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232章

大魏宫廷-第1232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梁王赵佐,他可能是察觉到了。……魏公子润陷于巨鹿这件事,怕是瞒不了魏人多久了。”

    韩将暴鸢忧心忡忡地说道

    为何忧心忡忡,原因就在于侯韩武在馆陶设下的圈套,非但没有引诱魏公子润上钩,反而叫后者偷袭了巨鹿,以至于目前侯韩武亲自率领的军队虽然包围了巨鹿,但并没有对魏公子润率领的魏军造成什么实际上的威胁,更别说生擒或者诛杀。

    听闻此言,靳想了想,小声说道:“既然瞒不了多久,索性就不瞒……”说着,他附耳对暴鸢低声说了几句。

    “这……”

    暴鸢听得眼睛一亮,啧啧称赞。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93章:谣言【二合一】

    ps:这两天东跑西跑跑工厂,坐车坐地头晕目眩,感冒还是没好,哎,赚钱真不容易。

    以下正文

    魏公子润于馆陶误中埋伏,败走巨鹿、生死未卜。

    十一月初,这则谣言在梁郡北部的南燕、酸枣两地悄然蔓延,并在短短几日内,就在当地百姓与驻守魏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听说这件事后,镇反军主将庞焕大吃一惊,连忙禀报于南梁王赵元佐。

    此时的南梁王赵元佐,已通告全军做好了重新渡过大河、全面对河内郡境内韩军发动反击的准备,可乍一听说这则传闻,纵使心机深沉似他南梁王赵元佐,心中亦不由地咯噔一下。

    这也难怪,毕竟赵润如今乃是魏国的东宫太子,地位超然、身份特殊,倘若他果真不慎战死于这场旷世之战中,那么对于魏国的损失,可远远不止损失了一位拥有灭一国才能的统帅那么简单,甚至会让整个魏国都陷入动荡。

    想到这里,南梁王赵元佐立刻停止了率军渡河攻打汲县的决定,对庞焕下令道:“此必是韩人的诡计,立刻封锁南燕、酸枣,彻查这则谣言的来源,再者,不允许任何人谈论此事!”

    不得不说,南梁王赵元佐的反应还是相当迅速的,在得知这则谣言后,立刻就决定封锁消息,因为在他看来,这则谣言的破坏性实在是太大了。

    这不,半日之后,就当南梁王赵元佐在南燕的治城等待回应时,成陵王赵就慌慌张张地闯入了城守府,求见前者。

    原来,在这次大战中,由成陵王赵率领其麾下的私军,负责给河内战场的几支魏军供输粮草。因此,当前两日南梁王赵元佐感觉河内郡境内的韩军战争态度诡异,心下意识到情况不妙,准备立刻改变策略发动反击时,他派人向成陵王赵催促粮草。

    而在收到南梁王赵元佐的紧急催粮书信后,成陵王赵也感觉有点纳闷,毕竟按照他们魏国太子赵润事前制定的策略,全面反击的日期应该在来年开春之后,他不能理解南梁王赵元佐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催促粮草。

    不说考虑到南梁王赵元佐才是河内战场的总帅,因此,负责后勤粮草运输的成陵王赵,也没敢拒绝前者催促粮草的要求,最终还是叫麾下的私军准备了一批粮草,由他亲自率领私军押运至南燕,顺便亲自去询问南梁王赵元佐。

    毕竟成陵王赵乃是太子赵润一党的王族,在如今的太子党贵族眼中,南梁王赵元佐可不是与他们一路的人。

    可没想到的是,待等成陵王赵亲自押运粮草至南燕,他忽然在城内听闻了一则谣言,说他魏国的东宫太子赵润在韩国馆陶吃了败仗,败走巨鹿、生死未卜,这可将他吓得面如土色。

    姑且不说太子赵润乃是他鼎力支持的储君,就如今的局势而言,但凡是魏人,几乎都期望着这位东宫太子殿下引领他们击败韩国,使他魏国成为中原的霸主强国谁曾想过这位太子殿下竟会遭遇不测?

    越想越感觉惶恐,成陵王赵在抵达南燕的治城后,顾不得与当地驻守的魏军交割粮草,便急急忙忙去求见南梁王赵元佐,想问问这个谣言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日,南梁王赵元佐在书房内接见了成陵王赵,宽慰后者道:“贤兄勿惊,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韩军为了使我大魏陷入骚乱而故意叫人放出的谣言罢了,我已派人追查谣言的源头,相信数日之内,就能平息谣言。”

    “当真只是谣言么?”在听了南梁王赵元佐的话后,成陵王赵犹豫着问道:“最近,贤弟可曾收到太子殿下的书信?”

