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125章

灭明-第125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子待丹增嘉措离开僧房,轻手轻脚打开僧房后面的悬窗,向外张望片刻,忽地看到一颗长青松树,便趴在窗口,先用右手在头发抚了三抚,然后换了左手,也是三抚。

    对面的长青松树,忽地滑下一物,快速之极,没入树丛,瞬息不见。

    ……………………………………………………………………

    孙梦洁的身子,有三四个月了,如果掀起袄衣,已经明显看到小腹隆起了,李自成晚饭后来到她的住处,虽然今日并不是轮到在此息宿,却要先安慰她一会。

    两人正在温存,何小米忽地赶来,从门外叫道:“大人,无影门的讯息!”

    “无影门?”李自成一愣,随即笑道:“该不会是这几个混蛋,问我要银子吧?”

    孙梦洁虽然不知道无影门是个什么所在,但何小米夜晚赶来,定是什么紧急的事情,遂放开李自成的大手,道:“先生,公务要紧,学生自会小心……”

    “也不是什么大事,”李自成一边说,却是将弯在孙梦洁肩的臂膀松开,俯身在她的红唇啄了一下,“洁儿先休息,我去看看!”

    “嗯!”孙梦洁微微点头,在李自成将要离开她床铺的时候,却是猛地抬头,啄李自成的脸面。

    李自成拍拍孙梦洁的脸蛋,“洁儿好好休息!”

    来到衙的书房,王五斤早在等候了,见到李自成,忙跪拜道:“大哥!”

    “五斤不用多礼,快快起身,”李自成示意何小米茶,却是对王五斤道:“我不是给了你们信鸽吗?为何要长途跋涉?”

    “大哥,掌门担心说不清楚,所以让我跑一趟,”王五斤将丹增嘉措与贡达拉姆的事,详细地说了,“大哥,现在怎么办?”

    李自成不觉哑然失笑,这个吴二毛,怎么会想出这样的主意,不过,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只要能实行目标的,都是不错的主意。

    但这样的事,还有一个极大的隐患,是贡达拉姆,她必须完全站在无影门的一边,一旦她反水,不承认与丹增嘉措之间的奸情,不但拿不着丹增嘉措的把柄,还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归化藏人的计划,此全部泡汤。

    “五斤,这个贡达拉姆,应该是藏人吧?她可靠吗?”

    “大哥,这是掌门弄来的,我对她并不知底细。”

    李自成皱起眉头,这个吴二毛,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而走了极端,其实,摆平丹增嘉措,他有许多方法。

    思索片刻,李自成道:“五斤,你即刻回去,告诉二毛,一定要加强对贡达拉姆的控制,一旦机会出现,飞鸽传书,我会立即赶去莲花山。”

    “是,大哥!”

    李自成只得让王五斤给吴二毛带回一句话,那是贡达拉姆是否可靠。

    送走王五斤,李自成独自端坐在书房,连何小米都被赶出去,他要好好地想一想,是否需要归化藏人,又或者说归化藏人的时机是否成熟。

    藏人不仅有自己的核心宗教,又占据特殊的地域优势,与央之国之间从来都是貌合神离,相反,隔着喜马拉雅山,有着宗教同源的南方那个大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强,如果有选择的机会,即使不去独立,也极有可能与南方的大陆合为一体。

    偏偏央之国又离不开这块世界屋脊,一旦失去这些高地,作为农耕民族的华夏,会失去西南方向的安全保障,像曾经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两宋,因为没有燕山山脉来保护平原地区,立国之初,便沦为北方游牧民族的补给基地。

    西南方向的游牧民族更加复杂,发端于北亚的亚洲游牧民族,和发端于欧洲,尤其是高加索地区的欧洲游牧民族,最有可能在亚发生碰撞,失败的一方,往往被迫南迁,进入葱岭以西,如果没有葱岭、喜马拉雅山的保护,习惯于杀戮、劫掠的游牧民族,注定成为祸害农耕民族的源泉。

    强大如大唐,为了保住边疆地域,不是还要向藏人送公主和亲吗?没有绝对的实力做保证,送女人也没有,最终还是失去玉门关以西的大片土地,大诗人李白的国籍问题,也便成了悬案。

