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56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6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据赫斯曼所知,库尔兰自治邦的各种物资储备也相当充沛。在德国正式投降之前,东线总司令部就给里加运去了大量从乌克兰和波兰搜刮来的小麦和煤炭。足够204万人口的库尔兰自治邦支持很长时间。

    204万人口是最新的统计数据,其中德意志人多达100万,拉脱维亚人只有40万了,犹太人有25万,俄罗斯人有20万,立陶宛人有15万。

    和两个月前相比,德意志人增加了20多万!这当然不是鼓励生育的结果,也不是又从什么地方迁移了德意志人过来。而是库尔兰自治邦总理皮尔堡男爵“考证”出来的——这位男爵认为波罗的的德意志人和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长期混居,而且德意志人居于上层,拥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而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长期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过去甚至是德意志贵族的农奴。

    贵族老爷睡农奴姑娘在过去不开化的年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由此还会产生许多私生子。他们中的一部分被当成了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人。

    而现在,应该给那些可怜的私生子和他们的后代一个公道!只要能在库尔兰民政机关说自己的某个祖先是私生子(这在早年的波罗的根本不稀奇),同时又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德语长期是库尔兰的官方语言),就能获得一个德国姓氏,成为德意志人。这样就能分到土地,还不会被迁移去外地。

    于是,不仅许多拉脱维亚人找到了自己的德意志祖先,连临近的立陶宛都有许多人过来认祖归宗——在德国人将立陶宛的政权移交给波兰临时政府后,那里的局势就有点混乱。不少人逃难到了东普鲁士和库尔兰,还有一些立陶宛北部和西部的城镇在游行抗议,想要加入库尔兰和东普鲁士……

    此外,库尔兰自治邦境内的犹太人和俄罗斯人这段时间也增加了不少。他们都是从苏俄控制区和乌克兰逃难过来的,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和原来的资本家。现在整个中欧和东欧都非常动荡,库尔兰自治邦的平静和安宁吸引了他们。

    但是这种平静和安宁的表象之下,正涌动着战争的暗流。看看里加火车站上用红色油漆刷写的新标语就知道了。

    库尔兰自治邦是波罗的德意志人的家园!

    向库尔兰防卫军和冲锋队战士致敬!

    史塔西是库尔兰自治邦的捍卫者!

    波罗的已经变成了库尔兰,这已经充分说明局势正在向不利的地方发展。赫斯曼的计划并不是没有疏漏的,波罗的女大公奥丽加一世或许拥有足够的合法性——目前协约国并没有就此表态——但这也意味着她能得到白俄们的认同和拥护,这就让她有了摆脱德意志人控制的本钱!

    “陛下刚刚去了塔林的托姆别阿,她将在那里迎接沙皇和皇后的灵柩。”

    在火车站,前来迎接的克洛伊刚一见到赫斯曼,就拧着眉头告诉他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女大公并没有按照赫斯曼的计划,将自己的大公官邸放在里加城堡,而是去了塔林,住进了托姆别阿宫。而且还命令原来的波罗的联合公国议会议长,拉脱维亚族政治家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组织波罗的联合公国政府。又下令爱沙尼亚自治邦总理康斯坦丁。帕斯组建爱沙尼亚防卫军。而早她一天到达塔林的尤登尼奇上将,则被任命为波罗的防卫军总参谋长,在塔林召集白俄战士,准备组织一支以白俄为骨干的波罗的军队。

    因为有了新的波罗的政府和防卫军,所以皮尔堡男爵领导的政府和戈尔茨上将指挥的军队,就只能把波罗的这个牌子换成库尔兰了。

    “这位陛下看来是想和我们保持距离,以便获得协约国的支持。”

    和克洛伊一同前来的里加城防司令,同时也是“铁师”参谋长的法尔肯霍斯特少校则显得有些担心。

    “谁让我们战败了呢?”赫斯曼苦笑着看了法尔肯霍斯特一眼。“不过她和我们保持距离也有积极的一面,这有助于她得到协约国的承认。如果协约国承认她的地位,那么波罗的联合公国的问题就是俄国事务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不被条约束缚,可以自由发展的波罗的联合公国。由谁来掌握,目前并不重要。”

