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风云-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说:“时间紧迫就长话短说,武大人年过七旬按规矩应该入圣学院,但朕听说武大人平时空闲时潜心医学且颇有成就,于是有意让武大人入医学院召集人手钻研医学,不知武大人可有意否?”
武之望虽然在朝中为官但私下里却是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当然他的主要特长不大好说出口,是妇科和男科。他刚刚写好专医妇科病的《济阴纲目》,现在正准备把针对男科病的《济阳纲目》写完稿,这在当时是偏门。他从小疾病缠身,正所谓久病成良医他一边与病魔搏斗一边自学学医且成了才,这还不算他还一边苦学文化知识考上进士当了官。
见天启准备让他专门去钻研医术武之望大喜道:“能闲下来专门研究医学是臣毕生之宏愿,臣先在这里谢过皇上,只是不知道地点在哪里,具体有什么要求,请皇上明示。”
天启说:“医学研究就在太医院,但只是空乏地在纸上研究是没有什么用的,应该学以致用。朕私下在长安左门外买了有一块地,朕准备在那儿建一所太医院的分院,主要面对文武百官和普通百姓。医学院在研究时应该着重归纳总结医理药理,在太医院分院中救死扶伤顺便做试验,验证归纳总结的医理药理是否正确,同时也可以适当收费贴补家用,不知道武大人和诸位以为如何?”
一般来说太医院太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宫里嫔妃和王公贵族,小官吏和普通百姓是请不起太医的,现在见天启自己掏腰包买地建医院为普通人服务,大家都很感动一起称谢,武之望一听能一展所学还能挣几个外快更是一万个愿意。
073 圣学博学
正当群臣以为今天的朝会终于要完了时,天启这时候又问道:“徐光启、刘宗周、孙元化、茅元仪四人来了没有?”
四人一听天启叫到自己齐声说:“臣在。”
开使叫了一两人都说了很久,现在见天启一次就叫了四个,大家就知道今天的朝会肯定还很漫长,几个没吃早饭的悄悄伸手把腰带勒了又勒,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这时天启说道:“前一阵有人举荐了徐光启和刘宗周两人,朕认真看了看你们的书,说实在话朕没看懂多少。”
两人开始听天启说认真看了自己的书,心里都很是高兴,但一听天启说没看懂多少又感到很郁闷。人们都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现在帝王看不懂你的东西恐怕也卖不起什么价。这时听天启继续说道:“虽然没看懂多少,但朕却看出了几样有用的东西,这也是朕招你们来北京的原因。”
两人听天启这样说都躬身道:“请皇上明示。”
天启说:“从你们的书里朕看到了三样东西,对国家的忠诚、对百姓的仁爱、还有就是都不大想当官。”
两人一听天启这样说都没有出声,只是突然间觉得有薄雾样的泪水在眼中迷漫,心里都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就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皇上也!”
刘宗周说:“皇上但有所命,臣无有不遵!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了刘宗周的话天启很是满意,心里暗道这知识分子就是好打交道,只要说两句贴心窝子的话他就会死心塌地给你卖命,不象那些粗鲁的武夫眼里只有钱,稍微给少了还要哗变。
天启说道:“前一阵朕在翰林院建了座圣学院,朕还准备在国子监再建一座博学院。”
徐光启迷惑地问:“请问皇上,这圣学院和博学院都是做什么的?”
