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439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39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需要出动he…219,从空袭巴统时的情况看,可以让ju288单独出击,”凯塞林早就有了计划,“这种飞机是我们的一张王牌,作战半径可以覆盖到乌拉尔山,而且又高又快,还可以携带遥控滑翔炸弹。目前已经有了无线电遥控型号,一架ju288最多能携带6枚无线电遥控hs293炸弹,破坏力非常惊人!”

    “空袭什么时候可以发动?”赫斯曼问。

    “最快今天晚上!”凯塞林回答。

    赫斯曼笑了笑,“哈哈,这下斯大林同志可要睡不着觉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48章 大雷雨 十二

    “维尔纳,今天晚上你带一个中队的ju288飞一趟莫斯科。”

    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司令官耶顺内克在得到了东线总指挥古德里安的命令后,立即将第2远程轰炸团的团长维尔纳。鲍姆巴赫中校叫到了自己设在库尔兰半岛的司令部。

    早在20年代德国还没有摆脱《凡尔赛条约》束缚的时候,库尔兰半岛就是当时尚处于“地下状态”的德国空军的重要基地。德国空军的秘密军校和新式飞机试飞基地,还有fk…bf飞机制造联合体的工厂的实验中心,都设在靠近里加的库尔兰半岛上。

    到了波罗的共和国加入德意志帝国后,库尔兰半岛又被当成了德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在东线的重要据点加以建设,不仅修建了几个师级大型机场,还修建了专供空军/海军航空兵使用的地下弹药库和地下油库,建起了空军/海军航空兵联合指挥中心。

    而在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空军防空兵还在库尔兰半岛上布署了雷达站和大量的防空塔,使库尔兰半岛变成了德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在东线最坚固的巢穴。

    所以在东线形势紧张后,空军第6航空队的司令部和大量从西线调集的航空团,就纷纷进驻了库尔兰半岛。拥有85架ju288远程轰炸机和40架he…219高空战斗机的第2远程轰炸航空团,则是在1942年5月中旬,才从西线战场撤出,布署到了库尔兰半岛上的防守最严密的塔尔西基地。拥有6000公里最大航程的ju288从这里起飞,作战半径(作战半径一般是最大航程的三分之一到百分之四十)一直可以覆盖到乌拉尔山区和哈萨克斯坦西北部!

    只可惜ju288并不是b…29那样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航程虽然不输b…29,但是最大载弹量只有3。6吨(如果要飞去乌拉尔山区那么远,载弹量会减少到1。8吨),而且装备的数量也不多,还不足以执行从空中摧毁苏联的战略轰炸任务。

    不过用ju288执行牵制性轰炸任务倒是非常理想的,要防住2个团的ju288(第4航空队还有一个团)的破坏,苏联人至少需要布署2000架经过高空和夜战强化的米格…5,还需要布署大量的雷达站和130mm重高炮。

    因为ju288是个很难防住的对手,有点像加强版的英国蚊式,速度更快,飞得更高,航程更大,而且遥控滑翔载弹的破坏力也不是在高空胡乱扔点炸弹可比的,所以苏联是不能不全力应对的。

    “大将,我们给斯大林带些什么好东西去?”维尔纳。鲍姆巴赫中校问。

    “普通炸弹和传单,”耶顺内克说,“因为是夜袭,遥控滑翔炸弹很难使用。另外,陆军政策会还准备了几十万张传单,是揭露斯大林叛徒本质的。”

    “斯大林是叛徒?”维尔纳。鲍姆巴赫愣了愣,“他背叛谁了?”

    “据说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世界革命……”耶顺内克摇摇头,“反正不是个好人就对了。”

    “陆军政策会……”维尔纳。鲍姆巴赫苦笑摇头,“这些家伙在想什么啊?这是我听到过的最荒唐的事情!他们难道指望俄国人会相信我们的宣传?”

