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00万美元。”周赫煊道。
“是的,2500万美元,但那是21年前,现在至少要翻20倍。”伍德鲁夫道。
周赫煊好笑道:“伍德鲁夫先生,这种骗股民投资的说辞,就不要拿出来忽悠谈判对手了。”
伍德鲁夫他爹收购可口可乐的时候,手里只有180万美元可供调动,而可口可乐的大楼、厂房和机器加起来的价值不足200万美元,剩下的全都属于品牌溢价。
老伍德鲁夫是怎么蛇吞象的呢?
他先是说服了可口可乐创始人的儿子和侄子,瞒着可口可乐的创始人签订合同。接着采用股份制募集资金,然后又筹备上市,一通炒作之后就得手了。
可口可乐的创始人艾莎已经老了,而且常年患病,稀里糊涂就发现自己公司没了。他的儿子和侄子由此成为大富翁,并继续掌控公司,老伍德鲁夫则成为了第二大股东但可口可乐的真正掌控者,依旧是那位创始人。
至于如今牛逼哄哄的伍德鲁夫,则是几年之后才被父亲安排进董事局的。他上来就是一通瞎比操作,叫嚣着要进军欧洲和亚洲市场,结果赔得个底儿掉,并因此被其他股东彻底剥夺行政权力。
伍德鲁夫只能选择隐忍,用将近十年的时间分化拉拢,借力打力将其他股东全部干掉,现在已经成为可口可乐的绝对掌控者。伍德鲁夫的成功不仅是他手腕强,更因为可口可乐的创始人那一家子闹内斗,接连上演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戏码,好端端的商战大片硬是被演成了家庭伦理剧。
伍德鲁夫在公司说一不二,就像个独裁暴君,导致其他股东只能每年领分红(没有决策权和话语权)。若非可口可乐发展势头良好,这家公司早散伙了,股东们一个个的怨气都大得很。
现在美国的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可口可乐积累了十多年的内部弊病也开始发作。股价正在缓慢下跌,而当股东们每年的分红也随着业绩的上升而下跌,伍德鲁夫在公司的权威已经动摇得很厉害。
豪尔和迪伯这两个甘特多家族的股东,已经闹着要抛售股票套现了,并且他们确实抛售了一部分,这也是可口可乐最近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周赫煊笑嘻嘻的继续加码:“伍德鲁夫先生,听说可口可乐在德国的工厂全都关闭了。那可真是遗憾啊,毕竟德国是可口可乐在海外的第一大市场。”
伍德鲁夫的脸色有些难看,可口可乐之所以资金周转困难,就是因为欧洲战火蔓延所导致的。欧洲市场,伍德鲁夫整整布局了二十年,每年的广告费就是天文数字,却因为希特勒那个混蛋而彻底打水漂。
美国正在对德国进行经济贸易制裁,可口可乐在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的工厂全部被迫关闭,甚至连那些工厂存在银行里的钱都拿不回来。
伍德鲁夫已经完全跟德国分公司断了联系,他甚至都不知道,德国还有一家可口可乐工厂在继续生产。由于制造可乐的原料不足,那家工厂的负责人干脆转做橘子味汽水,并取名为芬达。
直到二战结束,伍德鲁夫才突然发现:哎妈,老子在德国咋还有个叫“芬达”的分公司?而且那家分公司还协助欧洲其他可口可乐工厂恢复了生产,尼玛白捡了几十家工厂啊!
说句笑话,由于芬达协助德国可口可乐工厂恢复生产,且在广告里一直歌颂希特勒,导致德国人以为可口可乐是自家品牌。二战后,一位德军俘虏看到美国可口可乐的广告牌,非常惊讶地问:“你们美国也有可口可乐?”
见伍德鲁夫不说话,周赫煊继续刺激他:“既然可口可乐不愿意接受投资,那么我只能投资百事可乐。”
伍德鲁夫顿时就怒了:“百事可乐是无耻的盗版产品,只有低贱的黑人才会喝!我正在和百事可乐打官司,我要告得他们倒闭关门!”
“是吗?”周赫煊笑道,“百事可乐的规模并不太大,一旦我投资,至少能成为排名靠前的股东。我会建议百事可乐更换商标,然后请来费雯丽或者卓别林代言广告,想必有他们代言,没有人会再认为百事可乐是黑人饮品。你说呢?”
