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的是罗森堡少校,军事情报局的政治处处长。他现在并不是纳粹党徒,但是却和希特勒关系密切,实际上也在参与纳粹党的活动。
塞克特看守政府的冒险行为,按照民主的标准来看,简直是胡作非为!
一个看守内阁,理应什么大事都不干,维持一下局面就可以了。可是塞克特内阁却做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部分撕毁《凡尔赛条约》,将国家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消息一出,顿时举国哗然。有欢迎者,也有反对者。而社会民主党和布尔什维克党在这个问题上观点一致,都是最坚决的反对。
但是在登记失业者超过200万,还有许多人(至少也有200万)靠打短工熬日子的时候,扩军五十几万肯定能吸引失业和半失业选民的选票……如果塞克特将军的冒险取得成功的话。
而纳粹党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则是坚决支持!虽然塞克特本人是祖国人民党的党员,但是祖国人民党一直都偏中上层——祖国人民党的选票肯定会增加,但不会分流纳粹党的票,因为下层选民不大会投票给这个容克党。
所以希特勒的纳粹党肯定能成为这场冒险的受益者,但……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获益者肯定是容克,是荣誉军官团。
“他们很快就会有80多万军队了,如果算上波罗的防卫军,差不多是90万。”不就之前刚刚从玻利维亚回到德国的冲锋队参谋长恩斯特。罗姆的语气有些阴沉,显得不大高兴。
他的冲锋队虽然号称百万,但实际上真正能冲锋的不过二三十万,根本不是八十多万国防军的对手。这也就意味着他在政治上的本钱大大缩水了,恐怕很难贯彻自己的理想——恩斯特。罗姆是纳粹党左pai的领袖,他这派的政治观点是抗拒资本主义,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控制权,没收旧贵族的田产然后再分配,及社会平等。
希特勒看了自己这位老战友一眼,“恩斯特,再过大约20天,我们应该就能凑够席位成为一个主要的执政党了!有些做法和立场必须要改变,这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党,也是为了德意志人民的根本利益!”
罗姆摇摇头,刚想说话,鲁道夫。赫斯推门走了进来:“领袖,国防军副总参谋长赫斯曼中将的副官保卢斯中校打来电话,邀请您和赫尔曼。戈林先生、恩斯特。罗姆先生和格里戈尔。施特拉塞先生今晚去他在夏洛腾堡区的家里吃饭,顺便要研究一下联合政府的问题。”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3章 是总理,不是元首
赫斯曼在夏洛腾堡区的房子很大,也很漂亮,还有一个带喷泉、游泳池、草坪和不少高大树木的花园。这里原属于一个德意志邦国的公爵,是一所可以被称为“某某宫”的大宅子。
当希特勒等人乘坐汽车抵达这里的时候,他发现在花园的一角,已经停了好几部豪华轿车。其中一辆,希特勒认出了是属于现任国防部长施莱彻尔上将的。
赫斯曼和他那位升级成了****,但是保养得很好,非常婀娜的妻子克洛伊从屋子里面出来迎接,将希特勒、戈林、罗姆、施特拉塞和赫斯等人,一块儿请进了一楼的图书室——这里非常宽敞,靠着墙壁摆放着棕色的木头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大多数是军事方面的著作,也有克洛伊喜欢阅读的小说和历史类书籍。
在图书室中央,有一张长方形的深色木桌,木桌旁边已经坐了几个人。他们是国防部长施莱彻尔上将,接替赫斯曼出任军事情报局局长的卡纳里斯上校,还有几个祖国人民党籍的“将军议员”。
很显然,这是军方和纳粹党之间的一场组阁谈判!