    “大概会吧?”耶顺内克耸耸肩,“维尔纳,这不关我们的事儿,咱们只管扔纸弹就是了,就算没有俄国人相信,恶心一下斯大林也是好的。”

    对于赫斯曼和娜塔莉商量出来的国家社会主义攻心战,耶顺内克是不相信的。不过他是个军人,军人就必须服从命令,所以今天晚上要扔纸弹的城市还不止莫斯科一个,列宁格勒、明斯克、哈尔科夫和基辅都得扔,还得在向西进军的苏联红军战士们头上扔……当然是炸弹和纸弹一块儿扔!

    而同样的事情,苏联空军在6月1日白天也做过了,他们的sb轰炸机在华沙、克拉科夫和卢布林投下了无数张传单,将世界革命已经开始,苏联准备第一个解放波兰的好消息告诉了这些城市中的每一个波兰劳动人民,号召他们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德国纳粹的统治。不过这些纸弹在华沙城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华沙市民很快都要去西欧当难民了——西欧人民当然是张开双臂欢迎他们的!

    “同胞们,俄国人占领了我们半个祖国,屠杀了我们数十万兄弟姐妹,现在他们还想欺骗我们……”

    华沙火车站,今天晚上真是热闹得不行,高音喇叭不断播放着波兰团结工会党领袖的讲话。无数华沙平民,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或是妇女儿童,都背着包裹拎着皮箱,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在团结工会党干部和党卫军波兰师的士兵指挥下,登上开往西欧的火车——百万人大疏散的行动还在继续,预计要到6月10日前后才能完成。

    而与此同时,从西方开来的火车也拉来了一车又一车的德军官兵!这些官兵都隶属于德国国防军第6集团军,该集团军目前的任务是防御华沙,因此还是个纯步兵集团军。

    第6集团军司令部直辖部队包括第168步兵师、党卫军第29波兰志愿兵师(党卫军波兰师有2个,还有一个是第20波兰志愿骑兵师,现在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直辖)、防空兵第9高炮师和第2、第3、第4烟雾发射器团(火箭炮),第49、101、733重型炮兵营,第6、41轻工兵营。

    集团军下属部队则包括第17军(编有第50、第62、第298步兵师),第29军(编有第44、第289步兵师),第44军(编有第9、第57、第262、第297步兵师)和第55军(编有第75、第111步兵师)。

    总共有13个步兵师,1个高炮师和1个烟雾发射器团(火箭炮团),兵力在24万左右。算不上强大,也没有多少机械化装备,不过用来守卫华沙这座坚城倒也够用。

    指挥这个集团军的当然不是倒霉的保卢斯了,保卢斯现在还在布雷斯特住院治病呢。被古德里安元帅派来担当第6集团军司令官的莫德尔上将,他和赫斯曼是军校同学,间战期间又长期在总参谋部系统任职,同赫斯曼关系很好,所以官运也比历史上好。

    莫德尔现在的军衔是装甲兵上将,但是却没有装甲兵给他指挥,而是成了个步兵集团军的司令官。不过他曾经在装甲部队长期任职的经验,倒是可以运用在反装甲作战上面。

    “沃尔特,你真的能守住华沙吗?”

    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官龙德施泰德元帅在6月1日下午,也搭乘火车从波森的司令部赶到了华沙,视察城防。而在看到华沙城防的情况后,龙德施泰德元帅显得非常担心。

    因为华沙几乎没有设防!城外除了“华沙森林”区域有毕苏斯基时代留下的防御工事之外,就没有任何防御工事了。

    “可以坚守一段时间,”莫德尔回答,“2…3个月吧。”

    “能守那么久?”龙德施泰德元帅不大相信,“你连外围工事都没有!”

    “我不需要外围工事,”莫德尔两手一摊,“元帅,我只有13个步兵师啊,华沙的外围有60多公里,13师散在60多公里的防线上,每个师要负责5公里的防御,兵力绝对不够。”

    “那你怎么守?”

    莫德尔走到了摆在他的司令部作战室中央的一个城市沙盘模型前,然后一指楼房林立的华沙城模型。

    “元帅,这不就是一座堡垒吗?到处都是高大建筑物,还有一条200多米宽的维斯瓦河穿城而过。”

    “打巷战?”