百事可乐还真是山寨盗版货,如今连商标都在模仿可口可乐。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咖啡可乐、可口与可乐、可乐可口、飞儿可乐等一大堆山寨,可口可乐年年起诉都毫无办法,因为“可口”与“可乐”都是普通名词,谁都可以拿来做产品名称。
百事可乐是可口可乐最大的竞争对手,伍德鲁夫不敢想象百事可乐请卓别林打广告的后果,更何况他确实需要投资。终于,伍德鲁夫还是松口表明态度了,他说:“你可以派谈判团队过来,我们慢慢讨论细节。”
“明智的选择。”周赫煊笑道。
967【金饭碗】
谈判团队是三舅哥张远南帮忙请的,很快就与可口可乐展开正式谈判。
听说有人想要投资,可口可乐有几位股东想的不是分割稀释股份,而是闹着要把自己的股份全部卖掉,其中最积极的当属可口可乐元老级人物的儿子小弗兰克罗宾逊。
老罗宾逊年轻时是一个蹩脚画家,在朋友的药店里兼职做会计。那家药店的老板,正是可口可乐发明者约翰庞巴顿。而可口可乐的名称和商标,也是出自于罗宾逊这位蹩脚画家之手。
可口可乐的配方在经历过两位药剂师调整之后,变得越来越符合大众口味,而老罗宾逊也成为191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的实权人物。
但老罗宾逊完全不懂得经营,被甘特多家族渐渐架空夺权。那时他灰心丧气,早就有了出售股份的想法,结果遇到甘特多家族两个逆子造反,可口可乐被伍德鲁夫家族收购上市,老罗宾逊莫名其妙就成为百万富翁。
这些年,老罗宾逊完全不过问经营事务,只安安心心吃着公司红利。到1940年,继承股份的小罗宾逊都已经老了,几个儿子也闹着分家产,小罗宾逊只想卖掉手里的股份安享晚年。
周赫煊的谈判团队还没谈出结果,小罗宾逊就私底下找上门,愿意单独出售手里的股权。可这家伙完全是疯了,他经过多次抛售以后,手里只剩下可口可乐3。2%的股份,居然敢要价2000万美元这比市场价直接高出三分之一。
接着,甘特多家族的两个逆子也私下与周赫煊联络,愿意出售他们手里的8。7%和6。5%的股权,要价分别是6000万美元和5000万美元。
一个个都把周赫煊当成了乐于接盘的冤大头。
溢价收购很正常,但可口可乐的股份本来就虚高,再溢价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那就过分了。
周赫煊顺手就把三位股东私底下提出的条件,透露给了伍德鲁夫。伍德鲁夫对此极为愤怒,麻痹的,股东背着董事会玩私下交易,到底有没有把他这个掌舵人放在眼里?
好吧,伍德鲁夫的要价更高,他提出的条件是溢价50%出售,理由是可口可乐的业绩一直在上升。
伍德鲁夫对可口可乐的信心,在于他曾经的一次失手。
经济危机即将爆发的时候,伍德鲁夫也感觉到了危险,于是决定收割套现。他在股价最高点时宣布分割股票,接着又卖掉6600股可口可乐。一系列操作下来,可口可乐股价狂跌60%,结果却在大萧条期间逆势反弹。
连大萧条时期,可口可乐的股价都能涨,天底下还有什么是老子做不到的?伍德鲁夫从此目空一切,霸气冲天。
双方足足谈了半个月,屁的进展都没有,周赫煊终于动真格了。他把自己花钱搜集的可口可乐黑材料,以及可口可乐在欧洲的情况整理成报告,扬言要送给《华尔街日报》当礼物。
黑材料倒是无所谓,虱子多了不愁痒,伍德鲁夫早就麻木了。
可口可乐的黑材料很多,这玩意儿刚开始是当做头疼药水贩卖的,后来又自称有壮阳的功效。20年代还跟黑手党联手,专门在黑手党的商店里高价出售。
黑手党的商店大部分都是幌子,真正的赚钱手段是赌博,几乎每家店都有地下室做赌场。当时可口可乐含有毒品成分可卡因,又有咖啡因等兴奋成分,赌徒喝了能连续赌博几天几夜,这让黑手党把可口可乐当成了赚钱神水。
以前的可口可乐不仅有可卡因,而且还含有酒精,一度被禁酒人员找上门。到30年代,政府对饮料的管控越来越严,从欧洲到美国都掀起了抵制可口可乐的民间舆论。可口可乐不得不研制新的配方,去除了可卡因和酒精,并降低了咖啡因的配比,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在强烈抵制。
