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魏增传 >

第24章

魏增传-第24章

小说: 魏增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士为何一言不发,是不是对齐某适才的言语有所不屑,笑齐某也是那迂腐之人,讲不得道理。”中年文士向魏增说道。

    “哪里,先生高义,小子也佩服得很,只是小子不善言谈而已。”魏增只是淡淡地回应道。

    “哎,义士的意思,齐某又何尝不知。我齐某人怎么说也活了一大把年纪,也在这世间游历了几年,也是见过事的人。又岂是那初出茅庐只会空谈义理的书生。在下年轻的时候对罪恶也是不能容忍,总想凭借一双慧眼识破天下罪恶,将之揭露,使其昭昭于世无所遁形。可看的书多了,见得事多了却发现,这世事绝不是如自己想的那样简单,也不是用善恶分明几字说的清的。有人主张以杀止暴,可冤冤相报,到最后只凭空增添了不少杀戮,却早已遗失了善恶二字。我年轻时也笑话那主张对恶人行善之人,对其言论嗤之以鼻。但真的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也算有些明悟了。在乱世之中,天地为鼎炉,万物皆受其煎熬,此劫之中,何人又可逃脱?那主张对恶人行善之举,希望恶人能幡然悔悟只是一个方面,但这是只是在人而言;在己而言,只不过想要以自己的一点良善,给这黑暗的世间带来一丝光明。靠一己的荧烛之光,想要照彻宇内,那是痴人说梦;只不过不甘让黑暗与罪恶遍布人间,给人们留下一点念想,不使完全沉沦。”

    “先生此言当真是至理名言,小子受教了。”魏增听了这些话,终于第一次正眼看这名中年文士。只见这名文士穿着虽朴素,但浑身上下都很是利索;虽然一派风尘仆仆之色,但眉目中却带有掩饰不住的精神与活力;面色沧桑,但不是给人苍老之感,而是一种睿智加上悲天悯人的伤感。

    “我自己见过的人多了,对看人也还是很准的。我观义士面目刚毅,当是嫉恶如仇之侠士;我看义士眉眼中透露出忧伤和愤怒,当是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之事。义士也是明事理的人,我本不该多说什么,但我还是想对义士说,这世间善恶往往交错混杂,而且善可为恶,恶也可转善。善恶之间并不能一概而论。许多人作恶并非一心为恶,大多都是为生活所迫,也有些人是被强人挟持不得已而为之。对于这些人一概而论,不加区分全部诛杀,则会落入残暴之流。有向善之心者,当给留一条自新之路。还有这世间之善人,经过大变往往有人性情大变,堕入那为恶之道。可这些人自身为恶却不自知,还以恶为善,陷入迷惘。当这些人悔悟之时,已陷得太深而不可自拔。这些事例并不在少数,望义士诫之。他日义士若能记得齐某今日一言半语,齐某当感激不尽。”中年文士说完对着魏增就是一躬。

    魏增听到此言也是心神一震。心中暗道:“难道我当真在仇恨中迷失了自我,仇恨表现在外,被这一书生看到,才会让其出此言谈。”

    “小留儿,做人一定要自尊自爱,莫要轻贱自己。”母亲临终的话又在魏增心中响起。

    魏增掺起了那中年文士,赶紧说道:“先生之言,小子记住了。先生之教诲,小子定当遵循。”

    这名中年文士名叫齐维伦,出生于江南一小城,自小好诗书,也有那经世治国之志。但在科举之中屡次落地,时间一长也就失了那为官之心。但自小书生意气,喜欢谈天说地,更对圣人先贤谈及的道德礼义,人性善恶之辩深以为然,并一直躬身自行。科举不第之后就效仿先贤游历四方,增长见闻,顺便实践圣人之言。而这一游历便是二十余年,在游历之中见过了太多的是非善恶,他失望过,迷茫过,也明悟过。但他一直都坚守着,一直保持着青年时期的那股意气。别人游历是为了游山玩水,他游历是为了追寻真理。所以别人玩累了,就回家去了;他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便一直漂流着。这次在徐淮他就听说了燕北之乱,但听闻靖难军已经击败了乱军。他就认为事情已经结束,燕北也恢复了和平,便踏上了燕北之路。没想到遇到了那番事情。

    魏增三人和齐维伦在到了一座小城就分手了。魏增三人继续踏上了安云之路,齐维伦说既然燕北去不了,他就到瑶东去游历一番,瑶东民风开放,有许多许多风情不同于中土,年轻时自己见过,这回正好重温一番。