    “是的,”莫德尔说,“这是最好的方法。坦克在城市中作战是比较脆弱的,在西线战役中就有不少坦克在城市作战中被摧毁。而且那时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没有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这样的东西呢。铁拳的射程只有30米,在这个距离内可以摧毁任何已知的坦克正面装甲。还有什么地方比华沙的街道更适合这种武器吗?”

    莫德尔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们不仅有铁拳和反坦克炮,我们还有3号突击炮呢。每个师都有一个营的3号,3号突击炮足够可以对付苏联人的坦克。”

    3号突击炮是炮兵编制,所以每个师都有一个营。由于是炮兵,所以一个突击炮营只有18辆3号,13个营一共有234辆3号突击炮,战斗力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装甲师。莫德尔准备将3号突击炮当成移动堡垒,配合被德军改造为防御堡垒的高大建筑物一起使用,就是将固定堡垒、移动堡垒和德意志超人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个战斗群。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649章 大雷雨 十三

    “红军和红海军战士们,指挥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工和女工,集体农庄男女庄员,智力劳动者们,在帝国主义统治的土地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无产阶级兄弟姐妹们!我们那些在敌人后方坚持斗争的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们!

    我代表苏维埃政府和我们布尔什维克党向你们报告一个重大消息:伟大的世界革命和人类解放战争,已经在今天凌晨开始了!

    同志们!今天对于我们布尔什维克党,对于全体苏维埃人,对于全世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都是具有特殊且重大意义的。几百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苏联工人阶级生产的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工农红军指战员,已经越过了苏联和德意志帝国奴役下的波兰的边境,在波兰人民的欢迎下和波兰布尔什维克党游击队的帮助下,粉碎了德国纳粹军队和波兰伪军的抵抗,向前推进了50…100公里,现在已经到了华沙的门前。

    帝国主义德国的敌人已经陷入恐慌,他们的军队正在瓦解,陷入工农红军和波兰劳动人民的双重打击,遭受了惨败。可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帝国主义德国是军事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许多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是不会甘心立即退出历史舞台,向人民军队屈膝投降的。虽然他们必败的前途命运已经决定,但是他们仍然会垂死挣扎,用尽最后的力量。

    按照目前德国真实状况来判断,胜利的一天必将会到来,因为帝国主义德国早就处在大规模破产的面前,现在德国统治下的土地笼罩着饥俄和贫困,在三年的世界大战中,德国损失了四百五十万士兵,德国流血殆尽,他们的人员后备正在穷竭,愤恨的精神不仅浸入到那些陷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中,而且浸入到感于战争结束无期的德国本国人民中。帝国主义德国也许正在动员其最后的力量,但毫无疑问,德国决不能长久支撑目前的局面。再过一个月,再过一年半年,也许两年——帝国主义德国就会在其深重罪孽下破碎了,那将是世界革命走向全面胜利,全人类获得最后解放的开始……”

    6月1日夜晚,莫斯科八月区“红五。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全体师生放学都没有回家,而是留在漆黑一片(实行灯火管制了)的学校里面等着听广播——今天晚上整个莫斯科有一半的人都在“摸黑加夜班”呢。

    晚饭后不久,就在卓娅。卡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和她的同学们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广播喇叭里面突然传来了庄严的国际歌。这让卓娅同学感到有些惊讶,6月1日又不是什么节日(现在还没有6。1儿童节),也不是什么纪念日,为什么要放国歌?

    而“国歌”过后,伟大领袖斯大林的声音就从广播喇叭里传出了。斯大林同志没说几句,卓娅就听见了几个让她感到热血沸腾的字眼——世界革命和人类解放战争……开始了!

    由于高考“意外”落榜(卓娅的成绩当然是好的,但是苏联的教育部门不是唯分数论,还要看政治表现,而卓娅的政治表现不好,因为她有个死在西伯利亚劳改营的反动爹)而心情灰暗的卓娅。卡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突然感到眼前出现了一片光明!

    世界革命!全人类解放!

    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可能弥补自己政治表现不好的机会……自己可以在解放全人类的征程中立功,从改变自己的不良成分。

    因为谁都知道革命者是不讲家庭出身的,哪怕父亲是万恶的资本家或是贵族,只要个人参加革命,成分就是革命军人或革命干部。这样莫斯科大学就不会因为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