    李自成倒是感激蒙元,如果不是蒙元的骑兵的,整个青藏高原的归属,会失去法理和心里的依据。

    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源头都在这块世界屋脊,如果失去了源头,还能称得母亲河吗?或者占据游的政权,筑道堤坝,或是水力发电站……

    李自成在后世的时候,除了憎恨恐怖教,便是这些政教合一的藏民了,宗教的凝聚力太过强大,白眼狼是养不熟的。

    不同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亲密无间,那是不可能的,在历史的长河,所有的合作都是短暂的,战争和扩张才是主线。

    只要有可能,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扩张的,与扩张相伴的,便是战争和杀戮。

    只有弱小的民族,才需要和平和外交,然而,弱国无外交,外交是战争的延续,是强国分配胜利果实的宴会。

    大明想要和辽东的鞑子永久和平,可能吗?

    李自成不是一个杀伐成性的人,如果能用和平的方式达到目的,他绝对不使用战争的手段,战争也会让自己受到损失。

    如果可能的话,他宁愿承担起保护弱小民族的责任,保护他们最好的方式,便是民族融合,弱小的民族融入强大的民族之,像曾经的炎帝和皇帝,最终融合为华夏的先祖。

    最让李自成有急迫感的,便是藏人的扩张,好好的待在高原,享受着自己的蓝天碧水,却偏偏向青藏高原之外扩张着自己的宗教,挤压汉民族的栖息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要扩张,也可以向南方、西方扩张嘛!

    李自成啜饮口茶水,然后将茶被缓缓放下。

    既然归化是必须的,迟来不如早来,因为归化的过程将士漫长的,那些已经归化的土人,不是生活得很好吗?

    他当时接纳天主教,除了要笼络汤若望,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希望用宗教的力量,来归化边缘的民族,看到在西宁随处可见藏民和庙宇,越发坚定了信心。

    至于吴二毛所采取的手段,有些不够君子,那有什么关系,总斩尽杀绝好,幸好藏人是黄种人,面目与汉人有几分相似,否则,连归化的机会恐怕都没有。

 第171章 意外发现

    李自成决定去三角城看看,一方面,三角城孤悬在草原,附近牧民太少,守卫三角城的军士,如果见不到后方的同类,必然有一种孤独感,其次,他要去野外看看春耕的情况,现在已经是三月了,天气逐渐转暖,正是开垦的季节。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亲兵们都有战马,行动起来十分迅疾,不过李自成出了西宁城后,并没有立即西行,而是绕城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看到数个定居点都是人头攒动,方才满意地西去。

    离开西宁城,向西而去,难以见到刚才的热闹场面了,李自成加快速度,一个多时辰后,接近镇海堡,这是他来到西宁后,最先驻扎的地方。

    现在的镇海堡,因为西面有了三角城,已经失去了军堡的作用,李自成在退牧还耕热潮,原本留有一点“私心”,欲待让镇海堡升格为县,但实地考察后,觉得镇海堡附近的农田太少,难以供养大量的人口,便忍痛放弃了。

    镇海堡乃是军堡,有完整的小型城郭,如果完全放弃,实在太可惜了,以西宁现在的人力资源,想要建设这样的城堡,实在不易,最后镇海堡作为西宁府直属的一个小镇保留下来。

    怪的是,镇海堡几乎在西宁府与湟源县的正点,如果从镇海堡步行出发向东西行走,一日之内可以到达两地,这为商贾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加镇海堡内原本有不少百姓定居,李自成期望,将来镇海堡可能走农商一体化的路子,如果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还是可以升格为县。

    在汉民族的传统,“律不下县”也是说,朝廷管理国家,最低到县一级,至于县城以下,虽然可能存在镇、堡、村一类的组织,但基本属于百姓自治,主要受礼法或是族规的约束。

    但李自成在镇海堡留下了一名管理人员,是次接替何小米练兵的伤残老兵楚生。

    楚生只是缺少半条胳膊,腿脚、脑子都还正常,李自成用他担任镇海堡理事,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伤残军士代表,得到卫里妥善安置,此后不但不会生活无着,甚至普通退役的士兵,生活得更好,此举是给军士们最好的广告。

