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是曾经半个苏联特工的娜塔莉也丝毫不怀疑在必要的时候,苏联情报部门能让自己为他们卖命。因为他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根本不会把自己“送”给赫斯曼。
至于苏联情报部门会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就范,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却一点也想不出来。
“咚咚咚……”
娜塔莉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外面传来了一个温和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的是流利的波兰语:“列辛斯卡雅同志(国家社会党内部也以同志相称),亨莱因先生到了。”
说话的是娜塔莉的秘书,是土生土长的切欣波兰族人,在伦敦念过大学,名叫约翰。利贝尔斯基。在娜塔莉筹建波兰国家社会党的时候,这个长得有些矮小,看着非常斯文的切欣波兰人知识分子就加入进来,并且很快成为了列辛斯卡雅的亲信。
“约翰,请亨莱因进来。”娜塔莉。列辛斯卡雅连忙站起身,亲自去替来客开门——来人是康拉德。亨莱因。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主席,在刚刚结束的立宪会议选举中,他的党赢得了150个席位(波希米亚立宪会议的席位根据人口划分,3万人口一个席位),是立宪会议中的最大党派。
而娜塔莉。列辛斯卡雅领导的切欣波兰国家社会党则拿下了11个席位——这是属于切欣邦的全部席位!
虽然切欣邦的人口并不是波兰人占多数,但是第一次操盘选举的娜塔莉还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她成功的让切欣邦的三十多万民众相信,切欣邦并入波兰是不可避免的,而波兰国家社会党是一个真正愿意并且能够保护他们利益的党。
“康拉德,快请进。”娜塔莉和亨莱因拥抱了一下——他们两人也很熟悉,因为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也是国社国际的成员——然后才将他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坐吧。约翰,去给康拉德弄被咖啡。”
“娜塔莉,不用麻烦了,我坐一会儿。说完了事情就走。”亨莱因冲着娜塔莉客气地一笑,“今天还要见很多人呢!”
“哦,还顺利吗?”娜塔莉露出优雅而迷人的微笑。她问起了制宪谈判的事情——根据赫斯曼的指示,德意志人党将会在立宪会议中推出一部君主制宪法,并且推举威廉二世为波希米亚国王。
“实际上不是很顺利,”亨莱因摇摇头。苦笑道,“捷克人民阵线(捷克人政党联盟)坚决反对,他们不愿意回到奥匈帝国时代……”
“奥匈?”娜塔莉摇摇头,“能保住奥匈时代的地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实际上她知道波希米亚王国也不过是个临时性的安排——奥匈帝国实际上是个松散的联邦,而德国现在推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
这是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综合体,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根本不会允许将某个族群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企图分裂国家根本就是严重的犯罪。
因此,捷克人绝对不会得到奥匈帝国时期的待遇。等待他们的前景非常明确:就是完全德意志化!
“好吧,我去和捷克人民阵线的人好好谈谈,”娜塔莉思索着说,“我想我会说服一些人的,因为他们在做毫无意义的抵抗,旧时代的秩序已经开始恢复,并不会因为他们捷克人的抗拒而有所不同。那只会给他们带去更多的苦难……对了,现在的票数够了吗?”
“我们有150席,你的人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11张赞成票。”
“斯洛伐克天主教人民党也支持我们,光他们就有95票了。匈牙利民族意志党(是菲尔维代克邦的执政党)和乌克兰国家社会主义运动都会支持我们的。”亨莱因笑道,“我现在担心的不是立宪会议通不过新宪法,而是担心捷克人民阵线煽动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娜塔莉轻轻哼了一声,“他们要有这样的胆子,几个月前就该打了!”
……
“波希米亚王国!还要让威廉二世成为国王!这真是太荒唐了,荒唐透顶!”
英国下院的保守党议员温斯顿。丘吉尔怒气冲冲闯进了唐宁街10号,找到了年老体弱,已经可以用昏聩形容的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还当着他的面大吵大嚷——这是相当失礼的事情!
