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棠锦 >

第128章

棠锦-第128章

小说: 棠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管事眼皮子直跳。

    旁人府上,谁也说不好,永安侯府里,那是说砸就会砸的,半点不示弱。

    真叫人砸上了门,一样是倒大霉。

    两害相较取其轻,管事想了想,道:“我给公子kai suo,公子和马捕头进去看一眼,我们彼此好交代。”

    陆毓衍颔首应了。

    管事开了库房,里头杂七杂八摆了不少东西,似乎有些日子没打扫了,积了一层薄灰。

    谢筝刚一迈进去,就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她偏过头捂住了口鼻,余光瞥见了管事手中的铜锁,眉心不由微微一皱。

    管事憨憨道:“都是些杂物,没什么要紧东西,有几个月没收拾了,哎呀这么脏了,我看改日还是要来理一理的。”

    “里头没人打扫,门口庑廊还算干净,”谢筝指了指铜锁,“这锁也是,簇新簇新的。”

    管事一怔,顺着谢筝的视线,低头看着手中的锁,尴尬极了:“门面工夫、门面工夫,让姑娘见笑了。”

    库房里太过脏乱,只一眼看去,这几日应当并无人进来过,除了他们几人,地上并无其他脚印。

    管事锁了门,又领着几人去了东家的书房。

    整齐又干净。

    大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墙上挂着书画,博古架上摆了顽石,架了一台屏风,后头是张小憩的榻子。

    东西不算多,到处一张望,也就看明白了。

    谢筝绕了一圈,这里并没有能藏东西的地方。

    如此一来,各处都搜索过了,若凶手真的换下了血衣,他能把这衣服收到哪里去?

    库房上着锁,书房又干净得不像是有人进来过……

    谢筝正拧眉沉思,想再仔细回忆一番出事时的场面,突然就听见陆毓衍唤她,她忙抬头看去。

    陆毓衍道:“大小管事之中,有没有哪一位,衣着看起来不太合体?”

    凤眼一扬,谢筝仔细回想着,斟酌着道:“好像并没有,怎么了?”

    “不急,”陆毓衍没有多做解释,道,“总归这么多管事,明日里还要再见一回的。”

    夜色浓了,陆毓衍一行到顺天府时,里头依旧灯火通明。

    杨府尹坐在大案后头,不住按着眉心。

    原本这时候,应当是封印了,回府与妻儿一道吃顿热腾腾的饭菜,舒舒服服等着过大年了,眼下可好,只能坐在这儿,回头啃个馒头将就将就。

    陆毓衍问了安,道:“大人已经回来了?小伯爷说了些什么?”

    “他能说什么?”杨府尹哼了一声,“刚进伯府,安瑞伯就催着小伯爷去养伤,说人就在这儿了,难道还会跑了不成?安瑞伯本还想拉着我说几句话的,突然听说永安侯进宫去了,他哪里还有心思跟我说话,转头也进宫了,说是不能叫永安侯乱泼脏水、恶人先告状。”

第二百五十三章 痛心

    “哪个是恶人,哪个是好人?我还想知道呢!”杨府尹越说越糟心,连连摆手道,“贤侄,你看看,这都是什么事儿!这都要过年了,怎么就不晓得让人清静清静?非要弄出这么些事情来,糟心!”

    陆毓衍把仵作和衙役们的调查给杨府尹说了一遍,道:“凶手恐怕不是小伯爷。”

    “当时乱作一团,事后又没找到凶手和血衣,这案子不好查了!”杨府尹叹了一口气。

    陆毓衍抿了一口热茶,道:“刘维安的两刀都中了要害,与其说他运气不好,不妨查一查,到底是谁想要他的命。”

    “嘿!”杨府尹摸了摸鼻尖,“永安侯府的名声怎么样,贤侄你也是知道的。”

    不止是陆毓衍,苏润卿和谢筝也都是知道的。

    永安侯府的名声一向不大好,有人骂他们霸道,有人说他们爱惹事,但要说惹了多大的事,又招惹了什么不该招惹的人,似乎也没有。

    永安侯是开朝时封的,世袭罔替,这么多年下来了,就是个闲散的侯爵,领着俸禄过日子。

    不在朝堂上起起伏伏了,一点儿小打小闹的事情,连御史们都懒得上折子去告状。

    这一点和安瑞伯府倒是挺像的,大伙儿都习惯了,不到指桑骂槐的时候,谁也不乐意将人拉出来说道。

    “没人告,不意味着没有仇敌,”陆毓衍道,“民不告官。”

    杨府尹一听这话,眼前一亮,试探着问道:“贤侄这是有些门道?”

