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553章

逆水行周-第553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他还是长安皇宫里的一个小宦官,身份卑微,时常出宫采买,虽然是个肥差,但油水轮不到他捞,不过是个跑腿的。

    负责采买事宜的宦官,和外面商贾勾结,以次充好、低买高卖,鱼目卖出珍珠价,这都是家常便饭,钱是大把大把的捞,可就苦了李三九这些小宦官。

    没有露陷也就罢了,一旦被人识破,责任都推到他们这些出宫跑腿的,一通乱棍下来不死也残,扔到宫里某个角落,无助的死去。

    李三九因为家里揭不开锅,活不下去只能净了身入宫当宦官混口饭吃,混了几年没能出人头地,只能当个低贱的跑腿。

    同期入宫的伙伴,没出头的大多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身亡,一次他不小心打破东西,若不是当时宿卫皇宫的宇文温遮掩过去,李三九事后大约就要被活活打死了。

    大象二年二月底,那天晚上发生了很多事,但李三九逃出了皇宫这个牢笼,跟着宇文温夫妇远走安陆,从此以后,他便成了府里的管家直到现在。

    当年瘦弱的李三九,如今身材挺拔,丝毫看不出芦柴棒的样子,除了伙食好之外,也是按着郎主宇文温的要求,每日里和护卫们一起锻炼的结果。

    因为身体的缺陷,他不可能像正常男子那般底气十足,但手无缚鸡之力的说法,也和他没关系。

    练四肢练跑步,骑马、射箭或者拔刀砍人都不成问题,遇见危险即便打不过,跑起来速度也是飞快,身手也很敏捷,自保那是绰绰有余。

    一阵香风袭来,李三九忽然侧身,一名胡女撞入他身旁的全有怀中,还没等全有回过神来,那胡女风韵万千的扯着手娇嗔道:

    “郎君,到肆里喝一杯如何?”

    字正腔圆的官话,连第一次来北地的全有都能勉强听懂,他本来就没见过什么世面,被这么一折腾弄得满脸通红,赶紧甩手要把这衣着暴露的胡女甩开。

    结果对方如同蛇一般缠上来,凑上来在他耳边说着:

    “郎君莫要如此绝情嘛。”

    暖暖的气息吹到全有耳朵,他只觉得半截身子都酥了,整个人都僵着,脸已憋得通红,正是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贾牛一把将那胡女揽过去。

    “小娘子,肆里除了能喝酒,还有甚耍子?”

    “哎哟,三位郎君一起来,奴家可受不住呀。”

    “受不住?老子一个人就能把你弄得起不来!”贾牛嬉皮笑脸的在其臀部拍了一下,然后塞了几个铜钱:“够翘,有赏!”

    胡女笑骂着转入旁边酒肆,一步一扭,全有窘得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看,他可从没见过如此豪放的女子,真是大开眼界。

    “我说全中尉,你这样是不行的,这些小娘子最会勾人魂魄,你老是躲躲闪闪,知道在她们眼中是什么?”

    “是什么?”

    “没见过世面的肥羊啊!不宰你宰谁?还不得拉着不放!”

    贾牛一把揽着全有,开始传授‘心得’,这位和他当年刚到长安一样,十足土包子一个,什么风情都不懂,必须得教。

    李三九见状笑着摇摇头,继续向前走,手中多了一个蜡丸,那是胡女贴过来时,旁边一位路人趁乱塞到他手里的东西。

    郎主在邺城布有眼线,其中一条是王府司马张定发管着,而又有一条,是由他负责。

    维持眼线的费用不低,但又要掩人耳目,所以王府账面上是丝毫看不出端倪的,尤其李三九手上这条线,走的账目只有他和郎主宇文温才知道。

    为了保密,即便来到邺城,李三九也不能和对方私下碰面,只能是用这种方式来个近距离接触,当然这条线的作用,和别的不一样。

    狡兔三窟,当年从皇宫里逃出来后,李三九跟着尉迟炽繁东躲西藏,这种窘迫的情况绝不会再出现了。

    正行走间,忽然发觉西市开始骚动起来,李三九使了个眼色,贾牛便挤向前方去打听消息,他大概听得懂北地口音,没有沟通障碍。

    片刻后,他满脸凝重的跑了回来:“出事了,蜀王故去了!”