天启说:“徐大人和刘大人恐怕不知道,听朕慢慢解释。前一阵朕在翰林院划分出来一半建了座圣学院,准备让刘宗周来圣学院主持。刘宗周要做的事有三样,一是为七十岁以上的老臣服务,让他们在里面著书立说;二是让有学问的人都在圣学院坐而论道,让所有学派、学者都来圣学院进行思想交流;三是弘扬正道,避免异端邪说毒害百姓。”
刘宗周说:“臣多谢皇上看重,前两样臣能胜任,但第三样恐怕有难度,异端邪说的标准是什么不好判定。”
天启微微一笑说:“这好办,一般来说思想的碰撞有三种结果,一是得到大多数人赞同,二是互有争执不相上下,三是大多数人反对,根据这个来就好判定。”
刘宗周皱眉道:“多数人赞同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少数人坚持的不一定就是错的,臣认为按人多人少来判定是否是异端邪说怕有不妥。”
听了刘宗周的话天启暗暗不爽,这认死理也是知识分子的通病,不把他说服说通,要他做事他就会不情不愿,不象对待武将,一句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损了好多事。
尽管心里不爽天启还是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朕的意思是只有得到大多数人赞同的东西才能允许向天下百姓宣扬,少数人坚持的东西不一定是错的,但他们在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前就是不值得推广的,将错误的或者是不值得推广的言论四处传播就是异端邪说。”
见刘宗周还在想天启说:“朕的宗旨是学以致用,少数人坚持的东西就算是正确的,但你不能说服多数人说明你的东西暂时还不能被多数人接受,也就不值得运用。朕的观点对不对慢慢探讨,刘大人以为如何?”
刘宗周问道:“臣还有个疑问,皇上说的大多数人不赞同只是某一个地方的大多数人,比如说在圣学院。如果让普天下的百姓来判定恐怕就是另一个结果,不知道皇上以为臣说得对不对?”
本以为一个慢慢探讨就能就此打住,谁知道刘宗周还产生了兴趣纠缠着问上了,天启想了想说:“百姓其实没有多少判断对或错的能力,他们只会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且还得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才可以。圣学院中探讨的问题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够判断正确与否的问题,把不一定正确的东西拿去给百姓选择,是非常危险的事。你想一想,如果百姓选择了一个不一定正确的观点,多年后发现这个观点是错的,那么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挽回影响?正因为这个原因朕才要你把关避免异端邪说毒害百姓。”
刘宗周点了点头说:“那圣学院中有哪些部门呢?”
看来是忽悠住了,天启一时心情大好说道:“朕初步分其为三个部,就是主要记录整理如何治理百姓的政学部,还有主要记录整理如何用兵的军学部,还有专门探讨归纳普遍原理的哲学部。”
估计一时半会儿没理解过来,这次刘宗周没有再问只是说道:“臣遵旨,下去后慢慢理会。”
天启点了点头转头对徐光启说:“徐大人是博学大家,朕的意思是让徐大人主持博学院,其宗旨还是学以致用。博学院还是分为三个部门,主要研究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的农学部,主要研究兵工器械的军工部,还有主要研究普遍原理的数理部,徐大人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徐光启说:“臣没有异议,只是这博学院的门类太多,需要的人也很多,臣怕人少了忙不过来。”
原来以为对徐光启也要费些口舌,谁知道徐光启直接说没有异议,看来学理科的没有学文科的那么些弯弯绕。
天启说:“你旁边的孙元化和茅元仪你应该认识,他们就是朕专门找来主管军工部的,你觉得如何?至于说农学部和数理部的人就需要你徐大人去发掘和培养。只要能够让粮食增加产量,无论是何身份都可以招来。同样,只要对数学和机械等方面有特长,无论是何身份都可以招来。如果还不够,就在国子监里找有兴趣的人来培养。”
徐光启忍了忍问:“如果是海外来的外国人,皇上允许他们进博学院吗?”
天启说:“朕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只要有能力无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招来,别说是外国人,就是一匹马一只羊,只要它讲道理并有一技之长,朕都允许其入博学院。”
见徐光启没话天启对孙元化和茅元仪说:“你们进博学院军工部专门想法造火统和炮,人手不够就提出来。”
待孙元化和茅元仪应承了后天启对刘宗周说:“圣学院里已经有很多老臣,朕再推荐个有经验的人进军学部,这个人就是前辽东经略杨镐。”
听天启提到杨镐,政务院协理大臣刘一燝说:“皇上,这杨镐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按罪当斩,皇上现在用他是不是要赦免他的罪?”
天启说:“他以前如果被处死也就算了,既然到现在都没死也算是造化如此,朕确实准备网开一面。再说朕的宗旨是尽量物尽其用,把他一刀砍了还不如让他把他的经验教训都全部写出来,就算是反面教材也是很丰富的,大家说对不对?”