和历史上不同,现在的德意志军方手中可有不少筹码。不仅军队数量多了七八倍,而且还通过控制苏德合作、日德合作、德意会作以及一些规模较小的“易货合作”项目,把德国的产业界控制在手。
另外,赫斯曼一手打造的史塔西机关也是军队的一张王牌。谁要真的一心和军队过不去,刺杀、绑架什么的也是选项之一,不过最常用的还是抹黑爆料——用这个办法,军事情报局已经搞掉了不少布尔什维克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家了。虽然迄今为止军情局还没有对纳粹党的人下手,但是把柄肯定已经抓到不少了……
“我们已经做了民调,纳粹党大约可以拿到25%以上的选票,估计可以有164席。”
赫斯曼刚一坐下,就将军情局做的民调结果告诉了希特勒——德国人其实还是比较老实的,因此民调很容易做。多派点人上街去提问就行了。
另外,魏玛共和国的议会席次在1924年大选时就扩大为656席了,25%的选票差不多就是164席。这比上一次大选(1930年举行的)时,纳粹党拿下的不到80席几乎翻番。
“祖国人民党、人民党和民族党估计可以拿下20%以上的选票。拥有131个左右的席位。”
赫斯曼接着分析说:“天主教中央党、民主党、巴伐利亚人民党(中央党分支)、基督教人民党(中央党分支)以及其他一些小党,合计可以拿下20%的选票,剩下的37%由社会民主党和布尔什维克党瓜分。”
“这是最新的民调?”希特勒问了一句。他的党也有人在搞民调,不过准确及时的程度不能和军情局相比。
“这是最新的,恢复义务兵役制的原因已经被考虑进去。”赫斯曼回答。“不到300席,虽然离过半还差一点,不过只要有总统的授权,就可以组阁了。”
总统授权就是利用宪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把组成内阁的权力授予某个政党或个人。在魏玛共和国,这种组阁方法也被称为“后门组阁”,历史上希特勒就是这么上台的。
而在这个时空,施特雷泽曼死后出现的马克思内阁、穆勒内阁、布吕宁内阁和塞克特内阁全都是“后门内阁”。因为在议会里面根本就没有组成多数派的可能。
“现在讨论一下内阁的组成吧,”施莱彻尔接过了赫斯曼的话题,他看了希特勒一眼,然后说。“总理将由纳粹党提名的人选担当。”
这个人当然是阿道夫。希特勒。赫斯曼看了眼“元首”兴奋的表情,心想这个人应该当不上元首了,不过这对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好处。
“国防部长一职将由总统亲自委派,”施莱彻尔说着,淡淡一笑,“我将会继续担当这个职务。”
“继续由现役军官出任国防部长?”恩斯特。罗姆仿佛不大愉快的发问。
“当然,我们要准备打仗嘛!”施莱彻尔说。
“我们已经为此准备许多年了。”赫斯曼有些得意地说,“从1918年11月革命前就开始准备,而且还要再准备几年。”
他瞧了眼恩斯特。罗姆,“罗姆上尉。我们知道你也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你们纳粹党的人民冲锋队可是有百万之众的,比我们国防军的人还要多,这是一支难得的武力。它应该成为德国战争准备计划的一部分!”
听到这话,希特勒和罗姆的脸色同时大变!
赫斯曼的意思很明确。要将冲锋队变成国防军的一部分。这件事情放在另一个时空,恩斯特。罗姆倒是求之不得。因为那时的冲锋队号称450万人,国防军的人数只有冲锋队的二十几分之一。而现在冲锋队号称100万,国防军有80多万。看似差不多,实际上冲锋队的100万是虚的,按照国防军的标准能整理出10万就到顶了。
“希特勒先生。罗姆上尉,”赫斯曼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鉴于冲锋队是纳粹党的武装,我们可以将之改编为武装党卫队,作为国防军下属的特殊部队……其成员依然可以保留纳粹党的党籍。100万人应该是改编不出来的,但是6到7个师,10万人的武装还是有的。罗姆上尉可以授予武装党卫队上将军衔,担任武装党卫队的总司令。”
希特勒和罗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十万人的武装党卫队……这是纳粹党交出冲锋队的条件!可这支军队名叫“党卫队”,还是由纳粹党籍的恩斯特。罗姆担任总司令。但是希特勒和罗姆都不会认为这支军队是属于纳粹党的,它最多是“亲纳粹”罢了。
因为武装党卫队的改编权肯定在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不可能让纳粹党自己改编。而且完成改编之后的人事任免权,同样会由国防部掌控。
“可是冲锋队是我们的选举工具!”罗姆提出了异议。
冲锋队最大的作用不是上战场去和敌人较量,而是在国内和布尔什维克党打架——此时德国选举秩序是很糟糕的,敌对政党间的斗殴是家常便饭。而在所有德国政党中最能打的,无疑就是拥有冲锋队的纳粹党。
“以后不会再有那种秩序混乱的选举了!”施莱彻尔皱了下眉头,“在帝国赢得世界大战前,选举最好都不要进行了……因为那纯属浪费精力!”