    。。。。。。

    胙国公,原本到处可见的大红灯笼,均已悉数换成白纸灯笼,府里从上到下,全都身着素白,没有谁敢高声说话,更没人敢笑逐颜开。

    方才传来噩耗,丞相、蜀王尉迟迥薨,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胙国公尉迟顺,已经赶往蜀王府,而胙国公夫人王氏,指挥仆人把原本张灯结彩的府邸,收拾成一片素白,转入侧厅,却见两个女儿正在说话。

    回家探亲的尉迟炽繁,即将出嫁的尉迟明月,如今均已换上素白衣裙,连着西阳王世子宇文维城,也换下了一身朱紫。

    见着王氏进来,尉迟炽繁让侍女带着儿子出去,随后呜咽着说道:“母亲,怎么,怎么会这样。。。”

    尉迟炽繁面有泪痕,刚刚哭过一场,就在刚才她还带着儿子去探望祖父,未成想刚回来不久,就收到噩耗:蜀王薨了。

    “唉,舅公大病初愈,其实大家都知道时日无多,却没想到。。。只是四娘的婚事也就得暂缓了。”

    这个时代,称呼公婆是为“舅(公)姑(婆)”,王氏唏嘘之余,不由得想到四女尉迟明月:这样一来,婚事可就得延后。

    眼眶通红的尉迟明月愣愣坐着,她也是刚哭过,听得母亲一说,眼眶又是一热:她大婚在即,祖父却走了,莫非是自己不祥?

    “四娘莫要胡思乱想,你祖父年事已高,都是迟早的事。”

    王氏劝着女儿,事已至此也是无可奈何,女儿迟早要成为皇后,大不了婚事往后延一段时间,比起这个来,还有更让人忧虑和不安的事情:丞相走了,朝廷政局会不会。。。

    尉迟炽繁也想到了这一点,祖父权倾朝野,无论是谁都不敢乱来,各方势力老实得很,可如今这根擎天之柱没了,她四叔能镇得住场面么?

    她的舅公,会不会趁机发难?她的四叔,会不会采取措施“以防万一”?

    要是宇文家和尉迟家斗起来,她该怎办?

 第三十六章 剑拔弩张

    周国丞相、蜀王尉迟迥薨,这个消息瞬间传遍邺城,然后以惊人的速度向周边扩散,虽然丞相年迈,迟早有辞世的那日,但来得如此之快,还是出人意料之外。(全本小说网,https://。)

    尉迟迥为大周太祖的外甥,是周国的皇亲国戚,伴着宇文家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又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使社稷转危为安,可谓劳苦功高。

    眼见着即将收复蜀地,周国国土再无缺漏,而擎天之柱却轰然倒塌,一时间邺城百姓唏嘘不已。

    尉迟丞相权倾朝野,有他在时,各方势力不敢乱来,如今丞相已去,本就云集邺城的权贵们,其动向就耐人寻味起来。

    下午,距噩耗传出两个时辰之后,原本熙熙攘攘的邺城街道,渐渐变得冷冷清清,越来越多的士兵出现在街头,剑拔弩张,局势开始紧张。

    人们开始察觉气氛不妙,开始缩回家中。

    酒肆、乐坊、邸店、肆宅纷纷关张,些许行人走在大街上,均是匆匆而过不敢停留,邺南城、北城的城门大部关闭,剩下的城门也开始严格门禁。

    出城可以,想进城就得接受城门官的盘查,大宗货物一律不许进城,随身携带的行李等物品都要开箱检查,防的就是有人向城里运送禁物。

    邺北城,蜀王府周边街道俱有士兵把守,虽然没有摆出拒马,但如林的长矛,可以逼退任何胆敢强行冲禁的骑兵。

    前往蜀王府的文武官员有很多,大多带着护卫,但全都在外围路口被拦下,待得士兵向府里通传获得允许后,他们才能继续前进,而随行人员只能原地等候。

    一处院落墙后,数人正用潜望镜观察着前方路口情况,这里是他们最接近蜀王府的观察点,想再往前已不可能,凭借着用千里镜增强的潜望镜,他们能从容观察对方的情况。

    “已经是第十拨人了,就不知是那家权贵。”

    “有增兵么?”