    “这个嘛……”南梁王赵元佐沉吟了一下。

    其实这会儿,正值魏太子赵润看破了韩侯韩武欲在馆陶伏击他的诡计,巧妙地偷袭了巨鹿城,使得韩侯韩武又惊又怒,当即命北燕守乐弈、上谷守马奢、渔阳守秦开三位豪将率领麾下的军队前往巨鹿,截断了魏军的归路。

    虽然说就算再过一个月,韩侯韩武麾下的军队,也奈何不了巨鹿城内的魏军,甚至于,还被赵润将计就计,使韩将司马尚麾下的代郡重骑出现了超过万人的伤亡,但不管怎样,魏军的归路的确是被韩军给截断了,并且上谷守马奢麾下的上谷骑兵,亦封锁了各处要道,几乎彻底截断了魏太子赵润与魏国本土互通消息的渠道纵使是赵润身边随行的青鸦众,短时内也难以突破韩军的重重阻碍。

    正因为如此,后来韩侯韩武伪造了一份假战报企图诓骗赵弘润时,赵弘润只能凭着对南梁王赵元佐在才能方面的信任与认可,断定那是一份假的战报,而不是通过确切的消息来源去辨别。

    而同样的道理,南梁王赵元佐与成陵王赵,目前也无法得知赵弘润在韩国的消息,只知道那位太子殿下确实是率领鄢陵、商水两支军队潜入了韩国腹地,但是近况如何,却丝毫不得而知。

    “多久未得到太子殿下的消息了?”成陵王赵语气有些颤音地问道。

    听闻此言,仿佛是看穿了成陵王赵的心思,南梁王赵元佐镇定地说道:“贤兄不必如此惊慌,太子麾下有鄢陵军、商水军两支精锐,整整十万人,岂是如此轻易就会被韩人击败?”

    平心而论,虽然心中对此亦有些顾虑,但从理智来说,南梁王赵元佐是毫不相信那则谣言的只是这件事利害关系太大,使得他心中也稍稍有些不安罢了。

    太子赵润,那是那么容易就会被击败的人么?

    那可是敢在他南梁王赵元佐面前,隐晦说出我不怕你造反、因为我我自信能收拾你那番豪言的人,至少在南梁王赵元佐看来,赵润比他父亲赵更有魄力,也更有雄才伟略。

    这样的人物,岂会被韩人轻易所击败?

    不得不说,虽然南梁王赵元佐与太子赵润彼此矛盾重重,但前者对后者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但有一件事,南梁王赵元佐误判了,那就是他低估了这则谣言对魏国造成的破坏。

    简单来说,虽然他及时下令封锁了这则谣言,但这则谣言还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南燕、酸枣一带,两地的百姓,几乎都在私底下谈论这件事,且造成了民心上的恐慌。

    这也难怪,毕竟太子赵润如今在魏国的知名度以及威望实在太高了,尤其是当魏天子赵正式确立了后者的储君地位后,使得整个魏国上上下下,几乎都已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太子赵润即将成为他们的王的这件事,就连朝中大臣,亦在赵润面前自称臣、微臣等等太子赵润在魏国的地位与权利,其实已与君王无异,充其量就差最后一道登基大典的例行公事而已。

    正因为如此,倘若赵弘润不慎战死于韩国,那对魏国而言,不亚于君王驾崩般的震动,似这等足以震惊整个魏国的大事,又岂是南梁王赵元佐想封锁消息就能封锁住的?

    这不,两日内,这则谣言非但没有被压制,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于,就连镇反军的兵将们,亦受这则谣言影响,军心惶惶、士气大跌。

    这让南梁王赵元佐亦是心中暗恨,暗骂赵润:竖子以千金之躯赴险,简直愚蠢至极!

    又过两日,这则谣言从南燕、酸枣两地,终于传到了魏国的王都大梁,且再次掀起了轩然大波。

    最先得知的,乃是大梁府府正褚书礼。

    当日,正当这位府正大人在官署内批阅文书时,忽然有官署内的令吏火急火燎地前来禀报:“府正大人,大事不好了。”

    “怎么了?”褚书礼疑惑地抬起头来。

    只见那名令吏一脸焦急地说道:“今日署内的衙役上街巡逻时,听街上百姓在议论一则谣言,致使民心惶惶。”

    “哦?什么样的谣言竟能使民心动荡?”褚书礼起初并未在意,放下手中的毛笔,端起案几上的茶盏抿了一口。

    而此时,就见那名令吏咽了咽唾沫,艰难地说道:“有人传闻,说太子殿下率军偷袭韩国遭遇伏击,败走巨鹿、生死未卜……”

    “咣当!”

