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侯-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现在还不是我的对手,机会只有一次,你若失败,我不会再留手”宁辰淡淡道。
白夜身子一震,双眸重新恢复理智,最后看了一眼前方之人,旋即转身离去。
“知命侯,你越来越让我看不懂了”
白夜离开不久,虚空之上,龙门出现,一道熟悉的身影走出,强大的气息,已至大圆满顶峰。
“好久不见,杨鸿”
宁辰看向来者,开口道。
“我来带陛下回北蒙”
杨鸿神色淡漠道。
“可以”
宁辰点头,平静应道。
西厢客房,房门打开,一身华装的明月走出,身后,重伤初愈的紫晶跟随,一同迈步走来。
“陛下”
杨鸿半跪一礼,恭敬道。
“杨侯不必多礼,我们走吧”
明月说了一句,迈步朝着院外走去。
紫晶心中一叹,无言跟了上去。
三人离开,侯府再次变得安静,漫天雪花飘舞,静立的素衣,看着远去的身影,静默无声。
“其实,明月不想走”
不知何时,素衣身后,馨雨走来,一身宮装,倾国倾城的容颜,比漫天风雪更美丽。
“我知道”
宁辰轻轻应了一声,转身看着身边女子,面带微笑道,“她长大了,不能再和小女孩时一般任性,守护北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责任”
“真的不再管了,放心吗?”
馨雨抬手拂去前者身上的雪花,轻声道。
“嗯”
宁辰点头,道,“杨鸿知道该怎么做,他是凡聆月当初为明月留下的人,值得信任”
馨雨沉默,片刻后,轻声道,“既然这里的事已做完,那我们也走吧”
“去哪里?”宁辰问道。
“寻常百姓家”
馨雨脸上露出一抹微笑,道,“这些年我也累了,剩下的日子,只想平平淡淡的度过,不想再看到这些权利斗争”
“好”
宁辰微微颔首,道,“我们走”
风雪飘零,青花油纸伞下,两人迈步离开了侯府,就如往日一般,看上去没有任何特别,谁也不知,两人这一离去,便是永远。
未央宫中,青柠感受到两人远去的气息,眸子微黯,这二十年,希望她能幸福。
……
半年后,大夏西边,一座偏远小城,年久失修的城池充满岁月的气息,城中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清贫,却是与世无争,安乐知足。
城中一家私塾,郎朗的读书声传出,书堂中,一位素衣的身影站在前方,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导着身前十余位孩子读书识字。
书堂外,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看着堂中年轻人,欣慰地点了点头,他老了,教不动了,如今有这位年轻人在,他也能放心地将孩子们托付给他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堂中,素衣年轻人读一句,前方,十多位孩子便随着读一句,虽然不是特别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能读起书已是很幸福的事情,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知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一声一声的诵读,从堂中传出,堂外,老先生佝偻着身子,一步步朝着私塾后走去。
半日时光很快过去,下学时,堂中孩童纷纷起身,向先生行礼告别,然后,蹦蹦跳跳的朝外面跑去。
堂中,宁辰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目送着孩子们离开。
“先生”
一位身上打着补丁的小男孩怯怯地上前,小声喊道。
“小文,怎么了?”
宁辰蹲下身子,伸手揉了揉小男孩的脑袋,轻声问道。
“先生,我娘亲病了,我想留在家里照顾娘亲”小男子胆怯道。
宁辰想了想,道,“你先回家,晚些时候,先生去你家看看好不好?”
“嗯”
小男子点头,收拾好东西,小跑着离开学堂。
看着所有的孩子都离开,宁辰关上学堂门,迈步朝着私塾外走去。
“苏婶,来一份豆腐”
沿街的豆腐摊前,宁辰停下脚步,看着前方妇人,开口道。
“是宁先生啊”
摊位后,一位粗布衣衫的妇人面露笑意,看向一旁的少女,开口道,“小眉,快给宁先生拿一份豆腐”
“好”
被称为小眉的少女将切好的豆腐包好,递给眼前之人,俏脸微红道,“宁先生,您要的豆腐”
“谢谢”
宁辰笑了笑,接过豆腐,将铜钱放下,旋即迈步朝西边走去。
“宁先生这样的读书人还真是客气”
妇人看着远去的年轻人,感慨道。
“娘,时间不早了,我们收拾收拾,也回去吧”
苏眉收回目光,看着身边的母亲,开口道。
“嗯”
妇人点头,着手开始收拾豆腐摊位。
“小眉?”