但是斯坦利。鲍德温和正在同他开会的财政大臣张伯伦和外交大臣艾登却没有丝毫责怪他的意思。因为今天从布拉格传来的消息太让人震惊了!
霍亨索伦王朝将要复辟!
发动上一次世界大战的罪人现在成了波希米亚王国的国王,相信很快就要登上波兰的和奥地利的王位……最后是德意志帝国!
德国人竟然想用一个共君联盟破除他们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而且这个德意志共君联盟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德意志、奥地利、波希米亚和波罗的大一统的开始。
欧洲的力量平衡和均势已经完全被打破了,一个几乎完全统一起来的德意志将会拥有比法国和波兰加在一起还要强大的力量——在工业上几倍于他们,人口也快要接近了。
“温斯顿,我们正在讨论对策。”内维尔。张伯伦皱着眉头说。因为在日内瓦“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他获得了极大的声誉,眼看就能在斯坦利。鲍德温隐退后成为首相了。
“讨论?”丘吉尔气呼呼地说,“再讨论下去,欧洲大陆就要被德国支配了,我们现在必须要行动起来,遏制和打击德国的野心!”
“我们正在讨论此事!”外交大臣艾登不慌不忙地说,“事情并没有失去控制,因为我们在欧洲大陆上还拥有两个强大的盟友法国和波兰,我们还控制着全世界的海洋。而德国人并没有真正确定的盟友,他们和苏联并没有结盟,意大利也没有和他们结盟……这说明苏联和意大利都小心翼翼,生怕被德国拖入一场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同盟,向波兰提供更多的援助,那么一切就尽在掌控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33章 皇帝回来了
塔林,托姆别阿宫。
刚刚从波罗的共和国总统变成波罗的王国首相的戈尔茨和从柏林赶来的赫斯曼,一起走进了威廉二世的办公室。他们来此的目的,是将年迈的德国皇帝请回柏林他的皇宫之中。
两人刚一走进办公室,就看见一张可以用“巨型”来形容的办公桌上,摆满了摊开的各国报纸。
赫斯曼用眼角扫了一下,发现一份《泰晤士日报》上面,用又粗又黑的字体写着:战争罪犯威廉回来了!他将再次成为皇帝!
另一份法文报纸上,类似的字体则这样说:选择威廉,就是选择战争!法兰西人民将再次赢得胜利!
在一份波兰语的报纸上面,赫斯曼看到了这样的话:200万波兰战士已经拿起武器,他们将打败德国!
而一份德语报纸,则用相当谨慎的文字表达着对战争的担忧:英国、法国、波兰和比利时已经团结起来,德国将两面受敌。
“整个欧洲都在反对我?”年迈的威廉皇帝坐在办公桌后面,一张相当有气势的面孔上都是忧愁的表情。“他们还在为那场战争责怪我,实际上我也为此追悔莫及,十几年来都在为失去的生命祈祷,或许我真的不合适再回柏林……”
“我的陛下,”赫斯曼心说,老皇帝有点打退堂鼓了,不过他必须得去柏林坐那张宝座——这也是为了欧洲人民着想。“并不是整个欧洲都对您的回归表示出反对意见,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都发来了贺电,苏联和土耳其则未有任何表态。”
意大利王国的贺电是墨索里尼做主发的,作为德国支持意大利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回报。
匈牙利人则因为不久之前从德国人手中拿到了一小块领土——原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菲尔维代克邦(在波希米亚王国成立后,菲尔维代克邦就第一个公投独立,然后加入匈牙利了),因此举国上下对德国感激涕零,都把威廉皇帝和希特勒当亲人。
而罗马尼亚王国的贺电纯属不得已,因为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和威廉皇帝都是霍亨索伦王朝的成员。威廉皇帝是法兰克尼亚系,卡罗尔二世是士瓦本系——八百年前是一家子!虽然双方的关系根本不亲近。但是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一点的。
至于苏联和土耳其的“未表态”并不仅仅是它们的政府没有任何表示,连这两国的报纸也没有任何评论。这实际上就是对威廉的复辟的一种支持。毕竟苏联受到其政治路线的制约,是不方便公开支持一个皇帝的。
而土耳其一直以来都是军情局和国社党国际经营的重点,亲德派比较强大。这一次之所以没有表示支持。完全是因为顾虑英国的立场。
“可是反对我的人依旧很多……”威廉皇帝犹豫了一下,“如果我现在返回,有没有可能让德国陷于危机?”