反可口可乐团体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可口可乐能带来性冲动,不适合孩子引用。这纯属无稽之谈,都是可口可乐自己闹出来的,谁让他们以前宣传可乐能壮阳呢。
周赫煊给出的黑材料又添了新内容,他花钱买通了一些医学专家,证明可口可乐会影响钙吸收,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孕妇饮用对胎儿有严重影响。
内容当然是真的,但实验数据和结果却是编造的,谁质疑可以自己去实验啊。
最狠的还是公布可口可乐在德国的情况,若股民们知道可口可乐在德国的工厂全完蛋了,在德国的占领区也全完蛋了,那可口可乐的股价绝对要猛跌不止。
在黑材料的威胁之下,伍德鲁夫终于稍稍松口,但依旧没能达到周赫煊的预期。
就在双方继续谈判时,小罗宾逊可能是害怕周赫煊真的曝光不利新闻,也可能是自己缺钱用了,突然抛售1万股,造成可口可乐股价下跌4美元。
伍德鲁夫气得不行,但股东的离心离德他也没办法,只能接着与周赫煊的团队展开进一步谈判。
一直谈到快农历春节的时候,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首先是小罗宾逊把剩下的股份全都出售给周赫煊,接着伍德鲁夫和其他股东宣布分割股票,周赫煊注资接手。中间还请来华尔街的操盘手,打压、拉升的一连串操作,大股东们联手把股民收割了一波。
反正谁都没吃亏,除了小股民之外。
周赫煊从头到尾投资6000万美元,获得可口可乐11。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还在收割股民时赚了不少。
按理说,周赫煊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他的倚仗是杜蕾斯公司终于上市了。
元旦刚过几天,杜蕾斯公司就在博士的财团的操纵下上市。周赫煊的股份占比只剩下17。4%(套现了一部分),但身家却直接翻了八倍有余,并且还在持续上涨当中,果然玩资本比做实业来钱更快。
对于周赫煊这种甩手掌柜来说,无论是杜蕾斯还是可口可乐,都是躺着领红利的金饭碗。等到美国介入战争,英国那边的药品公司也肯定是要上市的,反正下半辈子吃喝不愁了。
968【顺风船】
旧金山码头。
“小南,小宁,快跟爸爸说再见!”于琛抱着两个女儿说。
“爸爸,见!”周宁挥舞着小手,奶声奶气喊道。
“哇呜呜呜呜!!”周南突然嚎啕大哭,似乎隐约明白这是要跟爸爸分开。
周宁扭头看着姐姐,愣了愣,也像是受到传染一样大哭起来。
周赫煊连忙把女儿抱住,一阵亲吻安慰,终于让两个小家伙破涕为笑。
周赫煊又抱住前来送行的费雯丽:“薇薇安,你们在美国多多保重,有什么事情就给我拍电报。”
费雯丽穿着风衣,戴着墨镜和帽子,踮脚亲吻周赫煊的额头说:“我会的,你不要担心。”
“两位姐姐再见!”马珏也笑着挥手。
“再见!”
周赫煊这次回国正好搭顺风船,跟美国访华特使团一起离开。
此行的访华特使叫劳克林柯里,是罗斯福的高级行政助理,以罗斯福私人代表的身份对中国进行访问。
在近代历史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此次柯里访华是受宋子文邀请,就即将通过的《租界法案》进行商讨,想要获得更多的美援帮助。其实这个理解有误,因为常凯申和宋子文提出访问邀请时,《租借法案》都还没在美国国会提出来。
事实上,常凯申邀请的是罗斯福的亲信顾问霍普金斯,目的是为了达成中英美三国的远东合作计划。但霍普金斯前段时间跑去英国了,罗斯福就把行政助理柯里任命为特使。
不仅如此,海明威夫妇也是这次的特使团成员,就是那个后来写《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奖的海明威。
海明威的表面身份是美国政府特派员兼《柯里尔》杂志和《午报》记者,但他的真实意图,是受罗斯福派遣调查“皖南事变”及国共关系,以方便美国政府制定具体的援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