“嗯?”
苏眉目光移过,疑惑道。
妇人犹豫了一下,片刻后,轻声道,“宁先生是有家室的人,他那位娘子你也见过,生得跟画中的人一般,所以”
“娘,您别说了”
苏眉开口打断了前者的话,脸色微红,语气带着一丝委屈道,“我知道您的意思,我不会痴心妄想的”
“哎”
妇人轻声一叹,没有再多说什么。
城东,相距私塾不远的一个普通小院前,宁辰推门而入,看着院中正在整理药园的美丽倩影,面露笑容道,“我回来了”
馨雨抬头,轻声一笑,道,“今天怎么晚了一些”
“去苏婶那里买了点豆腐,多走了一条街,就稍微晚了些”宁辰笑着回答道。
“累了一天,回屋休息一会吧,我去做饭”
馨雨起身走上前,接过豆腐,轻声道。
“嗯”
宁辰点头,一同朝着屋子走去。
冬季刚过,天气尚且有些寒冷,不过,房间中烧有炉火,较外面暖和不少。
没过多久,馨雨将做好的饭菜端来,饭菜很简单,一盘豆腐,一盘青菜,两碗米饭,比起寻常百姓家没有任何区别。
“馨雨,等一会跟我出门一趟吧”
宁辰一边吃饭,一边说道。
“有什么事吗?”
馨雨给前者碗中夹了一些青菜,疑惑道。
“小文的娘生病了,我想让你去帮忙看看”
宁辰实话实说道。
“好”
馨雨点了点头,道,“吃过饭我们就过去吧,这个时节很容易生病,那孩子家里的情况我也听说过,似乎不是很好,想必也请不起大夫”
外面天色渐渐暗下,两人吃过饭,便一同出门去。
初春的夜,一弯寒月高挂,九天之上几乎看不到星辰,冷寂的月夜,更显安静。
两人走在街道上,一路上很少说话,静静相伴,相随。
半年的时光,让奔波、等待了三十年的两人难得平静下来。
突然,街道尽头一骑狂奔而来,打破安宁,从两人身旁疾驰而过,片刻后,消失黑夜之中。
“没碰到吧?”
宁辰扶着身边女子,轻声道。
“没有”
馨雨轻轻摇了摇头,眸子看着前方,道,“有些奇怪,方才那个人十分陌生,应该不是此地之人”
“或许是过路的人吧”
宁辰应了一句,没有再理会,继续朝前走去。
半个时辰后,城东一角,一座破旧的房屋前,两人走至,宁辰上前,敲响了房门。
“是先生”
房屋中,正在洗衣服的小男孩面露喜色,三两步跑上前,打开房门。
“先生”
看到眼前之人,小文欣喜地唤了一声,然而,在注意到先生身旁宛如仙子一般的女子时,立刻变得胆怯起来。
“小文,我是你家先生的娘子,过来看看你娘亲的病”
馨雨蹲下身子,神色温柔道。
“请……请进”
小文有些紧张地应了一声,让开了路。
房屋内,一位样貌秀气的妇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异常,不时咳嗽几声,看上去病的不轻。
馨雨上前,坐在床边,仔细探查妇人的脉象。
宁辰站在一旁,余光看到墙上挂着的一把剑,神色微微一怔。
小文家里,怎么会有剑?
“先生,您治好娘亲的病好不好”
小文摇了摇身边之人的手臂,大眼睛中尽是哀求之色,道。
说完,小文仿佛想到了什么,爬到凳子上,将挂在墙上的剑摘下,递给前者,眸中带泪道,“先生,娘亲说,这把剑是我家的传家宝,有灵性的,我家没有银子了,用这把剑当药费可以吗?”