“陛下,您在担心战争吗?”赫斯曼摇摇头,“他们怎么敢呢?在德意志帝国虚弱不堪的时代。他们本可以轻易将我们毁灭……最多只需要付出几十万人伤亡,可是因为对战争的恐惧,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到了如今,我们德意志已经强大起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他嘲讽地笑着:“我敢打包票,只要陛下正式离开塔林,反对和抗议的声音就会减少一半。当陛下踏上德意志帝国领土的时候,不会再有谁敢说三道四。而当陛下进入柏林王城官邸后,祝贺的电报将从全世界各国的首都发来。英国、法国和波兰将会派出的只有祝贺的使团!”
“真的会这样吗?”威廉二世明显已经老糊涂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没有想明白。
“陛下。各国的态度必然如此,”戈尔茨立即附和道,“全欧洲都会为您欢呼。”
内心其实非常担心战争的威廉二世终于露出了笑容,“好,既然如此,那我就立即返回柏林!”
……
“肖当先生,贝克先生,威廉二世离开塔林了,将会乘坐‘德意志’号装甲舰前往威廉港。”
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面色沉重,垂着肩。目光迟滞,用沙哑苍老的声音,将刚刚得到的坏消息告诉了来访唐宁街10号的法国国防部长肖当和波兰外交部长贝克。
在过去的几天,他每天都和肖当、贝克见面。讨论对策,发表联合反对威廉二世复辟的联合声明,还拉了不少欧洲国家的政府一起反对,现在看起来都是白费力气了。
“首相先生,我想威廉二世复辟也不等于要发动战争吧?”法国国防部长卡米耶。肖当有些迟疑地说。
“是不等于马上发动战争!”长着一只“法国式”大鼻子的波兰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纠正了法国国防部长的话。
他有些无奈地瞧了眼这位“智力不足”的法国政治家——肖当在1934年时卷入了一起震惊法国的诈骗案“维塔斯基事件”。此案牵涉甚广,还因为涉及行贿而引发法国政坛地震。还造成了执政的左yi政府的倒台。而卡米耶。肖当也被卷入,又不是诈骗犯维塔斯基“被自杀”身亡,他恐怕得去蹲监狱了。
虽然逃脱了牢狱之灾,而且东山再起了。但是欧洲政坛上的不少人还是有点低看肖当,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捞点小钱居然会被卷入一场世纪大骗案!
“可是威廉二世为什么要打仗?他已经打输一次了……”卡米耶。肖当耸耸肩说,“打仗对他有什么好处?”
“不是威廉二世想打,”贝克皱起眉头,显得非常担心,“是支持他复辟的容克军官团想打……他只是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脱离政治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有实权呢?他们把他抬出来,就是为了将统帅权从民选政府手中拿走,好方便他们发动侵略战争!”
“那我们该怎么办?”法国国防部长问,“现在德国人一意孤行,我们总不能因此就开战吧?”
“开战当然不必,”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冲法国国防部长使了个眼色,“但是我们应该缔结一个集体防御条约,并且给予波兰足够的军事援助,因为波兰是有足够实力遏制德国扩张野心的强国。只要我们三方联手,就一定能再一次将德国击败!”
斯坦利。鲍德温的这番话,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英国内阁会议讨论的结果:大英帝国不能再失去波兰这个盟友了,否则德国将会免除两线作战的威胁,而能够集中力量对付英法!
“没错,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法国外交部长肖当重重点头,“法国可以向波兰提供安全保证,还可以给波兰更多的大炮,还可以派出工程师帮助波兰修建国防工事……我想毕苏斯基防线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