见群臣无话就宣布散朝。
其实群臣不是没有话而是不敢再说话,怕勾起新话题又得继续等。大家都以为天启说一两件事就散朝,有的人早饭都没有吃准备散朝后吃早饭,谁知道天启一口气说到快午时,早饭是没法吃了回家直接吃午饭吧。
074 兵临雄关
在天启与群臣在北京理论安排时,在辽西宁远城,明军和女真人已经打成一锅粥了。
正月二十,代善就率两万人来到了宁远关下。一开始代善还是很谨慎,前进途中发现明军城堡时都是先包围住,然后四处搜寻看有没有埋伏,最后攻入城堡中。在进攻锦州时,看到高大的城墙想起明军的火炮威力,很多士兵都非常紧张,当大家架起云梯爬上锦州城头时,发现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守卫的明军,让墙头上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动静,一群抬着木头冲击城门的士兵因为没有料到城门没有关死,由于用力过大十几个抬木头的士兵全部收不住脚摔倒在地,当场就被木头压死一个。刚刚爬上城墙的人听到城门巨响外加有人在下面大呼小叫,以为明军起了埋伏急忙张弓搭箭向下面瞄准,其中有几个性子急的看都没看就是一通乱射,当场又射死两个,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太紧张被自己人误伤。
后来大家就比较放松了,经过塔山、松山、杏山等堡时都是直接推门而入,当然毫无例外的都是里面都是空无一人,这让负责探路的代善又是高兴又是忧虑,直到来到宁远关下发现一座雄关矗立在两山之间,才明白明军都在这里防守,一颗提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仔细看了看地型,代善一边叫人向后面的努尔哈赤禀报情况,一边叫人寻找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稍微休息了下,代善又遣人向左右两边分开打探是否有其它通路。第二天上午,负责向宁远关西北方向探路的人回报说关侧的山势很陡峭,没有办法翻越过去。再向前行走七八里有几里地段稍微平坦些,但明军已经修有关墙且箭塔林立,而且沿途人可以过但骑兵没法通行。
下午,接到报告的努尔哈赤率领其他人到来了,听了代善的回话努尔哈赤没说什么,只是亲自到宁远关前看了一阵,然后聚集将领问道:“大家看这个关怎么过?”
代善首先说:“父汗,此关既高且厚,外面还有九道又深又宽的横沟,周围的树木也被砍得干干净净,看样子明军是彻底想当缩头乌龟了。儿臣的意思是直接强攻没有把握,看从两边绕道能不能过去,上午向西北探路的人已经回来,回报说沿途明军都有准备且不能行马,向东南探路的还没有回来,等他们回来后再做打算。”
努尔哈赤帐下猛将鳌拜说:“大汗,左右无事不如先叫人把沟给他填了,然后预备楯车、云梯等器械上下齐攻,看明军如何应付,光在这看也不是个办法。”
努尔哈赤说:“此城修得颇具匠心几乎没有什么死角,单一强攻死伤定然不少,等听听探回来的消息再说,不过可以先叫人运土填沟。”
鳌拜一听努尔哈赤听从了自己的意见,立即叫人掘土石添沟。冬天里泥土都被冻硬了,要掘松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耐不住人多一会儿就装了好多车,只见几百人推着几十车土慢慢靠近第一条沟而去,鳌拜见人太少还在叫添人加快填沟的速度。
就在这时,只听得“咚咚咚咚”几声巨响,宁远关上的大炮响了。碗大的炮弹伴随着巨大的声音呼啸而来砸向深沟前面,遇到人人碎砸着车车裂,砸在地上弹起后还会变换着向无法预料的方向砸过去,顿时就死伤一地,没死没伤的连爬带滚跑了回来。
鳌拜一见大惊,不过他也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将领,估计了一下距离后喊道:“大家不要慌,明军大炮的射程有限,大家不需要跑到沟边倒土,离远一点把土丢进沟里去。”
努尔哈赤这时也听到前面炮响,派人问鳌拜是怎么回事,鳌拜急忙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