“先生,您看,这真是我家的传家宝”小文使劲拔着剑柄和剑鞘,想让先生看看,却是怎么也拔不出来。
一旁,馨雨见状,轻声一叹,剑虽有灵,但凡间之剑,又怎敢在他面前出鞘。
第七百七十四章 五年
(全本小说网,HTTPS://。)
落日城,城东,偏远的一角,破旧的房屋中,灯火跳动,稍显昏暗。(全本小说网,https://。)
屋内,宁辰看着身前大眼含泪的小男孩,轻轻接过其手中的剑,旋即迈步走到前方,重新挂了上去。
“小文,传家宝是不能轻易送给别人的,不然,又怎么叫传家宝呢”
宁辰回过身,揉了揉小男孩的脑袋,面露笑容道,“你娘亲的病会很快好的,不用担心”
“先生说的是真的吗?”小文抬手擦掉眼中的泪水,问道。
“当然是真的,先生从来不说谎话”宁辰笑了笑,应道。
“我相信先生”
小文这才破涕为笑,放下心来。
床边,馨雨松开诊脉的手,目光看向一边的夫君,轻声道,“是风寒”
“风寒?”
宁辰眉头轻皱,若是风寒,小文的娘亲怎么会病到如此地步。
“风寒只是诱因,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小文的母亲长年劳累,身体早已很虚弱”
说到这里,馨雨轻轻一叹,道,“我尽力吧”
“先生?”
小文轻轻拽了拽身边之人的衣袖,希冀道,“娘亲没事吧?”
“小文方心,你娘亲没事”
宁辰低下头,面露温和之色,应道。
馨雨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妇人手上太阴肺经、督脉、任脉之腧穴等穴位一一行针,为妇人驱除体内风寒之气。
半刻钟后,馨雨收起银针,看着身旁一直紧张等待的小男孩,微笑道,“没事的,小文明日继续去学堂就行,我会过来帮你照顾你娘亲”
“可是”
小文脸上闪过犹豫之色,道。
“小文听话,你师娘懂得医术,能更好的照顾你娘亲”宁辰轻声道。
小文点了点头,看着身前神仙一般的女子,面露感激道,“谢谢师娘”
宁辰拍了拍小男孩的脑袋,轻声道,“时间不早,我们先回去了,小文你也早点睡,明天还要去学堂”
“嗯”
小文听话地应道。
“走吧”
宁辰看向身边之人,开口道。
馨雨点头,一同朝外面走去。
街道上,宁辰轻声道,“馨雨,刚才看你话里有话,有什么事吗?”
“是有关小文娘亲的病”
馨雨轻叹,道,“久劳成疾,即便这一次风寒治好,小文娘亲的时日也不会太多了”
“能撑多久?”宁辰皱眉道。
“五六年”
馨雨轻声回答道。
宁辰沉默,片刻后,开口道,“明日小文的母亲若醒来,将此事告诉她吧,我想,她也应该知晓几分了”
“嗯”
馨雨点头,应道。
“隆隆”
就在这时,远方,马蹄声再次响起,只是不同于先前只有一人,这一次,十余骑疾驰而过,腰挎长刀,背后负箭,杀气腾腾。
街道前,宁辰眸子微微眯起,真是多事之秋啊。
铁骑过去,尘沙漫天,两人站立片刻,待尘沙消散,方才继续朝前方走去。
寒月高照,数个时辰后,古城东边两百里外,十余铁骑追上先前离开的人,厮杀开始,一场恶战后,被追杀的人勉强突围,拖着重伤之身继续朝着东边的大夏皇城赶去。
黑夜过去,白天来临,一切如初,宁辰去了私塾,馨雨去了小文家,城中百姓继续日起而作,没有任何改变。
私塾中,诵读声郎朗入耳,年幼的孩子,知道的不多,心思也最是单纯,能够有机会读书,已是很满足。
下学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