    一百万德意志人的族群——哪怕其中有不少冒牌货——就已经决定了波罗的联合公国未来的政治版图。让赫斯曼感到担心的是波罗的联合公国被当成德国的延伸而不是俄国的一部分,这样它就会成为战败国!就会被《凡尔赛条约》束缚。

    而奥丽加女大公和尤登尼奇上将,还有开始在塔林聚集的白俄,都可以证明波罗的联合公国是俄罗斯帝国的事务。如果要用《凡尔赛条约》束缚波罗的联合公国,那么波罗的联合公国的军队应该处于仅能维持国内治安的程度。怎么还有余力去攻打彼得格勒?

    “可是女大公这样做会引发和苏俄的冲突。”克洛伊显得非常担心。

    “冲突就冲突吧!”赫斯曼笑了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影响我们和苏俄的合作。”

    “打起来还能合作?”

    “当然!”赫斯曼看了看法尔肯霍斯特,“除非我们被苏俄打垮消灭!”

    “这不可能,”法尔肯霍斯特说,“我们有十万相当精锐的军队,而且武器弹药充足。尤登尼奇上将和帕斯将军(奥丽加封他当了少将)目前也聚集了两三万人,现在需要担心的是苏俄。”

    “这不就行了?”赫斯曼耸耸肩,“只要拳头硬,布尔什维克就得和咱们合作。对了,柯伦泰走了没有?”

    “已经离开了,柏林革命的消息传来后就走了。”克洛伊说,“不过在她离开之前,又从苏俄来了个人,名叫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他目前还在里加。”

    “鲍罗廷?”赫斯曼笑了笑,回头看了眼沙皇和皇后棺椁所在的车厢,“我先去见见他,然后再护送沙皇的灵柩去塔林吧。”

    ——

    再给罗罗一点收藏和推荐好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一章 战争与合作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是赫斯曼在这个时空重生以来,认识的众多在历史上会死于非命的名人之一。他会在1949年因为安娜。路易丝。斯特朗间谍案被捕,1951年5月死在了劳改营中——斯特朗女士本人也同时被捕。不过她比较幸运,熬到了赫鲁晓夫上台,在1955年被释放,1958年来到中国,定居北京,成了美国进步作家和中国人民的朋友。她在1970年时逝世,被安葬在了著名的八宝山烈士公墓。

    在里加郊外一栋漂亮的英式风格的别墅里面(原来属于一个英国商人),赫斯曼见到了鲍罗廷。这个长着浓眉大眼和巨大的鼻子,留着八字胡的男人似乎有些生气,一见到赫斯曼就提出了抗议和威胁。

    “如果你们不放弃敌视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政策,”他说。“红军将会采取断然措施。”

    “采取什么断然措施?”赫斯曼问。

    “进攻,红军将会进攻。爱沙尼亚和库尔兰本来就是俄罗斯的土地。现在《布列斯特条约》已经被废除,我们随时可以收回爱沙尼亚和库尔兰。除非你们放弃敌视我们的政策,释放一切政治f,放开言论自由,驱逐白俄反动势力。”未来自己也会成为反动分子的鲍罗廷用相当严厉的语气说,“这是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对你们提出的最后警告,如果你们不接受,那么战争就会立即爆发?”

    赫斯曼咧嘴笑了笑,扭头看着长着张苦瓜脸的哈尔德——他加入了史塔西,负责研究军事情报,同时也是库尔兰防卫军的副参谋长。

    “少校,我们和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战争还没有爆发?”

    “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报告。”哈尔德说。

    “那得赶紧爆发啊!”赫斯曼笑出声来。“鲍罗廷同志,请你给列宁同志发个电报,让红军赶紧过来,和我们在普斯科夫州的边境上发生一些冲突。有事儿没事儿的打上几炮,最好再发表一个声明:表示库尔兰和爱沙尼亚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赫斯曼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鲍罗廷这下不再说威胁的话了——尤登尼奇手下的白俄军队目前还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库尔兰的十万德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的训练和装备都是一流的,军官更是现役的德军军官。他们真的要一心替沙皇打仗,彼得格勒方面的红军可应付不了。

