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赫斯曼也和绝大部分的政治家一样,必须牢牢抓住他的基本盘。
“感谢您,大将阁下!”
“向您致敬,大将!”
“干得好。大将!”
赫斯曼站在一辆敞篷的62型大众(国民汽车厂)军用车的车箱内,从一群群穿着一战时期军服的老兵和老军官面前驶过时,很多人向他行抬手礼。
这些人是来参加皇帝加冕阅兵式的,每个人的旧军服上都挂满了勋章。赫斯曼看到自己的父亲也在他们中间。老头子现在是祖国人民党的国会议员,不过今天却没有和其他议员在一起观礼,而是自己穿上了保存得很好的旧军服和昔日的战友一起走方阵,接受皇帝和领袖兼帝国总理希特勒的检阅。
“向你们致敬!”赫斯曼也抬起右臂还礼。
因为“拥立有功”,他在容克集团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现在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侯爵和陆军大将了。和之前当步兵上将的时候有很多人不服气不同,现在他这个大将却是深得人心——至少保皇派军官们都服了。
已经当了二十多年军官的赫斯曼知道,这种“服了”对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执行力”,下的命令不仅有人听,还会有人卖力去执行,不会阳奉阴违。
要获得这种“执行力”,光靠搞小圈子是不行的,还得做出一些让人服气的事儿。希特勒干成的事情是完全解决失业问题,让德国在经济上起飞。而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则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国防军,还把德国皇帝请了回来。
“大家伙儿的士气很高啊。要是老总统兴登堡阁下能看到这一幕就好了。”
刚刚当上元帅的施莱彻尔坐在赫斯曼身边的位子上,手里攥着权杖,面孔上全是得意的神采。
“他会看到的,在天堂里面,和几百万德意志的英烈一起!”赫斯曼说,“他会很高兴的,我们不仅把陛下请了回来,还建立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他们乘坐的62型大众车已经从老兵方阵前开了过去——赫斯曼是这次检阅的总检阅官,而施莱彻尔则是作为国防部长来进行检阅前的最后检查。
作为对参加过上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们的尊敬。老兵方阵将是第一个出场的。这个环节没有什么问题,一群穿着军服挂着勋章的老人家而已,能马马虎虎走一下方阵就行了。
老兵方阵后面是军乐队——德国人比较喜欢音乐,他们的军乐队水平也很高。能够演奏出非常动听的乐曲。而在德国军队的许多仪式中,吹吹打打的军乐队往往走在最前方。
军乐队方阵后面是骑兵方阵。德军当然是有骑兵的!虽然本时空德国汽车的年产量比原本的时空多了将近一倍,但是和美帝的几百万台年产量还是不能比。因此无法完全实现摩托化,而且德国也没有那么多的燃油可以消费。
所以如今“机械化”的德军只是少数,“烧马粪”的才是多数。目前在人数约150万的德国陆军中服役的军马就多达110万匹!每个步兵师都配备了至少5300匹马、1100辆马车。另外,步兵师的侦察营也是靠马和自行车进行机动的。
不过今天接受检阅的不是配属步兵师的骑兵。而是独立的骑兵部队,国防军第1骑兵旅所属的一个混合骑兵团和党卫军第1骑兵旅的一个骑兵团。
前者是部分实现机械化的骑兵,后者则是单纯的骑兵部队。不过德国的骑兵已经不玩马刀冲锋了,而是骑马行军,下马作战,实际上就是骑马步兵。
“哈哈,整整两个骑兵团,很壮观啊!”施莱彻尔看到牵着战马,列队整齐的士兵非常满意,“这让我想到了世界大战前,那时候还有很多骑兵。”
“现在也有很多!”赫斯曼笑着说,“国防军有3个团,党卫军有12个团。”
国防军的3个骑兵团(包括一个半机械化骑兵团)都属于第一骑兵旅,他们是一线作战部队。赫斯曼计划在战争开始前给这个骑兵旅配上一个摩托化的反坦克营和一个摩托化的侦察营,让他们伴随装甲部队行动。
至于党卫军的骑兵,则都是一些二线部队,暂时在后方搞搞治安战。
骑兵之后是一些步兵方阵,头戴着m35钢盔,扛着毛瑟98k步枪,还穿着锃亮的皮靴,还有皮质的背包和质量很好的武装带等等装具,都是德国出品的好东西。
然后是炮兵,这次拉出来展示的都是刚刚装备部队的150毫米k18重炮,由卡车负责牵引,炮组成员也都坐在卡车上——这就算是机械化炮兵了。
虽然上一次在波罗的举行的军事演习告诉德国陆军,他们需要更多的自行火炮,可是制造履带式自行火炮需要大量的坦克底盘。而德国的工厂目前还在开足马力满足装甲部队的坦克的需求,暂时顾不了自行榴弹炮。
不过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开始退出现役的一号“训练坦克”正被用来改装成一号突击炮和一号自行火炮。
但是这两个项目现在还没有完成,自然没有可用来展示的武器了。
在k18大炮之后亮相的是摩托车部队,他们通常属于摩托化步兵师或装甲师的侦察营,使用的是bmw公司和聪达普公司生产的三轮摩托车。
而在摩托车部队之后,才是压轴的坦克!