 第三十一章铁血雄风

    (全本小说网,HTTPS://。)

    如此三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赶路,于八月中旬到了京师之地,可能经过去年力量教徒的叛乱,在京师之地经常可见巡逻四周的铁血军。

    铁血军是安云本土驻军,也是王朝最精锐的部队。安云地处平原之地,四周无险可守。但安云自古以来冶炼业和农业就极其发达。有铁有粮,所以安云很富有。于是将钢铁武装到士兵身上,便有了闻名于世的安云重甲步兵和安云重甲骑兵。没有哪支军队敢在平原上和安云的军队对抗,因为这真的是一只由钢铁铸就的部队。骑兵的冲锋可以撕裂任何阵型,使敌人一交锋就承受着巨大的伤亡。步兵的方阵是一座移动的钢铁要塞,碾压着任何敢于正面他的敌人。钢盔板甲钢盾,使任何弓箭和弩矢都黯然失色,近战格斗对于任何铁血军的敌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因为他们很难给这些身披铠甲“乌龟”造成致命伤害,许多战斗都只能用一边倒来形容。

    在王朝的开国战争中,铁血军击败了称雄漠北的占突骑兵,使占突人俯首称臣。那些手持长矛,劲弩,大盾的训练有素的关西山兵,在平原上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只得依靠关西连绵的山脉据守,但当主要大城尽数失守后,关西也降了。江南纵横的河汊延缓了铁血军的进击,大江更是一道天然的防线,但当清源大帝率领着一只三千人铁骑,悄悄过了大江,纵横在江南时,江南人也终于崩溃了。关北和瑶东善于步战的蛮族,乘清源大帝南征时侵犯王朝,最终在清源大帝回师反击时,也喋血沙场。

    铁血军一直是王朝最精锐的部队,是中央军的另一种别称,有安云二十万铁血军的镇守京师虽无天然屏障,当也可高枕无忧。当然现在的铁血军经历了两百年的和平,早就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但也不是一只可以任人轻视的部队。

    京师就在魏增三人的前方不远处,京师整体上更显恢弘,城墙也是很高大但给人不是归芜所显示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更多的是一种大气和宽广。可能京师太大了一些吧。就在魏增三人准备进城前,一队铁甲骑兵就直冲而来,众行人纷纷辟易,但还是有一卖柴的老翁因为年岁太大,腿脚不利索,在慌忙之间就倒在了地上。领头的一匹战马,就要踩在老翁的身上,那骑马人赶紧勒住战马止住了。老翁看着马上威风凛凛的将领,和那将领身后也跟着停下的一队军士瑟瑟发抖。只见那将领下了马,走到老翁身前,将老翁掺起,然后躬身道歉

    “老人家受惊了,狄某实在是有要事才会匆忙赶路,冲撞之下还请见谅。”

    老翁连到不敢,慌忙退了开。那将领便带着众军士进城去了。

    魏增看那将领品阶应当不低,然对于此事处理如此有礼,实不像一武人所为。

    “那就是狄先蓝,狄大将军,可是铁血军的大将军,也是安云有名的将领。听说占突人听了他的名号,都会战栗不已,怎会是如此客气的一个人。”一路人说道。

    “狄大将军一直以爱兵如子著称,其下的军士也都是纪律严明从不扰民。狄大将军也从不摆架子,对人也很是和善。”有一行人说道。

    “狄大将军是好人,也能打仗。只是,嗨,只是因为他是武人出身,没读过什么书,就一直不被朝廷重视。他的地位都是靠军功得来的,但朝野上下对其都是不屑一顾。就因为他出身差,没学问。”一行人感叹道。

    “是呀,这我也听说了。还因为他军功太大,主上起了猜忌之心,若不是这几年占突叛乱,流民暴动不断,狄将军早就被罢职了。”一人也说道。

    “这真是好人没好报呀。真希望狄将军能都领兵几年,这年头士兵比土匪还厉害,多几个像狄将军的将领,咱平头百姓也能少受些骚扰。”

    魏增听到行人们的谈论也对狄先蓝佩服不已,对其遭遇感慨了一番。但这朝廷不清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像狄先蓝的遭遇的人并不少。魏增领着二人,根据刘合心留下的联络方式,寻找一处宅院。