    红军现在虽然号称有一百几十万,但是他们的战斗力真的不怎么样,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都没有打败数量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内部还四分五裂白卫军毫无办法了。

    现在正是内战的关键时刻。红军的主力都在和高尔察克(他现在是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白军的统帅,拥有15万军队)和邓尼金作战,还准备大举进攻乌克兰。根本抽调不出太多的兵力去进攻波罗的联合公国。

    而且在西线,红军的敌人并不止波罗的一家。波兰的毕苏斯基同样对苏俄展现了敌意,他已经公开表示要夺取乌克兰的土地,还在立陶宛血腥镇压布尔什维克组织。

    “意思就是我们要和你们打仗!”赫斯曼说,“我们奉了俄罗斯的女大公爵奥丽加陛下的命令,同你们打仗的,所以这是我们俄罗斯人的内战!鲍罗廷同志,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鲍罗廷似乎有些明白了。“我们不承认《布列斯特条约》,你们也不承认这个条约,是吗?”

    “是的,”赫斯曼点点头。“女大公的政府不承认这个条约的合法性,协约国也不会承认。”

    “这就是说,库尔兰和爱沙尼亚还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没错,法理上说是这样的。”赫斯曼笑着点点头。这是一个让波罗的联合公国规避《凡尔赛条约》的法律依据。协约国当然是不承认《布列斯特条约》的,而俄国布尔什维克和波罗的联合公国政府也不承认了。这样波罗的联合公国从国际法角度来说,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就像1949年后的台湾!无论美国人多么想,他们都不能把它当成日本的一部分去派兵占领。

    况且,复辟俄罗斯帝国的希望还是存在的。在赫斯曼前来和鲍罗廷见面的途中,克洛伊告诉他:邓尼金、弗兰格尔、高尔察克和谢苗诺夫都向女大公就任波罗的联合公国君主发来贺电,并且表示了对沙皇陛下和女大公陛下的忠诚。

    考虑到俄国内战还胜负未分,女大公极有可能会成为真正的俄罗斯女皇!将未来的俄罗斯女皇当成战败国的君主来羞辱,甚至迫使她交出自己的公国,这会严重损害未来的英美法同俄罗斯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而言,让波罗的联合公国和俄国苏维埃政府处于“内战状态”,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我们现在是同胞了?”鲍罗廷感到哭笑不得。

    “是的,亲爱的同胞!”赫斯曼用俄语回答。“我想……我们之间内战的战场就选在立窝尼亚和普斯科夫的交界处吧。”

    “假装打内战?”鲍罗廷问。

    “对。”赫斯曼笑着耸耸肩,“不过我们现在管不了塔林……尤登尼奇的军队多半会真打,你们得小心点。”

    “可是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鲍罗廷皱着眉头反问。

    “好处……呃,这是很明显的。”赫斯曼掰着手指头说,“首先,我们不会真的和你们打,十万正规军和十万人民冲锋队会在俄国内战中保持中立。”

    鲍罗廷翻了翻眼皮,这不废话嘛!你们德国人和俄国内战有什么关系?打赢了又有什么好处?真的去当俄国人?

    “其次,我们会继续支持匈牙利布尔什维克的斗争。对了……他们建党了吗?”

    “还没有。”

    “得抓紧一点了。”赫斯曼说,“我希望他们可以尽快上台建立苏维埃国家。”

    “你们能给他们什么帮助?”鲍罗廷目光炯炯地看着赫斯曼。这才是真正关键的事情!只要匈牙利的红旗不倒,协约国就不可能向俄国派遣大批干涉军。

    “武器弹药,军事顾问,还有进出匈牙利的通道,”赫斯曼说。“当然,还有匈牙利革命的胜利!”

    “匈牙利革命的胜利?你们怎么给?”

    赫斯曼微微皱眉:“鲍罗廷同志,您听说过一个名叫保罗。冯。雷托文。福尔贝克的少将吗?”

    “他是谁?”

    赫斯曼缓缓地道:“他是德属东非警备部队的司令官!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他率领一支主要由黑人组成的军队,用老旧的毛瑟1871型步枪和67挺机关枪还有31门轻型野战炮,在后援完全断绝的情况下转战德属东非、英属东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