清一色的二号坦克,已经不是最初的型号,而是经过了几次大改的二号c型,最大装甲厚度达15毫米,在坦克炮塔的前部还加装了20毫米的附加装甲。在防御上算是比较让人放心,不过火力还是太过贫弱,仍旧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
“一共400台二号c型,会非常壮观的。”赫斯曼看着一辆辆整齐排列的坦克,满意地对施莱彻尔说,“用它们就足够打垮波兰了!最多还需要少量的三号和斯柯达坦克(斯柯达公司已经开发出几款轻型坦克,而且还有更先进的坦克正在研发中)。”
“我想波兰人看到这些坦克也会很高兴的,”施莱彻尔耸耸肩,不以为然,“因为它们太小了!没有三号和四号,攻打波兰没有把握。波兰人也有不少坦克吧?”
“有tk系列的小坦克,每个师最多一个营,”赫斯曼说,“没有什么用,装甲太薄,步枪都能打穿。p坦克还是不错的。比我们的二号要好,吨位更大,装甲更强,火力也强。不过数量太少,没有什么用的。”
“但是他们可以抓紧时间生产,如果舍得花血本,还能让英国和法国的工厂帮忙。p的。”
赫斯曼笑了笑,“不必担心,我们对付得了!”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然后对施莱彻尔说,“库尔特,时间还早,咱们现在去机场看看吧。这一次空军派了最新式的四发重型轰炸机do19和ju89,会把英国人和法国人吓一跳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36章 战略忽悠局
在军事情报局和史塔西被改组成帝国中央保安局的时候,是有三个部门从中分离出来直属总参谋部的。它们分别是:
一、米乌塔特种部队,该部队被划归了凯塞林航空兵上将领导的空军,成为拟建中的空降兵的骨干;
二、情报研究处,该部门是从事外军情况分析和研究的,被划入总参谋部后改组成了军事谍报处;
三、战略欺骗处,这个部门是由赫斯曼亲自“发掘”的谍报奇才莱茵哈特。盖伦中校负责领导的。在军事情报局和史塔西改组时,这个部门也被整体划入了总参谋部,而且还得到了扩编,从战略欺骗处升级为了战略欺骗局!
而战略欺骗局的“局座”莱茵哈特。盖伦中校每天的工作当然不是亲自上电台忽悠人了。他管的事情可多了,管着7个处和1个中央指挥所。
其中7个处分别负责海军、陆军、空军、军事工业、战略物资储备、秘密武器和军事通讯等7个方面的战略忽悠工作。而中央指挥所则负责“大型综合类忽悠项目”,就是要动用各方面力量才能精心布置成的大骗局。
而这一次的皇帝加冕阅兵式,就是由这个中央指挥所负责组织的。
没错,这次大阅兵实际上就是个大骗局——实际上,大部分公开的阅兵都存在战略欺骗的成分,没有哪个国家会把自己真实的军事实力大大方方摆在外人面前。
在阅兵中展示出来的,只是各国总参谋部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
当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到达机场的时候,身为阅兵总指挥部的副总指挥,有个很高很阔的额头,看上去很有几分书卷气,仿佛是个学者的莱茵哈特。盖伦这个时候正在柏林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中向几个空军的校官交待飞行线路。
“记住,不是一圈,而是五圈!按照排练时候的飞的路线反复飞……就是飞回来后不要降落,再按照规定的线路飞行,一共飞五次才能降落。绝对不能失误。知道了吗?”