    “没有,看样子只是在布防。”

    “继续观察,小心提防。”

    “是。”

    张定发交代完毕,转入院内一间小屋,那里候着几名手下,正等着他下命令。

    环视众人一遍,张定发开口说道:“情况微妙,未必会出事,但也可能会出事,所以,我等就得按最坏的局面来应对。”

    “司马,请下令吧。”

    “那就按着预案来。。。”

    张定发开始布置各项事宜,宇文温命他领着西阳王府卫队倾巢而出,就是为了保证王妃和世子平安往返邺城,进城之后他也没有闲着。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各种对策已经拟定出来,以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在邺城,按说不会有谁胆大包天,敢对杞王的儿媳、蜀王的孙女不利,对于世子也是同理,所以张定发等人只需要做好常出行的护卫即可。

    天子即将大婚,重臣云集邺城,杞王和世子亦在其中,按正常情况来说,尉迟丞相不太可能失去理智,所以不会出什么意外。

    然而现在丞相忽然去世,万一有人蠢蠢欲动,那该怎么办?

    要动手的不会是杞王,因为邺城及周边地区根本就不是他的势力范围,所以真要动手的,就只能是另一边。

    这是最坏的局面,出现的几率很小,但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张定发要率领大部分护卫,随同杞王及世子突围,冲出邺城。

    那么王妃和世子呢?莫非就不管了?

    当然要管,但却无法救走,因为王妃和世子住在胙国公府,平日都不去别处,一旦有事母子俩肯定插翅难飞,虽然护卫们可以舍命向外冲,可接下来呢?

    若是胙国公或者夫人拦在面前,那该怎么办?

    无论哪边出事,都是人伦惨剧,所以西阳王宇文温在临行前便已做了选择:

    如果真的出大事,肯定是尉迟氏动手,护卫们想要护送王妃和世子突围南下,回千里之外的山南是妄想,那么宁可让母子二人被软禁,也不能冒险。

    千里逃亡,随时会没于乱军之中,还不如让母子俩被娘家人软禁在胙国公府里,好歹有胙国公夫妇照应,多少都能熬上一段时间。

    王妃是尉迟丞相的亲孙女,性命必然无忧,而只要王妃在,就有希望保得世子性命,所以西阳王府护卫中的一部分人,还需要潜伏在邺城,耐心等待时机救人。

    如何操作,需要张定发来判断,也许事态不会发展到那个地步,若是预先布置,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大家不要紧张,也许只是虚惊一场,所以不要慌,不要乱!”张定发向手下们交代着,沉着冷静。

    “消息送出去了么?”

    “送出去了。”

    。。。。。。

    邺南城,杞王府别院,大门紧闭,门可罗雀,自从数个时辰前收到噩耗之后,杞王府便闭门谢客,已经有十余拨访客被礼貌回绝。

    书房内,杞王宇文亮正和世子宇文明商议应对之策,父子俩来邺城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各种风险,但是尉迟迥突然去世,却是意料之外。

    动身奔赴邺城之前,宇文亮判断尉迟迥不大可能失去理智,在天子大婚时动手,毕竟之前已经有很多机会但对方没有做,然而这位已经驾鹤西去,继任的尉迟惇会怎么想,就难说了。

    “孩儿认为尉迟惇不会采取过激行为。”

    “此话怎讲?”

    “丞相忽然去世,尉迟惇首要之务是稳定局面,以便平稳过渡,安定人心,毕竟,很多官员只是忠于丞相,而未必忠于他。”

    “再者,邺城乃至河北、河南、河东,都是他尉迟氏控制之下,我等在邺城翻不起什么大浪,局势明显对其有利,尉迟惇何苦铤而走险?”

    宇文亮捋着胡子,不时点点头,对长子的判断十分赞同,不过他没有打断而是默默听下去。

    “若是把我们父子杀了,二郎在山南能立刻接手,关中那边又有父亲的安排,也会俯首听命于他,尉迟惇就不怕把二郎逼急了,投向南朝?”

    “届时二郎和陈国东西夹击,尉迟惇又是新接手丞相事务,底下的将领极有可能三心二意,他若是处理不好,尉迟氏甚至会如同当年尔朱氏般分崩离析,吃大亏的又会是谁?”

    “隋国降将本就惴惴不安,时值变乱之际,是投向他尉迟氏吃残羹剩饭好,还是站在二郎那边、甚至和南朝联手来得快活?”

    “孩儿的意思,只要父亲不作出会让人误会的举动,尉迟惇自然也不会铤而走险了。”

    宇文明侃侃而谈,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