“如果没有选举,政府怎么产生?”赫尔曼。戈林插话问。
“或许还会有几次选举,”赫斯曼回答,“是在我们控制下的选举,目的是确立纳粹党和祖国人民党的联合执政体制。至于其他政党,将会在联合两党完全控制国会后,暂停他们的活动至少10年,选举也会暂停至少10年。另外,在地方各邦、各市,也都会采取同样的统治方式。地方议会、政府,都将由纳粹党和祖国人民党共同控制。”
祖国人民党现在被一帮退休的容克军官牢牢控制,赫斯曼的父亲老赫斯曼也加入了这个党,这次选举结束后多半能当上议员。
而且,赫斯曼还计划推动德国和波罗的共和国合并。之后波罗的德意志民族党也会和祖国人民党合并——波罗的现在拥有近380万人口(波罗的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而且又吸收了许多白俄和立陶宛难民入籍),大约占统一后德国人口的5。4%。国会里面还要新增几十个席位给祖国人民党。
此外,国会里面还有一些和祖国人民党观点接近的外党议员,也可以在未来加入。这样大约就能形成纳粹党占大头(估计是60%以上),祖国人民党占小头(不到40%)的国会两党格局。然后再由这两个党组成联合政府。
实际上就是以荣誉军官团为核心的中上层,和以纳粹党为核心的极右中下层达成合作,共同治理国家。
如果这样的政治格局形成,阿道夫。希特勒先生想要和历史上一样成为元首,完全把持大权恐怕是不可能了。
可是如今的阿道夫。希特勒还有他的几个心腹都知道,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荣誉军官团刚刚赢得了一场豪赌,实力和影响力大增。而且他们手中还有一张王牌——推动德国和波罗的共和国统一。德国会因此得到400万人口和11万平方公里土地!
此举绝对会提升军队在民族主义者心目中的地位。如果纳粹党放弃这次机会,荣誉军官团和祖国人民党说不定也能依靠合并波罗的共和国的功劳,获得议会控制权。到时候,祖国党在军队强大的国防军的支持下,完全撕碎《凡尔赛条约》,取回货币发行权,再用印钞票来拉动经济。纳粹党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台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4章 和平的纳粹
1931年3月30日,41岁的阿道夫。希特勒,这个来自维也纳的流浪汉,被年老昏聩的兴登堡认命为德国总理。
当晚,整个柏林沸腾了!
无数的人,不顾3月夜晚的严寒(柏林的3月依旧寒冷),走上了柏林的街头,举着火把,男人们都穿着各种式样的军服——有些是德意志军队的旧军装,有些是褐色的冲锋队制服——排出了严整的队形,高唱着帝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军歌和德国国歌,走在柏林各条宽阔和繁华的街道上。而女人、孩子和上了年纪的老人则穿上了最好的衣服,站在街道两边,发出阵阵欢呼的声音。仿佛在欢迎凯旋而来的战士!
“没想到孩子们抓了这么多俄国俘虏……”
兴登堡用苍老的声音嘟囔了一句,然后发现鲁登道夫和两个他不认识的德国将军,正用古怪的眼神打量着自己。
“第一军需总监,我说错什么了吗?”
听到兴登堡的提问,鲁登道夫哭笑不得地回答道:“哦,总参谋长阁下,您没有错,是我错了。”
“哦,不要紧的,打赢了就好。”兴登堡笑了笑,然后指着施莱彻尔上将和赫斯曼中将问,“他们俩是谁?”
“这位是施莱彻尔上将,他是国防部长……这位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伯爵中将,他是副总参谋长。”
“国防部长副总参谋长……”兴登堡总统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