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楼探险-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受人骗叫“交学费”。
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
俏货-----比较精美的的藏品。一般指瓷器的收藏术语。
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买家便是“拣漏”了。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到代-----收藏品达到一定的年代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如:真品青花瓷器砸碎后,同样充满了光泽,赝品是没有这样的光彩的。赝品的光是“贼光”。
生坑------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熟坑〃是指出土后已经过一段时间;有的已经过他人盘玩;。另外,〃水坑〃相对于〃干坑〃而言,〃水坑〃指器物埋藏地低下具有较为丰富的水源,出土的器物往往受沁较重,并对器物有较大的侵蚀,而〃干坑〃则相对缺水,器物出土的沁色相对于〃水坑〃也不同。干坑出土的器物往往多自北方。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
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西我要了请您包上。
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虫儿-----就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有镇店之宝的藏品。 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意思,一般说没用。
走眼-----也叫“打眼”买家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此价的藏品,或买了假货。
掌眼-----这件东西没把握看年代,请个师傅为你“掌眼”看看新老。
搂货-----古玩行商户们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瓷器让给我吧。
玩-----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如:我是玩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收藏瓷器的。
天书-----重要的鉴定专著。
今玩-----现代制作的收藏品。
现玩-----即今玩。
祖----即古玩行的祖师范蠡。其提出的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
回了-----收藏者决定不购买某件藏品,经营者决定不经营某件藏品。
盗幕行话:
现玩、今玩——当今制作的藏品
纸儿、片儿、纸头——书画
绿头——翡翠
老种——老翡翠
新种——新翡翠
石头——玉器
石头帮——做玉器生意的一伙人
生玩——新出土文物
水货——从境外走私来的收藏品
爬山头——把损坏的古玩修补好
做旧——把新品做成旧品
装棺材——以新画做旧后,找来不值钱的旧书画去掉原来的画心,套上旧裱边(即所谓“装棺材”)的一种做旧方法。
下蛋——复制品
高仿——做旧做得好
判眼——做旧做得不好
老仿——民国以前的仿旧
铲地皮——挨家挨户上门收购
洋庄——做外国人生意
本庄——做国内人生意
掮做——代销
打仗——以物易物
天价——漫天要价
一枪打——批货好坏一起卖
开冲——第一笔生意
吃仙丹——低价买进价值高的古玩
漏掉——好东西以极低的价格卖掉
吃药——买进假货
分——元
角——10元
块——100元
一只数、一桶水——1万元
接下来的是些盗墓的暗语
有些暗语全国通用,譬如称盗墓老贼为“元良”,这是所谓的“尊称”;那些会找墓的人则被称为“远彩”,意思是“眼光好,看得准”;“包不上”意为“不会被骗,放心去做”;“同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意思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龙楼宝殿”,指陪葬很多的超大型帝王陵墓。
一问一答的暗语,俗称“套口”,发问人说先一句,被问者必须对得上,否则就会引来麻烦,认为你不是同道上的。譬如对方问:“在何方分过山甲?”意为“你是干这行的吗?都在哪里盗过墓?”答:“一江水有两岸景。”意思是“具体活动地点不便奉告,但我是干这一行的,虽然咱们各在一方,却毕竟是同行,请多关照”。
上传这些是因为书中将会出现许多暗语,这里做个说明
苯教以及象雄文明 '本章字数:5862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05 23:00:50。0'
苯教(Boni**o);这个“苯”字只是藏语发音的音译,“雍仲本教”内部已经统一使用“本教”(“本波佛教” 或者“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 发源于中亚的古象雄(西藏阿里地区)世界公认的神山“冈底斯山”一带,是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 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所传教的如来正法,也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原始宗教和传统文化。
“雍仲本教”是以显宗、密宗、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
“雍仲本教”既是古象雄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源泉,是青藏高原的人们献给世界的瑰宝和值得藏族人民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雍仲本教”就是以人为 “本”,将一切有情众生都作为普度的对象,令世人破迷开悟、断障除惑、解今生来世之苦、获得究竟圆满解脱的大乘佛法。
起源
“雍仲本教”的创始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为古象雄王国的王子,“雍仲本教”是古象雄的国教。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创立了“雍仲本教”后,首先创造了象雄的文字(又称“雍仲神文”,象雄文至今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国的一些部落仍然被某些古老的民族所使用着),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
内明学包括了本教九乘法、四门五库、显宗、密宗以及“大圆满”法(“大圆满”是雍仲本教教法的核心,在象雄语里称为“勒造”,在藏语里称为“佐巴钦波”,意为至高无上的极瑜珈),也包括了“戒、定、慧”等等,都是觉而不迷之法,“五明学科”堪称为雍仲本教文化的精粹。
据《赛尔米》记载:“雍”是不生,“仲”是不灭,“本”是法的意思,本教最古老的经典《佛母五部经》云:“本乃不动摇救度意”,“本” 有两层含义,不动摇和救度众生,“不动摇”就是永恒、本净、清净和本质之意。概括而言,达到“不生不灭”境界的方法就叫做“雍仲本”。不生不灭就是“佛”,达到不生不灭的“法”就是“佛法”,不生不灭就是“究竟涅槃”与“佛”,讲解这些法门叫做“本”, “雍仲本” 就是“永恒救度众生的佛法”之意。
佛教中常常见到的佛号“卍”万字符,藏语就叫做“雍仲”,因为这原本就是“雍仲本波佛教”的吉祥符号。“雍仲本教”的主要标志叫做“雍仲恰幸”,“恰幸”的两端有两个雍仲符号“卍”,象征着“显密”和“两宗”,居中的连接处象征着心识部的 “无上大圆满”。“雍仲恰幸”的字面释义为:“雍”表示胜义无生; “仲”表示世俗无灭;“恰”表示降灭邪见;“幸”表示引入解脱。
“雍仲本教”不仅仅在象雄地域流传,一直到公元七世纪,“雍仲本教”也仍是整个吐蕃地区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础。为了解决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雍仲本教”创造了很多个藏文化的最初,例如生活民俗、礼仪规范、天文历算、藏医、藏文、哲学、逻辑、文学、艺术、星相、医学、科学等等,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至今仍对西藏人民的信仰和生活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教的经书
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以后,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之间各自互相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因为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内容,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雍仲本教”创造了很多个藏文化的最初,例如生活民俗、礼仪规范、天文历算、藏医、藏文、宗教信仰、政教制度,以及歌舞绘画艺术等等,“雍仲本波文化”在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遗产中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源泉!
本教远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早已在雪域高原广泛传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在七世纪之前,藏地象雄地区的所有天文学家、教育学家、译师、医师、卦师、算命师、风水师、以及有文化的学者等等都可称为“本波”,当时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称为“本教”。
今天藏民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民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
藏民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