨了好几倍,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发出的声响可能是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声,而呼喊之时,能爆发出来的力气又是正常时的若干倍,如果想留存于世,继续奋战,在此时,哪怕是一声呐喊,也是要拼尽全力,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保留!

    刀光闪烁着,旗帜在挥舞着,而鲜血伴随着砍下来的人的断肢和血肉,也是在空中漫天的飞扬着。

    浮山骑队的决心,还有在仓促间保持着阵列而迸发出来的战力,就犹如一柄尖刀,在清军的脏器之内,恶狠狠的搅动起来。

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骑兵(2)

    两个多罗贝子愤怒的大叫,驱使自己的亲兵去阻截疯狂穿刺进击着的浮山骑兵,然而对手的攻击力太过迅猛,根本不留丝毫的余地,这么凶猛的穿刺力下,任何薄弱的防线都是无能为力,根本不起任何的作用。

    这样的骑战之法,也是从西方被张守仁搬到了东方,今日一战,犹如神助一般,居然一个照面,就把清军的方阵给打穿!

    清军骑战,仍然是以五十人为一队的排阵,其中二十人披重甲,持矛枪,又有三十人披轻甲,操弓矢,其实也就是辅兵旗丁,很多人根本连轻甲也没有。

    在与浮山骑队接触之时,是轻骑在前,重甲在后,这样的排阵,是用来叫轻骑操弓漫射,进行火力压制,打乱敌人阵形之用。

    但这样的布置,却是正好被浮山骑兵占了便宜。

    清军的骑战之法,其实就是步兵战法,连蒙古人的骑马轮射都不如。遇敌则下马,先射箭,乱敌阵脚,然后才骑马于敌薄弱处进击。

    或者干脆就是下马步阵,步弓先射,然后重步兵以长枪大戟紧随于后,破敌之阵犹如砍瓜切菜一般。

    这样打法,是骑马步战,根本不是骑战之法。

    浮山骑队,此时在骑术与骑兵阵列上,已经在清军之上,速度的控制与冲刺上,也是恰到好处。

    一冲之下,就是把清军前阵的跟役和辅兵旗丁快刀切豆腐般的一划而过,那些旗丁,都是武艺和勇武不够格,或是年纪太老,或是太小,若是健壮又武勇合格的,哪怕是战力低下一些,也是会成为披甲的步甲,绝不可能还是无甲的辅丁。

    这些人刚刚取出弓箭,未及射出几箭,天空中的箭雨也是稀稀拉拉的,但就在此时,浮山骑队就是冲了过来!

    刀光划过,鲜血狂涌,很多无甲旗丁身上的棉袍,在浮山的利刃强兵面前,与裸露身体也没有太大区别。

    骑阵刀锋过后,便是有无数旗丁,猝然落马!

    在骑兵对战时,比的就是手快和眼力,还有对马速的控制。而一旦被对方砍落马下,便是当场未死或是未曾受重伤,但在乱马奔驰之中,很快就会被踩成肉泥。

    而等浮山骑队冲到后阵,才遇到穿着重甲的清军重甲骑兵,但浮山这边马速已经提到最高,而阵列不乱,清军这边却因为前阵被打穿,一时间就是混乱无比,尽管清军用左臂上的臂盾抵挡,或是用勾镰枪想把浮山兵勾下来,甚至是不少骑兵直接下马,在马下用长枪或是勾镰枪戳刺勾取,但因为浮山兵马速快,反应快,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佳,相反,每每有高速驰过的浮山骑兵掠过时,就很可能对这些清兵造成极重的伤害。

    刀光划过,破甲而出,就算不能真正的斩破,但也可能一划而成重伤。

    浮山的斩马刀,锋锐极薄,但因为是张守仁吩咐以木炭来锻打,所以韧性好,锋锐之余,也不易折断,越往刀身底部,则越发厚实,刀身流线型极佳,简直就是完美的艺术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骑兵(3)

    如果不是对长枪大戟有爱好,或是破阵需要的话,浮山骑队,恐怕就全部装配上这些斩马刀了。

    战阵之中,朱王礼永远是最耀眼的一个。

    他使用的是一柄重铁枪,前几天的伤势并没有影响他今日的发挥。这是一个比牛还壮实的汉子,身上的那些伤,上了最好的伤药也不过刚刚结痂,但浑身的劲力,却是使不完一样。

    每出一枪,必定重重戳在挡路的清军重骑身上,在大力之下,根本也不讲是否是要害,只要中者,无不如对折的纸牌一样,轻飘飘的就落在地上。

    此时清军并没有投入多少白甲,明军出城的骑队不过三百余人,以岳托和所有清军将领在内,都认为以千五旗丁加五百披甲已经够瞧的起对方,这个兵力,在关外辽东,也够包打辽军几千战兵了,区区数百骑,出动如许实力,已经是在忌惮这一支明军在城上可能埋伏的火铳手和火炮了。

    岂料一接仗下,明军的表现,几乎只能用神勇来形容!

    朱王礼的表现如同霹雳烈火,而李勇新则是手中一柄精钢三尖钯在手,表现与他以前一样,不疾不徐,形有余力一般。

    每当有清军矛枪刺来,李勇新都是用三叉靶一叉,将对手的枪尖或是矛头绞住,然后借着对方来势一扭,马上戳刺,那力道何等之大,就是浮山兵用刀时,也是不敢真正用实力,如果是真的抡起胳膊去斩,虽然斩中人身的伤害加倍,但自己的胳膊轻则震动握不住刀,重则非脱臼不可。

    而李勇新绞往对手来势凶猛的戳刺,一扭之后,对手兵器就是飞上天空,然后再顺势一叉,不论对手是否穿着铁甲,一定会留下三个血窟窿。

    两个队官,各有千秋,却是领着部下,飞驰迎敌,面对清军铁甲骑兵,也是丝毫不露惧色,对战之时,居然并不落下风。

    这是因为浮山骑队,移动太快,阵形保持较好,清军的人数虽多,但一千五百人的无甲旗丁被迅速扯开,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而有甲的披甲骑兵也不过五百人,其中有数十白甲,全部围在两个多罗贝子身边,以防两个贝子出什么意外,因此这么一冲之下,居然是被浮山骑队打的阵形四散,甚至有一些披甲兵都选择避让逃散开来。

    这一下,清军上下,颜面无关,大营之中正在整队出来的其余人等,都是气的暴跳起来。

    这个战场,就是以济南城墙为一方,清军大营为另一边,两边相隔四里不到,说的久,但这么一点距离,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