    漆黑的眸子沉沉,陆毓衍低声道:“曾经听说过几句。”

    闻言,苏润卿正好奇着想追问是什么消息,突然见陆毓衍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不解地揉了揉鼻尖,见对方依旧看着他,他犹豫着拿手指指着自个儿:“难道是听我说的?”

    陆毓衍笃定点头:“不是你,还会有谁?”

    苏润卿干巴巴笑了笑,见杨府尹和谢筝都直直望着他,他连连摇头:“我真不记得有说过刘维安的事儿。”

    京中大小故事多的去了,苏润卿又是个爱听故事的,一日下来,听了多少说了多少,连他自己都有些糊涂。

    陆毓衍也没指望他,让松烟叫了留影来。

    留影苦思冥想了会儿,犹犹豫豫着道:“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

    年初时吧,南街做绢花的一位妇人的丈夫,说刘维安的小厮欺负了他媳妇,他要找那小厮拼命,最后拿了二十两银子才息事宁人的。

    当时都说,那小厮看着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不像是个会欺负人的,定然是对方讹银子。

    就爷您当时说了一句,那小厮老实,刘维安却不老实,真要没点儿事情,谁敢伸手跟永安侯府要银子?欺负人的许是刘维安。”

    听留影这么一说,苏润卿也记起来了,似乎真有过这么一桩事。

    马福站在一旁,听了这番话,问道:“南街做绢花的?那家是不是姓廖,那妇人是廖张氏?”

    “似乎是姓廖。”留影答道。

    杨府尹问道:“马捕头,你晓得那家?”

    “和老古家一个胡同的,十月里,我和我婆娘去老古家给弟妹送东西时,那一家正好在办白事,我就多嘴问了一句,”马福道,“弟妹说那家姓廖,那廖张氏病死了。”

    “死了?”杨府尹愕然,“若刘维安真的欺负过那廖张氏,人家恨他也说得过去,只不过,都是年初的事情了,也收下了二十两银子,十月里病故的,这账算不到刘维安头上去吧?”

    “是与不是,明日去打听打听,也就知道了。”陆毓衍道。

    杨府尹吩咐着马福明日去打听一番,外头传来通传声,说是宫里来了人,请杨府尹进宫去,又说内侍也交代了,若陆毓衍和苏润卿在,也一并进宫。

    “敢情那两位在御书房吵到了现在?”杨府尹揉了揉心口,站起身来理了理衣摆,道,“走吧走吧。”

    陆毓衍进宫去了,谢筝先一步回了陆府。

    客房里,炭盆烧得热烘烘的,谢筝用了晚饭,站在窗边看着外头漆黑的天,不由想,这一天都在忙碌,陆毓衍的腿伤,也不晓得会不会痛。

    陆毓衍的那一刀子,可比小伯爷今日伤得厉害多了。

    或者说,出了刘维安那两bi shou致命,其余人身上的伤口,不晓得是因为角度和拥挤,凶手不好下手还是旁的原因,他们伤得不算厉害。

    另一厢,御书房里,落针可闻。

    安瑞伯和永安侯两人跪在大案前,少了剑拔弩张,反倒是安静极了。

    与杨府尹猜测的不同,这两位并非是从进宫后就在御书房里吵到了现在,而是大冷的天,在外头大眼瞪小眼等到了现在,才被圣上放进了御书房。

    磕了头,两人张嘴想告状,就被圣上的一句“谁有脸谁说话”给堵了回去。

    确实是谁都没脸。

    圣上看着没什么申请,实则憋了一肚子气的样子,让两人谁也不敢往刀口上撞了。

    安瑞伯毕竟年轻些,这会儿精神头还过得去,永安侯岁数大了,又突然失了孙儿,在外头冰冰冷冷地等了几个时辰,又跪了几刻钟,身形有些摇摇晃晃的,只拼着一口气,才没有歪倒。

    等陆毓衍和杨府尹、苏润卿进了御书房,圣上才开了金口,让这两位起来,赐了座。

    圣上指了指杨府尹,示意他先说一说。

    杨府尹硬着头皮,把事情照着顺序,一一言明,也不敢有所偏向,尽量保持中立。

    啪的一声,圣上把手中的折子拍在了大案上,冷声道:“为了一只鸡,是了,爱鸡,一个伯府世子,一个侯府公子哥儿,大打出手还打出人命来,你们自个儿说说,有什么脸面来朕跟前跪着?这事儿你们让朕怎么断?断那只鸡到底是谁毒死的?”