“报告元帅阁下,大将阁下,”莱茵哈特。盖伦在确定了几个空军大队长都明白了飞行路线后,就向赫斯曼和施莱彻尔汇报说。“飞行线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让观看阅兵的‘友邦人士’误以为我们派出了实际数量五倍的飞机参加阅兵。这样他们就会对德国强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些要给英国、法国和波兰留下深刻印象的重型轰炸机也是战略欺骗的产物——飞机当然都是真的,是在空军参谋长瓦尔t。韦佛的提议下,从3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的新型四发重型轰炸机。是用来替代著名的j。28h型(就是当年苏联人用来吓唬日本人的“bt快递”bt…1重型轰炸机)四发重型轰炸机的。
根据空军的要求,新式重型轰炸机应当可以携带至少5吨炸弹从德国本土起飞轰炸不列颠岛和法兰西全境!
也就是说,德国空军的新式重型轰炸机有效的作战半径必须高于1000公里。而且为了有效突破英法的防空,新式重型轰炸机还需要拥有夜间航行能力和高空轰炸能力——而对“高空”、“夜航”两项性能要求是为了避免地面火力和敌机拦截。
这和这个时空的德国空军在突破《凡尔赛条约》前所秉承的“轰炸吓阻战略”有关。当时德国陆军兵力薄弱,只能对全面入侵的敌人采取迟滞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唯一自卫的办法只有用远程轰炸机对敌方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以迫使其求和。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自卫方法”。不过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却非常流行。当时意大利将军杜黑提出了“空军制胜论”,认为未来战争会出现陆军困于堑壕防线而靠空军轰炸敌方城市取胜的模式。
而1928年发生在苏日之间的“bt来访事件”,又让各国认识到了战略轰炸的重要性。于是“轰炸吓阻战略”就被德军继续沿用。一直到德国恢复军备。
到了德国恢复军备后的1932年,当时的德国空军觉得j。28性能落后,升级空间也有限,需要研制新型轰炸机以确保继续执行“轰炸吓阻战略”。
于是研发新型重型轰炸机的任务就交给了当时在民用航空领域如日中天的福克公司、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
在1935年到1936年间,福克公司、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先后拿出了各自设计的产品,福克公司的福克f。36,容克公司的ju。89和多尼尔公司的do。19。
但是其中性能最优的福克f。36却没有出现在此次阅兵之中——这款采用了上单翼、双垂尾、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拥有坚固机身和强大自卫火力,装备4台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bmw700系列发动机,完全可以应付高空轰炸任务的重型轰炸机其实才是“新型重型轰炸机招标”的真正赢家。得到了最多的订单。
而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为了达到空军要求的“高空性能”,选用了性能不是很出众的尤莫公司的液冷式发动机。结果就是让ju。89和do。19的空重和起飞全重都远远比不上安装了涡轮增压的空冷式发动机的福克f。36。
但是ju。89和do。19还是分别得到了30架订单,而全部的60架ju。89和do。19现在都已经交付德国空军,它们统统将参加今天的阅兵。
除了这60架新式重轰之外。还有另外100架j。28h也将一同出现在柏林上空。160架飞机将会在柏林空中转上五圈,飞出800架飞机的气势。
而之所以要夸大ju。89和do。19机队的规模,则是为了执行一个针对英国、法国和波兰的“战略欺骗计划”——《黑色方案》。
该方案就是要让德国的敌人相信:德国将要通过为期一年的战略轰炸,用数千架ju。89、do。19和j。28h这样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去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