    就在魏增三人还在寻找时。狄先蓝带着那队军士到了以衙门口。这衙门一看就是军机要地,门口有四名军士站岗。狄先蓝下了马拿出节令就进了门去,其下军士则向旁边一小院去了。一路上站岗的军士见狄先蓝到来,都躬身行礼。狄先蓝走到一大堂,向堂上官长行礼,那官长一点头就让狄先蓝入座。此后又有几名将领到来,堂上座位也都不空了。

    “好,既然我铁血军的主将都已到齐,那就可以商谈要事了。”

    “此次召诸将前来主要还是为了占突叛军和四方乱军之事。皇上对于此事很是上心,近日来一直询问此事。占突人作乱已经是多年了,不过是为了钱粮和封爵,只要不让其打进安云,稍加抚慰即可平息。又有三万铁骑镇守北地,如果闹得狠了稍加敲打也是必要的。你等可要上心,万不能疏忽。”

    “末将领命,谨遵元帅指令。”几名将领起身称诺,然后在那官长的示意下重新坐了下。

    “至于四方乱军可是不能轻忽,记得去年秋日,竟让乱军攻打到了京师近郊,险些就围了城。若不是狄将军当机立断,率五千轻骑兵连夜杀到,一举击败乱军。恐怕去年就不是几个人被皇上训斥一番的事了,难免有人被问罪斩首。诸位能当上我铁血军一方将领也实属不易,若就为了几个作乱流民就丢了性命未免不值。”

    诸将听到这话有人沉默不语,有人赶紧称是,还有人瞟向了狄先蓝,目光中满是嫉妒和不屑的神情。狄先蓝见此也只是装聋作哑,看也经得多了。

    “听闻那四方乱军不只是饥民暴动那么简单,还有武功高强江湖人参与其间,这些江湖人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给平叛的几路人马带来不小的麻烦。这些乱军首领似是长期为祸一方的邪教徒。如果猜的不错,当是那朝廷头号邪教力量教派所为。这力量教徒想必诸位并不陌生,一百多年来,每逢灾荒之年就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只是一百年来,天下很是安定,愿意从贼的人很少,他们也就没什么作为。但现在不同了,王朝祸患已经显露,天下已成乱象。诸位定要对这力量教徒加强剿灭,不可让其发展起来。靖难军的统领已经平定了燕北的乱军,不日将到京师接受封赏,你们一定要多向其打听一下有关乱军之事,也好多做准备。”

    众将领称诺。然后这官长又交代了其他军务事宜,就让诸军官回防听命。

    “北地的狄将军和京城戍卫的赵将军留下,其他人可以走了。”那官长最后说道。

    待诸人走后那官长拿出一道诏令对二人说道:“皇上下了新令,大意是要效仿清源大帝,借助民间武人的力量清除王朝隐患。这次武林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各大武馆门派都会派人参加,皇上命我们在会上乘机招揽众人,以对付现在日益猖獗的邪教徒。皇上的意思是如若这些民间武士有愿意为朝廷效力的,朝廷也不会吝啬封赏;若如坚决不允,难免这些武人和邪教徒有瓜葛,为了除祸患于未萌,只得加以诛灭。对于此二者定要加以区分,在九月中旬皇上会在上林苑亲自召见愿意配合的民间武士,并亲自许下承诺;而不愿归附的人也会被邀到几处,到时就要靠两位将军的了。”

    “元帅皇上此举也太过,太过这个天马行空了吧。当初清源大帝颁布拓荒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打的是蛮族,慷的是他人之慨。朝廷未费一文钱,就将蛮族势力除灭,还有依附于朝廷的开荒队送来不少的财宝,朝廷可以说是完全的获利者。而这次要借助民间势力对付邪教徒,首先这邪教徒隐藏于民间,可不如蛮族那么好分辨;还要对有功的民间人士进行封赏,这朝廷定要花费不少;对于不配合的民间武士就都要诛杀,这怎么看也不是,也不是一个好注意呀。”京师戍卫的赵将军听此说道。

    “这皇上心意已决,已经将诏书颁下来了,我们这些下头人照办就是了。这揣度圣意之事不是我们该做的,也许皇上此举有什么深意也说不定。赵将军你是京师戍卫军的长官,熟悉京师事务,这京师中的布防就由你安排吧。狄将军你抽调八千千铁骑到京师来加强戒备,如若有人胆敢作乱,定将诛灭决不轻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