    安瑞伯吞了口唾沫,没吱声。

    永安侯一肚子委屈,他那孙儿是因为一只鸡大打出手吗?分明是被打的那个!

    只是这话他不能说,只能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带着哭腔,道:“老臣失了孙儿,实在是痛心、痛心!”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冷暖

    “痛心?”圣上的目光从安瑞伯和永安侯脸上略过,哼了声,道,“有这样的臣子,朕也很痛心!”

    永安侯一个激灵,不敢再哭了,只能强忍着,垂着头不吭声了。

    圣上抬手按了按眉心,与陆毓衍和苏润卿道:“去将军坊凑热闹,朕是不管的,左不过这么些消遣。

    只是,闹出了人命来,还是要有个交代的。

    虽说是顺天衙门的活,但你们两个当时就在将军坊,离过年还有几天了,把案子查查明白,否则,一个个都去衙门里过年吧。”

    陆毓衍和苏润卿拱手称是。

    圣上摩挲着玉扳指,道:“这会儿有什么线索吗?”

    杨府尹一听这话,后脖颈直冒冷汗。

    依他们的推断,两bi shou捅死了刘维安的并非小伯爷,而明日想查访的是刘维安在春天时叫人讹诈银子的事儿,这要是直接说出来,等出了御书房,永安侯能一脚把他踢个狗啃泥。

    杨府尹清了清嗓子,推脱道:“只有些模糊的想法,要等查证之后……”

    “行了!”圣上挥手,“都出去吧。”

    这等打马虎眼的把戏,见得多了,也就没心思再听了。

    杨府尹松了一口气,赶忙告退。

    翌日一早,谢筝抱着热乎乎的手炉,带着花翘出门。

    衙门封印了,年节气氛更浓。

    谢筝去肖家奶奶的铺子里买了几块刚蒸好的米糕,就往古嫂子的豆腐摊子去。

    街头小贩背着糖葫芦经过,谢筝赶忙拦下了,买了一串,笑眯眯拿在手中。

    豆腐摊子的生意极好,古嫂子忙得不可开交,小丫头坐在一旁的杌子上,嘴里嘀嘀咕咕念着些什么。

    谢筝走过去,在小丫头身边蹲下,才听出她是在背三字经。

    小丫头的口齿不算十分清楚,这个年纪,大致也没弄明白三字经的意思,就是歪着脑袋往下背着。

    谢筝莞尔,把米糕和糖葫芦递给了她。

    小丫头一怔,肖家奶奶的米糕是她最喜欢的,闻着都香,那糖葫芦又红通通的好看极了,她咬着手指,看了看谢筝,又去拽古嫂子的衣摆。

    古嫂子点头道:“吃吧。”

    小丫头眼睛骤然亮了,脆生生道了谢,捧着糖葫芦一口咬下去,糖衣粘在唇角,她伸着舌头舔了一圈。

    古嫂子不由跟着笑了,道:“跟她说过,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不能吃,她现在认人还不清楚,有几个月没见到姑娘了,就迷迷糊糊不记得了。”

    “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嘛!”谢筝支着腮帮子,看小丫头吃东西。

    生意络绎不绝的,谢筝也就没问廖家事情,只和古嫂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古阮去了小半年了,小丫头不懂事,只晓得爹爹不见了,还不懂得痛失亲人的痛苦。

    古嫂子是咬着牙才挺过来的,不管如何,她还有个女儿要养活,日子总还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好在有衙门里兄弟们的关照,豆腐摊生意也不错,生活还过得去。

    说了会儿,古嫂子又忙碌起来。

    谢筝便转头教小丫头念着三字经。

    豆腐摊上午就卖光收摊了,谢筝跟着古嫂子一道归家去。

    胡同里有些人家已经准备午饭了,菜香阵阵。

    谢筝低声问古嫂子:“廖家是哪一家?”

    “那家,”古嫂子伸手指了指前头,“门口有树的那一家。”

    从廖家门前过时,谢筝瞥了一眼。

    大门紧闭着,看不出里头动静,木门上的漆已经掉落,毛刺刺的。

    待进了古家,关上了大门,谢筝才仔细问起了廖家。

    “听说那廖张氏原是做绢花的,十月里没了?”谢筝问道,“怎么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