    褚书礼手中的茶盏失手摔落在地,摔成几瓣,只见他顾不得擦拭下颌沾湿了胡须的茶水,睁圆了眼睛一脸惊骇地喝道:“你、你……放肆!你、好大的胆子!”

    听闻此言,那名令吏急切地辩解道:“大人,非是下属斗胆诅咒太子殿下,而是街上的百姓们……他们就是这么传的啊!”

    褚书礼张了张嘴,脸上闪过震惊、愤怒、惶恐等许多神色,半响后这才艰难问道:“当、当真?”

    那名令吏连声说道:“大人,千真万确啊!……这么大的事,小人纵使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胡诌啊。”

    听了这话,只见褚书礼张着嘴,忽然伸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只感觉自己口干舌燥。可待他伸手想喝口茶润润喉时却摸了个空,仔细一瞧他这才发现,平日里珍爱的茶盏,此刻早已在地上摔成了几瓣。

    倘若是在平日里,他这会儿肯定要心疼得半死,但此时此刻,他心中却无半点肉疼,因为他整个人都被那则谣言牵动了心神,被唬地六神无主,甚至后背隐隐有丝丝凉意往上冒。

    这也难怪,毕竟这则谣言的破坏力实在太大了,它在破坏力远远不止太子殿下生死未卜那么简单,它还牵连到后续一连串的事,比如说,倘若果真发生了那样不幸的事,他魏国将由谁来继承大统,究竟是皇孙赵卫,还是诸位已封王的皇子,比如襄王赵、燕王赵疆、颐王赵殷,亦或是桓王赵宣这件事一个处理不当,他魏国或有可爆发新一轮的内乱。

    在沉思了片刻后,褚书礼舔了舔嘴唇发干的嘴唇,沉声说道:“派出官署内所有衙役,令其封锁大街小巷,禁止百姓私议此事,再派人追查谣言的源头。……另外,再派人去大理寺以及城中的禁卫署,请二署协助,配合我大梁府封锁这则谣言!”

    “是是。”那名令吏连连点头,躬身而退。

    然而,即便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很快便做出了应对,但由于这则谣言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这则谣言便传遍了大梁朝野。

    当这则谣言传到大理寺时,大理寺的反应与大梁府类似,虽然老卿正徐荣已不长处理事务,但接替这位老大人职务的少卿杨愈,亦深知这则谣言的破坏力,因此在得知大梁府派人求助、请他大理寺帮忙压制谣言时,少卿杨愈丝毫不敢怠慢,倾尽了官署内的衙役、捕快,令其上街巡逻、封锁谣言。

    随后不久,大梁城内的禁卫署亦收到了消息。

    所谓的禁卫署,即是大梁禁卫衙门,这座官署的前身乃是兵卫府,自从前太子赵誉将兵卫、禁卫、郎卫这三卫军统合之后,禁卫军便成为了大梁城内的唯一卫军。

    此后,禁卫军将其司署从皇宫内搬出,搬到了城内原来的兵卫府,从此脱离了内侍监的监视与掌控,成为前太子赵誉的直属卫军。

    后来新太子赵润上位之后,这支禁卫军则又归属新太子赵润直属。

    禁卫军的大统领,目前仍是原三卫军统领李钲,副统领则是太子赵润的前宗卫长卫骄,他二人在得知了城内传论的这则谣言后,亦是大惊失色。

    当时,李钲当机立断地下令禁卫军于全城戒严,并勒令追查出这则谣言的来源,而副统领卫骄,更是亲自率领禁卫于大街小巷追查谣言的来源,务求找到那胆敢中伤他家殿下的造谣者。

    于是乎,在短短半日间,大梁城全城戒严,一队队身披甲胄的禁卫军迅速封锁了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彻查谣言的源头,这反而使得城内的百姓更加惶恐不安倒不是畏惧于那些禁卫,而是惊恐于那则谣言的真实性。

    因为在一般百姓看来,若这则谣言子虚乌有,大梁府、大理寺,以及禁卫署,何以如此兴师动众呢?

    不得不说,所谓事急则乱,褚书礼也好、杨愈也罢,亦或是李钲以及卫骄,他们因为意识到这则谣言的破坏力,希望尽快辟谣,却忽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