    其次,西宁刚刚变天,又面临着退牧还耕等巨大变革,民心可能不稳,像镇海堡这种人口相对集的地方,不能出现权力真空,需要有人替卫里监管起来。

    其三,随着疆土越来越大,李自成最头疼的是人才不足,或者说,既可信任、又有能耐的人,严重不足,在村镇一级安排理事官,实际是对这些人员的培养和考察,一旦需要,可以承担更高的职位。

    像楚生这样的人才,即使不是左臂残疾,距离李自成的要求,也还是有距离,至少他大字不识一个,如果需要登记、记录什么的,难以完成了。

    不过,在这非常时期,像这种不识字的老兵,非常容易收心,一旦给予温情、利益等,他们十分忠心,不像人,因为懂得的知识都,脑子的想法多,关键时刻,反而不好控制。

    距离镇海堡还有数里的时候,李自成便看到野外稀稀疏疏的人影,似乎男女都有,他一拍马背,加快了马速,后面何小米和亲兵们紧紧跟随。

    马蹄声影响了百姓的劳作,楚生也在,他抬起头,远远看到李自成,急急叫了声:“大人来了,快快迎接!”率先出了人群,倒头便拜。

    百姓们先是一愣,但看到理事官楚生都 下跪了,只得随在身后,一起下跪,口叫道:“大人……”

    李自成翻身下马,马缰向后一扔,道:“大家都起来,不用多礼!”知道楚生身子不便,将他搀扶起来,“楚生,让百姓们起身,不要耽误劳作!”

    “是,是,大人!”楚生起身后,朝百姓们挥着手,又说了几句话,百姓这才渐渐散去,但他们劳作的时候,不时地偷眼打量李自成,却是不敢说话。

    李自成先是瞄了眼都在劳作的百姓们,又将目光向远处投去,四面一扫,微微皱起眉头道:“楚生,开垦土地的百姓,似乎不多呀,虽然这里只是东门,但镇海堡的百姓,应该不少呀,难道他们……”

    “大人,”楚生双手抱拳学着人的样子,道:“此事,此事乃是属下私自……求大人责罚!”

    “责罚?”李自成一愣,“楚生,你说明白了,究竟怎么回事?”

    “大人,属下想……属下想……”楚生的额头已经冒出细密的汗珠,见李自成正打量着他,牙关一咬,道:“属下担心春小麦没有收成,所以……所以允许部分百姓们继续放牧,万一年岁不好,有了牛羊,百姓们也不会挨饿!”

    李自成回身看了看,难怪开垦耕地的百姓不多,今年是第一次,春小麦的收成,谁也无法预料,楚生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便笑道:“楚生,这是为了百姓,也不为过,说说看,你还有什么打算?”

    楚生这才放下心来,道:“大人,属下给丁口的二十亩土地,已经分发下去,但同时又规定,今年的耕作,只要完成十亩,算完成任务,另外十亩,可以来年再耕作。”

    “奥,那另外十亩呢?难道暂时做为牧场?”

    “另外十亩,属下没有强行规定,由百姓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嗯,”李自成微微点头,又道:“楚生为何这般安排,难道是百姓的牧场不够?”心却道,十亩牧场有啥用,连一只羊都养不活。

    “那倒不是,百姓们牧场充足,”楚生道:“乃是因为时间仓促,若是强行耕作二十亩,可能贪多不烂,到时候土地都是侍弄不好。”

    “奥?楚生能够想到这些,足见对百姓的事情十分心,说说看,还有那些新鲜的做法?”

    “大人,”楚生得到鼓励,更加放松了,“除了镇海堡附近,属下还预备从堡内迁出一些百姓,在远离镇海堡的地方,为他们寻找新的耕作地点。”

    这是扩大耕作范围了,若所有的百姓都居住堡内,耕作的范围只能在镇海堡的四周,只有将部分百姓迁出堡外,重新安置居民区,才能开设新的耕作地点,李自成不禁向楚生多看了两眼。

    “大人,”楚生犹豫了一会,终是道:“属下……属下私自允许百姓,在耕作的土地,种植不超过五亩的青稞……”

    “青稞?”李自成这不懂了,这是原产于青藏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